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走好提笔前的第一步



  ——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文学社讲稿  主讲:练建华

  (一) 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走向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写作时不可轻视。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最关键的是审话题,包括审准话题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

  ⑴单个词语型话题:其话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

  ⑸并列短语型话题: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⑹完整句子型话题: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7)材料隐含型话题:只提供材料(提示),不给出明确具体的话题,话题隐含于材料(提示)中。此类话题作文应注意深入把握材料与提示所反映出来的观点,然后以此为话题写作文。

  特别强调:审题时,要注意话题中的词语的本义、比喻义、引伸义或其它特殊意义。深入准确地挖掘这些含义,往往会使文章立意深远深刻。如: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标题)。这里的“颜色”,当然可以指红白蓝等具体色彩,但仔细推敲,你会发现这里的“颜色”还可以有更深刻的意思。说某种颜色最美,一定是和某种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心理相联系。因此我们可以说“本色”最美,因为保持本色难能可贵,从而可引发我们对社会腐败问题的批判;我们还可以认为“羞色”最美,因为它为人类所独有,从而可引出我们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思考;还可以说亮色最美,因为它是其它事物赶不上的,从而可引出我们对我们所从事的如何有自己的特色的思考。这样,文章立意就会高远。2006年高考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06年上海),走与停(06年重庆),肩  膀(06年辽宁),江苏〈〈人与路〉〉等,话题中都包含有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二)   高考作文的立意(中心观点的确立)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须意在笔先。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观点。高考作文的立意不仅要正确,也要准确,亦即切合命题者的要求。论点的提炼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审准作文的题意。本节主要谈一谈话题作文确立文章的中心观点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下节着重介绍分论点的提炼):

  (一)话题作文的立意(中心观点的确立): 

  话题作文的立意应考虑的几个方向:一是使话题要表达的主题更加明确;一是使话题要表达的主题更加具体;一是使话题要表达的主题易于深化;一是使话题要表达的主题更为新颖。从话题作文的话题结构特点看,话题可分为词语型话题、句子型话题、关系型话题。 

  ⑴词语型话题(包括独词类,偏正短语类)的立意:

  词语型话题,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对话题采用“前添加,后添加,中间添加”的办法(添加定语状语等修饰语,或添加主谓宾等主干成分),“宽题走窄”,使话题更具体明确,或把话题补充为一个句子。那么,文章的立意也就出来了。如:话题“脸”(05江西)

  ■扩展为短语:妈妈的脸,孔繁森的脸,曹操的脸;城市的脸,中国的脸,地球的脸;美化脸部,化装脸部;美丽的脸,丑陋的脸。

  ■扩展为句子:我希望有一张天使的脸;笑容,写在脸上;三国史是一部“脸”史;请你收起伪善的脸;改革开放的成果展露在人们的脸上。

  再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的话题“双赢的智慧”,我们就可以造出这样一些句子来:经商中需要双赢的智慧,中国对外交往中也需要双赢的智慧,人际交往中更需要双赢的智慧;集体和个人应实现双赢的智慧,双赢的智慧来自双方共同的需要,双赢的智慧可以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一来,思路展开了,理解话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立意也就出来了。

  ⑵句子型话题(包括主谓短语类,动宾短语类)的立意

  句子型话题,其本身就是中心论点,但任须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六种成分具体化,从而列举出不同的立意。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对象的角度添加:

  谁雕琢心中的天使?添加主语或通过添加不同的类属定语细化主语——(我,妈妈,孔子,丛飞,巴金,李白——)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原因的角度添加:

  为什么要雕琢心中的天使?给谓语“雕琢”添加各个层面的原因状语——因为(责任感,使命感;人生有追求,个人有理想;——)而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办法(方式)的角度添加:

  怎样雕琢心中的天使?给谓语“雕琢”添加各种的方式状语——(用爱,用奉献,用执着;用改造自己,用保持本色;用勇敢,用坚强,用献身)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宾语的类属角度添加:

  雕琢心中的什么样的天使?从宾语的类属角度添加定语——雕琢心中(人格高尚,才能卓越,形象高大,本色纯真,贡献巨大)的天使

  ■从后果(意义)的角度添加:

  雕琢心中的天使就会怎么样?在话题后面添加词语或句子——雕琢心中的天使(自己幸福,人生精彩,社会美好;天地宽广,人际和谐,社会进步—)

  ⑶关系型话题的立意:

  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3.辩证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和而不同”,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5.条件结果关系:即话题两个要素之间为一是其中另一个的条件。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

  (三)审题与立意要注意的问题

  立意也要从审话题和审引言两个方面入手。一般来讲,有些话题的核心语是“观点型”的,也即话题语本身包涵着某种观点,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储蓄美德”“珍爱生命”等,文章的立意自然可以与此一致,并要求具体化。 

  话题核心语大部分是“范围型”的。如“诚信”“生命”“家园”“如果没有”“礼貌”“生命的价值”“爱的礼物”“成熟的标志”“我的精神空间”等等都是给定了一个行文的范围,中心观点的确立是否就可以随意处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话题给定了范围的前提下,立意一定要考虑到提示语的要求或暗示。如一道话题作文题目,话题为“乘客心态”,材料大意为:上车的时候,乘客们没挤上车的只希望自己挤上车就行了,挤上了车没有座位的有希望能有座位,有座位的则希望有能躺的地方。很显然,话题中“乘客心态”指不知足(褒义贬义都可)的心态,不能泛化。有一些话题作文的提示语部分不仅提示了基本观点,甚至连分论点也可以直接提取出来,我们怎么能将这么宝贵的提示材料视而不见弃之不顾呢?

  当然,一般来说,话题作文可以不必过份拘泥于引言材料,但为稳妥起见,笔者建议大家还是紧扣话题核心语和引言的提示来立意行文,力求稳中求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