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探寻神秘的海底文明
2003714《阳江日报》
潘卫国 张文兵
仲夏夜的海陵岛,不时吹来清凉的风。岛外的南中国海海底某处,安静地沉睡着一艘千百年前遇遭海难的古船。张威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寻找、守候了它15年——也许不需要多久,他们将把它从千百年的睡梦中唤醒。
张威,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学家,现任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目前,在海陵岛新建的国家水下考古研究与开发基地,他向我们娓娓叙述了投身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传奇经历和与神秘的南海Ⅰ号之间的不解情缘。
发现南海Ⅰ号
南海Ⅰ号,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考古名词,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古沉船遗址。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让世界震惊的考古发现居然缘于一个偶然的事件。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图书馆和航海图书馆中查到名为YHRHYNSBURG的一条古沉船,资料显示,该船位于南海广东省阳江市与台山市海域交接处,当年6月,中国救捞总公司决定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打捞这艘外国沉船,由下属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担这一业务。
历史充满着意外与巧合。尽管英方人员画出细致的沉船地点,但那条东印分公司的沉船并未找到,水下作业人员却意外发现了另外一条古代沉船,并当即打捞出水一批以中国瓷器为主的珍贵文物。
此次意外发现让英国人极为兴奋。但为了节省成本,他们采取了最简陋的打捞方法,发现了海底的可疑物体后,就用抓斗放到海里抓。东西抓上来后,除了部分金属器件完整,几百件瓷器一下子烂成碎片。这对古沉船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打捞。广州救捞局几个队员不得不采取拖延工期的办法。结果古沉船得以保护下来。
在南海发现满载瓷器的古代沉船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惊喜若狂,他把它定名为“南海Ⅰ号”,并如此解释:“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着一个开始。”
这个开始,指的是中国的水下考古。
俞伟超在大学任教时的弟子,现同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张威,一个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人。
遭遇文物大盗
就像沉睡千年的南海Ⅰ号一开始遭遇英国人的抓斗一样,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从一开始碰上的就是国际文物大盗。
1986年4月,荷兰阿姆斯特丹。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投标者云集苏富比拍卖行,疯狂抢购一批珍贵的文物——17万件清代康熙年间的精品青花瓷器和125块打有“南京马蹄金”印记的金锭。由英国人米歇尔·哈彻1985年在南中国海偷偷摸摸地打捞出来,其总价值约2000万美元。热闹的拍卖现场,有两位默默无语的中国人。他们是故宫博物馆的陶瓷专家耿宝昌和冯先铭,受国家文物局委派,计划购买几件瓷器充实馆藏。结果没有得到一次举牌的机会。两人手中的钱,根本不够购买一件完整的瓷器,他俩满怀惆怅地回到国内。
成千上万价值连城的水底宝藏,一批批流落在国外市场。不仅于此,由于南海海域丰富的沉船遗址,使众多文物大盗对此虎视眈眈。而此时,由于中国历经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国考古界都致力于对田野考古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尚没有精力考虑开创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
但阿姆斯特丹的一幕,却深深地刺激了考古和博物馆学界人士的自尊,也引起中国政府及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并最终激发了中国政府与我国考古界建设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的决心。
开创水下考古这一新领域成为政府和各方共同的心愿。在国家有关部门牵头下,水下考古工作的筹备工作迅速开展。1987年3月,成立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这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
俞伟超回忆说,当时,一个年青的英国考古学者曾以关心的态度问我:“水下考古的经费开支极大,中国还是那么穷,你们为什么现在就要搞水下考古呢?”俞伟超回答:“中国的海域那么辽阔,自古以来,通往海上,东边和朝海群岛发生联系,往西通过印度洋又会和欧洲发生联系,我们不搞水下考古行吗?”
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之初,最大的困难是人手缺乏,急需培养一批中国自己优秀的专业水下考古人才。在历次考古培训中成绩优秀的张威进入了领导层的视野。
投身水下考古
张威祖籍河北,在北京生活长大。1975年,20岁的他进入国家图书馆工作。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张威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田野考古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田野考古,主要工作是发掘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青铜器时代的遗址。凭着自己的努力,张威在田野考古领域已经小有成绩。1986年之前,他在山西发现一处商朝遗址,取得不俗的考古发现。
尽管如此,投身水下考古对张威来说依然是人生的一次转折——从熟悉的田野考古转到陌生的水下考古,从遥远的粗犷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转到细腻的宋元明清。
张威庆幸当年的血气方刚。他当年想到的是,他手中的小铲既然能一点点翻开远古人类的足迹,就能解开先人留在海洋的脚步之谜。
1987年6月,适逢荷兰邀请中国派员参与荷兰北海沉船的调查和发掘,张威和国家文物局一位同志被派遣出国。在荷兰张威第一次下海触摸到了水下宝藏,获得了水下考古实践经验,但也是第一次认识到海洋世界的神秘和危险。1989年,张威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求学,向世界水下考古事业开创者乔治·巴斯博士系统学习了水下考古理论,并接受专业技术的培训。同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得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第一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诞生了我国第一代水下考古专业队伍。
10余年间,张威成长成为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的骨干力量和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培养出了两批水下考古队员,并组织科考人员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了多项水下沉船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在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发掘元代沉船,打捞出一批白底黑花瓷,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支水下考古专业队伍经过了几年的准备,已经可以开始独立进行一定规模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从1991-1997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先后对辽宁绥中沉船进行六次发掘。
然而,对张威和他的队员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依然要等到2002年南海Ⅰ号的发掘。
一梦12年
或许上天注定南海Ⅰ号的打捞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
1989年,日本有关方面在广州历史博物馆看到了1987年在南海Ⅰ号打捞出来的100多件南宋时期的古瓷器,大为惊叹。经过协商,中日双方决定联合打捞南海Ⅰ号。张威说,这是一次不对等关系的合作。当时我们中国的水下考古还没形成整体的队伍。中方只有我和几位留学生参与。其它资金和设备全部由日方提供,回忆起那次打捞行动,张威说,日方由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社出资,打捞过程一直有朝日新闻社的记者全程跟踪拍摄。他下水摸了三天,海底全是烂泥,最后只摸上来一块碎瓷片。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让日方满意,双方约定的第二次联合打捞行动不欢而散。
出师不利没有让张威气馁。
他在等待着中国水下考古力量壮大的那一天,也在等着沉睡千年的南海Ⅰ号浮出水面的那一天。尽管这一天让他一等10多年。张威说:“我们就是锻炼队伍、培养人才,一搁就搁了好几年,一直搁了将近10年的样子。但10年间我们始终就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为筹措南海Ⅰ号水下考古经费。1999年,通过广东省考古所,张威与香港一些热心文化事业,关心水下考古事业的朋友取得联系,拉得了120万元的赞助费,再配套30万,重新启动南海Ⅰ号打捞计划。
2000年4月,南海Ⅰ号的打捞工作密锣紧鼓地展开。包括当年英国定位的图纸都给买回来了。但下水勘测时,南海Ⅰ号依然难觅踪影。张威说,英国人的定位也不准。然而,经过十数年的勘测,张威已经可以肯定地认为,在南海Ⅰ号的周围,还有古代沉船。
尽管如此,张威却还是忧喜参半。时间是宝贵的。但对他这样一位把毕生都献给中国考古事业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最担心两件事:一是距离1989年已有12年,沉船已被海底淤泥全部填埋。而沉船海域又是渔区,长年累月的拖网捕鱼,南海Ⅰ号上的一切会不会被渔网拖毁,拖乾净;二是勘测工作进展缓慢,会不会导致南海Ⅰ号再度沉睡10多年。
接近历史真相
2001年4月,张威和他的队员摸上的碎瓷片渐渐多起来。
迹象显示:距离南海Ⅰ号遗址不远了。也证明一点:1989年定的位置基本上还是可信的。张威说:“11月,我们又租了一条大船,自己潜水下去,结果这次一下子逮着了,摸准了。瓷片多的是,肯定是在那边,没得跑。这下心里踏实了。”南海Ⅰ号遗址终于得到准确定位。
当张威用手直接摸到南海Ⅰ号的船体时,他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千年前的古船在海底静卧着,仿佛一个传奇,也仿佛一本将被揭开的史书。轻扣船板,那有力的回响,似是古沉船对张威和他的伙伴对中国古代海洋文化探寻的回应。
2002年,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铭记的一年。张威和他的伙伴在南海Ⅰ号的打捞工作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张威说,从打捞上来的东西可看出,船上装有南宋时候四个窑系的瓷器:一是景德镇窑系的影青瓷,二是福建德北窑系的印白瓷,三是福建建窑系的黑釉瓷,四是浙江龙泉窑系的青瓷。全部美仑美奂。
由于沉船遗址处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张威说,这肯定是一条商船。
目前,已打捞上来的瓷器个体达4000多件,不全是完整的。一些瓷器被送到北京老瓷器专家辨认和考证时,一位80多岁的老专家捧着瓷碗的手都哆嗦了,他说,部分瓷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南海Ⅰ号的文物价值现在无法估量,可以肯定的是,它对宋元时期欧洲贸易船的货物、船队的组织结构、船的构造、航行方式以及它的经济状况将是一次解剖式的再现。
而让考古界期待的还有一点,人们希望能从它身上解决一个历史悬案:哪里才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口”?
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基地落户海陵岛
南海的海风清新宜人。而在阳江,南海赋予了它更为娇媚的一面,这里的沙滩海水椰影更适宜张威和他的伙伴们每天深海探宝后休憩。
一千多年前,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传统航线的一个重要驿站,阳江沿海不知走过多少条进行欧洲贸易的商船。为探寻千年前的脚步,张威早在1987年就踏上了这块土地。
这块土地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显然让张威心仪不已。他说,当时就萌生了把海陵岛选为考古基地的念头。
2001年4月,南海Ⅰ号大面积的遗存和中心部位找到了。这就意味着考古队员将在这里长期工作。张威说:“刚好在这个时候,国家博物馆给了我们一笔专门的经费,要加强博物馆的建设,搞10个项目。这里面我们占1/10,这样刚好就有了一笔钱,一个是搞基地,一个是大规模勘探发掘。”
从前年9月份开始,张威等跑福建、青岛、台山上川岛、海南等地进行基地选址,最终把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水下考古基地定址阳江海陵岛,张威说,与其他几个地方相比,海陵岛供给方便,海水能见度高,无污染,常年利用时间长,又是著名旅游风景区,是培训水下考古的极佳场所,更重要的是阳江市从上到下,都给予瞭高度的重视。每年,这里都将举办两期培训班,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培训后备梯队。
对张威来说,选址海陵岛还是一次尝试。他说:“泰川有一个水下考古观测站,扬州有一个水下考古观测站,都是行政管理,成为国家的负担。新形势下,我们得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希望搞一个新的模式,和市场接轨。海陵岛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基地可以通过旅游业达到以基地养基地的目的,减轻国家的负担。”
经过一年多建设,目前基地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阳江已经成为培养中国水下考古人才的摇篮。
用水晶宫来保护南海Ⅰ号
南海Ⅰ号的考古发现在世界引起轰动后,它经探测证明所具备的资源使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博物馆”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对于博物馆的建设,张威显得比打捞南海Ⅰ号更为焦急。他说:“国内可以说还没有一个水下考古的博物馆啊。沉船博物馆有两个,一个是山东蓬莱的戚继光练水军的明代战船,但战船上什么都没有,就一个空殻;一个是泉州70年代发掘的一条船,也是一条空船,基本上里面就是一些空余的东西。南海Ⅰ号是目前国内沉船遗址中保存最好,文物价值最高的,考古的东西不能老锁在象牙塔里,应该让别人看。而且这个地点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我们应该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依托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让文物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显然是张威的另一个心愿。因为这其中还牵涉到南海Ⅰ号和相关文物的保护问题。
张威说:“我们准备搞一个水晶宫,把这条沉船罩在里面。这船确实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沉船中保护得最好的,它的船舱几乎完好无损。以南海Ⅰ号为主题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它的科学价值、文物价值和博物馆的价值,在目前国内水下考古类的博物馆来讲都是最高的。它的建设肯定可以带动相关文化产业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些是可以预见到的。”
为中国水下考古作一个总结
在国家、省文化部门和阳江市委、市政府等各方面的运筹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目前已确定定址海陵岛。
张威对此的反应是欣喜的。他说,这对国家发展水下考古事业,广东建设文化大省,阳江发展旅游业都有好处。现在的分工是,我们负责南海Ⅰ号的发掘,省文化厅负责博物馆的筹建和规划,阳江市负责保护问题。
作为中国最早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张威还有一个梦。他说:“我们有这样一个设想,搞一个中国水下考古博物馆。但这得我们继续努力工作。现在已经勘测清楚,福建、中山,有很多明代的船,还有郑成功的战船。上面的东西很多,火炮、炸药什么的,每一样都有,水下考古也不局限于广东。还要到山东,湖北等地。到时候把这些成果集合起来搞一个综合的展示,以对中国水下考古作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