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初生婴儿和早期人类的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性善论者从很小的孩子就知道孝敬父母,每个人看见处于危难之中的弱者都会产生怜悯之心的典型事例出发,得出“人之初,性本善”的结论。他们认为,只是由于人在社会上生活久了,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太深,才逐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形成了不好的思想,人性中恶的成分才逐渐膨胀起来。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就有可能使本性善良的人,变成一个邪恶的人。这就是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实际情况。为了防止人性的异化,必须广泛推行道德教育,让每一个人都树立起牢固的道德观念,遵守必要的行为规范,防止人们向坏的方向演变。
孟子阐述了一个理想实验:假设一个孩子即将掉到井里,看见这一情景的人会做出怎样的心理反应呢?他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的发生,并非出自一种自私的目的,而是像本能一般油然而生。可见,每个人都具有同情心,“不忍”是人类的共性。接下来,孟子把这个结论推广到人性的四个重要方面:“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在孟子看来,只要“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的判断成立了,后面三个类似判断就理所当然地成立了。紧接着,孟子将这四个判断提升为人性的四大基本要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原来孟子最终要说明的,是人所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构成人性中“仁、义、礼、智”这四个重要成份的源泉。孟子由此认定“人之初,性本善”的结论是可靠的。
性恶论者的思路和孟子不同,荀子首先从人一旦出生,就具有食色情欲的事实出发,认定人事实上都是自私的,而自私的人性是恶的。为了防止恶的人性继续发展,必须随时用善良的思想进行教化,把人们从恶的方面挽救回来。荀子在他的《荣辱》篇中谈到:“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在《荀子·天论》篇中,他进一步论述道:“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可见“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些险恶的秉性不仅是人类的基本特征,而且是与人的生活经验无关的共性,这就是荀子所谓人性恶的根据。
在《荀子·性恶》篇中,他进一步分析说:“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在荀子看来,人并不是生来就知道尊敬长辈、礼让尊者,也就是说,这些美德并非人性使然,恰恰是与人类情性相背离的行为。他继续论述道:“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就是说,如果让人的自然属性无限扩张,必然造成辞让、忠信、礼仪文理的消亡,导致“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的后果。出于人性恶的认识,荀子不仅不反对背离人性,而是主张遏制人性的膨胀,将人性“异化”成善。而引导人们背离人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道德教化。
荀子把人的生理需求作为人性恶的根据,孟子坚决反对。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之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客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之命也。”孟子把“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和“四肢之于安逸”这些与生命悠关的情欲,排斥在人性的构成之外。而把表征思想和道德操守的“仁”、“义”、“礼”,以及表征认识能力的“知”,作为人性的表现。而这些情欲,恰恰是荀子所谈论的恶的人性。
由是观之,虽然孟子和荀子立论的出发点不同,对什么是人性的解释不同。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他们恰恰是在关于人性善和恶的相反结论上取得了一致。其实,无论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都从不同角度说出了人的特征;他们都把自私自利作为丑恶人性的表现;具有同情心、尊敬长者、礼让尊者,以及仁爱、信义、忠于君王、孝顺父母看成善良的人性;他们都同意抑制人性中恶的趋向,而把人们引导到性善的方面来;他们都认为,实施教育是引导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过,无论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都没有注意到人类有认识能力,拥有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创造性。同时,他们都笼统将不忠、不孝、自私作为丑恶的人性;把不服从宗法等级制度,敢于造反的人当成历史的罪人;而推行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人训练成封建社会的合格居民,以维护宗法社会长治久安。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又说:“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辩。”他从无机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对比中探讨人性,其切入点无疑是相当准确的;不看重外貌特征,从感情和道德标准的方面发掘人性本质的思路,也不无道理。可是,荀子依然紧紧抓住人们与生俱来的情欲不放,把“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作为人类的根本特性,甚至从某些人会“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的事实出发,做出“人之情乎,甚不美”的结论,就太偏激了。
如果不认同宗教禁忌的正面意义,肯定人类获取生活必需品的正当权利,其中也包括饲养和猎杀野生动物,食用肉类的行为,那么,早期人类和初生婴儿的本性,并不存在善与恶的划分。孟子把人的生理需求排斥在善恶判断之外,认为善恶判断只涉及道德是非标准,而与生存需求没有关系,在这点上孟子无疑是正确的。如果真的禁絶了食欲和性欲,必然导致断子絶孙,其严重后果会远远超过“乱”与“穷”。所以,从人类延续的需要看问题,禁絶情欲应该是最大的恶;满足食欲,放纵性欲应该是人性中最伟大,最善良的成分。这样的论述,可能会把很多道理都颠倒过来。可见,以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欲为依据区分善恶是非的确很荒唐。
同样道理,以是否自私来区别善恶也会引出荒唐的结果。人的私心,是和求得个体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大家才会付出不懈的努力,从而形成竞争,社会才得以进步。竞争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争利益,争好处。极端的利己主义显然是有害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提倡在为自己打算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需求,为自己谋求利益必须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善与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做到了这些。违反社会公德的损人利己,是恶的表现。为求得生存的自私自利既非恶、也非善。极端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其实是行不通的。如果人一点都不为自己打算,基本生活条件都不要,恐怕人类的灭亡比禁絶性欲还要来得快。如果把私心和毫不利己的“优秀品质”对立起来,私心反而会成为维持人类生存的大善,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所以,在人的生理需求上区分善恶,或以“克己”还是“利己”,以及有无自私之心来鉴别人性的善恶是没有道理的。明代著名学者王艮就论述过:“知爱人而不知爱身,必至于烹身割股、舍生杀身,则吾身不能保矣。吾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君父哉?”把“爱人而不知爱身”推到极至,封建礼教也无法维持,孝顺父母,效忠皇上均无法实现。可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准则缺乏可行性。
我所谈论的人性,是因为人具有自主意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人们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基础上的创造性。按照古人的善恶标准,这种创造性属于中性。事实上,人既可以创造善良,也能够创造丑恶。在险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互相诋毁,互相攻击,乃至于互相戕害,互相杀戮。然而,一般动物在物种内部极少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它们在争夺食物和交配机会,以及竞争首领“职位”的时候,往往会以象征性的姿态相威胁,行为举止限制在迫使对手甘拜下风的限度内。某些动物在争夺配偶的时候,会通过展示器官的“文明竞赛”方式来决出胜负。即使进行对抗性比赛,也不至于置对手于死地,从而避免了削弱种群整体的生存能力。由于动物社会没有文化,它们只能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方式生活,也可以说:它们只能吟唱祖先谱写的歌謡,因而这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习惯,便世代流传以至永恒。
然而,人类却大不相同。人类具有认识能力,世世代代不断地创造。每一代人都和自己前辈的生活不相同,每一代人都唱着自己谱写的歌。人的行为可以无限美好,直至感天地,泣鬼神。也可以非常残忍,十分丑陋,比兽性还要兽性,这就是人性的意味。兰德曼曾经说过:“人可以生活在令人惊奇的文明样式中,也可以做出比动物更低劣的野蛮行为。”为了实现民主自由的理想,黄兴、秋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祖国的解放,董存瑞用身体支撑炸药包;为了保卫世界和平,黄继光用胸膛挡住敌人的机枪口;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向秀丽不顾个人的安危,勇敢地扑向大火。他们知道自己的行动将危及生命,但是他们依然做到了。有些人并非特别有钱,但是,看见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乐意伸出援助的手,他们并不期望得到回报,只是因为援助了别人而感到欣慰。这都是一般动物办不到的,是优秀品质的表现。
可是,也有人骄奢淫逸,腐化堕落;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夺取他人的财物,不惜杀人越货,抢夺行凶;还有人为了谋求个人的权力,发动阴谋政变,致使国家陷入混乱,人民蒙受战乱之苦;有人为了扩大统治的范围,发动侵略战争,实施种族灭絶式大屠杀。是人类发明瞭大规模杀人武器,创造了惨不忍睹的杀人方式。当年,达尔文参加环球科学考察,经过南太平洋的时候,就惊奇地看到过人吃人的情形。当时他还以为那是属于没有进化的野蛮人的丑恶行径。现在看来文明世界中的罪恶比野蛮人更野蛮。可见人吃人是人的创造,是人性的表现,与兽性无关。
事实上,关于“人性”一词,往往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其一指:要发扬民主,提倡科学精神,反对盲从,尊重个人理智的判断,充分发扬每一个人的创造精神。这里的人性是指人类个体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创造性。其二指:要多做好事,少做或者不做坏事,发扬善的人性,抑制恶的人性。这是沿袭我国儒家的说法,以社会伦理标准区分行为的优劣。那么,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事物的好坏属于价值范畴,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判断。孟子和荀子所说的善恶标准,是从维护宗法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规定的。如果真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生来就有怜悯之心,当然可以作为“人之初,性本善”的理由。不过,我们还得设问,既然是“人之初,性本善”,初生婴儿的怜悯心又是怎样得来的呢?也许是因为那时的研究水平有限,孟子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可是,在荣格的精神心理学理论中,却隐约给出了一种解释。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无意识。为了弥补老师理论上的不足,他的学生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荣格认为个人的经验被遗忘也许是个假象,很可能是思想成果被压制到意识的阈值以下,而储存在无意识中去了。同一群人拥有共同的祖先,由祖先的生活经验沉积下来的无意识,可以通过遗传的方式在种群中累积蔓延,从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形成“集体无意识”。荣格说,集体无意识“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作为“原始意向”的集体无意识,存储在我们内心深处,不为我们所觉察。一旦遇到了与祖先经历相同或相近的情景时,这种原始意象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成为影响我们思想的重要因素。
原始意向中保存着祖先世代积累的精神要素,我们在原始无意识的帮助下,有可能意会到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情景。荣格举例说,我们往往会梦见自己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这便是原始人类在森林中生活情景的再现。人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的灵感,也是原始意识的作用方式。
荣格的理论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她可能为我们架设起从遗传学通往社会学的桥梁,为社会伦理提供基于生物学研究的依据。如果集体无意识的确存在,不仅“顿悟”的心理过程可以得到圆满解释,所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诸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康德的“先验论”都可以得到基于自然逻辑的说明,而与唯物主义串通。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民族的特点、个人的良心,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而已。那么,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不仅来自于文化传统,也来自遗传特征。祖先大量行善的体验,正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最后根据。
然而,可以通过遗传途径影响后代思想的集体无意识是不存在的。无意识无非是意识的一种特殊状态,也可以看成人类意识的一种运作方式。如果无意识的内容能够遗传,清醒状态下的意识内容更应该具备遗传的理由。然而,除了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成长外,长辈的思想方法絶对不可能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出生在中国的孤儿被外国人领养,长大以后完全融进异国他乡的社会环境。他的语言,他的行为举止都和当地孩子一模一样。如果存在原始意向,他一定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品质,忠孝仁义多少应该知道一点嘛。当然,也许只是我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研究报告,还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反正,我不能接受这个说法。
我们祖先的生活体验是多方面的,为什么单单是善良的生活体验造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恶劣行径却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呢?是那些封建道德观影响了国民的人性,让人人都知道孝敬父母、忠于皇上、取信义于朋友、施礼仪于宾客。而阴谋篡位、弑君杀父、尔虞我诈、背信弃义、奸诈狠毒的品质却不曾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任何痕迹,又该如何解释呢?
事实上,任何人都没有获得先验道德观的可能。我们只知道本能的确可以遗传。而本能是一种生理机制,是在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条件下分泌激素,从而促使肌体产生特殊动作的作用机制,是一种由确定的刺激产生确定动作的行为方式。而人类的价值判断依赖于意向性的原则,原则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推理分析基础上做出判断。人们所使用的推理方法随时代变迁。凡涉及遗传性状的任何过程,都和遗传基因型有关。新基因通过偶然变异的方式产生,经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方式确认,确认的原则是优胜劣汰。没有大规模的人种替代,人类的遗传性状不可能改变。没有原先物种的灭絶,即使是优良性状,也不可能在新生种群中固化,更不用说是一种道德观念了。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在选择发展智能以求生存的发展模式的时候,已经阻断了以遗传的方式向后代传授生存伎俩的途径。打那以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人种替代。因此,新的遗传性状无从在人类后代中形成。无意识所包含的思想观念比一般意义的求生本能更为抽象。至少在目前人类发展阶段,不可能进入遗传系列。至于未来的人类是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只能拭目以待了。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