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800年古沉船南海Ⅰ号浮出水面



  20071222《南方日报》

  李 培

  昨日上午9时10分,金色阳光洒向南海的万顷碧波,经过200多个日夜的水下作业之后,“华天龙”号轻舒巨臂,从湛蓝的海水中徐徐吊起南海Ⅰ号。上午10时50分,在海底被掩埋了800多年的南宋古船南海Ⅰ号,随沉箱浮出水面。这也标志着世界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大获成功。

  这个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牵动着各方,包括10多家知名海外媒体在内的全球80多家媒体云集阳江,打起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新闻大战。本报昨天有幸成为唯一见证南海Ⅰ号打捞全过程的平面媒体,同时第一时间启动航拍,为读者定格这个千载难遇的历史瞬间。

  昨天,南海Ⅰ号两次浮出海面,本报都第一时间直击并记録:上午,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向南方网发回了图文并茂的现场报导;下午3时多,本报启用直升飞机从阳江合山机场起飞,盘旋南海Ⅰ号打捞现场1个小时,定格了极为珍贵的精彩瞬间:“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号像巨人一样,从30米深海底将800年古船擎起,稳稳地放到半潜驳“重任1601”号上。

  今日南海Ⅰ号将整体出水,加固后将于明日启运,到达临时码头后,再经过四五天时间的拉移,27日或28日住进它的新家——“水晶宫”。包括“水晶宫”在内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于明年底开放,届时人们可以一睹南海Ⅰ号的真容;也是在明年,南海Ⅰ号将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整体申遗。

  今天,本报继4月13日特刊后,再次推出5个版的特刊,不仅“海陆空”全方位记録南海Ⅰ号打捞的历史时刻,还将揭开打捞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破解古船出水后发掘保护的密码,为读者揭示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最高机密。270分钟,古沉船“重出江湖”。

  09∶10

  起吊在悄然进行,肉眼甚至很难察觉。

  9时10分

  “华天龙”号25层楼高的巨臂微微上扬,一般人难以觉察起吊已开始。

  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告诉记者,“华天龙”号马上将把南海Ⅰ号吊离30米深的海底淤泥。

  “华天龙”号25层楼高的巨臂,吊引着100多米的钢缆,缓缓上移。

  “华天龙”号工程总监张潮水告诉记者,“华天龙”的巨臂按照每分钟不到1米的起吊速度,正缓缓将南海Ⅰ号吊起,肉眼很难察觉。

  吴建成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华天龙”号船尾平稳起吊南海Ⅰ号将近4000吨的重量,打捞局工程人员连夜为提前起吊做足准备。

  昨夜,“华天龙”号船头、船中26个压载舱压载了近3万吨的海水,以使“华天龙”号船尾吊起近4000吨的重量,而船头、船尾不发生歪斜。

  在海底,潜水员连夜为巨型沉箱加装两条“稳锁”,以确保起吊过程中沉箱不左摇右晃。“华天龙”牛角式的主吊钩,紧紧钩住16个吊点的32条钢缆,每条钢缆有碗口粗。这些钢缆牢牢把南海Ⅰ号从30米深的海底“牵”出水面,一米又一米。

  整个过程,“华天龙”号巨大主机的轰隆声,盖过了四周近5级海风下哗哗的海浪声。  

  10∶50  

  随着翻滚的泥沙,巨型沉箱探出海面。

  10时,“华天龙”巨臂稳稳吊着南海Ⅰ号停在海面下8米的位置,为接下来探出水面作最后准备。

  现场督战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朱论发副书记告诉记者,“华天龙”在水中吊起南海Ⅰ号的总重大约3300吨,“与我们之前的预测几乎完全相符,所以起吊得非常顺利!”

  尽管有近5级的风浪,但“华天龙”号起吊南海Ⅰ号的整个过程一直较为平稳,没有发生任何的震荡或歪斜。

  10时50分

  随着一股股昏黄的泥沙从碧緑的海水中翻滚而上,南海Ⅰ号的巨型沉箱终于探出海面。

  因为出水时的惯性,四周海水哗哗地扑向巨型沉箱的内部,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白色泡沫。

  四周的海水不断冲击、拍打着这个刚刚出水的庞然大物,但它却丝毫没有摇晃。

  10时55分

  南海Ⅰ号沉箱露出海面大约1米。

  本报记者在离它最近的1号作业平台俯瞰整个沉箱敞开的顶部,却没有发现古船的一毫一发。

  5月份还是橘红色的沉箱已被海水浸泡成棕色,上面附着了密密麻麻一层海底生物。

  沉箱之内全是一块块青黑色的淤泥、凝结物,上面略微覆盖着一些黄沙,还有点点白色的贝殻闪现其中,隐约还能看到一两片瓷器碎片,但古船的身影却丝毫未露。

  打捞工程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片海域海流湍急,回淤速度很快,起吊之前,南海Ⅰ号上已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淤泥,“要见古船尊容,可能必须等到‘水晶宫’里的考古发掘了!”  

  11∶00  

  1分钟行进四五米,古船“首航”500米。  

  南海Ⅰ号沉箱吊出水面后,工程人员立刻对出水1米多的沉箱顶部进行检查。

  “整个沉箱吊得异常平衡!甚至比半年前投放空沉箱时还更平稳。”

  为了把南海Ⅰ号沉箱投放到500米开外的半潜驳——“重任1601”号,11时开始,“华天龙”号微微垂下巨臂,将南海Ⅰ号再次投回海下2米。

  然后,“华天龙”吊着南海Ⅰ号缓缓向西南方向行进。

  “把沉箱投回水中,是为了航行过程中,不让巨浪侵扰沉箱内的古船。”吴建成说。

  只见海上巨无霸“华天龙”号船尾的两大巨锚不断收紧,“华天龙”号朝“重任1601”号慢慢驶近。

  “1分钟行进四五米,以这样缓慢的速度确保沉箱在行进过程中不被海浪打翻。”吴建成说。

  13∶40  

  稳“坐”“重任1601”号,位置分毫不差。  

  大约13时,“华天龙”号驶到“重任1601”号旁。

  此时,“重任1601”号已经潜入海水7米多深。

  “华天龙”号也再次擎起巨臂,将南海Ⅰ号巨型沉箱吊出水面1米。

  两次出水,沉箱内部高出海面1米多,但是里边的海水、泥沙却满满的,没有任何外泄。

  “这才叫真正的证明‘保泥保水’。”交通部打捞局副局长邝镜明在现场由衷地感叹。

  “华天龙”号随后与“重任1601”号缓缓“切磋”位置。

  13时40分,“华天龙”号成功把巨型沉箱投放到“重任1601”号预先准备好的底托架上,投放到1米高的凹槽内分毫不差。

  前后两次浮出水面,“华天龙”起落之间乾净利落,在南海的碧波万顷间上演了一段神奇。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