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大觉禅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城东北6公里的云门山下,是中国佛教禅宗“一花开五叶”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现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佛教自初祖菩提达摩由天竺(今印度)来华传法创立,经历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至五祖弘忍门下,分成以神秀为首的北宗和以慧能为首的南宗,佛法渐盛。
北宗崇尚渐悟,主张以笃践实履之精神修行禅法,与世人“上下求索”求解求知之心相合,遂日渐昌盛。自神秀起,北宗以“两京”长安、洛阳为中心,法运昌隆约100年。然传四五世后,因唐朝廷禁佛(唐武宗会昌年间,佛教界称“会昌法难”)及中原战乱(唐末黄巢起义至朱温篡唐、五代十国浩劫)而告断絶。
南宗始祖慧能因“菩提本无树”一偈受五祖印可、传衣钵,后避难南方,住韶阳曹溪,极力提倡顿悟法门,以“一念不起”为“坐”,“瞭见本性”为“禅”,推崇“见性即佛”、“平常心是佛”,不拘形式,不限人等,因而广受尊崇,禅风大振。又因其地处南方,寺宇多处丛林山野,从而避过战乱及朝廷禁令,并在北宗断絶后,由广东、湖南、江西渐次向北方扩张,传教中原。故后世普遍以南宗为禅门正宗,尊慧能为六祖。
由六祖慧能所创之佛教南宗禅门,即“中国禅”,乃当今中国佛教之主流门派。佛教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化”的佛教,至今尚存三大法系,即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其中藏传、汉传佛教主要局限于西藏、云南一隅及甘肃、内蒙少数民族地区,后因受元、清两朝皇族推崇而在北京一带有所流传。而南传佛教即六祖禅宗因流传广泛而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其法脉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并远传世界各地,甚至“返销”佛教发源地印度。
禅宗自慧能之下,有法嗣弟子40余人,而又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为着,遂成两系。南岳系后来衍生出湖南沩仰宗、河北临济宗两派,青原系发展成江西曹洞宗、广东云门宗、金陵法眼宗三派,世称五家。各宗祖师虽同为明心见性者,但因性格不同,认知取向有别,而在阐扬自家宗旨、接引后学的方法上,就有宽、猛、缓、急的差异,遂成就各家家风。而因开枝散叶,分传多家,自六祖慧能之后,中国佛教禅门也就再无统一公认之世祖。
云门寺由慧能之七传弟子文偃禅师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所建。文偃的师承为: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云门文偃。作为云门宗的开山祖师,文偃的法源丰繁,其先从睦州(今浙江杭州建德)道明禅师(即道踪,百丈怀海禅师之再传弟子,临济宗开山祖义玄禅师之师兄),深得临济一脉“棒喝”之妙。后从雪峰(在今福建泉州南安)义存禅师,深悟雪峰机锋温密之法门。得承雪峰衣钵后,多方参访,又投粤北灵树寺如敏(知圣)禅师门下任首座,并于如敏圆寂后接任住持,开坛弘法。如敏为六祖慧能之五传弟子,源自南岳怀让一系,此一系最杰出的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师徒,禅门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此二人分别为丛林寺院、佛门清规的首创之祖,百丈怀海更开“农禅并修”之先河。因此,云门文偃,实兼收六祖高足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之大成,其宗风既有雪峰“直指人心”的简洁,又具临济“当头棒喝”的峻烈,更得百丈“农禅并修”之风。
云门宗因机锋崄絶而独步禅林,有所谓“云门三句”:“涵盖干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其所说之法语与接引学人之问答, 出语简洁,迥异寻常,犹如北斗藏身,金风露体,电光石火,一镞辽空。如云门一字禅、二字禅、三字禅,皆为脍炙人口之公案,常常只用一字,乾净利落,斩断纠葛,使学人无路可通,无机可接,直接开启省悟之门。
云门一脉,兴于五代,盛于北宋。北宋前中期,云门宗逐渐由岭南向北推移,出现了雪窦重显、明教契嵩、圆通居讷、大觉怀琏、佛印了元等名动中原、影响甚巨的杰出人物:
雪窦重显,幼聪敏,精文墨,出家后苦行两湖江淮,参云门三世智门光祚禅师开悟。驻锡雪窦山资圣寺29年,广播云门宗法,一时海众云集,宗风大扬,影响甚大。雪窦重显著述甚丰,其《颂古百则》不仅成为禅僧的必读书,而且深受参禅士大夫的欢迎,对中国佛教乃至文学都有不少影响。他的法系从其弟子天衣义怀之后流布于大江南北,其中不少禅师应请到京城的皇家、外戚寺院传法,极大地推动了禅宗在宋代的传播。
明教契嵩,7岁出家,参学诸方,得法于云门,专意于习禅著书。其阐述儒佛一贯之理,对后世影响甚大,扩大了禅宗在社会上的影响。曾上万言书于宋仁宗,倡儒佛一致之说,驳儒者排佛之论,得仁宗赐号“明教大师”。入京后上书与当世尊儒辟佛、领袖文坛的欧阳修并献《辅教篇》,言儒佛吻合,受到欧阳修和宰相韩琦的尊礼。
圆通居讷,出家后遍游荆楚,参云门四世延庆子荣,得法后住持庐山归宗寺,欧阳修左迁滁州时,亲入庐山会见,与之论道。居讷之见地出入百家而折衷于佛法,令欧阳修肃然心服。后应宋仁宗之召,入京任十方净因禅院住持,致力于儒佛融通,力弘佛法,深得士大夫好评,与苏洵父子交游甚密。
大觉怀琏,师事云门四世泐潭怀澄十余年,后入京继圆通居讷接掌净因院,以佛法大振京师,名声大着。怀琏有文学才能,工于诗,与当时文坛名流广泛交往。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辙与其交好。苏轼称“其言文而真,其行峻而通”;苏辙作《游净因院寄琏禅师》:“岁月潜消日里冰,仍然来见佛前灯。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兄弟俩与怀琏的交谊一直不衰。
佛印了元,苏东坡方外挚友,与周敦颐、王安石、黄庭坚交善。得法于云门四世开先善暹,文采尤佳,先后于江州、淮上、庐山、金陵等地寺院驻锡弘法,名动士林。佛印兼通佛、道、儒三家,曾有“道冠儒履佛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之语,颇有三教兼容,自成一家的气概。苏轼兄弟与他一直保持着亲密的交谊,诗文唱和不絶,留下了不少趣闻逸事,成为古代文人与禅师结交的典范。
北宋初,佛教宗派林立,其时“两京”诸寺所传主要是法相宗(唐代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始创)和南山律宗(崇尚律戒的佛教宗派)。由于圆通居讷、大觉怀琏等人的活动,及云门宗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在思想上儒佛调和的倾向,更易于被士大夫接受,从而使云门禅得以盛行于京师并成为主流,推动了禅宗的普及。云门宗也因此而成为禅门翘楚,被誉为禅门第一宗,其宗脉后来远播东南亚及欧美。
物极必反,盛极则衰。自南宋后,云门宗逐渐衰微。不唯云门宗如此,整个佛门禅宗趋势略同。一般认为,南宋后的元、明,至清干隆期间,为禅宗的衰颓期。及至近代,儒释调和、禅净双修的趋势渐成,更因国家动荡,战乱不断,禅宗遂日渐式微没落,五宗均后继乏人,渐至湮没。至抗日战争时期,云门寺也已到残屋颓垣、凋零荒废之境地。
幸有近代禅门泰斗虚云和尚,以其百二十年寿,奔走四方,殚心竭虑,重建祖庭,振兴宗门,一肩担五宗之法脉,使曹溪祖庭及五宗得以继焰。1943年,104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由曹溪移锡云门,在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国民党资深元老李济深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军军长邹洪等的支持下,率众重修偃祖道场,中兴云门。
历史积淀丰厚的国家,往往多灾多难。倾巢之下无完卵,云门寺的兴衰,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变迁。其兴盛延续既有赖于各界信徒的攘助和有道高僧的呕心,也得益于其丛林寺院农耕并重自给自足的传统家风,有幸躲过战火动乱之殃。
云门在乳源县城之东北,主山大慈悲峰高1215米。山势嵯峨,古木参天,飞瀑流泉,谷深径幽。云门山大觉禅寺建置于山之东南麓,后枕云门峰,远峰观音岭苍翠奇秀,瑞霭霓虹;雷公岭怪石嶙峋,顽松挺立。寺前云门峒,农耕开阔,一片青緑;寺西有桂溪水,源出山谷之中的桂花潭,流泉潺潺,水歌不息。环寺苍松挺拔,竹影婆娑,花香鸟语,清幽静谧。
如此清静之地、世外桃园,正是丛林寺院农耕静修之佳境,无怪乎文偃禅师在游历四方、名闻遐迩之后最终驻锡云门,开宗立派。其传统农禅并重之风,即源自百丈怀海禅师。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公案,至今为禅门所乐道。
虚云老和尚重开云门,提倡“在动中做功夫”的理念。在劳作中参禅,融参禅于劳动之中,正是云门寺农禅并重之精要。禅宗悟道崇尚顿入,“一悟即至佛地”,而在劳动、运动中,时时处处,击石火,闪电光,因缘契合不入而入。“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这个常为人道的偈子,就是香严智闲禅师在南阳慧忠禅师道场遗址上整拾劳动时,因石(瓦)击竹而悟道后所作,是动中入道的典型例子。借农入禅、以禅入农,禅宗也正是通过禅堂修技和生产劳动来体现其风范。
云门寺所在地森林土地广袤,所属山林土地3000多亩,其中山林2000多亩,水田40亩,果菜地130亩,现已辟为“云门佛教生态文化保护区”,旨在保护传承农禅并重、修禅悟道之传统文化。百丈禅师倡立的丛林家风,在这里得到了传承。
对于现今丛林寺院来说,“农”已经不仅限于耕田种地之简单劳作,而是更多地参与寺院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事务。“农禅”也不仅仅限于从事农业劳动和禅堂打坐,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劳动、实践”的精神,象征把禅法融入世间,在动中实践和巩固佛法的家风取向。盛世香火旺,如今,真正保留古代丛林家风的寺院已经为数不多,并有消隐殆尽之势。而云门寺坚持将农禅并重作为家风传统保存下去幷发扬光大,实在难能可贵。
宗风因人而殊,佛性千年不易。故今之学人,但求能明心见性,便可了生脱死,渡己渡人,而不必再拘泥于有缘无缘,是空非空。随着丛林寺院与社会各阶层接触日益密切,与世界宗教交流也日益频繁,其现代化、城市化、商品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丛林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呼应,乃大势所趋,然至关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身宗旨和特点,保持发扬传统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在人类文化信仰中占据一席之地,始终屹立于世界宗教之林。
(李满有,中共乳源瑶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赵良洲,简介见本书第121页)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