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射进来。秋日的午后,时光很安静。一行人又来到建设办,幸运地遇上建设办的负责人传戒居士。
传杰居士四十来岁,高高的个子,约1米9,白白净净,模样很帅气。
据说,他曾经是个出家人,他与光明寺有着很深的因缘。很早以前,他便在一个寺院做当家师,如今是光明寺的常住居士。
跟传杰片刻的闲聊之后,众人的目光又落在了桌上装有照片的一本相册上夹子里。
没来得及开口,传杰居士和高居士早已读懂了含义,二人相视一笑。传杰居士一手拈着佛珠,一手将照片与资料工整地放在桌上,落在众人的眼前。
“这是我从光明寺资料室中带过来的,明见师做了整理,想让大家多瞭解一下光明寺以及短期出家活动。”传杰居士说着,取出一些我们未见过的照片。
时隔两年,照片依旧完好如初,毫无褪色,每一页工工整整地记録着拍照日期:2007年2月13日、2月22日、3月3日……
仿佛保存的不是纪念,而是值得收藏的珍品。
一些照片下方还记録着一行简短的文字:行脚路上、曼听佛塔寺戒堂、泰国净近住女、僧众的居住区“吉祥禅林”……
西双版纳的景致实在美得令人炫目,即便是未被修整的原始林中的小木楼,也透着一种幽静羞涩的美。屏息凝神欣赏着这些照片,忽然有一种游离于时光隧道般的感觉。
有谁曾说过:人生最美丽的时刻是相遇与拥有。就在现在,不过是一场偶然的相逢,却能在心底掀起一片涟漪。这感觉妙不可言。人与景致,庄严不失华丽,或许这些存留于世的瞬间,正等待着有缘人观赏,而我们,多么有幸与之相遇。
时光无情,存留于记忆中的,那些印在心底的印象便是最美丽的心情。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些许短暂却又终生难忘的记忆,而对于体验过出家修行的居士而言,这段经历也必定值得珍藏,铭记一生。
传杰居士指着照片,细致地讲解着,提及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地名、山名和植物,例如香蕉树、芭蕉树,以及西双版纳一带的特色方言,活活泼泼,新鲜有趣。
当地语言把僧人称作“都比”,“寨”称作“曼”。“曼春满”就是“栽花寨”之义;那里是最好走的景区柏油路;“曼广农”的路最难走,一公里多长的路全是由碎石机制作的石子渣铺成。
我不禁讶然,对于城市居住的人而言,在这条路上赤足托钵简直是不敢想象。
他毫无保留地讲述着一些动人的生活事迹,点滴小事,处处体现慈悲与精勤。
“出家乃大丈夫事,亦非帝王将相所能为。”末了,传杰居士说了这样一番话,“为了应众多的在家参学者闻熏正法、践履梵行的菩提愿心,引领佛子确立正知正见,真正体验僧团戒行清净、人天仪表的圆满生活,广播出世之因,绍兴如来佛种,光明寺特别组织这个活动,希望有更多想体验短期出家的的人士参与进来。”
从他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一点:因果相续,如若有幸短期出家一次,一定能有惊喜的收获,修行的脚步会前进许多。
暖暖的日头照进小窗,光线落在我们的脸上非常的舒坦。似乎是感染了这种热情与激昂,窗外飞过的弥陀鸟啼叫得格外响亮。大家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仿佛融入了一个陌生又向往的世界,心头五味杂陈,感慨、激动、羡慕,又有潜藏在心底的一丝渴望。
短短几分钟的聆听,再看照片时,心境又与从前不太相同了。
行脚路上的步履从容,盘膝而坐的端严,那山,那石,成了完美的陪衬,絶佳的风光。
又见几张照片;僧人们微微笑着,赤脚走在沙滩边,时而眺望远方,时而打坐修行。
一位僧人举着罗汉伞,伫立在緑草丛生的小路上,橘黄的僧衣那么亮眼,背后绵远的苍山倍显辽阔,初升的红日透出光辉。
忽然意识到,与其说景物的博大与深远,不如惊叹于僧人的修为,即使身处如此壮丽的景象中,目光中流露出的依旧是平和与淡定。
于是,我在心里,悄悄地给这组照片写下一行标记:榜样与示范。
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每当想起这段不寻常的过往时,我的美丽的相遇,总会给我信心、鼓励与希望。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