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1当前国内消费市场断层的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结余购买力积聚越来越多,而市场商品实物量销售并未随着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生产与消费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脱节,城乡居民之间以及城镇居民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消费断层现象。一方面需尽快推出相应的消费政策,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产销衔接,以大力增加商品货币回笼,促进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消费断层的表现
消费断层是市场一种或几种主导消费品逐渐进入饱和期后,新的主导消费品尚未出现所引起的消费行为在时空上的间断现象。具体地说,我国五六十年代流行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四大件”;七八十年代为电视机、洗衣机、收録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新六大件”取而代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有了空调、电话机、摄像机等主导产品加入,由此推动生产和消费的同步健康发展。然而,进入90年代特别是近一两年,消费品市场上新的主导产品尚未形成,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消费断层。从现象看,消费断层的出现是近年来由于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行业、部门以及个人间收入悬殊较大,形成瞭高收入户由于家庭基本建设早已完成而无东西可买,持币待购或转向其他投资;低收入者由于受收入条件的限制,或商品价值过高而买不起。在居民消费由千元级消费向万元级尤其是两万元收入以上(如住房、汽车)的跨越过程中,则存在极大的断层。与此同时,近几年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1994年末全国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1519亿元,在当年物价涨幅超出20%的高位上,新增储蓄存款仍达6315亿元,比上年增长415%,这还不包括城乡居民已经认购的上千亿元国库券和股票。从很大程序上反映出储蓄大幅度增加和消费断层的出现是有紧密联系的。它说明巨额的社会货币正在寻找新的出路,期待着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市场主导产品。因此,解决消费断层问题,不但能引导即期消费的平稳增长,更能反过来促使轻纺工业、家电工业和加工工业的正常发展。
二、消费断层的成因
目前居民消费出现明显的消费断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从市场供给看,主要是因为市场没有适销的主导产品。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普及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接近饱和期,加上目前生产结构的周期赶不上消费需求的变化,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缺乏正确估量,热衷于生产和经销高档商品,忽视一般商品的开发经销,致使供求失衡的矛盾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表现了一方面高档商品充斥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优质的大众化商品供不应求或花色品种不全,出现断层现象。
从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构成看,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性收入的城乡分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错位,消费领域出现两个明显的不同步。一是城市居民收入长期超过经济增长使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先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二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长期过低使农民消费结构升级滞后于现有产业结构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初城乡收入差缩小阶段(1979—1984年),我国消费市场热点主要在农村,农民收入提高迅速转化为农村市场对轻工业品、建材等的巨大需求,农村市场成为当时全国市场的扩张主体,农村市场商品零售额增量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量的654%,位于百元消费级上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在农村销售量剧增。1985年后,市场热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城镇居民在收入超经济增长的条件下,现实购买力急剧提高,超前进入第一次消费革命。1985—1988年居民对千元级耐用消费品(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録音机等)掀起了排浪式消费狂潮。1988年占全国258%的城镇居民消费品零售增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的527%,人均增加购物26084元,为同年农民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增量(8l58元)的32倍。换言之,1988年全国范围的大抢购中有3/4以上的商品是城里人买走。1985—1989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平均每年增长367%;电冰箱增长621%;洗衣机增长235%;録音机增长23 5%。这5年中,农民在收入增幅鋭减而物价涨幅大增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消费水平而不得不减少储蓄,农村储蓄余额年均增长率由前6年的323%降到37%。
1988年以后,城镇居民经过前一段消费热潮后,家用电器普及率达到相当水平,在短时间内尚不会进入更新期,表现出对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相对饱和稳定态势。本应成为家用电器后续消费群的农民却因囊中羞涩,购买力不足,仍在百元消费级徘徊,尚不具备大量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这一时间差使我国80年代迅速成长起来的消费品工业本不应存在的需求制约而置于困境之中。
根据80年代城镇家用电器市场供求失衡的价格信号建立起来的家用电器工业,到80年代末的生产能力已达到基本满足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需要的规模,当满足了城市消费群需要后,又面临城乡消费断层带来的困境。在新一轮经济高涨中,轻工业一直业绩不佳,出现大面积生活能力过剩和产成品积压,不得不限产压库。花费巨额投资(许多是外汇)新建的轻工业生产项目,有的开开停停,有的竣工之日即停产之时,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一方面是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极低的农村市场潜力很大;另一方面是消费品工业现有生产能力闲置,1989年后,消费品市场多数商品一直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1993年消费品供给量和实际购买力之间顺差又比1992年扩大6000亿元。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再度扩大已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及西欧诸国都经历了以大量购买耐用消费品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消费革命”。每一次消费革命即是消费需求结构急剧变动的升级换代。日本第一次消费革命正值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济高速增长期,1956-1963年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达12%,三种主导产品(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普及率急剧上升。1964-1970年是第一次消费革命结束到第二次消费革命兴起的积蓄准备期,约历时7年。此期间日本是长期繁荣的稳定增长期,1965—1970年日本保持了近5年的战后最长的景气繁荣。70年代开始,以小汽车、彩色电视机、空调器为代表的高级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一般家庭。两次消费革命使日本经济出现腾飞。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彩色电视机提前在第一次消费革命中已进入家庭。目前城市居民正处于一个从千元消费级向万元消费级跃升之前的积累准备期。第二次消费革命在我国有住宅及相关产品和服务(装饰材料、装修、家具、厨房设备等居室成套设施)、小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及相关的道路和交通设施、电话等民用通信邮电设施、空调器和家用电脑为代表的高级家用电器等为主要内容。1989年后城镇居民储蓄倾向明显提高,1989—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每年平均增长337 %。若以年增率30%递增, 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每户积蓄可达 6万元,将有相当一批家庭陆续步入第二次消费革命行列,本世纪末达到新的消费高潮。
但是,我国为了成功地实现第二次消费革命,在居民消费实力积累的同时,必须首先成功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一次消费革命浪潮在城镇排浪式推进,城镇居民对千元级家用电器需求涨势如此迅猛,大大超过了我国家用电器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只能靠进口原装整机、进口零部件组装、进口成套生产线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来迅速扩大供给能力,缓解巨大的供需缺口。这一次消费革命本应是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十分重要的阶段,但我国却靠大量进口度过了这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重要的工业技术进步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和工业技术虽然也有升级,但这种升级主要是靠大量进口外国成套设备、关键技术和主要零部件来支撑的,国产化的只是辅助技术和提供了市场。与国内工业化的技术革新进程相比,这种产业升级远远不够,更为深刻的问题是这种靠“买进式”引进技术,而不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为技术的进步方式,导致国内需求结构与国内工业技术之间的严重断层。当国内第二次消费革命诱导国内产业进一步升级时,国内工业化技术进步速度远远赶不上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如果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没有大的改变,到本世纪末又会重演80年代旧剧,不得不再次依靠国际贸易来缓解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失衡,
综上所述,消费断层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水平快速增长,消费结构的升级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速度出现明显的不同步造成的。
三、消费断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产环节需要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去适应消费需求,同时也要求消费环节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连惯性,才能使生产消费步入良性循环,否则有可能出现产销脱节。近几年居民收入经过不断积聚,结余购买力越积越多。初步匡算,1994年我国居民结余购买力已达年3万亿元。据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对500户不同类型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目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手持现金、国库券、股票及其他各类有价证券)大幅度增长,户均达17万元,资产构成中银行储蓄占了73%,手持现金占73%,有价证券占193%。因此银行储蓄无论在居民现有资产结构中,还是在意向的选择上仍占主导地位。储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居民即期消费需求,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正常发展。
近几年我国货币信用回笼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商品回笼的速度,其中原因与目前市场缺乏能大量吸引居民货币的主导产品,市场出现严重的消费断层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下去一方面由于居民消费在跨越更高的消费层次上存在较大差距,而市场接近饱和的产品又在大量生产,不利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笼中虎”对市场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实际动态变化看,储蓄不会冲击商品市场。建国以来,只有1962年、1963年、1970年居民结余购买力是下降的,除这三年外,其余年份居民结余购买力都是均衡增长的,并未出现由于市场物价不稳而结余购买力冲击市场的情况。1988年的抢购商品,挤提存款风波,不只是由于物价上涨,更是由于物价改革“闯关”呼之欲出,宣传解释又未能跟上,居民涨价预期增强而急于购物保值的心理所致。因此,储蓄的稳定更取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从近期看过大的结余购买力不会对市场形成多大冲击,但从长远看对市场形成的压力是不可低估的。
四、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消费断层现象
由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消费断层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必须出台相应的消费政策,来引导居民消费,组织商品货币回笼。
1.尽快推出市场主导消费品——住房。90年代中后期主导消费品市场的商品是什么?从各种因素分析,住房和汽车是首推商品,其中又以住房最为首当其冲。汽车由于受道路设施、使用费用过高、居民消费观念等条件的制约,在近几年内难以大量进入家庭。而住房无论是居民需求还是回笼货币,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一方面,“居者有其屋”,住房对居民而言是十分必需的,大多数居民对住房改革是赞成的。据北京市调查,有44%的人认为房改速度太慢,这是房改顺利推行的社会心理基础;另一方面住房所带来的连带消费,回笼货币的潜力是巨大的。据统计,1元住房消费可带动5元其他消费(购置家具、厨房用品、装修装饰等)。因此,必须尽快改变将住房作为实物性福利进行无偿分配的制度,实行切实可行的消费政策。只要引导措施得当,近期内居民消费重心将移位到住房。可以预言,近几年内以建房传代为核心的农村传统消费投向,将逐步向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耐用消费品转移;而长期以家电消费为重点的城镇居民,则可能将相当比重的货币收入转投到住房。
2.尽快出台新的信用消费政策——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住房和汽车价高值大,就目前居民的收入水平来说尚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两种商品的一次性购买,大约需要10年或20年的时间。以住宅为例,一套两居室的住房,按每平方米2000元计算,需要8万~12万元左右,这对于一般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要积攒20年左右才具有购买能力。汽车也需要同样的时间纔可实现。因此必须尽快出台分期付款和消费信用贷款等消费政策,纔可实现城乡居民消费重心的转移,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信用消费在日、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已很普遍,尽管这些国家比我国富裕,但购买住宅时具有一次性支付能力的人尚不到10%,大多数居民都是通过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等方式才拥有住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吉尼系数低于其他国家,尤其城乡两大群体内部吉尼系数更低,这种两大平台式的收入分布格局,容易造成消费需求平台式升级,结果是消费需求排浪式扩张或收缩。在我国的少数城市尽管也实行了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等方式,但由于宣传跟不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等原因,效果不很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发挥其作用。
3.清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渠道,规范收入分配政策,堵住国有资产流失口子。改革开放以来,城镇职工工资外收入快于工资性收入增长,新旧体制交替中形成的政策缝隙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入少数人手中,“灰色收入”成为一大经济景观。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渠道若明若暗,没有形成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是造成城镇居民个人收入长期超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既保证劳动报酬的合理提高,又堵住国有资产流失口子的目的,必须彻底清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渠道,逐步规范分配政策,刹住给工薪阶层以小惠并以此来掩护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
4.出台相应的消费配套措施。拓宽城镇职工商品化消费领域,增加城市居民合理的消费负担,分流部分结余购买力。改革开放以来,城镇职工消费商品化改革明显落后于其他改革进度。在收入增加很快的同时,城镇职工原有的福利性既得利益不仅很少损失,反而新增许多名目的福利性补贴。改革城市人口现行福利制度,拓宽城镇职工商品化消费领域已在当务之急。在若干城市多年试点的基础上,除加快住房改革步伐外,其他相应的改革如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应不失时机地推行,尽快使居民部分结余购买力分流到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领域,防止因商品消费领域过窄使第二次消费革命再次超前到来。
5.扩大居民投资领域,变消费性收入为长期投资。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积蓄形式仍以银行储蓄为主,居民可以在仅牺牲部分利息的条件下随时从银行提取定期存款,结余购买力在消费和储蓄(投资)之间的转化成本很低,自由度很大。为了稳住结余购买力,要逐步将居民货币收入转为长期投资,从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和推迟消费成熟期,配合企业股份化改造和金融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居民参与投资活动,从政府公债到企业债券、股票,凡是能带来利润的有价证券都应方便居民选择。
(本文与他人合作,写于199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