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是一种以陶瓷或金属制造的烧香器皿,用以祭神、供佛、陈设和熏衣等。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 上古无香炉,因为“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赵希鹄:《洞天清録集·古钟鼎彝器辩》)。到了汉代,为供太子宫所用,“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西京杂记一》)。之后,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造炉之风日盛。直到今天,造炉者亦不乏共人。
明代宣德年间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德炉),是“官铸鼎、彝、炉”器皿之一种,而且是由宣宗朱瞻基亲自审定炉的形制、选料和检查质量的,非同小可。然而,长期以来,却很少专家学者对“宣德炉”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专著,可谓是填补空白之作,可喜可贺。
作者经过十多年筚路蓝缕的艰苦寻觅,汇集有关“宣德炉”的文献的、实物的丰富资料,运用考古学、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宗教学、社会心理学、金属学、物理学、化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宣德炉”的制作年代、制作数量、制作地址、质量分级、呈色特点、鉴定标准、流失情况等问题,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
一、“宣德炉”制作的时间:是宣德三年(1482)三月三日始,至宣德五年(1430)止。
二、“宣德炉”制作的数量:是一万九千零四拾九座。
三、“宣德炉”制作的地址:是在北京天安门之左侧处。
四、“宣德炉”质量的分级:是三个等级,即一曰神品,二曰精品,三曰优质品。
五、“宣德炉”呈色的特点:由铜料掺入了各种金属元素后铸成的炉骨呈色,和水银法药诸色以“外层涂料法”制成的炉皮呈色。
六、“宣德炉”鉴定理论的标准:是形成鉴定,纹饰鉴定,铭文印款鉴定、呈色鉴定和材质鉴定。
七、“宣德炉”流失情况是:明代因赏赐与贸易流向国外的约1300座,清至民国时期被外国掠夺流向国外的约7000座,历史上因走私流向国外的约2000座,合计约10300座。
我认为,这些结论是实事求是的。因此,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会引起国内学人的兴趣和注意。尽管作者的分析和论述还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但作者努力开拓、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它将推动“宣德炉”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作者肖志斌、肖特两君,并非是专门研究家,而是在从事繁重的财政税务工作之后,出于爱好和兴趣,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并自己出资收藏大批“宣德炉”,然后坚持研究探索,历时二十多年而写成此书。可谓二十载惨淡经营,而有此佳作,是非常难得的。我有幸先睹此书,十分欣慰。因此,愿意承蒙作者的热情邀请,撰写以上作为第一读者的第一感受,或许是浮想联翩的题外话,不免乖谬。谨以为序。
(原载《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花城出版2001年版)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