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历史与文物

  本文原载《乳源文物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乳源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晩期,今乳城镇侯公渡横石山(河头廖屋背夫山)已有人类聚居。横石山遗址采集、出土的石斧、石锛、石凿和饰纹陶片表明,当时人类以采集、渔猎为生,使用磨制石器为生产工具,制作的陶器,器表拍印各种不同的纹饰,已经能够把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起来。

  夏商之际的文化遗存,有乳城镇侯公渡泽桥山人类聚居遗址。该遗址采集的菱形云雷纹、方格对线纹、重方格纹等陶片,从陶的质地、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说明先民在经济文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西周晩期至春秋战国,先民在器物制作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乳城镇侯公渡邓屋坪人类聚居遗址出土的以米字纹为主的陶釜、陶罐、陶盆(残片)和民间收藏的质地坚韧、造型美观的战国靑铜剑、靑铜矛等铜器制品,反映了靑铜器时代文化的特征,证明从这一时代起,先民开始从蛮荒时代步入文明时代。

  东汉时期,开通了连接中原的西京路(后人俗称“西京古道”),西京路穿越乳源县境160多公里。西京路的开通,沟通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中原文化的影响加速了岭南山区的开发和繁荣。乳城镇侯公渡泽桥山东汉至宋代墓群的发现,无论从墓葬极富特色的造型、结构或丰富的随葬品,都证明瞭当时文化、经济的繁荣景象。

  三国至两晋时期的文物,有1985年清理的乳城镇侯公渡瓜子岭南朝墓中出土的靑铜镜,镜面光滑,图案形象生动美观,背面铭文清晰,为三国东吴景帝(孙休)永安六年(263年)之珍品。铜镜在南朝墓中出土,表明朝代先后的更替和当地居民的衍续。乳城镇侯公渡泽桥山晋墓,充分说明瞭两晋时期的文化特征。

  南朝时期乳源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乳城镇、桂头镇、游溪镇的柳坑等地发现的南朝墓,出土有陶、铜、铁等丰富的随葬品和饰纹、模印文墓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辅助南陈皇帝陈霸先开国的大将军侯安都这一叱咤风云的人物,是粤北最早有史书记载的历史名人。侯安都墓和为纪念侯安都而建的侯司空庙(1958年毁),在桂头镇桂山下沙湖岭,即今上司庙电站所在地。

  五代十国时期,乳源境内创建了两座有名的寺庙——云门寺和双峰寺。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旣南汉乾亨七年(923年),六祖慧能第七代弟子文偃禅师,在云门山下创建了闻名遐迩的云门寺,并创立“云门宗”,成为中国佛敎禅宗南派五家之一的云门宗祖庭。今存云门寺的五代南汉大宝元年(958年)立的《大汉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故匡眞大师实性碑并序》和大宝七年(964年)立的《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铭并序》碑,是硏究云门寺之创建、云门宗的起源以及书法艺术等珍贵的历史文物。五代南汉大有元年(928年),云门文偃大师二世法嗣广悟禅师,在南水河畔的双峰山下开山创建了双峰寺。双峰寺从创建至毁弃(1972年全毁)历时1000余年,从宽阔的基址可见其宏敞的建筑规模。五代显德六年(959年),今乳城镇侯公渡的胡宾王蟾宫折桂,后成为名声显赫的翰林院学士,其墓在今乳城镇侯公渡新兴大塘球岗,历代被其后裔和众多文人所敬仰。

  宋代,较多的货币流入境内。1982至1987年,桂头镇的塘头、大桥镇的中庄和必背镇,先后发现古铜钱窖藏点。其中位于武江河岸边的桂头镇塘头村出土的一窖铜钱,数量达1000公斤。宋代,还因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建立了乳源县,乾道三年(1167年),韶州司理刘天锡建县城于虞塘。

  明代,县境内“民瑶错杂”、“民稀瑶伙”。今必背镇桂坑尾大坪山上的瑶族祖墓,是数百年前从外地迁入乳源瑶山的盘姓瑶族之祖。瑶族之后裔,明末又有迁入云南、广西等省,有的分布到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地。游溪中心洞子背山脚的赵松二郞墓和必背镇贤坑的邓向一郞墓,分别是乳源赵姓和邓姓瑶族的进山祖墓。瑶族人民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独特的瑶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服饰、刺绣等实物,反映出他们古老的民族特征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明清之际修建的街道、祠堂、桥梁、道路、凉亭、学校等等,有相当一部分还保存完好。洲街古巷古貌依然,西京路的多数路面是这一时期重修的,今大桥镇内的猴子岭、梯云岭等路段,仍便民行往。西京路沿途,每隔约3公里筑有一座凉亭,这些凉亭旣便于日夜兼程的来往客商纳凉避雨,又具有较高的建筑技艺,至今保存较好的有8座。亭中尙存有许多建亭碑、修路碑,是当时建筑、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情况的实録。复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通济桥,成为现在的公路桥和大桥镇历史文明的象征。大桥镇新书房村的观澜书院,至今仍可见其原来的概貌。此外,还有丰富的明清遗留下来的各种文物,都是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的物证。

  近现代史上,民国15年(1926年),今一六镇乐夫村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土豪劣绅开展不屈不挠的斗争。农会旧址——乐夫村围楼,墙壁上尙留着当年战斗的斑斑弹痕。民国20年(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途经县境,血战梅花(1952年划归乐昌县,今为乐昌市管辖),跨过必背西北大瑶山,抢渡武江河,乳源瑶汉族人民捐躯洒血支援红军。在今大桥镇铁龙头村曲潭山坳,铁龙头村农民搭茅棚或住在村中掩护44名红军伤病员养伤两个多月。曲潭山坳,有埋葬因伤势过重不治牺牲的两名红七军战士的坟墓。当时红七军医生、战士还留下了药箱、药瓶、藤篮、匕首等物(今存县博物馆)。建国初期,又有许多共产党的干部、民兵、解放军战士,与残匪搏斗,英勇牺牲。乳源县人民委员会于1957年和1958年分别在乳城镇的乳源公园和大桥镇的通济桥头各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今迁新址)。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今发现的遗存在县境内的文物,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乳源自4000年至今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自新石器时代起,先民开创的古代文明,后继有人,绵延不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