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节 新形势下弘福寺宗教作用
根据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夫基的功能理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社会功能,马克思曾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确实有其负功能的一面,有时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混乱。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宗教就只有负功能而无正功能呢?其实,宗教也是有其正功能的,上述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说过的那句话,常被一些人用来批判宗教。但马克思在同一书中,又说过:“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庄严补充,它藉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2〕 恩格斯也指出:“创立宗教的人,必须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并且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3〕这说明宗教是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它存在客观要求,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规律,而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只是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某个场合、针对某个问题论断,而未能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宗教问题的科学见解,这就有可能作出不合实际的结论。周恩来总理也说过:“只要人们还有一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会有宗教信仰现象。”〔4〕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1月在会见全国宗教局长会议代表也深刻指出:“我国上亿人信仰各种不同的宗教,宗教工作是关系到上亿人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的十分重要的工作”。〔5〕这都能很清楚地说明宗教与现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问题,至少在目前阶段,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一面。何况宗教还有它多种功能,比如说宗教有娱乐功能、有审美功能、有教化功能、有整合社会的功能、有巩固社会的功能、有使统治者的政权制度合法化、神圣化的作用,等等。因此,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宗教采取发扬其正功能,消减其负功能的态度,引导它向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展,才是更为务实的态度。特别是佛教,流传中国二千多年,已融为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一个有机成分,与国家民族命运和利益紧密联在一起,是一种向心力而不是离心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为国家进步和地方发展积极地贡献力量,而不是仅寻求自我解脱而脱离国家和民族命运。中国佛教这一传统,已为众多寺院和僧众出色行为所证实。
佛教有着丰富深厚文化内涵,作为中华文化一个瑰宝,在物质、制度、精神各个文化领域和层面,无不留下深刻痕迹。其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或资源,对它发掘、开发、利用,远远没有尽头。过去在这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现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到弘福寺,它对贵阳这一特定的地域社会来说是有过重要作用的。在明清时佛教被政府作为一种“安边化民”之手段来使用,对于政府当局的功能就是“安边”、“化民”;对于贵阳当地社会来说,则是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各少数民族整合到一起,使多元文化形成一个大家承认的整体,使社会更趋稳定,为由“土流并制”逐渐到“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对于当地苗民及其他少数民族来说,弘福寺的创建给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制度化的宗教和信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弘福寺的名僧辈出、不断兴盛,其影响力已超越了贵阳、贵州,而名躁西南时,它对于贵阳成为贵州的文化中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2001年弘福寺大小山门的门票收入情况估算,弘福寺平均每天约有2000余人游览,全年为72万余人次,影响面较大,因此它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不同的人群,现阶段的弘福寺体现着不同的功能。对于僧众以及在寺常住居士来说,佛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信仰,一种人生目标,在客观上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份职业;对于贵阳一般信众来说,弘福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避风港,丰富了他们的周末业余生活,也对他们的言语、行为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教化和规范作用,从而也使这一地域社会的稳定得以巩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对于一般的游客(包括外地游客及本地来“闹着玩”的人)来说,弘福寺则展示了它的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净化功能,实际上也起到同样的教化游客、传播地方文化、净化社会风气作用。
弘福寺与其他汉传佛教寺庙一样,其殿堂的设置、诸佛的某些特征性动作姿势、仪式、僧尼们的某些日常生活细节都有可能蕴涵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意义。按照符号学原理,我们不妨将这些殿堂设置、动作姿势、仪式等看作文化符号。文化人类学者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能指所蕴涵的所指,即以象征主义为手段,通过对文化形式的分析,破译出它所表达的文化语义。本书在此原理的指导下对弘福寺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尝试性解释。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深感象征分析法在宗教研究中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符号与其所表达的语义之间需依赖于“联想”、“隐喻”、“转喻”等,有使研究者陷于主观臆测困境的危险,因此笔者认为对佛教这一极为复杂的宗教进行象征分析,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而又充满挑战的课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 释:
〔1〕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卷,第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卷第329页。
〔4〕《周恩来选集》下卷,《关于我国民族改革的几个问题》,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7页。
〔5〕 新华社2000年1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