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漂浮的平台是我们的家



  ——市博物馆馆长、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张万星专访(上)

  2007623《阳江日报》

  张文兵 乐之

  张万星是阳江接触南海Ⅰ号次数最多的人,这段时间成了媒体“围追”的对象。在海上打捞平台上,记者多次想采访他,都被委婉拒絶。6月上旬,第四期全国水下考古培训班在闸坡开班,张万星难得的上岸了。经市政府副市长陈芝岳牵线,他终于同意接受采访。在陈列着南海Ⅰ号文物的市博物馆展厅里,张万星谈起他所接触的南海Ⅰ号。

  6人一组挤在“集装箱”里

  记者:南海Ⅰ号现场打捞正式开展以后,你一直在“南天柱”打捞平台上,请讲讲在上面的生活。

  张万星:4月8日,“南天柱”从广州珠江口出发到达南海Ⅰ号海上打捞现场。4月10日,平台搭起后正式展开工作。我从西沙“华光礁Ⅰ号”考古现场回到阳江,11日到打捞平台,这以后基本上在上面工作。

  “南天柱”是一个没有动力的工作平台,长50米、宽20米,靠前后左右四个锚安在海上,像块会漂浮的陆地。在平台上,6名队员一组挤住在“集装箱”里,上下铺睡觉,个人生活空间很小,生活设施、冲凉房和厕所等都在一个狭窄的环境里。

  有人说,一旦适应环境就行了,其实海上生活是陆地生活的人难以适应的。水流、压力、能见度、海洋生物,这些对正常生活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我们都必须面对。

  深夜迷迷糊糊打电话,差点掉到海里

  记者:在平台上生活也有危险?

  张万星:上面到处堆着凝结物、各种型号的钢丝绳、各种钢铁设备,磕磕碰碰很平常,衣服鞋子常揩油。在晚上,如果头脑不清醒在船上行走,可能缺胳膊少腿,甚至掉到海里都没人知道。船长反复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晚上出来必须保持清醒。

  一天半夜里,我睡觉时接到电话,信号不好,又怕吵到他人,就走出“集装箱”,一边走一边听电话,迷迷糊糊中一停步,人已经在船尾。险啊,只要再往前跨一步,就走到海里了。

  记者:那么狭小的地方,生活一定很枯燥。

  张万星:有次一位记者上了平台,看到船上有台电视机,他说:“还有电视看哪”。其实这台电视机只能收一个频道——广东卫视珠江台。在很多时候,就连这唯一的一个台,屏幕上充满马赛克和“铁轨”。

  记者:吃的东西怎么样?

  张万星:几十个人吃“大锅饭”,非常简单。每餐吃饭的钟点定好,一过时间,厨房是絶对不会留饭菜的。有一次在清理凝结物时,我赶着处理文物,错过了时间,幸亏厨房的师傅和我关系不错,特意为我留了一份。

  潜水下海要防海蜇的袭击

  记者:不少人关心一个问题,你和队员们在海上作业,是不是会受到海洋动物的袭击,比如鲨鱼、海蜇等。

  张万星:海洋环境的危险很多,首先是海水压力。海面上一个大气压,每往下降1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到20多米深的位置,就是三个半大气压了。这么强的气压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声音都会改变,必须慢慢出水,如果突然从海底冲到海面,肺承受不了急剧的压力变化,会被撕裂。通过训练,海水压力是可以克服的。

  还有就是时刻可能遭到海洋生物的袭击。在打捞现场遇到鲨鱼的概率非常低,我潜水以来从没碰到过。但附近有很多海蜇,伸长触须在海水中游动,触到潜水服或者我们背的压缩空气瓶,就挂在上面。有时挂在下海的入水绳上,一根绳子可能吊着三五个。有种粉红色的海蜇,看上去很漂亮,是有毒的。我在2001年那次潜水时,就遭到过袭击。它吊在绳上,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长长的触须“唰”从头部扫过。露在外面的上嘴唇一阵疼痛,好长时间都是红肿,一道伤痕像土耳其人的胡子,两三个月以后才恢复。

  很多潜水队员都被海蜇袭击过。有个潜水员下海,海蜇贴在潜水服上,他上岸以后脱衣服,海蜇的触须沿着后背一直刮下去,像鞭子抽打一样,留下一道道血痕。我想,其实人类对海洋生物不是很瞭解。

  那对小金圈是我发现的

  张万星:前段时间新闻媒体报导过一对金小手镯,曾推测是女性或儿童佩戴之物。其实不是金手镯,它是方楞形的,戴着会硌手,我们且称它小金圈。那对小金圈是我发现的。在前期清理凝结物时,我们在抽泥管口加了过滤网,防止文物遗失。一天上午,又抽上一堆杂物。我和一名工程师在旁边,看见有道亮光在黑泥里闪了一下,走过去一瞧,是个小金圈。我赶紧用铁丝勾出,还溅了一身泥。发现这个金圈后,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个,就多留了一个心眼。果然,下午的时候,在另一次过滤网杂物清理中,又看到一个金圈,只在泥里露出一点点,我一把用手抓住。有工人也发现了有金器出水,与旁边人员嘀咕,可能怀疑我独吞那个金圈,私自藏起来了!后来,领导和专家到船上视察,两只金圈摆了出来,几名工人才释怀。

  地方党委政府的“特派员” 

  记者:在南海Ⅰ号打捞平台,你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张万星:我是多重身份。首先,我是参与打捞的中国水下考古队的一名队员。具体的工作任务是水下工程监督,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会不会危及到文物安全。其次,要协调公安边防、海事等部门做好现场保卫,当然这种协调还体现在其它方面。在海上平台,职业潜水员是一个特殊工种,我和他们有许多共同语言,非常尊重他们,管他们叫“师傅”,私人感情都很好。

  记者:你还是市里派出的现场代表。

  张万星:对。在打捞阶段,现场施工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为主,阳江方面主要负责安全保卫。除了上面两项,作为阳江方面的代表,我还承担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现场信息的工作任务,及时向市里通报有关信息和工作进展,便利于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瞭解工程相关情况。很多时候,如果不及时汇报情况,有些工作可能衔接不上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