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不交议案的代表,明年就不要去北京了
《新快报》A5版深读新闻“人大代表,你在哪里”?读后深切同感:藉口很难抽出时间联系选民的人大代表,年年交不出议案的人大代表,只带一双眼睛和耳朵来开会、不会用自己的脑袋想事说话的人大代表,兼职过多、把人大当“副业”的代表,还是卷铺盖回家的好。
文章指出,全国平均120万人(城市24万、农村96万)中才有一个人大代表,居然代表中有2/3一年到头拿不出任何议案?已经形成的议案,九成以上也都是大会期间提交的。这说明即使在代表们的工作体现最集中的大会期间,大部分代表仍未能履行反映民意、为民请命的职责!这不能不让人质疑现有人大代表产生的模式究竟能否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代表?长期以来,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并接受监督并未形成常态和制度。人大代表在自己产生的过程中被隔离开选民,也导致产生后毋须向选民负责的现状。其结果,选民们不知谁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也诸多藉口不用联系选民。有点儿责任感和良知的代表,也只能将无意听到、顺便看到的东西加上自己的感受形成议案转达给大会,与其说是把自己的利益绑在一起代表选民,不如说更像是旁观者间接反映,替人打抱不平。
选民们与他们选出的所谓代表之间没有制度保证一定要沟通,更没有不沟通就有被取缔代表资格的条文规定。大部分代表只是将代表头衔当作一种荣誉,而不是责任。头上既然没有监督的紧箍咒,行为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规范了。所以,广东人大代表李林楷公开邮箱纳民意、浙江人大代表周晓光自费广告征议案,就显得鹤立鸡群了。其实,公开纳民意、征意见、表见述本来说是人大代表的份内事,别说是书面意见、间接联络,就算是亲自下到选民中去走走,看看,听听,也不为过嘛。现在份内事被当作了不起的“创新”,恰恰反衬出我们人大代表中的相当多数,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选民的概念。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的人大,只有在一年一度开会的那几天才有行使权力的机会,所以一年来积累的议案也只能集中在开会的时候提交,这决定了其中很多议案不能及时采纳或一时消化不了而付诸东流。为此,有识之士早就提出人大应建立长效机制,人大代表在非会期也应履行职责。其实,人大代表中七成以上本身就是现任各级党政官员,开人大会、党代会、政协会,差不多还是这拨人,只不过改了会议名称罢了。一些当务之急、切中要害的议案、提案,与会者再熟悉不过,有些甚至就是与会代表以另外身份干下的,现在大家都换了个身份,于是提出者就可以尖鋭一点、聆听者就可以包容一点而已。比如有代表准备提交的有关“刹住圈地风”的问题(新华社今天也刊发了全国耕地鋭减3800万亩的消息),这难道不就是参加两会的许多党政官员代表、委员干下的好事吗?滥建开发区、工业区、经济特区,谁有这样的权力?当然就是当地的党政负责人。现在可好,作为人大代表,圈地的和反圈地的同聚人民大会堂,如果投票解决问题,你说谁占多数呢?
今天报刊四川省某县率先打破人大代表任期“终届制”,启动不作为代表退出机制,可谓吹响了人大改革的冲锋号。政府要转变功能,人大要履行职能,代表要变荣誉为职责。不能代表人民的不选他当代表,历年不作为的代表要退出。
200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