王云五先生逝去已经28年了。近闻他的《岫庐八十自述》在大陆出版,不由得勾起我对这位前辈的追思。虽然政治时空的隔绝切分了一个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使我以往对王先生的认识是那样的局部和零碎;但这一轮“和谐社会”雅音,总会给我们多难的民族带来更多的福祉。
我知道王云五,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天,偶尔在一家古旧书店见到一大堆早年王先生组织出版的“万有文库”。出于个人的爱好和出版工作的需要,我一连跑了几趟书店,将一摞摞泛黄的“万有文库”捧回办公室,其中有《古微书》《世本》《新仪象法要》《路史》《诗地理考》《算经十书》等。说实话,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王云五。那是一种“文化精神”的痴迷,因为我见不到王先生的形象,只是从董桥的文章中知道他“矮矮胖胖像个大冬瓜”;也无法瞭解王云五更多的个人历史,即使从金耀基的文章中知道,王先生有那么多的称号:“大出版家、教授、民意代表、社会贤达、内阁副总理、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总统府资政……”我只知道阅读与出版,在这一层意义上,王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足够丰满与丰富了。
20年来,我编辑“国学丛书”、“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书趣文丛”,直至“新世纪万有文库”,数量已逾千种。返身与王先生比照,总有一种“大不及”的感觉,不仅数量不及,理念的延拓也始终难以跃出王先生早年划定的范畴。在王云五惊人的出版构建面前,我时常陷入沈思;甚至想到,在现代出版的意义上,王云五的许多思想,好似一汪清泉,终日喷涌,不舍昼夜;我们这些后来人,取一瓢饮,就会汲取很多营养。
在我的案头上,放着王云五先生三件东西,我称之为“出版锦囊”,它们对我的影响真是太大了。
第一个是王云五为“万有文库”撰写的《印行‘万有文库’缘起》一文,其中谈到,出版文库的目的是为中国的家庭建立图书馆,为社会的中小型图书馆设了“基本书目”,旨在建立一个个有效的社会阅读单元;文库的规模巨大,第一集即收书2000册;为了精选各种治学门径之书,如百科小丛书,国学小丛书等,特聘请胡适之、杨杏佛、张菊生等30余位名家投身其中;文库采取经济、简装的方式,使“前此一二千元所不能致之图书,今可以三四百元致之”。尤其令人震动的是王先生创建的“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和“四角号码检字法”,均应用于文库的编排、分类、检索之中,使之成为现代中国典籍整理的开蒙之举。当时,美国《纽约时报》称赞王先生是“在界定和传播知识上,最具野心的努力”;“万有文库”也被认定为当时世界上在编的最大规模的文库。
第二个是王云五暨当时商务印书馆庞大的书目,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作者名单。我把它们整理出来(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装订成册;每逢遇到新选题、新专案,都会拿出来对照一下。结果我发现,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我们的绝大部分工作都跳不出当时的题目;古代典籍与传统学科就不用说了,即使是所谓新学科、新门类,也大多可以找到相应的学术源头。最让我沮丧的是“作者名册”,正应了那句“年年岁岁书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老话,旧符新桃的更叠是自然规律,伤感的缘由却在文化超越的无力与学术团队的落寞。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李一氓先生曾经将古籍整理的结果划分为文学、哲学、经济、艺术等十个门类,包括43个书目《中国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中国绘画史》《中国小说史》《中国佛教思想史》等等。他深情地说:“假如有一天这40来种研究著作都出版了,我们的古籍整理的局面将大为改观。”有趣的是,当年王云五也出版了一套“中国文化史丛书”共42种,其中有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顾颉刚《中国疆域沿革史》、胡朴安《中国文字史》《中国训诂学史》、李俨《中国算学史》、白寿彝《中国交通史》等。直到今天,这些书还在再版,还是某些学科领域的必读书或里程碑。两相比照,书目是类同的;在作者的环节上,一定会引起今人更多的思考。
第三个是上世纪30年代,王云五先生在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之时,首先出国考察半年,到了9个国家。回国后,他立即向商务印书馆董事会提交《科学管理计划》。这个计划不得了,王云五由此被称为“将西方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理念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前不久,我把这份“计划”整理出来,装订成册,时常翻看。它很有价值,起码很有欣赏价值,即使在今天,许多内容依然会让我们汗颜不已。王先生开篇即写道:“本馆对于同人之待遇,虽尚有可增进,然在世界各国中实居上乘,而管理方法实居下下。因只知待遇,不知管理,结果必至待遇不能持久,爱之适以害之。救济之道,舍从速采行科学管理方法,别无他途。科学管理法系对于社会,对于雇主,与对于被雇者,三方兼利之方法,现已为欧美各国劳资两方公认,甚至过激如俄国,近亦积极采行。”正是在这次考察中,王云五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文章的标题是“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子弹”。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个“出版锦囊”,其中蕴含了许多既定的与规律性的东西,不受时空与时势的改变。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