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资源的短缺与退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我国土地问题尤为严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各种土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地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社会稳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是危及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土地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由于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综合体)以及学科特点(综合性与区域性)与土地研究的一致性,加上地理学研究工具GIS的重要应用价值,地理学科在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显现出明显的优势,相关地理单位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国内土地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山大学在土地研究方面有比较早的历史,是我国土地类型研究的发祥地之一,曾积极参与了土地详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等工作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7月,为了充分发挥土地研究方面的人才与学科优势,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通过团队整合,组织校内不同学院的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城市区域与规划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系、行政管理系、法律系等单位的土地研究与教学人员,成立了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一个以土地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基础,围遶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问题,进行相关政策、策略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学术交流,力图为国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的学术机构,土地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现代调查技术与方法、土地(房地产)评估、土地管理和土地信息系统等。
自土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中山大学的土地研究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首先,土地研究中心教师承担和主持了一系列土地调查、评价、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8年间土地研究中心教师共承担土地研究项目约150项,项目总经费约3500万元,其中单项课题经费过100万元的有6项,目前还承担有教育部重点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08171)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专题“高精度土地调查技术” (项目编号:2006BAJ05A10)等土地研究课题。其次,科研成果比较突出,2004~2008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约90篇、出版著作6本,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奬励一等奬1项和二等奬1项,包括董玉祥主持的《1:1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技术研究》2005年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奬二等奬,董玉祥参与的《率先发展地区土地调查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获得国土资源部的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奬一等奬。同时,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土地研究中心协办了2006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的“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等。在土地研究中心人员的辛勤工作下,中山大学土地研究的学术声誉日益提高,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土地学会的理事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等,幷且被获准为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单位。
近期中山大学在土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较为突出的成果,由董玉祥、张青年等人完成的“1:1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技术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研究属于土地调查与评价方面的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成果,以现势性强、精度高且定位准确的1:1000数字地形图为工作底图,结合成像清晰的1:5000数字彩色正射影像图,按照国土资源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通过外业调绘、内业处理建库等步骤,全面查清了佛山市南海区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权属龢利用情况,建立了南海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最终结合国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土地利用的自动动态监测/变更,做到了“一查多用”和“一库多用”,技术上探讨了1:1000 比例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的技术路线、工作流程、调查方法、技术标准与要求等,为国内同类地区开展类似调查提供了成熟的调查技术方法和成功范例。本项成果是国内首次完成的1:1000比例尺的县级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调查技术、方法、流程与步骤,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成果填补了国内在该方面的空白,创新性地解决了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三项关键技术:一是探讨了调查图件比例尺为1:1000情况下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基本要求与相关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调查要求与技术标准;二是简化了传统的更新调查作业流程,将清绘与图形数据入库融为一体,省去了较为费时、费力的调绘图的人工清绘、扫描工作,节省了更新调查工作的时间、人力和资金;三是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技术与方法。
(董玉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