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沉船进馆后要审慎进行文物发掘
200766《阳江日报》
杨国华
昨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一行在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和省文物局领导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南海Ⅰ号打捞现场,瞭解打捞进展情况,并对一线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童明康指出,对南海Ⅰ号实行整体打捞,在世界打捞史和水下考古史均属首创,举国关注,世界瞩目,打捞工作人员要一鼓作气,克服困难,通过创造性的工作确保打捞成功,保证人员安全和文物安全。
潜水员晚间下水观测沉井
昨日下午近3时,童明康一行登上“南天龙”号施工平台。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负责人向童明康汇报了打捞及出水文物等情况。据介绍,前天,用于打捞南海Ⅰ号的沉井已经下压只剩最后15米。昨日上午,工作人员又压下了2个300吨重的巨型水泥块。由于海况不理想,潜水员需利用晚上风浪较小的时机下水观测,确定下压的准确位置。沉井下压工作将在2-3天完成。
童明康认真察看了部分出水文物,对打捞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说,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攻坚阶段。尽管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广州打捞局及时调整方案,调换设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技术含量非常高,在世界打捞史和水下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将为今后的水下考古工作积累经验。针对打捞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工作人员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确保人身安全。他特别指出,能否将南海Ⅰ号完整地打捞出水放进“水晶宫”,是衡量打捞成功与否的标志。在打捞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可能对船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尽量细化方案,制订应变措施,确保文物特别是船体安全。
首次展示疑似商代前小巧石器
在“南天龙”号船舱里,考古工作人员展示了前期清理凝结物过程中发现的部分文物,其中一块古代的石器特别抢眼,还是首次向媒体展示。这块石器扁平状,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呈深灰色,表面附着贝殻等凝结物。童明康推测,这个石器的外形,很像古代的取火石,其年代应在商代以前,甚至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南宋的商贸远洋船上,怎么会有年代如此久远的石器,究竟是谁将其带到船上?抑或船上有人喜欢收藏文物?这些都引起考古人员的猜想。
“金手镯”可能是船上门或箱的把手
对于出水的一对鎏金龙纹手镯,先前有考古人员猜测其可能为船上豪客或船主所戴,但童明康观察后提出,从工艺技术来看,这件手镯较为粗拙,应该是半成品,而且尺寸大,比较重,约有四两左右,不像是船上的人所戴。童明康大胆推测,有没有可能是船上的门或者箱的把手?省考古研究所的魏峻博士说,这种推测不是没有可能。童明康表示,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部分出水文物,相对于整船文物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随着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很多谜团将会逐步解开。
沉船何时解封要作周全考虑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出水后,面临着一系列的文物保护新课题。古船放进“水晶宫”后,何时解封并进行文物发掘,童明康表示,文物考古部门将对打捞沉船的情况认真分析,充分考虑海水盐度、水温等因素可能对沉船的影响,本着最审慎的态度,制订最周全的工作方案,选好时机全面铺开文物发掘工作。在南海Ⅰ号文物发掘和保护过程中,这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南海Ⅰ号前期打捞过程中,金手镯、金丝、漆器等一批珍贵文物相继出水,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船上究竟有多少文物,价值有多高?童明康指出:“打捞不单单是发掘船上所装载的瓷器等物件,更重要的是保护这条船。在考古界来看,最有价值的不是船上的单件物品,而是整体的沉船所藴含着丰富的文物价值和无形的文化信息。”他谈到,船上的文物当然很有价值,但其价值终究比不上这条完整的船,因为它所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不容易保存的。这些文物信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等现象,对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桂雄,副市长陈芝岳等会见了童明康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