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四、瑶山的荣耀

  毛主席和她握手

  简鋭刚

  本文原载简鋭刚编着《往事録》,花城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作者:简鋭刚,简介见本书第15页。

  王观妹,瑶族,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1963年10月1日)时,是县妇联副主任,未曾谋面便听到关于她的故事,在一个大院工作时间长了,才知道解放后她有过令人羡慕的不寻常经历。

  她出生在龙南的龙溪村,母亲生下5个儿女,因贫病交迫,只养活她一人,自幼与苦难相伴,饱受煎熬。解放后,看到瑶族人民不再受压迫剥削,日子越过越好,她感受到世道真正变了,高高兴兴地参加各种活动,所安排的工作积极完成,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步成长。1955年在海岱村当互助组组长,同年加入共青团组织;1956年任海岱村高级社主任, 这一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次年任西山乡副乡长,这时才20岁出头;1957年7月,韶边瑶族自治县成立,调任县妇联副主任。人们对她的工作交口称誉,都说她不愧是瑶族人民的好女儿。

  1958年5月1日,王观妹有幸被选上观礼团,赴北京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活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祖国的首都,看到长安街上56个民族的盛大游行,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频频挥手致意,人潮似海,欢声雷动,她完全沉浸在激动与欢乐之中。抚今思昔,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瑶家女,历经旧社会的磨难,在贫病中挣扎长大,能有今天太幸福了,她要把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铭记在心。

  当她与观光团的其他成员在北京这座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游览时,忽然接到通知,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接见他们,时间是5月4日上午,地点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真是喜从天降。

  这一天,大家早早就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望着巍峨庄严的纪念碑,不禁肃然起敬。碑身上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在人们心中回响。在碑身背面,刻着周恩来书写的毛主席1949年9月30日起草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大碑座四周镶嵌10幅汉白玉大浮雕,历史地记载和再现了1840年以来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历程。

  王观妹和同志们感到,今天瞻仰吊唁、缅怀先烈,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低声呼喊:“啊!来啦,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

  果然,除刘少奇在外地,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了。

  毛主席像巨人,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越来越近,看到他在招手,看到他慈祥的笑容。“这就是穷苦人民的大救星!”在人群中间的王观妹屏着呼吸,瞪大眼睛望着,望着……主席竟在欢呼、鼓掌声中走到面前,伸出手来和自己握手,她霎时全身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心里有许多话都没说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毛主席的手。之后,毛主席和大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王观妹站在周恩来背后,离毛主席很近。《人民画报》、《民族画报》都作了报导,还登了毛主席与王观妹握手的照片。

  这幸福时刻镌心铭骨,令她终生难忘。

  在乳源瑶族人民中,有幸享受这种殊荣的,王观妹并非第一人。1952年,游溪邓荣桂,东坪赵敬慢、赵敬金、赵志金、赵德良,必背赵才通、赵汉忠参加国庆观礼,1955年,必背盘兴发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1956年,东坪赵志聪参加少数民族参观团,都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然而,此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所选择的时间、地点,接见王观妹这批代表,如若瞭解历史,便会深明其义,我愿在此多费点笔墨。

  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说过:“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遵循这样的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在闭幕前召开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主席题写的挽词是“死难烈士万岁”。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惟一一次以全国代表大会的名义召开的追悼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组织中央人民政府,筹建新中国,于30日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选举了中央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后,宣告闭幕。在大会闭幕式上,全体政协代表一致通过了建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毛主席起草的纪念碑碑文。之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碑奠基典礼,毛主席和各单位首席代表执锹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

  据中央民政部门和组织部门的统计,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余万人。仅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战场上牺牲的就有76万余人,其中中共党员32万余人。在刑场上牺牲的烈士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到1932年以前,至少有100万以上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首都建立一座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22日竣工,同年5月1日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纪念碑用17000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高达37.94米,比天安门城楼高出4.24米,象征着先烈们的不朽革命精神,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深切怀念,是一座历史丰碑。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五四”在这里接见,是要勉励年轻一代弘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

  王观妹没有辜负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期望。虽然工作变动频繁,1958年9月任乐昌县瑶山公社副社长,1961年12月任必背公社副社长,1962年12月任乳源县妇联副主任,始终埋头工作。1970年下基层后,先后到龙南、东坪,还是做妇联工作,从无怨言,兢兢业业,出色完成任务。尤其是在丈夫因高血压半瘫后,更加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做好工作,深得公社党委和群众的好评。

  王观妹于1979年被授予全国和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瑶山里的烛光

  杨 剑 雷建文

  本文原载1997年9月3日《人民日报》15版《人在华南》。

  作者:杨剑、雷建文,人民日报记者。

  广东乳源,初秋的一天,天还没亮,赵雄英怀着两个月的身孕,背着米和咸菜向大山深处走去。山路陡峭,草比人高。山寨里的瑶胞走出几里地迎候30多年来第一位上山的女教师,远处,隔着晃动的草丛就听到她粗重的喘息声。

  尽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赵雄英还是被茶山口教学点的现状震撼了。5个学生披着雨布坐在四处漏雨的危房里,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等着她上课。她站在讲台上,面对几片木条钉成的黑板,手抖得竟把字都写歪了,有一个学生跑到讲台上给老师撑起了伞。一堂课下来,赵雄英也不知是泪还是雨,脸上全是湿的。晚上山野漆黑,就一盏昏闇的油灯,她给县教育局长写信。她说,茶山口32户人家中有大半适龄学童因交不起34元的学费而辍学在家放牛,校舍简陋,她上课心提在嗓子眼里,就怕房子塌下来,伤了孩子……天没亮透,她就起来开始挨家串户地走,恳求山民:让孩子读书吧!赵雄英说服和感动了山民,班里学生增加到17个。

  刚开始,这群山野之子既听不懂普通话,更不会说普通话。孩子们上课玩耍,听到鸟叫,一翻窗户就到教室外去了。赵雄英就一边瑶话一边普通话,结合课文,唱歌、讲故事。很快,孩子们就喜欢上了读书。赵雄英不仅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还教他们懂礼貌讲卫生。她在教室的门背后挂了一面小镜子,哪个学生脸上挂着鼻涕,她就把他带到镜子前照照,然后领到河边洗乾净,再带回镜子前照照。孩子在镜子里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自己,又忸怩又兴奋。

  孩子们懂得了吃饭先洗手,到学校时跟妈妈要乾净的衣服穿。茶山口教学点琅琅的读书声和赵老师与孩子们游戏的身影成了大山里最美丽的风景。

  春去秋来,赵老师启蒙了山里孩子的心智,她自己十月怀胎的生命就要降生了。山寨的男女老幼流着眼泪送了又送,孩子们追到山脚下,还拉着衣襟把头扎在她怀里叫着:妈妈老师!

  从15岁上讲台至今,21年过去,赵雄英辗转在东坪镇一所所教学点之间,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十几年来她几乎年年被市、县和乡镇评为优秀教师;1994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都知道赵雄英教孩子有办法,同事们说:其实,对山区的孩子的启蒙教育,爱心更重要。赵雄英老师带着母爱教学,她的课孩子们能安安静静坐满45分钟;学生们头痛脑热、衣服破了、头发长了、没学费了,不找家长先找老师!

  而赵雄英念念不忘山外汉族老师到山里教会了自己读书;是村寨的乡亲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她。她说:“我爱这个职业,爱山里孩子。我没法在他们还需要我的时候离开……”赵雄英纯朴、真挚,她的爱在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像一点点暖暖的烛光,亮在山野的深处,也亮在孩子们的心里。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