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同荔湾区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为抢救、整理岭南文化遗产,编辑出版了《天蠁楼诗文集》,并约我撰文。盛情难却,因而命笔。
黄咏雩先生是我粤诗词名家,有“南海诗人”之美誉。惜余生也晚,未能亲挹丰仪。但通读先生的诗词给我印象很深。先生天才横溢,学识广博,对旧体诗词的创作,对我国历史的研究,造诣甚高。复兼通儒、释、道三教的要旨,以及诸子百家的要领,或触景生情,或抒怀感事,顺手吟成,文情并茂,赋比兴叠出。从先生诗词数量和质量结合来考察,从先生诗词的思想与艺术来剖析,与现代旧体诗人的成就来比较,可以公允地认为,黄咏雩先生是现代旧体诗词领域很有成就的诗人。由于先生毕生生活于南粤,长期与当代名流交流唱和行吟于南粤,因此先生在南粤的诗词界和诗歌史册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毫无疑义,黄咏雩先生的旧体诗词功力深厚,在廿世纪的南粤应是佼佼者。先生的乐府与歌行,深得屈子《离骚》的神韵,爱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史与诗融合得浑然天成,一嗟三叹,喻物拟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先生的律诗,既继承杜甫、居易的深沉,又不乏王维、陶潜的清新,其诗路的开阔,纵横开阖自如,韵律既工整而不泥古,耐人寻味;先生的填词,又有别于旧体诗创作之风格,婉约清丽,情思绵绵,很有柳永之遗风,有情人读之难免一掏同情之泪。由此可见,先生与古代诗词名家一脉相承,可谓博学多才,诗词能手。
更重要的,在于先生诗词所反映出来的志和情。诗言志,诗更言情,这是诗词的本质所在。先生青年时代遭逢乱世,民不聊生,萌发“救生”之“慈悲愿”,有“士生天地有所立”、“丹心留取照汗青”、以及“洒为天下雨”之壮志。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山河破碎,当政暴虐,天灾人祸,民生涂炭,先生悲愤满腔,写出许多忧国忧民之诗。他既深切同情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又嗟叹水灾为患,“横决巨浸殊残苛。昏垫久矣斯民屙”。尤其是对当时当政者贪污腐化,在国难期间还肆意残民以逞的种种恶行,先生多次取孔子“苛政猛于虎”之意而歌:“人间苛政猛于汝”,“兽心不若人心苛”,“妇笑子兮如虎何,孔子亦叹无斧柯”。先生又取《诗经·硕鼠》篇之意而歌:“但听诗人赋硕鼠,禾黍食尽空咨嗟”,“机械日以精,人命贱于草”。他更以斥责秦朝暴政,来抨击时弊,力说“过秦真使后人哀,哀之鉴之告万世”。与此同时,先生的许多诗词,都热烈赞颂爱国民族英烈,怒斥历史上降敌的民族败类。他对抗日殉国的张自忠将军,更是由衷赞颂:“郊原忽陨大星光…要裹尸骸赠国人,相期青史重相见;将军一死国犹活,乃知死是将军愿…寄语同雠敌忾人,杀敌报仇有余忭。”相反,他又对吴三桂之流卖国贼深恶痛絶,怒斥其非:“不忠不孝若而人,胡帝胡天无赖贼;虎狼荐食鬼作伥”。此外,先生有大量诗词歌咏祖国美丽的河山,抒发出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深深情结,读后令人自然萌生爱国的情思。通读全部诗词,不难得出一个深刻的印象:黄咏雩先生无疑是一位爱国的诗人,其爱国的赤子之心,其爱民的拳拳厚意,跃然活现于字里行间。先生诗词的价值主要在于这里。这也是我国历代优秀诗人可珍贵的优良传统,由战国时候的屈原开始,到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宋代的陆游,再到现代的闻一多、艾青等等,其爱国爱民的诗怀,源远流长,历久而愈深厚,汇成了我国诗史中的主旋律,也是中国诗词的巨大生命力之所在。黄咏雩先生在这方面确有建树,在旧体诗词创作中继承了古代爱国诗人的优良传统,而且结合旧中国情况,融入新意,这是难能可贵的。
值得提出的是,黄咏雩先生在大批吟咏祖国美丽山河的诗篇中,运用了许多精湛的艺术技巧,铸造了形象感人的妙词佳句,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欣赏。其状物写景有声有色,独得大自然的神韵:“日酣丛菊浮金晕,风戛修篁响玉声。”其描物拟人的唯妙唯肖,有鬼斧神工之笔:“水寒鱼抱月,露重柳低人。”“琅璈瑶瑟声玲珑,啼兰泣桂羞芙蓉。”“群山峥嵘来,奔赴若相救。”“隐囊欹枕览山小,修毫蘸破莲塘青。”尤其是先生想象力丰富,把至深之情融于飞动之景,非常人所能及,因而每每得出别人所不能得的崭新意境:“村霁云犹合,山春翠欲飞。”“星动萤飞夜,风惊雁叫秋。”“时危滴酒浑疑泪,雨久孤花自敛香。”“春风乱落猩红雨,不是桃花是血花。”“仙蚕自作同功茧,更谴长丝与缚人。”形象特别感人至深的是《听招学庵弹琴歌》:“一弹泰华三峰吐碧月,再弹巫峡万壑锵水泉,三弹急飙暴雨飞屋瓦……”可以说,这等好词佳句,在先生的诗海中星罗棋布,可见先生旧体诗词学问之深。
不仅如此,先生的旧体诗词既源于传统,但又不泥古,常有创新。其突出之处在于:为把诗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不拘泥于诗句字数的工整与划一。在答谢张大千赠画一诗中,先生一开笔即直抒胸臆:“君本蛾眉仙,来访茅君七洞天。朱明洞府三千丈,中有九百八十之飞泉……”真是淋漓痛快,一气呵成。在《虎门篇》中,先生为突出关天培、陈连升二英烈而高歌:“蕃兵炮火轰迅雷,铁汉不动天地摧。谁其死者有余哀:副将陈连升,提督关天培。天培死,关门开。关门落日无人守,坐见鲸鲵东海来。”
除此之外,黄咏雩先生还是一位造诣深厚的考古学家和文物鉴藏家。他对北京太学石鼓、夏禹岣嵝石刻和天蠁琴等考证,都是难得的真知灼见。
总而言之,以上所评说的内容,管窥刍议,可见《天蠁楼诗文集》的精美。这是黄咏雩先生留给后人的可贵的精神遗产,应该充分肯定与借鉴。然而,人无完人,由于黄咏雩先生崇尚孔孟之道,兼崇墨翟“兼爱非攻”之学,又向往佛道的出尘脱俗,因此,这些思想在其诗词中常有流露,使他的诗词创作有一定的局限。当然,这是黄咏雩先生当时成长环境和个人世界观所决定的,我们不必苛求于前人。
以上对黄咏雩先生诗词所述仅是个人一些粗浅认识,当否?还请广大读者指正。如能对读者阅读有所启发,那就于愿已足了。
(本文收録于:1999年7月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合编《天蠁楼诗文集》。)
(作者:何邦泰)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