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昭璇教授对珠江三角洲研究的贡献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热带河流三角洲,为我国三大河流三角洲之一。近十多年来,这个三角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研究水平,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已居于全国三角洲研究的前列。我们作为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参与者,很为该三角洲研究取得的成就而高兴,同时亦深知这些成绩得来不易。回顾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认为,应该特别介绍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的曾昭璇教授所做的重要贡献。
1 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先驱者
1947年,吴尚时和曾昭璇合着《珠江三角洲》一文(载于《岭南大学学报》8卷1期)[1],首次以“珠江三角洲”为命题,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概况,人文与自然地理个性、自然单位划分、三角洲诸问题及各自然区的地理特征等。这是开珠江三角洲研究之先河的著作!在此以前,珠江三角洲是否存在尚有争议。当然更谈不上有真正的三角洲研究成果。吴、曾两教授则在《珠江三角洲》一文中对“非三角洲”论者的“论据”提出异议,认为“珠江三角洲至少为湾头三角洲之一种”(1957年,曾昭璇教授在《珠江三角洲地貌类型》[2]一文中又重申:珠江三角洲是“在珠江三角湾内成立的湾头三角洲”),指出“三水至广州一线为北界再东南行至石龙,凡此以南之平原,皆属三角洲之本体。”这是对珠江三角洲实体的明确肯定及对三角洲分布区域和界线的最早划分。该文对认识珠江三角洲有多方面的贡献。这里,我们只想着重讲的是,该文在分述各自然地理的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三角洲本体与其外围冲积平原在地形、水文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不同,这对后人研究珠江三角洲的范围、边界、地貌类型及三角洲与外围平原过渡变化特点等很有启迪作用。如该文对“广花平原”的论述,即很有“标准地形”(如地层学中的“标准地层”)的意义。查“广花平原”一词首见于吴尚时教授的《广东省之地形》(1941)一文[3],文中对“广花平原”的特征曾有所描述,并明确将之与“珠江三角洲”相甄别。1947年,吴、曾两教授在《珠江三角洲》一文中再次提出“广花平原”的概念,而且以对该平原特征的进一步论述丰富了其科学内涵。1957年曾昭璇教授又着文指出,“广花平原”为“20~25m阶地(实际高出海面10~15m”(见《珠江三角洲地貌类型》[2])。至此,可将“广花平原”的主要特征概括于下:“略高于三角洲”、“倾斜度大”;“潮汐影响不复达”、“以砂质土层”为主;“无重要水道,絶非南部(三角洲)之河渠交织”;“肥沃程度远形逊色”,河流“有暴流性质”,旱季“河床大部露出”,“褛衣可度,时虞旱灾,凿井灌溉”,“井架耸立”,“如置身于一无叶之林地中”,总之,为一阶地平原,属“阶地”性质。近代14C测年技术广泛应用后,得知“广花平原由晚更新统沉积组成”。
吴、曾两教授对“广花平原”的论述,为后人研究同样的地形树立了样板,使我们不论去到何处,只要看到类似的沉积地貌现象,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广花平原”,就会理会到所见现象意味着什么。笔者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及其外围的许多地区调查时有这样的体会。一次(1985年)在长江三角洲考察时也有这样的感觉:那是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代表们从长江岸边的沙洲县向西南方向穿越长江三角洲平原进行现场踏勘,当来到金坛县的五叶乡(在长荡湖旁)察看人工挖坑剖面的次生黄土沉积及其出土的蓝蚬介殻(32032±1345a B.P.)时,笔者留心观察四周地形特征,见此处平坦的黄土质平原存在明显的切割破坏现象,平原的阶地外貌及被切割谷地中的淤积充填现象与在“广花平原”和“车陂河阶地”所见如出一辙。由此使我们得到了苏南平原的地形结构自东北往西南方向具有由古岗身→泛滥平原与湖荡洼地→晚更新世堆积阶地平原变化的深刻印象(见拙文《长江河口三角洲问题评述》[4])。今天,“广花平原”已成为晚更新世堆积阶地平原的代名词,而与“丹霞地貌”一样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含义。先驱者们的发现和学术思想,至今对于我们研究三角洲平原地貌问题仍有重要的影响。
2 研究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创见
曾昭璇教授不仅是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而且是当代珠江三角洲研究成果最丰的著述家。解放至今,曾教授驰骋学术舞台数十年,发表了有关珠江三角洲的大量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和地图作品等。研究内容从地貌类型、构造地貌、历史地貌、海岸升降、海岸地貌、河道演变、地貌制图到三角洲孔雀絶灭时代(动物地理)等问题,涉及到珠江三角洲研究的许多方面和领域,真可谓成绩卓著,硕果累累!曾教授的著述以多创见为特点。如在珠江三角洲研究方面,给我们印象较深的就有“华南型海岸”、“冲缺三角洲”、“七星岗古海岸在五千年前即已成立”、“准点平原”、“广州溺谷湾三千年不衰”和“口门不宜塞”等重要创见(曾教授关于三角洲研究的创见很多,恕未一一列举)。下面据我们学习这些创见的体会,对曾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做学问的若干特点谈一些看法。
2.1 坚持构造地貌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曾教授是最早用构造地貌学观点研究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学者之一。如早年吴尚时教授与他合着的《珠江三角洲》一文(1947)[1]即注意到珠江三角洲内之山岭分布与地质构造走向的关系。1957年曾昭璇教授发表的《珠江三角洲地貌类型》[2]更是以较大的篇幅论述了珠江口及华南海岸受“多”字构造支配的特点,指出其基本形态是“多”字形水道和“多”字形伸展的岛屿与半岛幷存,这种特殊的海岸地形同时兼有达耳马提亚型山地海岸和里亚斯型溺谷海岸的某些特点而又与这两种海岸实际不同,故命名为“华南型海岸”。曾教授认为:断裂走向与海岸线交截,第四纪多次冰期水面变动的结果使沿断裂发育的河谷下沉为海湾,海湾由现代冲积物所填充,成为许多大平原和三角洲(如珠江三角洲)发育的地点。 这是较早关于地质构造对珠江三角洲形成影响的论述。其后,曾教授还专门讨论了《珠江三角洲构造地貌诸问题》(1984)[5]和“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形成的构造基础”(1987)[6]。其主要论点有:三角洲在中生代末断陷盆地上形成、断裂构造对三角洲地形轮廓的控制、断裂对更新世河道发育的控制、全新世三角洲存在沉降和海侵作用以及斜贯三角洲之山地与冲缺三角洲的形成等。这些论点或创见指出了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对三角洲形成的重要影响,但与某些构造地质和地震地质学者提出的“断块型三角洲”论[6]的观点及其所称的“断裂构造的控制作用”的含义明显不同。如曾氏只讲“珠江三角洲地形轮廓不少边界由断裂构造控制”,而从未说所渭“断裂控制珠江三角洲边界”;曾氏指出珠江三角洲只是在中生代末断陷盆地的基础上发育,“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形成,实际上是广州溺谷湾的沉降和海侵以及泥沙堆积的过程”,而“断块型三角洲”论者却强调珠江三角洲至今仍在“断块往复运动”,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块断差异升降运动的结果”;曾氏认为一些河道沿断裂发育是因为“断裂带往往为地面流水集中地点,也是地下水集中地点,当更新世在低海面时,三角洲上断裂带成为河床发育地点”,“现在河道也以更新世来古河道为基础”,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现今河流沿断裂发育是流水侵蚀作用使然,断裂构造对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侵蚀地点选择在断裂构造上),早在更新世时已经开始。而“断块型三角洲”论者却认为河流沿断裂发育是断裂构造作用复活所致。可见地貌学家曾昭璇用构造地貌学观点研究珠江三角洲所得的结论,与某些地质学家用“构造地貌学”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窃以为,这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法造成。时下流行的“构造地貌学”研究似乎或隐或现地存着一种倾向:研究地貌只讲构造和构造作用的影响而忽视或全然不考虑外营力作用。须知地貌由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忽视或不考虑外营力作用的“地貌研究”,容易产生简单化和絶对化的弊端,使一些本来由外营力作用产生的地貌现象,每被简单地视为是“构造”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这样做对地貌或构造本身的研究都并无好处。这种倾向的潜在危险是:使“构造地貌”研究“构造化”,以致有可能最后走上取消地貌研究的道路。曾昭璇教授对珠江三角洲构造地貌的研究则不是如此,其特点是虽也强调地质构造的影响,但解释地貌成因时对地质构造与外营力的相互作用做具体分析,视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为地貌形成的基础与背景,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沉降与海侵的背景下河流泥沙堆积的结果。我们认为,这是代表了“构造地貌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2.2 勤于野外实地研究调查
曾教授研究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勤于野外调查,留心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描绘和记述,重视从实践中收集第一手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和提高。故他见识广、思如泉涌,成果极丰,材料充实生动,新发现、新见解迭出不断。早年他在山地考察时曾两次从高崖处摔倒晕死,年愈花甲之时还率队不畏艰险亲赴西沙群岛考察。其诗有云:“两度魂飘天国乐,一番心系世间奇。涨海珊瑚采有劲,石山岩洞探忘饥。”正是他以野外调查为乐而不以其为苦的写照。他倡导的“历史地貌学”研究,既是历史地理学与地貌学的相结合,也是文献、典籍研究与现场野外调查研究的相结合。他的足迹几乎跑遍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1987年出版的专著《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研究》[7],是他亲赴三角洲各地调查和多年研究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问题的总结。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曾教授对先辈学者吴尚时教授1937年发现的广州七星岗古海蚀遗迹极为重视和备加爱护,这体现了他珍惜科学遗产和重视现场调查研究的精神。由于该古海岸遗址解放后屡遭侵占与破坏,曾教授曾多次上书广州市市长(历届市长如朱光、朱森林等)及海珠区领导,呼吁着力加以保护。他幷且无数次地带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学生前往考察和讲解。近年来在海珠区科协支持下,几乎每年都组织广州地区地理、地质、海洋、历史和文物学者前往考察、研究和商议遗址保护问题。这都是因为该遗址对研究珠江三角洲的沧桑变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诚如曾教授所言:该遗址深入到珠江三角洲内部边缘,现已离海100km有多,这在世界上很是少见;遗址生成年代的研究,可对珠江三角洲形成年代得到进一步的说明;这里是研究我国沿海陆地升降和海面变动的重要地点之一。曾教授本人对此古海岸遗址提出了“在五千年前即已成立”和“当时海面已基本稳定在目前这个高度,因此,不能由此得出七星岗海蚀平台表示地殻变化或海面上升了达1m的结论” [7]的重要见解。但若该遗址继续遭到破坏并从地球上消失,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与它有关的所有学术讨论、争论和研究都将无的放矢而可能变成空谈。曾教授极其重视和保护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是他对珠江三角洲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
2.3 重视平原地貌研究
平原地貌乍一看来似不及山地、丘陵地貌千姿百态而显得比较单调或刻板一块。其实并不尽然。深入研究平原地貌的特征及其内部差异,仍有绚丽的花朵可供采摘。曾昭璇教授是擅长于此的采花人。这在前文叙及的吴尚时教授与他一道对广花平原特征及其与三角洲平原差异的论述已见端倪。1957年,曾教授在《珠江三角洲地貌类型》[2]一文中,曾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原区分为三角洲、准点平原和海岸平原三大类型。以后在1/50万珠江三角洲地貌类型图中,更是如花似锦地编绘绣织了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在此我们只重点谈谈曾教授的创见之一“准点平原”的科学内容及其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认识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特征的启发。
1987年,曾教授在《广州黄埔港区狮子洋历史地貌研究》[8]一文中对他三十年前(1957)提出的“准点平原”的概念加以补充、完善和系统化,指出有四个特点:“一是海拔低,高度在海平面附近;二是有潮汐来往冲刷水道;三是地形平坦,不如河岸平原有一纵斜度;四是平原离水面不高”,而中、上游河谷平原与此不同,一是地势高,二是没有潮汐冲河道,三是地面斜倾,四是岸高水低,即“沿岸要建高码头上落”。由此明确了“准点平原”与“河谷平原”的不同。曾教授认为广州以下的珠江干流水道两岸的平原属此“准点平原”。这启发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平原的类型及其形成的特点。
例如我们最近研究认识到,现代珠江三角洲的形成由于具有阶段性、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主要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平原:潮控或潮汐作用为主的平原与河控或河流作用为主的平原(见《珠江三角洲水土资源》[9]一书的第二章,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我们这里所说的潮控或潮汐作用为主的平原即大致和曾昭璇教授提出的“准点平原”相当。珠江三角洲的潮控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北江三角洲左右两侧的珠江干流与潭江的河口地带,即西、北江三角洲左侧珠江干流广州至虎门和右侧潭江陈冲圩至崖门的沿江两岸,何以这两侧的河道及平原主要由潮汐动力控制?原来,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以西、北江三角洲为主体呈弧形向海突伸发展的。而主体西、北江三角洲左、右两翼区域分别为流溪河和潭江的河口地带,这两区域相对淤积作用较缓慢。而且左侧珠江干流(上源为流溪河)广州至虎门的水道和右侧潭江陈冲圩至崖门的水道的形成及其河口位置的向海延伸,并非由流溪河和潭江本身径流作用及其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淤积造成,而是域外河流(西江、北江或东江)泥沙在这里淤积使之被挟持延伸的结果。这种“挟持延伸”的河道,虽然河口位置也向海延伸发展了,但流溪河和潭江本身的径流动力未明显向下游推进发展,潮汐动力亦未随着河口的延长大幅度向海洋方向退却,则故新成河道之河槽容积不可能由径流占据而只能由外海进入的潮水来充填。这种河道由潮汐动力控制,两岸平原亦主要在潮汐动力作用下淤积发展,河道中潮汐动力较强,潮流往返运动与冲刷,使河槽保持一定的水深。“广州溺谷湾三千年不衰”,其原因或在于此。
但珠江三角洲之主体西、北江三角洲的情况有所不同。西江与北江干流及其分汊河道的河口三角洲主要由两江径流作用及其本身提供泥沙在河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呈朵状堆积体向海突伸发展。这种三角洲平原我们称为“河控三角洲平原”或“河流作用为主三角洲平原”。在此平原区,随着三角洲的发展和河口位置的向海延伸,西、北江径流作用(例如洪水波)要同步向下游方向扩展移动,潮汐动力亦要随之向海洋方向退却。这种动态变化结果是,三角洲上河道必然主要由径流动力控制,且洪水水位呈不断升高趋势,洪、枯季水位将愈来愈相差悬殊,故“岸高水低,沿岸要建高码头上落”;三角洲亦逐渐遭受洪水泛滥的影响。洪水泛滥的泥沙复盖三角洲平原使“河岸平原有一纵斜度”变化(因泛滥淤积影响自陆向海逐渐减小)。
以上所述,是我们学习曾昭璇教授的“准点平原”和“河谷平原”概念的一点收获和感想。可见三角洲平原地貌的研究,有很丰富的内容,也不乏理论和实际意义。近年来,三角洲研究加强了第四纪地质和沉积学的内容,这是好事,但地貌学的研究似乎不足并退居次要或不重要的位置,我们认为这是值得注意和改进的。
2.4 地理学家的眼光与卓识
一个时期以来,曾昭璇教授常在《人民珠江》及其他杂志上发表文章[10~12],论述珠江三角洲特点并提出他对珠江三角洲整治的看法。给我们印象较深的是他以1959年白藤堵海工程造成的水系、泥沙淤积形势及原有排灌系统的巨大变化为教训,提出“口门不宜塞”的观点。他以地理学家特有的眼光明确告诫人们:“珠江口位于热带,河流以流量大、沙少、洪峰高为特点”,“为了帮助排洪,珠江还是以多汊道、多口门为好”。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论点,他将珠江和莱茵河、珠江三角洲和莱茵河三角洲进行了比较,指出“莱茵河为盛行西风带典型短小河川,水位稳定,有如一条人工河,水深一定,码头上不用上落巨大高差,船舶吃水量全年大致如一,和洪枯水位变化特大的热带季风区珠江不同。故莱茵河三角洲,按最优计算方案,控制浅水口门,集中二个,对保证水深,是有利的”。但珠江三角洲则不能如此。很明显,这些都是地理学的观点。无疑地,这些看法都是正确的。白藤堵海工程把珠江的一个分流河口——泥湾门堵塞,曾经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但七十年代再施以“河湖分家”工程,变河流入湖为入海(鸡啼门),遂由害变利。有人曾在《人民珠江》上着文[13]回顾并总结白藤堵海工程前后变化及“河湖分家”后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以为这一切都是堵海工程最终带来的好处,字里行间,对当年白藤堵海工程颇有赞许之意。殊不知白藤堵海使河口由“通”变“塞”,“河湖分家”却是使河口由“塞”变“通”。前者违背自然客观规律,后者顺应自然发展趋势,这是两个方向根本不同的河口整治工程,不能混为一谈。曾昭璇教授的“口门宜通不宜塞”的观点是真知灼见,也是对珠江三角洲口门整治经验教训之概括,值得人们重视和考虑。
3 珠江三角洲研究工作的推动者
我们在五十年代中期来广州读书或工作,很快就知道了南海曾昭璇这个响亮的名字。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与曾教授的接触增多,逐渐加深了对他的认识和瞭解。对于如何做人做学问,他都常给我们教诲和指导。他对后学不论是谁,都很关心和乐于帮助(时常有求必应)。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呕心沥血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和成果,而且还总是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多出成果,多做贡献。所以,各种珠江三角洲研究力量都愿在他的周围聚集。近年来,珠江河口或三角洲研究的专著一本又一本地出版,他或鼓励,或审稿,或具体指导修改,或亲自提笔写介绍推荐文章,其中都凝聚有他的心血。他对笔者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也很多。记得1976年笔者曾写成约十万字的《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和演变》的文稿,他得知后立即邀请作者到华南师范大学向地理系师生做报告,报告后还将拙稿全文打印交流。1983年,笔者译L.D.Wright《河流三角洲》一文,洋洋数万言,呈请他审阅后认为译文较好表达了原作思想,即送《热带地貌》杂志以增刊形式刊出。最近,更多次来信嘱笔者快把珠江河口三角洲的专著写出来,他说:“希望你也写一本,珠江三角洲写6本、7本也不怕多”、 “大家都写三角洲”,“各人从各人角度写,这样更有深入”。这些话都很激励人努力向前。有次,笔者与曾教授谈起他一贯对后学持爱护、扶持态度,而不论学术见解如何或甚至与他不同。他答曰:“弟(谦称)从不介意,只要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果出来之事,弟即愿干矣!”“凡事从发展地理学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可见曾教授胸怀之宽大,境界之崇高,难怪大家都很敬重他。今天,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工作呈现一派兴旺热烈的景象,这实与曾教授的支持和推动分不开。
曾昭璇教授对珠江三角洲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所叙,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文中之夹叙与议论乃笔者有感而发,未必一定妥当。诚望曾教授及其他有识者教正。
参考文献:
[1] 吴尚时,曾昭璇,1947.珠江三角洲.岭南学报,8(1):105~122.
[2] 曾昭璇,1957.珠江三角洲地貌类型.华南师范学院学报,(2):121~138.
[3] 吴尚时,1941.广东省之地形.载:广东省年鉴.
[4] 李春初,1991.长江河口三角洲问题评述.地理学报,46(1):115~121.
[5] 曾昭璇,黄少敏.1984.珠江三角洲构造地貌诸问题.载:中国地理学会第一次构造地貌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88~192.
[6] 张虎男,1980.断块型三角洲,地理学报,35(1):58~67.
[7] 曾昭璇,黄少敏,1987.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研究.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
[8] 曾昭璇,1987.广州黄埔港区狮子洋历史地貌研究.热带地貌,8(1):4~37.
[9] 李春初,1988.珠江三角洲的地质构造与背景.载:珠江三角洲水土资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8~31.
[10] 曾昭璇,19980.从地貌学看珠江三角洲整治问题.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77~86.
[11] 曾昭璇,1980.从河道变迁看珠江三角洲整治问题.人民珠江,(1):19~28.
[12] 曾昭璇,1982.从磨刀门历史地貌研究看口门整治问题.人民珠江,(5):11~14.
[13] 戴良生,1986.白藤堵海工程的回顾与展望,人民珠江,(2):20~22.
原载:曾昭璇与华南地理学论文集,热带地貌(增刊),1991,4~9.合作者:王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