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梅花似雪插端州——鼎湖山之悟


                 湖山碧绿寺无秋,一叶一尘也不留;

                 六祖何时参得透,梅花似雪插端州。

  岭南之冬不明显,尽管肇庆于广州的西北面,但依然无限葱茏。四百旋的鼎湖山绿透了山,绿透了水,竟无一丝萧飒之意。 山风挟来万木精气,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数高达八千,据说,只要有八十,就足令人心旷神怡。这八千负离子,那真令人翩然欲仙了。原来这山野间看不见的空气里不但有充沛的负离子,最重要的还蕴含着植物的精气。精气维系生命,生命散发精气,其实精气就是生命的魅力。逡巡湖山,徘徊林泉,令人步履轻捷,踏遍青山人不老。为何不老?此为生命的精气,予人能量,倍增活力,顿觉年轻。

  最先感悟此中神秘,当是建寺的高僧。天下名山僧占多,便是这个道理。高僧们芒鞋策杖宣法至此,顿悟人天之道。在此入定气贯丹田,顿觉莲花四涌。于是乃有庆云寺、莲花寺……更有六祖慧能和尚传道宣法至家乡,每一行踪必插梅花以志。后人建有“梅庵”,故我有句云“梅花似雪插端州”。这其实就是一种禅的境界。整个鼎湖山,包括山、石、草、树、泉、水……无不渗透了一种超脱尘世,不存一物,“无尘”的理念。本来鼎湖山谓“顶湖山”山顶有湖,取“顶”音“鼎”而名。以鼎承接天露,尽取自然,怎么会染一尘呢!这个“鼎”字在充满东方神秘的中华文化精粹的《周易》中,亦有其象形之卦“鼎”,即鼎器。辞曰:“元吉,亨。”鼎新革故,鼎就是取新,建立和巩固新的事物,这是大势所趋,必然的。故直言“元吉,亨。”鼎湖山上漫山遍绿,也就是新的生命不断“鼎”现。在这里,任何植物都可以享受一样的阳光,一样的空气,一样的水份。无怪乎1917年,孙中山从上海南下护法,携夫人宋庆龄,偕廖仲恺、何香凝伉俪上鼎湖山,游泳飞水潭。于林泉间,孙先生其中,即题写“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既抒发革命之志,又觉悟佛法。

  在北回归线上,能如此保持原始自然生态,恐怕唯此湖山了。树木、藤蔓、苔藓、花草,都处于极亢奋的状态,拼命地往上长,为的是尽多地吸收阳光。茂密蓬勃的绿叶,使得鼎湖山一直保持繁盛兴旺。尽管昨日黄花渐渐老去,然而枯朽的木、凋谢的叶,未及腐烂却已经补充为新生命的养料。旧木之死,新木之生,革故而鼎新,以证佛说中轮回的因果。“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是否还包含了“众生永恒”这一层意思。

  鼎湖山之绿,绿有十色。油绿、青绿、翠绿、嫩绿、苍绿、碧绿、墨绿、黛绿、粉绿、石绿……不同的绿表现不同层次的树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季节,按远近、高低、背向、年轮、凉暑、种类、疏密、润燥、曲直……光谱衍射各异,而呈现五光十色绿的色谱。更何况阳光晨昏各异,林木对阳光各有见解,以及植物精气不同,反映出多姿多采的绿色,衍生着多姿多采的生命。这就使得鼎湖山绿色的旋律,产生着丰富多彩的音符,生命的交响曲才得以回肠荡气地在山林间震荡。于是有许多许多绿色的诗篇,不朽地镌刻在湖山旁的巉岩上。当人们吟咏着,心中自然地产生共鸣。

  不知道慧能有没有上过鼎湖山,只是似乎不曾发现有其灵迹。而梅庵正于端州,有梅环庵而植,可谓是慧能得承五祖弘忍之衣钵。师嘱隐晦南归,乃一路宣法必植梅以记。然而鼎湖山之绿,我觉得颇有禅意,那山壑间的绿,似乎真是“本来无一物”,所以“何处惹尘埃”!永恒的生,就在这湖山之间。这里碧绿无秋,这里一尘不染。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