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沉船整体打捞开世界先例
20071221《阳江日报》
张文兵 薛桂荣
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沉船海上整体打捞行动,在持续240多天后,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与古沉船840余年的历史相比,甚至与它被发现的20年的时间相比,200多天非常短暂,却写就了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一段传奇。
世界水下考古方式的一次革命
满载文物的南海Ⅰ号古沉船,如何确保安全上岸?按照“原地打捞、整体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我国水下考古专家创造性地提出了整体打捞的方案。
所谓整体打捞,就是将南海Ⅰ号船体和船上满载的货物连带周围的淤泥一起,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井”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次性吊浮起运,从开放式、能见度低的海底,整体搬到专门为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然后进行细致的考古发掘。
这种打捞方式,在世界考古领域还没有先例,是水下考古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方法上的一次革命。据悉,有“水下考古之父”美誉的美国考古学者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赞不絶口:“方案如此精妙,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出来。”
为保证船体和文物安全,整体打捞方案的确定慎之又慎。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6年6月,广东省文化厅、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等单位,先后对整体打捞方案进行了6次修改,国家文物局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4次论证。方案最终获得通过。
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里程碑
南海Ⅰ号的发现和打捞,与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相伴相生。换句话说,正是伴随着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中国年轻的水下考古事业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
也许是巧合,更大程度上则是必然。南海Ⅰ号被发现的1987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成立。也就是这一年,我国开始了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
开始总是那么辛苦和艰难。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起步之初,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设备以及大量资金的支持。对南海Ⅰ号的探摸,一直在艰难的摸索中开展。在前期的探摸中,不得不寻求国外、境外的技术支持和资助。20年风风雨雨,20年筚路蓝缕,凭藉自身的力量,我们创造了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奇迹。
南海Ⅰ号的打捞,幸运地在这个时代进行。作为世界级的考古项目,有人透露,博物馆建设和沉船打捞的总成本在3亿元左右。而国内外一般的沉船打捞,所需仅几百万至数千万。没有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财富,这是根本无法办到的。从这个角度上,南海Ⅰ号的出水,可谓适逢其时!
专家们认为,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将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的一座里程碑。以此为标志,中国水下考古将跻身世界一流之列!
拼搏创新精神的结晶
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是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的结晶。这项充满想象力的庞大工程,它的每一个步骤都带有创举的意义,这也意味着工程有着极高的技术难度。
沉船整体打捞大致分为如下几步:第一步,清理沉船周边环境,主要是清理船边凝结物;第二步,用特制的钢“沉井”罩住沉船,并利用巨大的水泥块下压到海底预定位置;第三步,给沉井依次穿36根托底梁;第四步,在底梁间隙穿37块保泥板;第五步,切割沉井、安装吊绳,利用巨型吊船将重达数千吨的装载沉船和泥沙的沉井吊出水面,用拖船送至“水晶宫”。
在离东平20海里、20多米水深、能见度为零的海面下,施工单位凭藉顽强的拼搏精神,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此外,施工者还要应对台风、暗涌。南海Ⅰ号打捞施工的过程,本身也是创造的过程,工程人员不断改进施工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攻坚克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上打捞经验,锤炼了一支精干的队伍。
古船的出水过程称得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此前,有人责怪媒体总是早报、误报南海Ⅰ号的出水日期。回头看来,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