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号让阳江名扬世界



  ——市博物馆馆长、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张万星专访(下)

  2007625《阳江日报》

  张文兵 乐之

  南海Ⅰ号的打捞,带来了多方面的良性效应,阳江的知名度和影响逐步扩大到了世界范围。张万星说,在某种意义上,南海Ⅰ号的知名度就等同于阳江的知名度。而作为一名文物考古工作者,他本人的研究事业也从中受益。

  辛苦保存试发掘文物标本

  记者:2002年那次试探性打捞,发掘出了很多文物,一部分收藏在市博物馆,都是你辛苦保存下来的,具体情形怎样?

  张万星:那次共打捞上来4500余件珍贵的文物,主要是瓷器。其中完整的文物基本被运往北京,存放在国家博物馆内。现在保存在市博物馆、大家看到的这些文物,是我们努力争取、辛苦保存下来的那批试发掘文物中的很少一部分,完整的大概七十余件,都是各种釉色、纹饰的标本。很长一段时间,国家文物局和省等各方面的领导、专家来到阳江,瞭解南海Ⅰ号,都是基于这些标本。

  2002年10月,时任副省长李兰芳主持会议,就南海Ⅰ号的打捞、整理、保护等工作协调各方面达成共识,提出“原地打捞、整体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决定以后南海Ⅰ号上的一切文物都不能离开阳江。按照协调意见,南海Ⅰ号沉船出水后,船体和所有文物将永久保留在阳江。

  完整记録古沉船打捞过程

  记者:接触南海Ⅰ号以来,你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万星:南海Ⅰ号被发现后,我的生活就都是围遶它。我有个记日志的习惯,以前用笔记本记,近两年用电脑记。现在,翻开笔记,打开电脑,发现近年来自己几乎每天都围遶着南海Ⅰ号在转。

  从接触南海Ⅰ号到现在,我努力把全部过程,通过文字、照片完整记録下来。日记我记了几年,较完整记録了整个工作过程,是流水账式的东西。在打捞平台上,我一直是相机、摄像机不离手,现在已经拍了几十个G内存的相片。我想,以后如果要做相关的研究,打开这些记録,会容易回到当时的工作场景。

  记者:这些资料很珍贵。

  张万星:经常有人问我,在船上是不是能夹带一些珍贵文物啊。可以肯定地说,我对这些东西完全没有占有的欲望,这些文物都是国家的东西,这是对一名文物考古工作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们有一个《文物工作人员守则》,其中一条就是:不得为自己或自己的亲友收买文物。我个人也从来不收藏任何东西,我的东西都在博物馆里。

  南海Ⅰ号是阳江走向世界的名片

  记者:南海Ⅰ号的打捞和发掘,将对阳江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万星:南海Ⅰ号的效应是多方面的。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它的宣传效应,这是显而易见的,全世界的目光都可能因此聚焦。它将大大提升阳江的文化底藴,特别是扩大阳江在海外和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是阳江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不久前到阳江视察工作时曾指出,游客到一个地方,最先看的景观就是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可以瞭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个性。将来世人要瞭解阳江,通过的一条途径就是南海Ⅰ号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从这种程度上说,阳江的知名度就是南海Ⅰ号的知名度。我身边一个最好的证明是,许多很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和朋友,又纷纷打电话过来,他们都向我询问南海Ⅰ号的情况。其他很多人也都是因为南海Ⅰ号而瞭解了阳江。

  南海Ⅰ号让我的研究获益匪浅

  记者:能够参与南海Ⅰ号的打捞,对一名考古工作者说,应该是件很幸运的事情。

  张万星:南海Ⅰ号是千年一遇的考古大项目。人的一生中,能经历这么一件大事情,无论谁都会觉得非常荣幸。多年来,我把研究和工作的重心与南海Ⅰ号紧密联系起来了,近几年在研究这一块有些小收获。《中国文物报》曾经刊登过我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文化遗产周刊”栏目整版的《南海Ⅰ号:发掘、保护与研究》,一篇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另外,《广东文物》也刊登了我的论文。2002年底,我参加了在湛江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对阳江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些阐述。之前有专家提出,阳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转港。通过我的一些研究论证,对这个观点作了证明。去年,我被“广东省文物博物馆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通过评为副研究员。这些也得益于南海Ⅰ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