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老人驾车一时难与“国际接轨”


现在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快马加鞭,大干快上。有条件上,没条件也要上,目标之一就是与“国际接轨”。瞧,连老人驾车也嚷着要同“国际接轨”。10年前还到处说自己是“自行车王国”,10天后大概就要召开编撰中华汽车史的新闻发布会了。今天《南方日报》分别在A09版和B11版发表的两篇对比文章很有意思。一篇是“八旬老翁飞车造血案”,另一篇是“‘银发族’将兴自驾游热”。前文讲美国一位“开了一辈子车”的86岁老人,像往日一样驾车进入自由超市,只不过见人太多,便“六神无主,张惶失措”,于是忙踩刹车却错踩油门,轿车像出膛炮弹撞向人群,造成9人死亡、54人受伤,其中14人重伤。当值警官说,此翁创造了30年来第一宗单一车祸酿成如此之多人员伤亡的纪録。后文说公安部最近下发了《车辆管理工作十项便民改革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一条是将过去申驾60周岁的年龄上限放宽到70周岁,同时对已拥有小车驾照满70周岁的人士,只要身体健康,可允许继续驾车。这意味着70岁老人不但可以学车,过了70岁还可继续驾车。因此,全国各地有学车购车条件的老人都在跃跃欲试,准备通过四个轮子,像外国老人一样,重新点燃生命的火把,游遍千山万水,补享人生之乐。这就是所谓的与“国际接轨”。

  老人驾车没有问题,但中国老人在中国现有的环境(路况、行人和司机的交通意识、交管水准、治安等)下驾车就有问题。先说“中国老人”。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几乎都是从青年时就开车一路开到老年的。而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自行车出身,除非职业本来就是司机,否则驾龄不可能很长,拿本的时间絶大多数都与这几年中外合资品牌的汽车陆续下线的时间同步。至于70岁还在驾车的老人可谓凤毛麟角。70岁再临时学车,更是天方夜谭!就算个别老人的素质特别好,反应特别快,也不能代表所有想学车的老人都如此,更不能代表学成上路后会随时随刻保持合格的状态。众所周知,驾龄长短与安全成正比。年轻人符合这条定律,老年人就更为突出。老人驾龄普遍偏低是构成交通安全威胁的最大隐患,老人不可抗拒的身体特点,决定了他们中的多数属于驾驶技术的弱势群体,危机四伏的马路上一旦有这些成分加入,更增添了公众的危险系数。再说“中国环境”。这几年中国的公路建设日新月异,连最穷的山西也建起一流水准的高速公路。但开车的人都知道,最好的路和最差的路开车是最危险的。中国各地公路等级参差不齐、变化多端的特点,正是专以旅游为乐的驾车老人的死穴,每条路都是第一次开,每条路都要小心奕奕,老人不容易适应。中国司机现有的行车道德、中国行人现在的交通观念,决定了路上随时会发生足以让你趴窝的麻烦。老人在家况且不能照顾自己,更别说在车流滚滚、人流如鲫的外面始终保持镇定,克制忍耐,关照别人。也就是说,老人不容易应付。我们的交管水准,别的不说,就拿路标开涮,该有的它偏没有,多余的它倒不厌其烦。好不容易见到一个正规的,青年白领却看不懂,非要往返多趟应证巴浦洛夫的著名实验才能明白过来。古语:老马识途,可今天,老人不容易认路。最后是治安,这可倒好,凡是见到开得慢的,车迹飘忽的,不时打探问路的,车牌外地省会的,都成了恶人下手的目标。我国的公路治安环境没办法跟欧美国家比,各地应急救护体制还很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青壮年出远门尚且揪心,老人要做到在外自保,更是不易。

  不敢说“老人驾车潮”的热气球一定是从车商那儿放出来的,但值得怀疑。中国不是所有的事都适合镶嵌西方模式。在86岁美国老翁闯祸之前,我就看过一则报导,言美国城市现在的马路杀手已经不是从前偷开父亲汽车的鲁莽少年,而是平时里礼仪周到、风度翩翩的老年人!他们一旦坐进驾驶室,就像变成另外一个人,急躁、暴戾、凶残、无情。好像座下不是一部汽车,而是一辆坦克车,装甲车,如果驾车时正好进入自我暗示的恍惚幻觉,便毫不犹豫地向一切他认为阻碍他前进的障碍物压去。但愿美国科学家当作精神疾病去研究的社会现象,不会在中国老龄驾驶者身上重演。

2003年7月18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