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阳江要打响“海上敦煌”牌



  2003929《阳江日报》

  潘卫国 郑荣新 张文兵 蔡成学

  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说,敦煌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标志,而南海Ⅰ号丰富的历史遗存足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9月23日,专家组经过研究,对南海Ⅰ号予以定位:“‘海上敦煌’在阳江”。

  “海上敦煌”在阳江

  2002年,南海Ⅰ号打捞出南宋时期的4000多件珍贵瓷器,估计整只沉船上可能有8万多件文物。一夜间,南海Ⅰ号成为考古界一个举世瞩目的新名词。

  南海Ⅰ号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中发现的瓷器年代最久远、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古代远洋贸易等历史文化信息最丰富的古沉船。其对解开先人留在海洋的脚步之谜,有着毋庸置疑的价值。那么,如何对南海Ⅰ号进行定位呢?

  考古界人士认为,虽然南海Ⅰ号还在试探性打捞阶段,总体打捞明年才开始,但南海Ⅰ号出土的瓷器是目前年代最早、数量最多、最完整的,它拥有南宋时期景德镇窑系的影青瓷、福建德化窑系的印白瓷、福建建窑系的黑釉瓷和浙江龙泉窑系的青瓷。即使现在的泉州和福建两个盛产瓷器的地方恐怕也找不到这么多珍贵的南宋瓷器,可以说,南海Ⅰ号是中国南宋时期瓷器的集中展示地。从出土瓷器的造型不难看出,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标志。南海Ⅰ号出土的主要是大碗,而且有西化的镶金瓷器,很大可能是为外国人定做的。此外,从船舱中发现的蛇头遗骨,可以找寻到古印度文化的痕迹等。南海Ⅰ号上种种信息表明:其不仅是中国对外贸易中一个窗口,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标志,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文献、贸易历史、航海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丝绸之路,也就是中国与外国贸易通商之路。古贸易中,中国出口国外的商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而陆运瓷器容易损坏,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就是瓷器之路。从南海Ⅰ号出土的文物基本是瓷器看,这正好符合海上丝绸之路的物品特征。据悉,世界文化组织准备在2005年把海上丝绸之路所有点申请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毫无疑问,一旦那日到来,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南海Ⅰ号将一步到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海上丝路文明悠久灿烂

  就如敦煌的发现于沙漠丝绸之路的意义,南海Ⅰ号的考古发现以其丰富和灿烂,宣告了“海上敦煌”的诞生。两千年前中国最早的国际贸易航线最终有了自己的标志。

  颇有意味的是,两条丝路分别代表着中华文明的两个重要支点,即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两条丝路又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与世界联系的历史。因而,人们很难不把两条丝路相比较一番。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珠海文联主席曹何说:“中国丝绸由海路外传,比陆路持续的时间更长,到达的地区更广,在历史上的影响更大。”

  同样是通向西方文明,这两条道路的开辟都是中国人主动地想与西边打交道。沙漠丝路真正起到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始于公元前的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它起于长安与洛阳,通过阳关和玉门关,分作南北两道,直入古称西域的新疆,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越过葱岭,穿过中亚诸国、西亚的安息和两河流域,直扺地中海南岸的埃及和北岸的希腊与罗马。

  从时间上海上丝路一样始于强大而豪迈的汉王朝。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11年,合浦郡徐闻县设置之后,汉武帝为了宣扬汉王朝的富裕强盛和威德,派船队携带黄金丝绸品等,从雷州半岛的徐闻渡海远航。因科技不发达,仍未出现风帆和指南针,故沿北部湾直至越南海岸一路南行,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南部,再转斯里兰卡,然后将沿途交换的物品载回中国。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也称香料之路和陶瓷之路。在这里,海上丝路到达了沙漠丝路所没有到达的印度洋。

  正如作家冯骥才在《人类的敦煌》一书中所言:地球无法从陆地上打通,只能在海上打通。这便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终替代沙漠丝绸之路的历史必然。曹何说,汉唐后,一道嘉峪关将沙漠丝路的历史中断。而随着使用指南针等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丝路不断地得到扩展。中国古代与世界的交流在元、明、清达到了极盛时期,并达到沙漠丝路无法到达的顶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通过海上丝路传到西方的。同时,把外国特产,如象牙、宝石、香料、经济作物等传入中国。

  代表这个顶峰的是1405年,郑和受命于明成祖朱棣,开始他著名的七下西洋的远海航行。

  “在七次航行中,每次都动用200艘大小船只,分为宝船、马船、粮船、座船、战船,宝船就是贸易船。船上旌旗林立,随员基众,七下西洋动用千户以上官员3000人。这种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规模的大行动,显然是一种国家行为。”

  (《人类的敦煌》)

  骆驼换了船只,铃声换了号角,长途艰辛的跋涉换了冒险又浪漫的远航,空茫枯燥的黄色换了浩瀚流动的蓝色。在这个蓝色的世界,又是随心所欲,省时省力,一个船舱远比一百只骆驼背部的载重量大得多。

  曹何说,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贸易为开端,在中国和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等几个文明古国之间搭起了桥梁,又把中国、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美洲印加等几个世界文化的发源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连接亚、非、欧、美的大动脉,它使这些文明经过海上大动脉的互相交流,对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阳江:海上丝路转运站

  在海上丝绸之路站点的查找中,研究者发现一个令人疑惑不解的现象,南海海域一线,东有泉州,西有徐闻、合浦等重要港口,而居于中间位置的阳江却找不到确凿证据证明其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系!南海Ⅰ号的成功发掘,使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凸显;它至少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国内著名史地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从文献记载、语言渊源、历史遗存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

  首先,从文献记载看,阳江历史悠久,《阳江县志》载,4000多年前,此地先民就已从事渔农业生产,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始建县,唐代建有岗亭,宋代成为港口,至明清一代,与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甚至南海外的国家有贸易往来。这在《陈书》等史料中都有记载。查看司徒尚纪主编的《广东历史地图集》,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历史地图都少不了标点出阳江,这说明,很长一段时期,阳江是沟通广州与南路的捷径。

  明末清初,阳江隶属于肇庆府,即当时的两广省会。据考证,西江是当时货船出海的重要航道,西江向南出海就在阳江。从这个角度看,阳江不仅是海上丝路的中转港,甚至可能是出口港。

  其次,从语言渊源看,除了阳江土话外,还有雷州话、客家方言。这表明阳江跟周边的海南、闽南江浙很有关系,这些地方和阳江人口流动频繁。而当时的江浙一带盛产瓷器,很可能将这些物品通过海陵岛转运出去。

  再次,阳江有丰富的海文化遗存。阳东县东平镇近海边建有天后宫、妈祖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些庙宇和广州等地南海神庙、大王庙一样,供奉的是海神,证明附近民俗与广阔海洋早有“亲密接触”。

  历史记载,郑和有七次出海远洋经历,其中第二次就从广东出发。这在万历三十年《广东通志》中有明确记载。但文献没有记载从何地出发,郑和下西洋有没有经过阳江呢?前不久,司徒尚纪以省政府参事室事身份到阳东大沟作实地考察参观三宝山、三宝井,寻找郑和二下西洋的历史遗迹。

  大沟镇境内有一个三宝井、一座三宝山、郑和又称三保太监。两者是纯粹巧合,或者大有联系?司徒尚纪说,语言、地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以名人命名地点是很自然的事情。马来西亚有一个三宝隆,就是因为郑和经过而得名。“保”与“宝”同音,可能因为口耳相传而导致字形相异。这点似乎可为阳东在海运中的重要地位提供旁证。

  这只是一个方面。从地理位置来看,三宝山、三宝井位于大沟镇,离海岸线6公里。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发现,阳江大沟等沿海陆地,有逐渐抬升的趋势,现在大沟的部分陆地,千百年前也许被海水淹没。大沟附近的北津港明清以来就是重要港口,可以大胆假设,郑和率领的出海船舶,就在这一带驻扎。

  还可以举出更多支持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经过阳江的论据,如《简明广东史》记载,阳江在明代是省七个造船中心之一;明洪武年间,就开始有了海防城。司徒尚纪分析说,正是通过海上运输,当时广东一带的粮食运到福建,再将福建的陶瓷运回广东。路线是从江西,经赣江、南雄等一线经过水路到阳江。直到1936年粤汉铁路打通,这条海上运输专线的作用才逐渐削弱。

  司徒尚纪说,以前专家学者在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时没有发现转运港,要么是始发港,要么是停泊港。种种迹象表明,阳江应当在海上丝绸之路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产生作用。上述证据都给予了支持,但不足以定论,南海Ⅰ号沉船文物的面世,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阳江应该是一个转运港,或言是一个出口港。

  打响“海上敦煌”牌

  南海Ⅰ号使阳江一夜之间拥有“海上敦煌”,这“海上敦煌”于阳江又有什么意义呢?

  综合众专家的意见:“海上敦煌”是一个文化的,同时又是经济的、世界的品牌,它使阳江一步到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拥有者。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独一无二的,排他的,对于阳江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宣传的不断深入,可以预见,以后只要人们一说到“敦煌”二字,就会想起两个地方,一个是甘肃的陆上敦煌,一个就是“海上敦煌”阳江;人们一提到阳江,就会想到“海上敦煌”,想到海上丝绸贸易,想到南海Ⅰ号古沉船,想到那些价值连城的古代瓷器。“海上敦煌”抑或南海Ⅰ号,将成为让世界瞭解阳江,让阳江走向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这对提高阳江的知名度,促进阳江的旅游和经济的发展,促进阳江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海上敦煌”是一个一打就响的世界性的品牌。但如果不打,它当然不会自己就响,如何“打”,显得十分重要。以黄伟宗为主的专家们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四做”,即把南海Ⅰ号做大、做威、做快、做长。意思是说,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打响“海上敦煌”这个品牌。

  “四做”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海上敦煌”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我们可以设想建设一个“‘海上敦煌’城”,这里的“海上敦煌”不仅限于一个博物馆,而是把海陵岛建成一个“‘海上敦煌’城”,将整个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物态的精华资料,包括沉船的一些仪器和船只等,以海陵岛为重心,扩大到广东的海上遗产,变成一个大的“海上敦煌”。这完全有可能,因为阳江在广东省来说,经济并不算太差。做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我们不应局限于这条船,这条船还可以挖掘出许多文章出来。“海上敦煌”是一个带有海文化色彩的、多元化的、系列的建筑,应该做足,做大,做出气派。

  省文史馆馆员、省一级作家洪三泰: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一个作家,面对南海Ⅰ号,不能不激动,不能不产生这样那样的遐想。通过在阳江的实地考察,我们已经做好了打算,以南海Ⅰ号为题材,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写一部全息性的反映关于南海Ⅰ号涉及到的历史,并以此为素材,拍一部电视片,再现千年前的辉煌,以之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献礼。

  专家们的遐想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呢?

  阳江虽然是“海上敦煌”的拥有者,但要想打响“海上敦煌”牌,好好利用“海上敦煌”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专家们提出,首先,宣传的功夫要做足。没有有计划的、多方位的宣传,南海Ⅰ号仍然沉于海底,“海上敦煌”形不成效应,拥有宝藏而不受其益。其次,要创造条件促南海Ⅰ号尽快打捞,拥有宝贝就要充分利用好宝贝,南海Ⅰ号现在还沉睡在海里,一天不打捞出来,它一天就睡着不醒。三要加强对南海Ⅰ号的保护工作,现在的科技十分发达,要吸取百年前陆上“敦煌”被偷窃盗运的教训,特别警惕是否有人在打南海Ⅰ号的坏主意。四要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立项建设的步伐,做好出水文物的保护、收藏、展览等准备工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