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0广东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前瞻
广东是我国大陆最南端的一个省份,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港澳和海外侨胞达2000多万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陆地面积17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368公里,人口 6600多万人,管辖21个地级以上的市和78个县(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省遵照中央提出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要求,运用中央赋予的政策,抓住各种机遇,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把政策优势、地理优势和人缘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全省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迎来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改善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黄金时期。广东16年来的改革开放,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的实践与成就
一、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富于活力和效率的新机制
——分步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起按照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发育的关键。我省以价格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循序渐进的价格改革实践中,走出一条“放调结合,以放为主,放中有管,分步推进”的成功路子。从1979年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进而逐步放开工业品价格,再进一步对占絶大多数的竞争性商品、服务和要素价格,逐步实行市场调节。至1994年底,全省商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的比重为95%;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市场调节的比重为94%;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的比重为93%。对极少数具有垄断性、强制性、保护性、公共福利性特点的商品价格和收费,由政府直接管理,并按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生产。同时,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和舆论手段,对市场进行调节和引导,培育和发展市场,保护市场的竞争秩序,力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广义价格体系的协调运作,努力使价格信号能准确地反映商品供求状况和资源的丰、缺程度。广东在建立适应竞争法则的价格形成机制、反映法治精神的价格约束机制和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价格调控体系中,作了有益的探索,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断深化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形成敏感、有序、求效益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是建立市场制度的中心环节。16年来,我省为使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促其主动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一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出发,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工技贸一体化和综合经营的农业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目前,广东有占工业总产值30%左右的国有企业外,还有乡镇企业145万家,注册的“三资”企业53万家(实际开业的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30多万家。三是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公司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以承包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改革开始,逐步建立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并不断深化企业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省政府在1992年选择了218家企业作为试点,进行劳动用工、工资、价格、人事“四放开”的改革;自80年代初在深圳等市进行股份制试点起至1994年底止,全省已有股份制企业5400多家;1994年又选择了250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实现形式。四是扶持发展综合性企业集团。把组建和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国际化、综合经营的企业集团,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探索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
——大力培育和发展商品、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市场体系。10多年来,广东积极推进商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幷存开放式的商品市场体系。目前,全省各类专业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星罗棋布,形成了城乡沟通、渠道众多、四通八达、成交活跃的商品流通网络。在金融市场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人民银行(中央银行)为中心,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四家专业银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广东发展银行、华侨信托投资公司、粤财公司以及城乡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全省共有各种金融机构3万多家,遍布城乡各地,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形成有所分工、相互协作的金融网络。深圳证券交易所是全国性证券交易中心之一。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自1985年起对新招工人全部采用合同制,并相应建立职业介绍机构和一批常设人才市场,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深圳较早采用协议、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土地,珠海等市进行政府垄断国土的初次开发,有偿使用和转让土地的探索,全省已初步形成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垄断,二、三级市场逐步放开的格局。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全省发展了大批技术成果交易、谘询、服务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所有制的技术市场体系。
二、按照“放得开,控得住”的思路,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培育能充分调动幷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宏观经济环境
——简政放权,转变职能。1979年7月,中央赋予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其实质是中央对广东放权;1981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活,对下更加放权”的方针,实行财政分级包干、企业利润留成、外汇分成等给地方和企业自主权的政策,逐步把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等方面的限定审批权下放给市、县政府;不断缩小指令性计划,还生产经营权予企业和农民;坚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一切、指挥一切的传统观念、决策意识和方式方法,从过去的主要精力在批钱、批物、批项目、管生产、管分配、管调度,转到主要精力管规划、管政策、管调控、管监督上来,通过制定和发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地区发展战略等来引导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方向和规模,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招商引资、信息谘询等服务。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广开财路,增强各级政府的调控能力。1980-1984年,中央对广东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缴,五年不变”的财政包干体制,省对市、县财政也相应实行包干办法。1985-1987年中央对广东的包干范围作了相应调整,我省则实行“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打破了过去“统收统支”的做法,并随情况的变化实行不同的包干形式。1988年以后,中央对省实行递增包干办法,同时提出增加上缴、多作贡献的要求,省相应地对各市、县实行递增包干办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实行财政包干体制,调动了各级生财理财的积极性,各级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都对本地企业采取激励性政策,创造出“蓄水养鱼”、“养鸡下蛋”等新的理财路子,增强了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后劲,开辟了财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提供了一定的保证。1994年广东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把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的决定,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了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增长,实现了税制改革的平稳过渡。
——努力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法治经济,我省在健全法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6年来,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法规共163件,省政府及部门颁布的规章共420件。其中对市场体系的培育有较大影响的法规有《广东省劳务市场管理规定》、《广东省公司条例》、《广东省期货市场管理规定》、《广东省行政事业收费管理条例》等。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为把广东建成立法试验区作了探索。近几年来我省经济立法的步伐大大加快,逐步使正在发育的市场经济体制走上法治的轨道。
——建立和健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保障系统。一是推进科技产业化、国际化的改革,已初步形成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科技发展战略框架,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成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二是改革教育体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鼓励各方面办学,面向现代化教学,引导劳动者求学,培养和输送各种适用人才,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的支持。三是以投资体制改革为动力,运用“以路养路,以桥养桥,以电养电,以水养水”的自我发展机制,大力改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为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四是逐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妇女生育等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体系,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五是坚决惩治腐败,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不断清除黄赌毒黑等“七害”,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六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扶正祛邪,全面提高人的理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努力使全省人民自觉地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之中。
三、改革开放给广东带来勃勃生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显着的成就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4175亿元,十六年内年均递增141%,1992年已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现正朝着翻三番的目标前进。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额、利用外资额、银行存贷款总量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前列。
——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原来的每年20一30亿元,增加到每年几百亿乃至上千亿元。16年累计,新建公路15360公里,建成桥梁2000多座,新建铁路营运里程10665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6021万吨,新开国内外航线170多条,新增电话机728万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17093万千瓦。
——内外贸易蓬勃发展,外向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全省21个大中城市及其辖区全部进入开放地区序列,目前已与世界上1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199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967亿美元,占全国的40%,其中出口总额502亿美元,16年年均递增224%。实际利用外资11447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525倍,年均增长329%。199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5752亿元,年均递增22%。广东工业产品约有1/3销往外省市,1/3销往国外。
——社会事业有很大进步。1994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16万人,比1978年增长239倍;16年累计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奬460项,省级科技成果共5365项;到1994年全省已有62个县(区)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占全省县(区)的79%;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8%;中专以上在校生(含成人教育)5269万人,比1978年增长489%;青壮年文盲率由1982年的84%,到1994年下降为032%。1994年医院病床1343万张,比1978年增加了528万张。1979-1994年广东体育健儿累计夺得世界冠军179个,共破世界纪録91项(次)。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均取得可喜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1994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从615元提高到7117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从400元提高到5877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200元,提高到2182元;全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54039亿元,增长130多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从 5 4M2提高到157M2,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从87M2提高到205M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市、县已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广东改革开放的几点启示
一、改革开放关键在于思想的解放和价值观的重塑
经过16年改革开放的广东,从乡村到城市,从市场到机关,从经济结构到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间,还藴含着一种内在的巨变,就是新价值观的建立和传播扩散,这是成功地推进改革开放战略最为深远的影响因素。和全国一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开了“左”的精神枷锁,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开辟了中国发展史的新纪元。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确定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把思想解放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自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到党的十四大后,广东上下掀起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高潮,确立了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使人们的观念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目前,“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是非标准已深入人心,一系列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如“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经济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借鸡生蛋”的资本营运观等逐步确立起来。这些极为宝贵的无形财富,使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力争走在前面,赢得发展的“时间差”和先发优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支持、帮助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海内外各界朋友,是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巨大力量。在这场波澜壮阔、前无古人的“中国第二次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率领全国人民阔步迈向现代化。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在广东境内创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既指明瞭方向,又给政策支持,这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先决条件。广东历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加强对改革开放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努力把执行中央的指示精神与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保护和依靠干部、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16年来,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正确政策,大大激发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唤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以及个体、工商业者等的勤劳致富热情,吸引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内外的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广东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各部门和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广东为全国改革开放探索和积累经验,并在互利的前提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参与广东经济开发,在粤就业的外来劳工达700多万人,这些都对广东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6年来累计有409亿多美元外资进入广东,并相应带进一批境外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给广东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改革开放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提高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特殊革命。面对过去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锁国、经济长期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现实,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地也是一场伴随着艰难险阻和风风雨雨的革命。改革必然要触动某些既得利益,开放难免会涌进一些腐朽的东西。例如,广东16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曾一度出现走私猖撅,滋生一些腐败和丑恶现象,也曾遭遇这样那样的阻力和误解。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产要发展,民族要兴旺,国力要强盛,使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创造出更为强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就要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各级党政领导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做好工作,始终牢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不动摇。不以一时成败言是非,不因阻力和非议而退缩,避免陷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坐失时机,坚定地朝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迈进。在实践中,力求积极而稳妥地搞好各项改革,实实在在地处理好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的关系,总需求与总供给中需要和可能的关系,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生产与市场消费的关系,努力增产与厉行节约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等。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长期坚持用教育、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坚持不懈地同种种犯罪活动和丑恶现象作斗争。
四、市场制度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才是真正含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够在经历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根本原因在于实践证明前者配置资源的效率远比后者高。广东的市场化改革,是朝着建立在产权归属明晰,资源流动自由,市场信息公开,各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等原则基础上努力的,由此产生了市场主体追求最大利益的动力机制,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自负盈亏的约束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压力机制,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决定了生产、经营者的经济行为。以上述原则为基础,并依循这些机制运作的市场经济秩序,与建立在宗法依附关系或行政隶属关系基础上的任何一种经济秩序相比,是一种最能激发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秩序,是最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经济秩序。
但是,由于市场存在固有的缺陷,比如价格的滞后调节、外部效应、分配上的两极分化、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等。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对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和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人力培训计划、收入再分配制度等的调整和实施,来引导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物价平稳、分配合理和环境的改善。通观广东改革16年的全过程,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始终都包含着政府调控和必要的干预,是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并相辅相成的。事实证明,政府作用于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越正确、越完备,市场就越发育、越成熟,对企业的引导就越灵敏、越有效,资源配置就越合理,越节约。
不仅如此,政府调控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如广东省委、省政府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就把先富带未富,推动山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采取财政扶贫、政策扶贫、科技扶贫。“一对一”(一个先富地区对一个未富地区)扶贫、迁移扶贫等措施,收到明显效果,有些山区市、县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好势头。
〖HS(4〗〖HT4F〗〖JZ〗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JZ〗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
当前,广东正进入经济振兴的关键时期。在世界经济秩序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中,广东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地位,广东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对港澳地区的顺利回归和持续繁荣,以及充分展示杜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审时度势,赋予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正是顺乎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一个重要战略考虑。广东要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继续先行一步,一定要遵照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但我们同时意识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广东客观上存在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优势,正在此消彼长。除了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工业薄弱,教育、科技滞后等因素仍在制约我们的经济外,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全。经济开发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要素和金融资本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直接影响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因此,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增创发展新优势。
一、加快改革步伐,增创体制新优势
要继续利用先行一步的“时间差”,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力争用5年时间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制度创新、增强活力中出效益;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企业集团,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增效益;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向技术进步要效益;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家队伍,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改革和管理,在科学管理中创效益;建立良好的资金筹措运用机制,强化企业资本负债风险管理,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出效益。二是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重点在建立资金、产权、技术、劳动力、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上有新的突破。充分利用广东价格市场调节的面较大、商品市场发育较早的有利条件,加速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进程,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建立起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重点在建立待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上有新的突破。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宏观调控手段和能力,主要在产业政策、项目投资、金融、税收、收入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调控。
二、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创区域合作发展新优势
充分发挥广东地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结合部的有利条件,利用好国内外市场的各种资源,加速实现总体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一是建立和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以教育和科技开发及其成果转化为先导,以覆盖全区的交通、能源、通信、信息网络为基础,以现代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依托,以新一代“广货”的“拳头”产品为龙头,以比较利益为动力,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类企业集团。通过联合投资、共同开发、技术培训和长期购销合约等途径,开拓地区间多层次、多类型的合作。建立起各地区和各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分担、联动发展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如期完成珠江三角洲发展战略的各项目标,使之成为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火车头。二是加快东西两翼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两翼沿海的优势,按照全省产业的新布局,在资金、项目安排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大力吸引国际资本,加快这些地区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把东西两翼办成新兴的汽车、钢铁、电力、重化工业基地和外向型农业基地。三是切实加强山区的经济建设。采取扶持性政策,加大扶贫的力度,把山区物产、矿产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地全面推动山区“三高”农业的发展,加快工业特别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山区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四是推进与港、澳、台和全国兄弟省(区)、市的结构性合作。争取把粤港澳三地的交通、能源、通信、信息网络联结起来,逐步与港澳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旅游功能相对接,相互融通,优势互补;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高度重视和积极发展同周边省区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五是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建设外贸商品基地,推进贸工农技结合;大力引进外资,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创造条件对外商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更多地吸引国际大财团、大公司来粤投资,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把广东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创新优势,必须做到:一是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生物工程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三高”农业及其加工系列,积极开发海洋资源,不断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外向型和现代化的水平。二是切实加强第二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促进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崛起。在提高传统轻型工业素质的同时,适度发展一批以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重化工业骨干项目,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经过20年的发展,使广东工业的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迅速提高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地位。优先发展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基础产业,特别要把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潮流的战略性目标,加以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商品要素市场,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的新格局。
回顾过去,改革开放16年已为广东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奋斗,广东一定能够再创辉煌,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本文写于199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