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石器时代,南海北岸的人类活动遗址大量增多,星罗棋布在河旁海边。这里可以说是当时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地方之一。丰富的鱼类资源和植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生命所需的粮食;温和的气候,繁衍出众多的生物。贝丘遗址与沙丘遗址是这一地区这一时期最具特点的文化现象。
一、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是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有大量的先民食用后遗弃的贝殻为特征。在贝殻的文化层之中夹杂着其他动物遗骸和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还往往发现房基和墓葬。据袁靖先生统计,我国沿海地区已发现贝丘遗址200多处①。广东省已经发现70多处,两广相加已达150处,占全国的75%②。贝丘遗址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层堆积中的大量贝殻。大型的贝丘遗址中贝殻可达几百吨。贝殻的种类有:河蚬(Cordiculafluminea)、胡桃蛤(Nucula sp)、文蛤(Meretrix sp)缢蛏(Sinonvacula sp)、牡蛎(Ostrea sp)、蚶(Arca sp)、海月(Piacuna sp)、镜蛤(Dosinia sp)、丽蚌(Lamprotula sp)、楔蚌(Cuneopsis sp)、圆田螺(Cipangopalupina ap)、环棱螺(Bellamya sp)、蜓螺(Nerita sp)、锥螺(Turritlla sp)等,动物类遗骸有鱼类、两栖类(如鳄、鳖、龟等)和陆栖脊椎动物(如象、牛、猪、狗、猕猴、鹿等)以及飞禽类动物。
广西学者将贝丘遗址进一步划分为洞穴贝丘、河旁贝丘、海滨贝丘等类型①。据蒋廷瑜先生硏究,广西境内目前发现86处贝丘遗址,其中洞穴型贝丘遗址42处,河旁型贝丘遗址33处,海滨型贝丘遗址11处。洞穴型贝丘:都在岩洞内或岩厦下,这类洞穴遗址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不同,除了洞口位置相对较低外,其文化堆积中富含软体动物介殻,所含动物遗骸还没有石化。较为重要的遗址有盖头洞遗址、白莲洞遗址、庙岩遗址、甑皮岩遗址、鲤鱼嘴遗址等,大都分布在桂北地区。河旁贝丘遗址,是人类从山区向河边阶地发展的结果,他们以淡水鱼类和介殻类水生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开始粗放农业。这类遗址因地表暴露大片粉白色蚌殻和螺殻,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螺蛳山”“螺蛳地”,遗址多高出附近河流面3~20米,在临河面往往被河水冲刷,暴露出很厚的贝殻堆积层剖面。地表往往可以采集到石器、骨器、蚌器、陶器残片和动物遗骸等。代表性遗址如邕宁顶蛳山遗址、西津遗址、秋江遗址、豹子头遗址、江西岸遗址等。这类遗址主要分布在桂南郁江一带。海滨贝丘,主要分布在近海的地区。这类遗址一般都有较厚的文化堆积层,有的可以分出上、下两层,其中包含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蚌器、夹粗砂陶片。石器以具备尖端厚刃的蚝蛎啄、手斧状石器为典型,器型简单、粗陋,陶器都是夹砂粗陶,饰绳纹、篮纹,或挂红色陶衣。代表性遗址主要有亚菩山遗址、马兰嘴遗址、杯较山遗址。
据黄启善先生介绍,广西史前洞穴遗址的人类,在选择居住地时,以洞口朝南或朝东为居住地,这样可以避风寒,而洞口距地面不是很高,方便出入,又可以防止猛兽的夜袭。同时,离江河水源不远,也为捕捞作业提供了方便。他们是广西古老的渔民。广西河旁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拐湾处,或大小河流汇合的三角嘴上,一般前临江,后靠山,附近有较开阔的平地高出水面3~20米。
广西南部邕江、郁江、浔江沿线及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是比较靠近海的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存在顶蛳山文化、大龙潭、石足山、亚菩山、马兰嘴、独料等几种文化类型①。
广东学者李平日先生等按照贝殻属种的组合特征,将贝丘遗址细分为三种类型:即河岸型贝丘、海湾型贝丘和河潮型贝丘。它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地理环境②。
1. 河岸型贝丘,贝殻主要来自以径流为主的河道中。贝类以淡水种为主,如河蚬、圆田螺、丽蚌等,而以河蚬最为丰富,半咸水种或广盐性属种数量较少,咸水种属数量较少,咸水种基本不见。这类贝丘反映先民当时主要从事河上捕捞和采集,居住地离海较远。
2. 海湾型贝丘,贝殻主要来源于河口或海湾地区。贝类以半咸水种或广盐性属种为主,如牡蛎、蚶、蛤等。这类贝丘反映了当时先民的经济活动范围主要在河口和海湾一带,居住地就在海湾或离海岸较近的地区。
3. 河-潮型贝丘,介于上述两种贝丘类型的过渡类型。这类贝丘反映了先民的经济活动范围主要在河口附近受咸潮影响的潮流段。
北京学者赵辉、袁靖先生等从遗址地貌状况,将贝丘遗址归纳为3种类型③:
1. 丘岗型,遗址絶大多数位于小山的山岗上,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为10余米,也有个别遗址位于西樵山的山腰处,距地面的相对高度为180米左右。这些遗址所据的山势均呈孤立状,其周围相当大的范围内都是平地。
2. 台地型,遗址位于海拔较高、范围相当大的台地上,遗址所在地稍高于周围的平地,相对高度有2~3米左右。
3. 海岸型,遗址位于距离现在的海岸线不太远的地方。
在这3种类型中以台地型数量最多,丘岗型次之,海岸型最少。
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中部。重要的贝丘遗址有高要蚬殻洲①、茅岗②、三水银洲③、东莞蚝岗④、村头⑤、石排圆洲①、南海鱿鱼岗②、佛山河宕③、大同灶岗④、西樵山镇头(第七地点)⑤等。
广西地区,属于海滨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经过试掘的有东兴亚菩山和马兰咀山两处。两遗址位于临海河口地带的小山岗上,在包含大量贝殻的文化层中,发现了较多的打制石器、少量的磨制石器和夹砂陶片,打制石器有蚝蛎啄、砍砸器、手斧状石器、三角形石网坠等,尤以蚝蛎啄最富代表性⑥。河旁贝丘遗址集中在以南宁地区为中心的扶绥、武鸣以东邕并横县以西的左右江、邕江及其支流附近地区。经过试掘的主要有邕宁顶蛳山遗址⑦、邕宁长塘遗址、豹子头遗址⑧、横县西津遗址、扶绥江西岸遗址、扶绥敢造遗址等。
二、沙丘遗址
距今10000年前后,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海平面逐渐上升。到距今6000多年前,海平面在现今的高度上保持相对稳定,这时,在南海北岸及其岛屿上形成了众多的海湾,这些海湾多属于河口湾类型,径流自陆域带来的泥沙较多,在海口或湾口形成拦门沙或拦江沙,一些海湾沙丘或沙堤上,开始有人类活动,并形成具有特点的史前时期沙丘遗址。这类遗址主要分布于现今珠江三角洲前缘、海滨或海岛的海湾地带,珠海、澳门、香港、深圳、中山等地共有数以百计的沙丘遗址,在海南岛的陵水,广西的防城港和粤西的新会、粤东的海丰、南澳县等地沿海也有部分沙丘遗址发现。沙丘遗址可以分为两种大的重要的类型,一种是沙堤-泻湖类型沙丘遗址,另一种是山前坡地型沙丘遗址。两种类型的沙丘遗址都是在海湾中形成,所以也统称为海湾沙丘遗址。
1. 沙堤-泻湖类型沙丘遗址
沙堤-泻湖类型沙丘遗址,也就是沙堤遗址。这种提法很普遍,学术界甚至一度将所有的沙丘遗址都统称为沙堤遗址。遗址位于海湾之中,前有海水,中有沙堤,后有山岗,在沙堤与山岗之间有一片泻湖,人类主要在堤上生活。这种类型的遗址主要代表有:
(1)香港涌浪新石器时代遗址
涌浪遗址位于香港新界屯门的西部海岸,地处珠江口东侧,其南与龙鼓上滩和龙鼓滩新石器时代遗址隔山相邻,西与龙鼓洲和深圳新石器时代遗址隔海相望。涌浪西北面向海,其余三面为高100米以内的低山丘陵环抱。湾内的陆地呈瓢把形,北窄南宽,南北长约450、北部宽约60~80、南部宽达200~300米。由山丘至海岸,地表走势分为三级台阶,呈平缓状向大海倾斜。地质堆积包含有近代海滩沉积、高位海滩沉积、阶地冲积和洪积物、山坡冲积和山坡坡积等多种地质地带。南区第二、三级台阶之间还有一片古泻湖,遗址地处天然海湾内第二级、第三级台阶的高位海滩沉积(Qrd)和山坡坡积(Qd)地质地带。
(2)澳门黑沙遗址
路环岛地貌种类丰富,有丘陵、海滩、沙堤、泻湖等。黑沙位于路环岛东面,海湾由东北向西南伸延,朝东南面开口,海岸1200米,东临无垠的南海,背靠路环最高丘陵塔石塘山。海湾两角岩崖,左右环抱。黑沙遗址位于山侧,山间溪流终年不絶。关于黑沙地貌特色,邓聪先生在《澳门黑沙》考古报吿中有所概括:
A黑沙为无障壁海岸类型,海湾开口113度,即正东南方向,台山广海铜鼓湾、下川岛的王府州和三灶岛的草堂湾均具有此特征。
B海湾两边为大型岩岸岬角,坚挺陡峭,由硅化花岗岩所组成。海湾湾向内陆,若以现今岬角的岸线起算,湾深达600~700米,两岬角间长1200米左右,与海滩外沙堤长度基本一致。海岸弯曲率大于1.78,属堆积海岸。
C海湾内有数级沙堤,近海一级沙堤顶面平缓,两坡较陡。内坡、顶面、外坡坡度分别为3~4.2度和7~8度,较粗白沙覆盖于沙堤顶面,沙堤斜坡间杂黑沙,近海一级沙堤与三级沙堤之间,尙形成有颇为缓平的二级沙堤。现在被开辟作黑沙公园停车场范围,就是二级所在。三级沙堤为滨海红沙土。沙堤与山边坡积之间为古泻湖,现已乾涸,尙有沼泽化并不甚发育的沼泽土。
D黑沙湾湾口宽广水深,近岸水深2~3米。东端大担角为海岩岬角,波浪作用强烈。南端黑沙角亦同样基岩裸露,海排石发育良好。由于海浪长期侵蚀,形成海蚀洞群。
在第三级沙堤与山间坡积地之间,是一片大面积的泻湖。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泻湖早已乾涸,在山边与沼泽西面边沿地带为黑沙村,沼泽东面与三级沙堤间往日为农田,近年多已成为荒地。据学者分析,黑沙泻湖原为季节性地表沼泽,分布面积不大,沼泽土堆积较薄,沼泽化程度较轻,具体表现在机质的泥炭化和矿物质潜育化的过程不够典型。
2. 山前坡地型沙丘遗址:
山前坡地形沙丘遗址,以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是笔者从沙丘遗址中划分出来的一种类型。山前坡地型沙丘遗址与沙堤-泻湖类型沙丘遗址同样,都是在海湾之中,但有两点不同:一是沙丘后没有泻湖;二是沙丘与相连的山前坡地,都可能是人类主要活动场所。
(1)宝镜湾遗址
宝镜湾位于高栏岛西南部的南径湾的海湾之中,是南径湾东部的一个小湾,海湾作弧形,长约300米,沙滩长约100米,湾口朝西南。宝镜湾一带为沿海丘陵山地,基岩为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宝镜湾一带的地貌经过了大的地质变动,大片花岗岩直接裸露地表,许多岩块沿节理面裂开,还有的岩石呈滚动状,这里是花岗岩球形风化岩崩坡积区。遗迹堆积的成因,从野外观察主要是坡积、表层片流堆积、部分风成堆积和原生地风化残积物的混合体。1997年以后,对宝镜湾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至2000年8月,已经发掘揭露500余平方米。在长期的考古调查中,在宝镜湾沙滩上多次找到史前时期的陶片。大自然的造化使宝镜湾成为一个天然良港,可惜沙丘上的遗存在塡海建港时已经毁掉,最近几次发掘点主要是连着沙丘的山坡地。该岛是人类的良好栖息地,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食物丰富。在遗址中已经发现大量先民在风化岩石上或生土中凿出的建房柱子洞,发现当时制作玉石器的作坊,发现大量的陶器、石器,在遗址周围还发现藏宝洞西壁岩画、藏宝洞东壁岩画、大坪石、宝镜石、天才石等多处石刻岩画。
(2)平沙棠下环遗址
位于珠海平沙南郊分场马头山东北翼-马尾的东南坡。遗址地势低洼平坦,原是古海湾的一部分,近年围海造田辟为甘蔗地。遗址南面的马头山海拔136.2米,原是古海湾内的一个岛屿,它与东面海拔144米的烟墩山互为犄角,马尾则伸入两山之北的海湾之中,这个古文化遗址的面积达1.2万平方米。1994~1996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硏究所与珠海市平沙管理区文化科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500平方米。这里发现新石器时代晩期和商时期的地层堆积。新石器时代晩期地层中出土石网坠、石锛、石饼等石器,亦出土夹砂陶釜,以素面为主,还有绳纹、戳印、刻划等纹饰,还发现泥质彩陶圈足盘等陶器;在商时期地层中,发现烧灶、石器加工场、石砌活动面等遗迹,以及陶器、石器、玉器、水晶器等物品,其中陶器种类较丰富,有釜、罐、豆、盘、支脚、器座、钵等,各式印纹陶较为发达,石器有镢、网坠、斧、锛、刀、砧、砺石、铸铜石范;武器有戈、镞、矛;装饰品有环、玦、坠饰等。
(3)东澳岛南沙湾遗址
东澳岛是万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岛的西南面有一个海湾叫南沙湾,人类的活动遗址就在海湾的沙丘上发现。海湾呈弯月形,东西长100米,南北宽40米,高出海面约5米,东北和山岗相连。这里有发达的沙滩和沙丘,西南面有小溪流入南沙湾。经过调查,这里发现石网坠、铸造铜斧的铸铜石范及石锛等石器,还有陶釜、罐等器物残片,主要有夹砂灰黑陶和灰陶、泥质灰陶等。为先秦时期文化遗址。
(4)东湾仔北遗址
马湾岛是属于香港新界荃湾区管辖的一个小岛。该岛南北长,东西窄,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岛上丘陵起伏,基本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岛的四周大多为悬崖峭壁,仅东北、东南和西部沿岸有几个较为平坦的海湾。马湾岛东北角有一个名叫东湾仔的海湾。海湾的北、西、南三面为低矮的丘陵所环抱,东面临海。在现代沙滩的背后,为一长条形的古代滨海沙堤,沙堤海拔高度在5~7米之间,南北长约100、东西宽约30米,总面积接近3000平方米。东湾仔北史前文化遗址在沙堤的北端,由海岸至山丘,地表走势分为三级阶地,地质堆积包含有近代海滩沉积(Qb)、高位海滩沉积(Qrb)、山坡冲积(Qa)和山坡坡积(Qd)等各种地质地带。第一阶地海拔5米以下,属近代海滩堆积(Qb,俗称上升沙滩或上升沙堤),第二阶地海拔高度5~7米,地表均为沙质地。第三级阶地为小山丘,属冲积(Qa)和坡积(Qd)地带,海拔高度7~24米,表层土壤为红粘土,基岩为中生代侏罗-白垩纪的凝灰质岩。遗址正位于第二级台地上,地处第二级阶地和第三级阶地之间的高位海滩沉积(Qrb)和山坡坡积(Qd)地质带。发掘该遗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与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认为:东湾仔北遗址属于珠江口地区典型的海湾上升沙堤遗址。东湾仔北遗址总面积3000平方米,分三期遗存,第一期年代约为公元前3700~公元前2900年;第二期年代为公元前2200~公元前1500年,发现19座墓葬,是香港地区目前最重要的一批史前人骨资料;第三期年代约在公元前1500~公元前500年间,属浮滨文化。
南海北岸及岛屿上几乎所有的沙丘遗址都在海湾之中,海湾的湾口朝向,并无特定向,东南西北各方向都有,以向东、东南、西南者居多。如珠海淇澳岛的后沙湾、牛婆湾、婆湾、南芒湾等沙丘遗址都位于该岛的东部,而海湾湾口也主要朝东;三灶岛的草堂湾遗址、东湾仔北遗址朝东南,不过宝镜湾遗址和咸头岭遗址的湾口则是朝西南,香港地区的涌浪遗址朝西北。
三、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的关系
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南海北岸地区较有特点的人类活动遗址。由于局部环境的不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甚至可以大体划出其分布区域:一般沙丘遗址都较靠南,而贝丘遗址都较偏北。不过,世事也无絶对,近年在番禺鹿颈南沙地方也发现一处沙丘遗址,这个遗址的纬度比一些贝丘遗址的纬度还高。
贝丘先民与沙丘先民食物来源都主要是从水中获取,捕鱼和采集是主要的生产活动。无疑,贝丘先民的采集贝类食物的活动较为突出,攫取贝类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但考古发现的沙丘先民其实也采集和食用贝类,例如在香港的东湾仔、深湾、白曹湾等遗址之中都有成堆的贝殻出土。在香港蚝涌、珠海宝镜湾等遗址之中就曾发现大量用于开启蚝殻的尖状石器——蚝蛎喙。
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相比,贝殻发现较少,而打鱼用的网坠则相对较多。笔者以为,个中原因与采蚝开蚝的地点及其处理贝殻的方式有关。自古以来,环珠江口地区的海岛海湾的先民就有在海边就地取得蚝肉的习惯,并不全是将蚝整个取回住地。在《广东新语》中有记载,这里的先民用烟熏火烤使附于石壁上的蚝张开口,而蚝民直接夹取蚝肉①。由于在海岛上,即使有部分牡蛎被带回住地,由于海水的冲刷也较易将贝殻冲走。而在珠江三角洲中段的先民则有人工种蚝养蚝的传统,并习惯于将蚝采回家中再开殻取肉。于是大量的蚝殻堆于居住地及附近而形成贝丘。再就是环珠江口地区史前先民的人类体质特征与附近贝丘遗址先民的体质特征相同。人类学家对东湾15座墓葬的残存人骨进行了艰苦的修复、鉴定和可能性限度的测量,东湾仔人具有长而窄的颅形,眉弓和眉间突度发育适度,具有额部丰满、低眶、低面、阔鼻、齿槽颌突、铁铲形门齿等特点。东湾人平均高度为162.8厘米,骨骼鉴定与比较显示了东湾人与华南、珠江三角洲、福建同时代的居民如甑皮岩人、河宕人、昙石山人一样,有热带区域种族的相似特征,属蒙古南亚人种①。发展至距今4500年后,沙丘遗址先民中开始流行拔牙的风俗。曾骐先生认为:这种拔牙的习俗起源于距今6500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之中,至6000~5200年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也开始出现,而广东、福建拔牙的习俗的发现,要晩至距今4500~3500年的华南新石器文化、昙石山文化时期。
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的葬俗相同。在贝丘遗址的佛山河宕和沙丘遗址的香港东湾仔遗址之中都有大量墓葬发现,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从考古发现的陶器、石器等物品的特征看,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文化的遗存有着相当的相似性,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中下游地区的贝丘遗址,旣表现出同时代特征,又表现出文化的联系。从彩陶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土彩陶的遗址,属于沙丘遗址的有:香港大湾、舂坎湾、蟹地湾、南丫岛深湾、铜鼓洲,澳门黑沙,珠海后沙湾、宝镜湾、赤沙湾、棠下环、金鼎东岸,深圳小梅沙、大梅沙、大黄沙、咸头岭,海丰汕尾沙坑北,中山龙穴、白水井等遗址;属于贝丘遗址的有:增城金兰寺、东莞篁村蚝村、肇庆蚬殻洲遗址等②。后沙湾遗址一期出土的彩陶有圈足盘、罐等,采用赭红色彩,圈足盘的圈足、罐的口沿是主要的施彩部位,器型内外施彩,图案为与海水有关的条状纹、波浪纹组成,在圈足盘的圈足上,彩与镂孔和划纹相组合,而罐只发现尖唇、侈口、卷沿的上部,肩以下残,领部三周或内彩一二周带纹。中山龙穴遗址出土有丰富的彩陶,完整器为盘和碗,施赭红色彩,条带状纹饰,更有特点的是,器物的表面图案上,多了锯齿状饰,在圈足上,锯齿状纹饰中还有小圆镂孔,其下有一条直线划纹,彩陶多施于磨光红陶上,少数是在白陶衣上绘暗红彩,多数是在器表上施彩,少数内外施彩。中山白水井遗址也出有大量的彩陶片,这个遗址只发掘53平方米,文化层厚50厘米,共计出土陶片1008片,其中彩陶计540片,比例占到53%以上①。彩陶为泥质陶,以砖红胎彩陶偏多,而灰白胎彩陶也有相当的比例。与后沙湾遗址一样,与彩陶相伴的还有装饰有压印纹饰的白陶。深圳大黄沙发现25个个体的圈足盘,可惜全部都是残器,圈足盘上绘宽带纹、锯齿纹赭红彩并以划纹、镂孔相配。咸头岭遗址之中素面圈足盘与彩陶圈足盘同一层位出土。这一时期的陶器器形有釜、罐、圈足盘、器座、支脚、器盖等。器表多饰细绳纹、绳纹、条纹,贝划纹在这一时期较为流行,形成水波状纹、弦纹、大方格纹、三角纹。所谓贝划纹,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分有特色的一种陶器表面花纹装饰,在深圳大黄沙、咸头岭,珠海草堂湾等沙丘遗址之中特别流行,是一种利用成排的多齿工具,在陶器胚胎表面划出的纹饰,一般四至六道一排,划成锯齿状、波浪状、绞索状或平行直线。有人利用海边拾到的海贝,也就是那种边上带有多个刺突的海贝,在陶器胚胎上作过划纹的实验,能取得与古代陶器表面相同的纹饰,于是人们相信这些纹饰就是古人利用贝殻划出的纹饰,于是这种纹饰被称之为贝划纹。除贝划纹之外,还有贝印纹、叶脉纹、编织纹、弦纹、附加堆纹。在宝镜湾遗址除了划纹外还特别流行刻纹,而咸头岭遗址则流行戳印篦点方格纹为地的浮雕式图案纹。
石器方面以磨光石器为主,并有打制和天然石料石器。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凿、圆饼形石器、有槽石拍、尖状石器、石杵、石敲砸器、石球、凹石器、砺石等都流行。新石器时代中期,石斧、石锛以长身锛和梯形锛为主,少量双肩石器,而在新石器时代晩期,也就是相当于香港涌浪上文化层时期,则较多石锛、有肩石锛、石斧、有段石斧,还出现有肩有段石斧和石锛。
彩陶在贝丘遗址之中也有发现,但是其数量与环珠江口地区相比,更为少见,而且从年代排序中可以看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珠江口地区彩陶年代要稍早于中部地区。从活动的时间上看,处于环珠江口地区的沙丘遗址年代上并不晩于贝丘遗址较多的东莞、佛山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个中原因还待进一步探明。
新石器时代中期珠江口地区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实际上在文化面貌上存在着较多的共性,所以大部分学者都将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考古学遗存归于一个考古学文化。或称其为“大湾文化”,或称其为“咸头岭文化”,或称其为“后沙湾文化”,或称期为“西樵山一期文化”,或称其为“金兰寺一期文化”等。
相当于沙丘遗址涌浪文化(上层)年代的沙丘遗址,有后沙湾二期、大屿山沙螺湾西岬角、深圳鹤山下和赤湾的部分遗存。贝丘遗址中较重要的有鱿鱼岗第一期遗存、三水银洲第一组、南海灶岗、佛山河宕、东莞圆洲等遗存。从陶器看,以浅圈足罐、陶豆和印纹为特点,其中纹饰又以曲折纹为最具特色。宝镜湾遗址出土的敛口豆、子口豆等与三水银洲遗址第一组出土的同类陶豆十分接近。贝划纹在新石器时代晩期的宝镜湾、涌浪遗址、商时期的棠下环遗址等也有发现。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并不多见,珠海宝镜湾遗址出土陶片上万片,但只发现两件陶鼎足,其中一件瓦足,同类器见于三水银洲一期贝丘遗址中(如三水银洲M30:4),另一件为一头大一头小的柱状鼎足。
贝丘遗址与沙丘遗址之中的文化内涵除陶器外,石器也大体相同,新石器时代晩期除了承袭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如石锛、石斧、石箭镞等外,石玦及制作玉石玦时保存的石环芯、纺轮等开始大量出土。捕鱼用的网的部件——网坠、沉石,及供船用的石锚也大量出土。网坠以天然河卵石稍作加工,成为有两个缺口的所谓“亚腰形”石网坠居多,也有一个缺口、三个缺口、四个缺口的各种石网坠。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稍有差别。贝丘遗址以河宕遗址为代表,而沙丘遗址以香港涌浪遗址为代表,两者之间有共性,同时也有相当的个性,虽然这一时期的遗址之中有玦出土,但是,其数量则大有不同,沙丘遗址之中的珠海宝镜湾遗址、澳门黑沙遗址、香港涌浪遗址及属于商时期的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等地都发现大型制作玉石玦的手工业作坊,包括石料、石坯、半成品、成品、废品、附产品、工具等一整套物品都在一个地点较集中地出土。相对来说,贝丘遗址之中出土的石玦数量较少,显得较为零星。另外,用于捕鱼的网的部件——网坠的数量及其个体的大小也都有所区别。沙丘遗址之中如宝镜湾、棠下环、涌浪等遗址出土网坠的数量在800件以上,有的多达1200件,而贝丘遗址之中鲜有这样多的数量,而且在贝丘遗址之中也没有土过重达18.5千克的石锚和数以十计的大量的沉石。
以上分析可知,沙丘遗址和贝丘遗址的形成,同史前居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有关。不能把它们作为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更不能认为两者是同一文化的两种类型①。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沙丘遗址与贝丘遗址在文化面貌上有着相当的共同性。在一定的层次上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同时,环珠江口地区与珠江三角洲中段也有其不同的文化特点,它也反映沙丘先民与贝丘先民在生产活动中,渔业和农业的比重是不同的,生活方面,其风俗也各有所偏重。
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与闽台地区文化有较大差异,而与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有过相当密切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彩陶和白陶。在大溪文化早期的洞庭湖区的皂市下层时期就已经出现红地黑彩的宽带纹彩陶,到大溪文化中期,开始出现红地赭色彩,珠江三角洲地区没有发现黑彩,所见均为红彩,这与大溪中期相似,但其早期的宽带彩的装饰,与大溪早期的肇始时也有相似之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彩陶在繁荣期花纹题材多达50多种,但大都离不开水的各种形态。大溪文化彩陶的花瓣纹、弧线圆点勾叶纹以及薄胎彩陶上的平行线段纹和卵点纹在珠江口难以见到。其他以水为题材的纹饰,如水波纹、漩涡纹、S纹等,与珠江三角洲所出有相当程度的相似。不同之处是洞庭湖区彩陶最多见的为罐,其次才是盆盘类器①。白陶在大溪文化之中从早到晩都有一定数量,如洞庭湖区的汤家岗遗址,大溪文化早中晩三期均有泥质白陶,分别占4%、5.3%、0.6%。在环珠江口地区出彩陶的遗址几乎都出白陶。珠海后沙湾遗址、宝镜湾遗址、中山龙穴遗址、深圳咸头岭遗址中均出白陶,以圈足盘居多,在咸头岭遗址1997年的考古发掘之中还出有罐、钵、盆、杯等器型。咸头岭白陶的浅浮雕式花纹图案,千姿百态,多以独立的图案为单元,杨耀林先生认为:“咸头岭白陶与汤家岗白陶最大的共同点是浮雕图案以篦点小方格为地。差异是汤家岗器形多见圈足盘,偶见豆(到大溪中期才出现钵),图案常见连续纹饰。”
关于环珠江口地区与洞庭湖区的文化关系,湖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何介均敎授曾着专文论述②。在分析了两地的彩陶及与闽台地区的彩陶的异同之后,何先生认为:“环珠江口大湾式彩陶盘这一类型彩陶接受的直接影响只能是来自于邻近的长江中游地区特别是偏南的洞庭湖地区,可以明确地说:它是受同时期洞庭湖地区大溪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我且认为,彩陶传播至环珠江口这一事实,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大溪文化众多因素向南推进的一个部分。”关于白陶,何先生也认为:洞庭湖地区旣是白陶的原生地,又是白陶向外传播的中心。白陶呈辐射状传播达数千里之遥,它名符其实地成了大溪文化的使者。环珠江口地区与洞庭湖所出也极相似。一、主要器形均为圈足盘;二、装饰方法,除少量刻划和戳印纹外,多为压印和模印,而且压印和模印的具体制法包括工具也都相同;三、模、压印的图案相近,均多见圆点及波折纹,S纹以及它的复合纹饰;四、制作原料:洞庭湖所出白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铝,与本地地层深处的白膏泥成分相同。珠江三角洲各遗址所出白陶,未见化验报吿,何先生认为也多是白膏泥,内含极细的砂和云母片。由于白膏泥纯度的差异,因而呈现出偏灰、偏黄、偏红等色度。
李伯谦先生根据现有考古资料的硏究认为:“岭南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区域,即粤东的梅江——韩江、榕江流域,粤中、粤北的东江、北江流域以及桂东的桂江、贺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南地区及桂南的郁江流域,桂西北、桂北的红水河流域。以上五个区域的新石器时代和靑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其实都各有特点,发展、演变的途径也不尽相同。”①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