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黄咏雩先生属于中华民族

  福五先生安排我发言,我自知讲不出什么新意,但却之无功。

  我想讲三个“感谢”。

  第一,感谢横江村委及黄敏力书记,感谢横江小学及肖树坚老校长。今年五月,村委会正式启动为纪念黄咏雩先生的相关工程,今天我们在横江小学隆重举行黄咏雩先生塑像揭幕仪式,仅仅半年时间,足见村委会的热情与效率。众所周知,黄咏雩是南粤文化名人,是横江小学主要的创办人,是横江乡人的光荣。

  1975年一个冬日,黄老先生在广州市耀华大街30号家门前,踏上凳子,用一根细绳挂晒几条腊肉,不料脚下不稳摔倒,头颅在地板上重重碰撞,竟至昏迷不醒,十多个小时后溘然逝世,终年73岁。现在55岁以上的人们大概心中清楚,在那个社会混乱、物资缺乏的年代,几条腊肉意味着什么?然而我们却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南粤文化名人。

  我认识黄老先生,因为我们曾经是“街坊”(邻居),且我与黄老的孙子黄中羊是小学同学,自小就目睹黄老的风采,但“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个懵懂少年,谈不上对黄老诗词文章和文物鉴赏的成就有所认识。时间飞逝,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此怀念黄老先生,感受更多的是痛惜。

  第二,感谢广州市政协和荔湾区政协。如果没有你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如果没有你们热心支持,细致组织,黄咏雩先生的诗词文集不会取得如此圆满的出版。包括今天的纪念活动,市和区政协是出了大力的。“实事求是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勇气。”(陆定一语)

  第三,感谢黄氏家属,感谢黄福五先生。你们能够不失时机地结集出版《天蠁楼诗文集》,我以为,至少是填补了岭南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期、这一领域的空白。对有志于研究黄咏雩诗词文章的学者文人,《天蠁楼诗文集》就像一座“富矿”——藴藏了诗词,历史,社会,经济等等各方面的知识学问,我期待并相信后人会有所收获有所作为。黄咏雩先生不仅仅属于黄氏家族,他属于广东,属于我们中华民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罗裕潮,南方日报社委、老记者协会主席。)
    (作者:罗裕潮)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