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专家考察沉船南海Ⅰ号称“海上敦煌”在阳江
2003926中国新闻社
谭志轩
敦煌以其完好和数量惊人的文物保存,以及辉煌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标志。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在哪里?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省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开发研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认为,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有力地证明——“海上敦煌”在阳江。
由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省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开发研究组、省文史馆和珠江文化研究会组成专家组,日前到阳东考察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遗迹。除黄伟宗外,参加考察的还有中山大学教授、地理专家司徒尚纪等。其间考察组重点考察了海陵岛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基地、阳东县东平妈祖庙,并到阳东县寻找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历史遗迹。
尽管南海Ⅰ号总体打捞于明年才进行,但其考古发现已令世界瞩目。目前,从南海Ⅰ号上已打捞出南宋时期的四千多件珍贵瓷器。据估计,沉船上的文物可能多达八万多件,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保存的瓷器最为久远、物品最多、最为完整、古代远洋贸易等历史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这一切让考察组专家叹为观止。
考察组认为,南海Ⅰ号丰富的历史遗存足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黄伟宗举例说,从发现的瓷器看,南海Ⅰ号拥有宋元时期景德镇、福建等四大窑系的瓷器,现在就是在景德镇,也找不到这么多珍贵的南宋瓷器。可以说,南海Ⅰ号是中国南宋时期瓷器的集中展示;从瓷器的造型看,它处处能找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标志;从船舱中发现的蛇头遗骨可以找寻古印度文化的痕迹。
专家们还透露,南海Ⅰ号沉船文物的打捞和面世,将给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带来全新的内容,可能改写之前关于这一课题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