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深刻?我国古代的诗人和词人,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不断地探索新的途径,创造出许多好的艺术手法,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范例。古代诗话、词话中所谈的“进层描写”,就是其中之一。
进层描写,最早见于《诗经》中。如《魏风·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兮!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兮!犹来无死!”
这首诗用的是推进一层的写法。本来,诗人是非常地想念着他的父母和哥哥,但他却不直接说出,而是极力去写父母和哥哥对他的怀念,这就更加显示出诗人对父母和哥哥思念的殷切。因为,既已设身处地地想到父母和哥哥是那样地怀念自己,而自己对父母和哥哥的怀念之深就更不待言了。所以清代人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陟岵》是“思亲”之作,三章中,但念父、母、兄之思己,而不言己之思父、母与兄。盖一说出,情便浅矣。
正因为“进层描写”可以使达情表意深婉有致,所以一直为后世继承。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其一,抒写女子怀念在远方做客的丈夫。在“草木摇落”的深秋,她望着辞归的群燕和南归的大雁,联想到丈夫一定也会像她怀念他一样,在深秋景物的触动下,深深地怀念着自己。她甚至想象到了丈夫愁肠百结,形容憔悴,急欲马上回家的情境。这就是用了推进一层的写法来表达女子的情思。
运用进层描写最为成功的诗篇,恐怕要算杜甫的《月夜》了: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克潼关,杜甫携眷北行,至鄜州(今陕西富县)暂居。七月,闻肃宗李亨于灵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即位,杜甫只身前往投效,途中被安史叛军携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这年八月在长安作的。诗的前六句,不仅完全是用推进一层的写法,而且是用层层推进的写法。明代人王嗣奭在《杜臆》中阐明其意说:“公(指杜甫)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鬟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锺情之至。”王嗣奭指出了《月夜》是层层推进的写法,却不完全。他只说了一、二两联。实际上,第三联又在前两联描写的情景中推进了一层。诗人作为安史叛军的一个俘虏,在长安的秋夜望月,所引起怀念家眷的凄凉难耐之深情,是可以想见的。他有多少话要对月倾诉啊!但他提笔却说妻子在怀念他:“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当然是他本人在望月思家,由于思念之殷,便透过一层揣测妻子今晚大概也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吧!句中用“独看”一词,把他想象中的妻子的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这也就反衬出了他在长安独自望月的悲切心情。诗接着说下去,“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通过这两句,诗人把自己揣度妻子在月下相思的思想活动再向深处推进了一层。在长安想到远居鄜州的可爱怜的小儿女们,因为年幼,还不懂得思念在长安的父亲,因此也就不能为母亲分担忧愁。这就更突出了“闺中独看”的凄苦,也更表达出诗人对妻子的锺情。第三联写诗人想象妻子直至夜深露坠,鬟(古代妇女头上梳的环形发结)湿臂寒,仍站在屋外望月相思,这正与诗人在长安月下久久停立而引起的联想。由此,诗人把他思念家人的思想活动又推深了一层。末联是写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与家人团聚,靠着悬挂的帷幔,同妻子一起望月;那时洁白的月亮照着双方的眼睛,便不会有相思的眼泪了。由末联的“双照泪痕干”这一句来看,便知诗人想象他的妻子在独自望月时是眼泪汪汪的,当然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是潸然泪下的了。
由《月夜》,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杜甫继承了进层描写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可以看到他的创新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推进一层发展为层层推进,使思想感情的表达一步强过一步,向着高潮奔涌;其二,不仅是像《陟岵》那样采用一般的叙述语言作“进层描写”,而且还将“进层”寓于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中。
进层描写也常见于古代词人的作品中。例如宋代词人柳永写的《八声甘州》就采用了这种手法。这首词,上阕描绘深秋雨后的凄凉景色,流露出浓烈的悲愁情绪。下阕笔锋一转,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来年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在这里。柳永一方面感叹自己近年来萍踪浪迹,滞留他乡,渴望回乡与妻子团聚;另一方面又透过一层,设想妻子也是无时无刻地正在盼望着他回家,以致她常在妆楼上眺望河流中的帆影,多少次都把远处驶来的船只错认为是他的归舟。这种正面描写与进层描写的结合,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深厚而真挚,委婉而曲折。
总之,古人运用进层描写来加深思想感情的表达,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原载《珞珈山》第6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