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史事数千秋 共聚探源流——“中华甄姓历史文化”研讨综述
甄炳昌(甄炳昌,广州市甄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
这次集合了海内外一些甄氏宗亲,在广州市举行的研讨会,真正从文化学术的意义上进行“甄姓历史文化研讨”,很可能这是中国甄姓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难能可贵的是,这次研讨会得到各地甄氏宗亲如此热烈的响应。尤其难得的是,得到文化学术界一些非甄姓的朋友大力支持。如河南刘翔南先生、山东边文纪先生、梁邦奎先生、美籍华人作家冯国栋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张忠德教授等给研讨会送来有分量的论文。我们收到的论文有40篇,在此次研讨会上发言的只有一小部分,下面我综述的内容自然包含未作发言的作者文章。
甄姓历史文化研究,属于姓氏学的一项内容。可以说,参加研讨会的宗亲,多半对姓氏学没有专门研究,对于几千年的甄姓历史文化也缺乏系统的探索。因此,可以坦言,我们的研讨会的学术水平是有局限的。但是,由于大家抱着弘扬甄姓历史文化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使这次研讨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证和认定中华甄姓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甄姓子孙是帝舜的后裔;并根据丰富的文物古迹论证了“甄”姓的发祥地和甄姓氏族发展的主脉
不少论文谈到,甄姓有三个来源:一是帝舜后裔;二是皋陶次子仲甄之后,以王父字为甄氏;三是北魏孝文帝在“汉化”运动中,把鲜卑族的复姓“郁都甄”改为甄姓。在这甄姓三源中,据史籍的记载,说明甄姓主要是来源于帝舜的后裔。东汉人的《陈留风俗传》说,帝舜在黄河之滨帮助部落人制造陶器,其子孙后人因职业、职官以“甄”为姓氏,这些甄氏后人大都出于中山、河南这两郡的望族。唐代人的《广州都督甄公碑》和宋代人的《鸡肋篇·甄氏旧谱·甄复》,都是说周灭商后,封帝舜子商均后裔妫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楚灭陈后,胡公妫满的后人陈通因忠于周王室而被赐“甄”姓,并授陶正之官于洛阳。不仅史籍这样记载,而且全国甄姓人的族谱,都认同古代帝舜为始祖。所以,广州市甄人在《中华甄姓源流与岭南甄氏谱系》一文中指出:“根据史籍和谱牒记载,可以合理推定:中华甄姓起源于帝舜,山东鄄城和河南淮阳乃甄姓之发祥地。”
关于甄姓发祥地考辨。山东边文纪的《鄄甄考》,鄄城县梁邦奎、甄奎山的《甄氏渊源考》,和《山东鄄城历山庙古遗址》等文章,从对古代“鄄”与“甄”字的形成、读音和词义,以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地理内容和人文特征的考证;并根据古遗址和出土文物,对鄄城的由来和变迁作了深入的考证。从而论证了山东鄄城是古代甄姓最早的发祥地。河南刘翔南的《中国嵩山甄氏发源发祥史略》,甄天义、甄金山、甄秉灿的《中国嵩山甄氏源流考》等文章,查证了多种史籍记载,并以我国中原地区大量丰富的文化遗址和地下遗存为依据,考证了自古甄姓出于帝舜后裔,以及河南淮阳陈留古国成为甄氏发祥地之一的史实。幷且,甄天义、甄少杰还在《河南甄氏名门望族历史文化摭谈》一文中,通过对史籍记载和文物古迹的考证,论证了河南甄氏名门望族的渊源和发展过程。尤其是论证了河南、中山甄氏两大名门望族的宗脉源流及其同根同祖的亲缘关系,使我们对历史上甄姓氏族发展的主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对全国和海外甄姓人口的流变及分布情况作了初步的考察
甄姓是一个小姓,但国内外甄姓人口究竟有多少谁也不清楚。况且散居在全国各地的甄族人也缺乏沟通联系。自从2005年广东甄舜河族人举办了“世界甄氏首届恳亲大会”以来,才促进了各地甄姓人串联认亲。此次研讨会的一个专题,就是对全国及海外甄族人口的调查估算。所以,有一些论文提供了这方面的情况。山东鱼台甄锡阁在《关于山东鱼台甄氏族谱及其他》的文章里,根据族谱的记载,对部分省市甄姓人口作了初步推算:山东约70000人,河南约60000人,安徽约40000人,河北约30000人,江苏约20000人,天津约5000人。江苏沛县甄宗臣在《江苏沛县甄氏始祖甄实及后人生息考辨》中,考察了始祖甄实迁沛后枝脉藩衍状况,推算沛县现有甄姓人口近20000人。滕州市甄氏文化研究会提供的资料是:“按历时计算,山东滕州甄洼村的甄氏人口共约4000人”。广东甄人的文章说:“当代中国甄姓族人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广东省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四邑’”。据他们推算,广东的甄姓族人,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应有十数万之众。台山甄仲生写的《台山市甄舜河祖裔众里居分布及人口状况》反映:他们在续修族谱时,分房系分村落对全市甄姓人口普查,掌握了较准确的数据,台山市现有甄族人40000余人。
有宗亲提出:我们甄姓有4000多年历史,世系分明,名人辈出,为什么人口这么少?甄锡阁在他的文章里对这个问题作了初步回答。他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谱系百世内,续长不续幼,续嫡不续庶;其二,续正不续邪,如西周初,十八路反王中最强大的甄宝车没入族谱;其三,全族灭门,后世改姓,如明御史甄玉显被奸相所害,抄家灭门,幸存后人改姓张。是否就是这些原因,大家可以探讨。我认为,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和全国几千姓氏比较,我们甄姓的姓源显得很单纯。前面说到的三个甄姓来源,主要是出自4000多年前帝舜的血缘,后一个来源北魏改少数民族“郁都甄”为甄姓,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这和一些天下大姓相比,如“王”姓,历朝历代有多少宗族因各种原因改属姓王;又如唐代的“李”,又有多少宗族被御赐为李姓。如此说来,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无论在何处,遇到有姓甄的人,问起先祖,很容易找到同源同宗,显得分外亲切,原因是我们这个姓“小”而“纯”。
三、发掘历史上和现当代甄姓名人及其业绩,以激励甄族后人弘扬祖德,继往开来
此前,我们查看史书和族谱,已知历史上有不少甄姓名人,显示了甄族的不同凡响。此次研讨的专题之一,就是发掘古今甄姓名人。所以,有不少论文谈到这一专题,有些作者通过查阅各种史书,对甄族某一名人的经历和业绩作了系统、翔实的记述;近现代有些甄姓名人,或是被新发掘出来,或是对他们分散的事迹作了整合的记述。
甄天义、甄天君合写的《千古悲歌颂甄洛》,对文昭皇后一生可歌可泣的经历,作了系统、细腻的描述,读来荡气逥肠,使我们对甄族这位千古奇女子,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樵夫却步青岩山 望徽直节安国观》一文,是甄天义、甄新奎根据史籍记载和对文物、古遗迹的考证,对唐代甄济隐居青岩山苦读时的高尚德行,以及在“安史之乱”中大智大勇保存气节青史留名,均作了深刻、生动的描写。经过这样整合性的记述,使得甄姓这位伟大先祖高风亮节的历史形象更完美、更高大。
在近代史上,广东台山甄族有一位伟大人物,大家都不熟识,他的事绩出现在这次研讨会上,就是甄秀贞、甄伟雄根据侨刊资料整理而成的《孙中山先生的挚友——甄永锡》。文章记述了永锡公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伟大的一生。他参与创建美洲同盟会,竭尽全力为孙中山募捐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为此他还变卖了父辈留下来和自己经营的全部产业作了捐献。其时,清廷派出鹰犬赴海外追捕孙中山,永锡公以身家性命保护孙先生的安全,秘密与之共食宿,还多次为孙中山脱险立下汗马功劳。辛亥革命后,他被任命为“四邑”稽查,又能清正廉明,鞠躬尽瘁。甄永锡先祖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是我们甄族无上的光荣。
甄姓名医多,古有河南许昌甄权,今有广东开平甄梦初,南北相辉映。甄天义、甄学俭写的《华夏神医数甄权》,翔实地记述了甄权青年时代历尽艰辛拜师学医,后来成了一代名医,曾为唐太宗李世民医治头痛顽疾,为世人留下了不少医学宝典的感人事迹。
张忠德撰写的《现代名医甄梦初》,记述了梦初先生悬壶济世60余年,治病救人无数;对医术精益求精,融中西医医理于一炉,把丰富的临床经验上升为独特的医学理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作品;并荣获首批“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事迹。
四、发掘甄姓历史文化有了新的收获,丰富了其内涵,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甄天义、甄少杰在《河南甄氏名门望族历史文化摭谈》中,对于甄姓4000年历史所涉及到各方面的文化遗迹,作了系统的整合性的发掘与记述,这些文化遗迹共有十大项:“三山”、“三国”、“三城”、“三墓”、“三瓷”、“一井”、“一图”、“一塔”、“一典”、“一观”(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这些文化遗迹,不是甄姓所独有。但是与甄姓的起源、发展密切相关联,尤其是那些藴含着甄姓历史名人的业绩以及墓葬等文化遗迹,对于拓宽甄姓历史文化的视野大有裨益。
此次研讨,有些文章对“甄”字读音的演变作了一番探究。美籍华人作家冯国栋与旅美宗亲甄泳仪合写的《甄姓字的读音琐谈》,从《红楼梦》对甄字读音的寓意,历史上对甄字读音的演变,以及国语与不同地方方言对甄字读音的差异等几个方面,考察了甄字读音的相异与统一的状况。山东边文纪的文章,除了考证“鄄”与“甄”二字的文化内涵,还以丰富的历史资料,论证了“甄”字从读“坚”音到读“真”音的演变过程。这些研究,使我们从中增加了对甄姓历史文化的知识。
关于甄姓历史文化发掘还有两个看点:一是各地甄姓人重视成立甄族社团组织,积极开展甄姓文化研究。河北无极县甄氏宗亲1995年4月便成立“无极县甄氏文化研究会”,并编辑出版《甄氏文化通讯》为会刊。这个文化研究会,时任县人大主任甄申国为名誉会长,曾任县文化局长孙全健为会长,《无极甄氏族谱简编》一书的作者刘宗诚副编审为学术顾向。因有这样的阵容,所以他们开展甄氏文化研究很有成效。山东鄄城、鱼台、滕州和江苏沛县均成立甄氏文化研究会,积极组织甄氏文化研究。河南嵩山甄氏文化研究会更是汇集了雄厚的力量,他们近年编修之《嵩山甄氏族谱》,其历史文化含量之大,出版装潢之精美都是空前的。
二是广东“四邑”甄姓在世界各地成立甄氏宗亲会之多,以及举办族刊、侨刊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大,都是全国甄族之最。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三藩市甄族人成立“第一堂”的甄舜河堂后,洛杉矶、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的甄氏宗亲会便相继出现。此外,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也成立了“四邑”甄姓人的甄氏宗亲组织。广东“四邑”设在开平三埠镇的甄舜河堂历史悠久,与海外的甄氏宗亲组织遥相呼应。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便创办了族刊《曙光月报》,抗战胜利后又创办了《中山月刊》,及至1992年创办了影响遍及世界各地甄族人的《舜河侨刊》。这些刊物为沟通乡情侨情,凝聚亲情,为祖国和家乡建设作出了贡献。
五、此次研讨、恳亲活动,为海内外甄族人架起一道桥梁和构筑一个平台,使原来没有联系的宗亲今后可以互访恳亲;有利于各地宗亲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互惠活动
山西省代县上馆镇瓦窑头村党支部书记甄喜元写了《向天下甄族人认个亲》的文章参加此次研讨会就是一个典型。他说瓦窑头的甄族人于明代从河北迁来,至今有600多年,此次从网上看到广州举办的这次研讨会,便主动和我们取得联系,表示通过这次联谊活动,今后要和全国的甄族人融汇在一起。
湘西甄族的一支宗脉,过去我们一无所知,没有任何联系。此次湖南省会同县广播电视局甄必祥送来参会文章《湘西甄氏族系》,使我们对这支宗脉的状况有了基本的认识。湘西地区的甄姓人有万余之众,主要分布在会同县和靖州县。据他们的族谱记述,其远祖是东汉“瘦羊博士”甄宇,近祖为甄宇后裔甄孟成;湘西甄姓始祖是南宋时任礼部尚书甄羽后裔甄长寿之孙甄英。族谱还记载了自汉唐以来的历代甄姓名人。通过此次联谊活动架起的桥梁,像湘西这样散居在各地的甄姓族群,可以汇入全国甄姓人活动的主流中。
至于构筑一个平台,以利于各地宗亲交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共议合作发展,这本来是研讨会一个专题内容,但此次研讨议论不多。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的是,广州市甄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甄伟钢,在研讨会致开幕词中,呼吁宗亲们“弘扬甄氏文化,加强敦睦宗谊,共议合作发展”。他认为,甄氏历史文化有四个特点:一是甄姓氏族源流正统,历史久远;二是甄氏族人自古贵责,心怀天下;三是甄氏族人尚智明德,仁义为本;四是甄氏族人自强不息,果敢坚毅。关于怎样体现“合作发展”的主旋律,甄伟钢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树立“寻根联谊,合作发展”的甄氏文化经贸理念;第二,发掘甄氏文化的精神内涵,宗亲们积极当好文化经贸交流信使的角色;第三,利用甄氏族居地缘关系,依托甄姓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甄伟钢还提出,今后要以“四个一”,即一个平台(研讨会)、一条通道(网站)、一本书(论文集)、一代人(年轻人)去加强各地甄氏宗亲的联系,以发展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弘扬甄姓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好主张。
以上列举的五个方面,是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收获。从参与研讨的全部文章来看,还涉及对甄姓历史文化一些问题存在不同看法,但来不及展开讨论。例如,全国各地的甄氏族谱均认同甄姓来源于帝舜,但“舜陶甄河滨”具体是在什么地方还有不同的说法。据大多数史籍和族谱记载,“舜陶甄河滨”的地方,应是在山东鄄城。又如,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甄姓人物,祖籍是河北中山无极,而其主要活动和业绩却在河南洛阳等地,由此引发中山、河南两望族争属。其实,古今人物祖籍和创业地方不同是常有的事,分别记载清楚便是。还有,曹植的《洛神赋》,是否有怀恋嫂子甄洛的“感甄说”,甄炳尧在《关于曹植〈洛神赋〉“感甄说”之我见》中,以大量史家评注论说证明“感甄说”是谬误的。甄姓历史4000多年这么长,涉及的人和事这么多,人文内容如此丰富,对某些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那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只是,我们应当把这些存在观点分歧的问题放到文化学术的层面上去探讨,抛开地域偏见,相互切磋,达成共识,为弘扬甄姓历史文化而努力。
2008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