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鄄 甄 考
边文纪(边文纪,山东鄄城县。)
鄄城地处黄河下游,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面、东面与牡丹区、郓城县接壤,西面、北面与河南省濮阳县、范县隔河相望。她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林茂粮丰,果蔬充足,畜牧业发达,适宜人们居住。但由于历史上屡遭河患,又处山东、河南两省边陲,河阻地僻,交通不便,人流物流不畅,工商业滞后,现为欠发达县,知名度不高。尽管如此,其辉煌的历史,并不因此而失色。
“鄄”字由来已久,“鄄城”(古指今旧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浩瀚的古籍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字源的书《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载:“鄄,音绢。卫地,今济阴鄄城。从邑, 垔声。”“鄄”(juàn),是形声字,由形符邑和声符构成。邑(yì)者,《说文》释为“国也。”《尔雅》释为“国都也。”《正韵》释为“都邑也。”《辞海》释为:①古代称国为邑。②京城。③泛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④旧时县的别称……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国、国都、县城、一般城市皆可称之为邑。而鄄城是哪一级的“邑”呢?查阅古籍,可以看出鄄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级别是不同的。国邑、郡邑、县邑和一般城邑她都占过。翻开《濮州志》和《鄄城县志》,看一看《鄄城沿革》,则一目了然,在此无须赘述。
鄄城在历史上如此显赫,是与她优越的地理条件紧密相关的。鄄字的声符为 (yīn),她从土西声,是“堙”的本字。虽是声符,而其意有二:一为土山,二为堵塞。《康熙字典》释为“塞也,抑水使西流也,水性东以土石障之从西。”由此可知,鄄城在古代是一片像土山一样的高地,她能够阻挡洪水的侵袭,适宜人类安身生存。至今鄄城民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菏泽有七十二坑,鄄城有七十二堌堆。”堌堆就是像土山一样的丘阜大陆,历史学家称,大大小小的堌堆是原始社会初期先民们在陆地穴居生存的重要地方,而古时的鄄城境内就有无数个堌堆,即使现在,全县仍有以堌堆命名的村庄达二十余个,如王堌堆(今鄄城)、葵丘堌堆、陶丘堌堆、春柳堌堆、柏树堌堆、尖堌堆、张堌堆、刘堌堆、白草堌堆、桃堌堆、张寺堌堆、堌堆寺等。而且几乎每个堌堆都流传着一个美妙动听的传说或故事,且大多与洪水有关。上古时期,在鄄城及其周围许多像土山一样的堌堆上,先民们居住、农牧、渔猎、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鄄城是他们躲避洪水、求生繁衍的好地方。故《尚书》有“鲧堙洪水”、“阜成兆民”的记载。这是“鄄”字形成时所表示的基本地理和人文特征,也是先民们在鄄城生活聚集的根本原因。
在秦汉以前的古籍中,“甄”与“鄄”是同音同意的异体字,是通用的。如在《史记》中,有的篇章用“甄”,有的篇章用“鄄”,而所表达的地域却是相同的。《史记·齐太公世家》“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又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昔者,赵攻甄,子弗能救。”而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却载:“膑生阿鄄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以上都是甄鄄通用的例子。所以应把甄鄄一同考证研究,才能认识鄄甄丰富的内涵,舍谁都是不完整的。
《集韵》:“甄,音绢,同鄄,卫地。今济阴郡鄄城,或作甄。”甄字除了同鄄字一样表示地名外,尚含其他意思。《说文》:“甄,陶也,从瓦声。”《辞海》对甄字的释意有以下条目:①制瓦器的转轮。②作瓦器。③造就……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汉书注·董仲舒传》“甄,作瓦之人也。”凡此解释,均与瓦器或制瓦器的工具和制作者相连。可知,甄鄄之地,也当与瓦器及其制作者相关。
在今鄄城县旧城集(古鄄城)西南约二公里处有葵丘堌堆古遗址一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文物部门钻探表明:“地表下3米为淤积层,3米以下为文化层,钻探至5.5米时遇水,未能达生土,文化层深度不详。采集到的标本有夹砂素面红陶,泥质方格纹、粗细绳纹灰陶和大量素面灰陶片。88件陶片标本中以灰陶居多,红陶次之,泥质陶多于夹砂陶,陶片饰纹以素面为主,绳纹次之,还有少量方格、弦纹等,共包含龙山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和汉文化四个时期的遗存。”县文物部门还先后对今鄄城境内的“舜耕历山遗址”、“陶丘堌堆遗址”、“箕山遗址”、“亿诚寺遗址”等多处古遗址进行铲探,均获得与“葵丘堌堆遗址”标本类似的大量陶片,且都有龙山文化的遗存。所谓龙山文化是指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据碳—14法测定约为公元前2800—前2300年间,属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陶器已开始用轮制,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白陶及红陶极少,饰纹有方格纹、绳纹、蓝纹、弦纹等。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还有较发达的畜牧业。从葵丘堌堆等古遗址出土的陶片与龙山文化的特征来看,鄄城在4000多年前,已是农牧业较发达、陶器制作先进、且使用广泛的地方。不难想象,当时的鄄城应是先民们大量聚集乐于生活的一方热土,是制陶和用陶的重要区域。
关于这一认识,还可以从《史记·五帝本纪》关于帝舜的记载而进一步证实。帝舜生于鄄城姚墟。《史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历山”、“雷泽”、“河滨”均在今鄄城境内。这里所说的苦窳(gǚ yǚ ),是指粗劣的陶器。以上文字证实,鄄城是帝舜的出生地,是他青年时期活动的重要场所,他品德高尚,擅长渔耕,是制陶的高手,他制陶的技艺及在制陶中所表现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其后裔、对世人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因此,在帝舜死后,继其帝位的大禹封其三子藩为制陶之官,即甄。这在《甄氏族谱》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今鄄城县闫什镇甄庄之甄姓为帝舜三子甄藩的后裔。《甄氏族谱·古棠香城合修族谱序》云:“考我甄氏为虞舜之后裔。舜微时,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甄……所居之地一年成村,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为鄄城,即今山东鄄城之由来。古者,甄鄄通。甄乃制陶之轮也。舜之三子曰藩,初,禹封为制陶之官,即甄,其后人乃以为氏,是为甄氏之起源也。”《甄氏族谱》记述了“甄氏之起源”和“鄄城之由来”是十分翔实的。
查阅诸多字书、韵书和其他史籍,甄字含意多多,但其本意仍为“陶也,从瓦声”,其他之意均从此引申或转化而来。甄作地名使用,给我们的启示是:远古时代,在又高又阔的鄄城大地上,先民们在舜的指导下,忙碌地制作着各式各样的陶器。他们的产品件件精致美观,没有一件是粗劣的。除了自用,他们把多余的陶器运往外地或出卖或交换。于是,鄄(甄)城便成了制陶的中心,并名闻遐迩。这样,同音同意而不同形体的鄄与甄在表示同一地名中相互替代、相互通用就不难理解了。“鄄”字偏重于表示鄄城的地形地貌和城邑,即优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而“甄”字则偏重于表示鄄城先民们从业的特征。鄄与甄的完美结合,则有力地证实鄄(甄)城在远古时期是适宜先民聚集生活的宝地,也是制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先民们在鄄(甄)生活下来。在求生存的劳动中,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文字。他们把最能代表自己地域特征的鄄(甄)作为自己住地的名字,是合情合理的。在今天来看,也是科学的、客观的。我想,这便是鄄与甄产生的原由。作为鄄城人,谁不为先民们的伟大创造而自豪呢!
甄字,今人读“真”(zhēn),而不再读“绢”(juàn)了,为什么?是什么时候开始读“真”的呢?
《吴志》:“孙坚入洛,屯军城南,甄(juàn)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坚以甄与己名音叶,为受命之符。则三国之前未有之人切者。孙权即位,尊坚为帝,江左诸儒为吴讳,故改真音。”这段文字交代了甄(juàn)改读“真”(zhēn)的原因和地区。其原因只是“江左诸儒”为避孙坚的名字,才读成“真”的。为什么改读“真”而不读其他?“坚”与“真”在声韵上有何联系?东吴诸儒没有回答这一问题。所以甄(juàn)改读“真”(zhēn)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况且,这种变化只限于三国时期的吴国,而在蜀魏及其他地域则未必读“真”。
清代学者钱大昕(1728—1804年)在《十驾斋养心録》卷五中的考究却道出了缘由,他说:古无舌上音。36字母中的舌上音“知、彻、澄”三母,是中古音韵时期才由舌头音“端、透、定”分化而来的。“甄”(zhēn),“知”(zhī)同声母,也是由舌头音分化而来的。所谓中古音韵时期是指六朝至唐宋时期,即公元220—1279年间。在漫长的千余年的时间里,甄(juàn)才逐渐读为甄(zhēn),而脱离了“鄄”的读音。以下两例则可以说明其演变的历程。
孙奕,北宋仁宗朝(1049—1055年)进士,他在《示儿篇》云:“甄有二音,学者皆押甄字,在先韵,独真韵反未尝押。此皆相承之久,信耳不信目之过。《文选》张华《女箴》云:‘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句义,肇经天人,则已押真韵矣。’按,《女箴》在三国以后,孙氏未详考此甄无甄音也。”该段文字内容有三:一、在北宋时(960—1126年),甄(zhēn)音还未被学者接受;二、但早在南朝梁代(502—557年)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中已经有人使用了。张华着的《女箴》一篇便是例子。三、而东吴的孙氏,虽然将“甄”(juàn)改为“甄”(zhēn)音,但对“甄”(juàn)在三国以前有没有“甄”(zhēn)音并没详细考证,有很大的随意性。
还有一例,宋代人庄季裕在《鸡肋篇》写道:“甄彻,字见独,登进士时,林摅为枢密。当唱名,读坚音,上以为真。摅辩不逊,坐贬。”林摅为宋徽宗的大臣,官至翰林学士,为枢密之要职。在招考进士时,林摅读“甄”为“坚”,而宋徽宗以为读“真”,二人发生争执,因此林摅受贬。这则故事十分有趣,它生动地说明,直到北宋时,大臣中仍把甄读成鄄。
事实说明,甄改真音有着千余年的历程,实属不易;而鄄的读音却稳固地流传下来,并依然表示着她最初的含意。有人认为鄄由甄演化而来,甄是鄄的母体字。这是对二字的片面理解,是无根据的。因此,是不足信的。
鄄与甄是孪生兄弟,他们同其他汉字一起诞生,同中华文明一起发展。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广袤的鄄城大地上,发生过无数可圈可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过许多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更有数不胜数的名人踪迹深深地留在鄄城土地上。至今,古遗址、古墓葬、石刻、碑碣、名胜等遍布县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藴,永记和赞誉着古人的勤劳、智慧和高尚情操。丰厚的精神财富永铸着先民的伟大功德,同时也昭示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深信,不久,她将化为巨大的旅游产业,为鄄城经济的腾飞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