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州禅“踪”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时盛行佛教。此时,广东航海业已经相当发达,从汉代起已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岭南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最早的路线之一。天竺高僧菩提达摩在以“一苇渡海”的传说,脚踏一根芦苇循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至今广州上九路还有一处叫“西来初地”,相传为达摩登岸之处,为了纪念这位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使者,广州人在这“西来初地”建起了西来庵,历代迭经修葺,清顺治年间易名“华林寺”,为当时岭南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佛教从释迦牟尼历代师祖都是以心传心,不立语言文字。禅宗可谓是走中国化道路的佛教,“禅”是梵语的音译,意为静虑,思惟修。“禅定”就是安静地沉思,佛教把禅定看作是修持佛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达摩自称是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他带了一件木棉袈裟来,以此为历代传法的凭证。但达摩的禅与南朝重义学的学风不合,于是转往北方少林寺传播他的禅学。达摩的禅学“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达摩教人首先是安心,安心的方法是修壁观,要学的人心安静得像墙壁那样坚定不移。

  达摩十年面壁参禅,有一位叫神光的出家人仰慕达摩的修行,冒着大雪去参拜请教。但达摩面壁并不理会他,神光还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夜里一直站到天亮,雪已经掩埋过他的膝盖了。达摩问他:“你一直站在雪里等我,到底为什么?”神光流着泪答道:“我只求能够开悟,请您指教我!”说罢,他一刀把自己的臂膀砍了,献给达摩。于是达摩收他为徒,取法号为慧可,亦即二祖。慧可对达摩说:“师父能否替我安心,现在我的心很乱。”达摩说:“那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思良久,说:“师父,我怎么找不着我的心了?”达摩说:“我已经替你安好了。”

  慧可继承了达摩的衣钵,有一位居士问他:“弟子身患顽疾,求大师为我忏悔。”慧可便说:“那你把罪过拿来,我替你忏悔。”居士说:“我没法找到罪过呀!”慧可说:“我已经替你忏悔了,你还是快点皈依佛法僧三宝吧!”居士说:“看到你才知何为僧,但不知佛和法。”慧可说:“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居士说:“我知了,罪不在内,也不在外,好比心就是佛,心就是法,物性原来并无区别。”慧可知他悟性很高,便剃度他,改法号为僧璨。

  僧璨成了禅宗三祖,寺中有一小沙弥,名道信,前来礼拜。他问禅师:“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他:“那你是什么心?”小沙弥说:“我无心。”禅师道:“既然你无心,就要佛有心吗?”沙弥又问:“怎样可以解脱?”禅师便问:“是谁束缚了你?”沙弥说:“无人束缚我。”禅师道:“既无人束缚你,就是解脱。”沙弥立即大悟。以后,他就成了四祖道信(579—652年)。

  道信禅师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孩,年仅七岁,语出惊人。禅师有心试他,问道:“你姓什么?”小孩答:“我非一般姓。”禅师问:“那是何姓?”孩子说:“是佛性。”禅师惊讶地问:“那是姓么?”孩子答:“是的,自性空寂。”禅师对身边的人说:“这孩子非同凡人,二十年后会是他弘扬佛法了。”他就是五祖弘忍(601—674年),开创东山法门。禅宗自他传法六祖慧能和大师神秀,便盛行于世了。

  慧能初去湖北黄梅双峰山求教弘忍,弘忍门徒五千。故问:“你是何方人氏?来此所求何事?”慧能答:“我本岭南人,远道前来求作佛。”弘忍斥之:“南蛮人岂有佛性,怎能成佛!”慧能答:“人有南北,佛无南北,人皆有佛性。”弘忍就打发他去舂米。

  弘忍门徒中,神秀早为上座并为教授师。是弘忍心目中的法嗣。但他怕有疏漏,令各门徒各书所见,写成一偈,然后挑选。门徒们都推崇神秀,不敢作偈。神秀在壁上写了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的尘埃。

  弘忍看了这一偈,唤神秀来,说:“你作这一偈,只到门前,还未入门,你回去思改,再作一偈来,如入得门,我付木棉袈裟于你。”神秀回房中苦思数日,仍未作得新偈。

  这时,舂米的慧能一字不识,请人代写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从空无的观点出发,确比神秀更为空得彻底。弘忍大惊,不敢小觑了他,认定他就是衣钵的继承者。秘密与他讲《金刚般若经》要他带着木棉袈裟急速逃回新州(广东新兴)原籍。一件木棉袈裟从神秀手上突然失去,当然不肯忍让。十六年来,慧能紧遵师嘱,隐姓埋名混迹于民众中。弘忍圆寂后,他云游到广州,在法性寺(广州光孝寺)做挂单和尚。这天,正好遇到印宗法师在寺院宣讲《涅盘经》。

  这时,寺院旗杆上的幡被风吹拂,哗啦啦飘扬。于是印宗法师考僧众说:“你们看,这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

  下面的僧众各说各的,有人大声说:“是风在动。”

  “不!是幡在动!”也有人大声说。

  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一致要求法师作出裁定:“法师,你说吧,是风动,还是幡动?”

  印宗说:“好好,你们都不要再争执了。我们请东山法门来的行者僧,听听他有什么高见。”

  慧能谦让了一番,便站起来说:“其实,诸位所言都未能言及其中的真谛,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

  众僧大为震动,他们所争论的都不着边际,被这位行者僧全盘否定了。他们都想听听这位见多识广的行者有什么妙论。

  印宗也感到了震撼,便追问道:“那么,你说到底是什么在动?”

  慧能不缓不急地答道:“是仁者的心在动。”

  这全番彻底的唯心论的高见,印宗听后觉得此言不凡,由惊讶面钦佩。慧能这才亮出隐藏多年的木棉袈裟,说明身份。从此正式落发出家,禅宗于是分为南北两宗,慧能在岭南传教,称为南宗。因为慧能得木棉袈裟之真传,徒众又盛。他的门徒神会冒险到北方争夺正宗地位,最后南宗为正宗的地位还是得到确认,慧能顺理成章成为禅宗的首领。他在曹溪宝林寺讲法二十余年,声名远播,连远在京城的武则天也慕名下诏,宣他进京讲法。这个出身微贱的和尚,并不把皇帝看得那么高,托病不去。最后老死于曹溪山,终年七十六岁。他的髹金真身现供奉在韶关南华寺,并有武则天的勅封御旨。当年郭沫若先生视察在六榕寺的广州市文史馆时,有诗句云“六祖金身隐近邻”,指的就是光孝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