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01年台湾政局评述

  2001年是台湾政局持续动荡、两岸政治僵局依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岛内朝野之间争夺政局主控权的斗争十分尖鋭,逐渐形成了泛蓝与泛緑两大阵营对垒的局面,各主要政党围遶“立委”及县市长选举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选举结果,国民党丧失了第一大党的地位,民进党成为“立法院”最大党,形成了“二大一中一小”的政党新格局。在李登辉的支持下,陈水扁逐步走出“朝小野大”执政困境,对政局的主控能力得到了加强。展望2002年,民进党当局将正式开始全面执政。但是,在“立法院”内朝野间的斗争与较量仍将十分激烈,被视为2004年“总统”选举前哨战的北、高两市长选举,将成为今年各主要政党全力争夺的目标。

  纵观2001年台湾政局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朝野政争激烈,政局持续动荡,民心思定

  2001年的台湾政局始终处于复杂多变、跌宕起伏的状态,朝野持续恶斗,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严重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民怨沸腾。这一年政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至3月,是2000年底核四政治风暴延烧阶段。2000年10月27日台行政院长”张俊雄为了贯彻民进党的反核主张,无视岛内主流民意和在“立法院”是少数的现实,强行宣布停建第四核能发电厂,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国、亲、新三党迅速结成在野联盟,推动罢免案,朝野政争愈演愈烈。核四风暴给台湾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股票连续大跌,民众对陈水扁施政的满意度仅38%。在此种情况下,台湾当局不得不以申请大法官“释宪”的途径来化解僵局。

  2001年1月15日,“大法官会议”宣布了核四“释宪”结果,认为“任何方针或重要政策之改变仍应遵循宪法程序”,“行政院”必须“向立法院提出报告并备质询”;而“行政院”却未依上述程序处理“停止核四预算案”,因此有法律“程序瑕疵”。这个结果实际上是宣布了民进党停建核四为不合法,陈水扁及民进党陷入被动。在野联盟乘胜追击,于1月31日在“立法院”临时会议中以134比70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核四立即复工”的决议,并形成了“四点共识”。台湾民众尤其是工商界更是强烈要求尽快结束核四政争,安定政局,减轻经济损失,要求核四复工的民意超过50%。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陈水扁被迫让步。2001年2月14日,陈水扁当局宣布核四复工,持续110天、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新台币的核四案,终于以陈水扁及民进党的挫败而告结束。

  虽然核四风暴于2月中旬以“复工续建”而暂告落幕,但其后续影响仍未结束。对于“行政院”下令停建核四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及由此引发的政局及股市动荡,台湾民众普遍持批评与谴责的态度,在野党更是强烈要求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矛头直指“经济部长”林信义。加之1月底发生外籍船只“阿玛斯号”漏油事件,“交通部”、“环保署”等有关部门反应迟钝,互相推诿,处理不力,民调显示民众对“少数政府”施政的满意度仅达25%。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及在野势力的凌厉攻势,陈水扁被迫进行了“内阁”人事调整,试图缓解社会对当局的不满。3月5日,陈水扁进行了第二次“行政院”改组,更换了“环保署长”、“国科会”主委、“原能会”主委等职。但此一结果与各方期许的目标相去甚远,尤其核四风暴的主要责任人张俊雄及林信义等人安然不动,因而被各界批评为“一次换汤不换药的内阁改组”,未能有效改善陈水扁当局的被动处境。

  第二阶段是3月以后进入选举阶段。由于这是民进党执政后首次进行的“立委”、县市长选举,其结果攸关未来几年中各政党政治版图的划分,因此岛内各主要政党展开了全方位的激烈竞争。随着选战的白热化,朝野间的较量日趋尖鋭激烈,为了争抢选票,政治人物大打“口水战”相互抹黑,尤其李登辉、陈水扁以本土与非本土划线,刻意挑起省籍矛盾统独之争,使得一年多来深受政局不安与经济恶化之苦的台湾民众,对于各政党及政治人物之间的持续恶斗心生怨倦,民心思定。岛内媒体公布的民调显示,高达55%的选民对这一年选举期间的政党表现“不满意”。

  二、台湾政坛新的政党生态形成,朝小野大的格局发生了变化,陈水扁对政局的控制力得以增强

  经过近一年的激烈角逐,12月1日,第五届“立法委员”及县市长选举揭晓。民进党挟执政优势,在李登辉的全力支持下,获得了87席“立委”,比上届增加17席,得票率为33.38%,比上届增加了3.8个百分点,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而国民党下台后地方实力基础明显削弱,在内忧外患下最终未能走出败选的阴影,“立委”仅存68席,比上届大幅减少55席,得票率为28.56%,下降了近18个百分点。首次参选的亲民党拥有较为稳定的支持群众,大有斩获,取得46席,得票率18.57%。新党惨败,仅在金门取得1席“立委”,得票率仅为2.61%,未能跨过5%的政党门槛。台联党获得13席“立委”,得票率7.76%。选举结果,国、亲、新三党在“立法院”总席位达115席,刚刚超过“立法院”过半席次,泛緑阵营的民进党和台联党所占席次达100席。无党籍及其他10席,得票率9.12%,比上届减少11席。

  县市长选举结果,蓝緑两军二分天下:国民党9席,亲民党2席,新党1席。在无党籍2席中,蓝緑各1席。在全台23个县市中,泛蓝军执政已超过半数,主要集中在北部及外岛地区,共达13个县市,执政地区人口从上届的28.4%上升到43.86%。而民进党执政县市从上届的12席下降到9席,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执政地区人口从上届的71.5%下降到54.7%。

  选前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少数地位,导致陈水扁的施政始终处于被动与困境之中,这也是在野势力能够对当局发挥强力制衡作用的重要原因。2001年底选后的“立法院”呈现新的政治生态,国、亲两党为主的泛蓝阵营共117席,民进党与台联党相加共有100席。但在拥有执政资源的情况下,民进党通过收买拉拢、招降纳叛拼凑起实质上的过半席次并不困难,因此,陈水扁基本上摆脱了上台以来“朝小野大”的困境,其对政局的主控能力比选前明显增强,民进党将正式开始全面执政。

  三、政坛呈蓝緑两军对垒的态势,选后两大阵营的实力虽有消长,但民意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001年3月以后,第五届“立委”及县市长选举工作拉开序幕,岛内各主要政党纷纷投人备战工作。民进党首先于4月初完成了党内初选提名工作,而国、亲、新三大在野党联合的重点也从反扁合作进入选举合作阶段。三党高层达成共识,确定在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坚持合作原则,不让民进党渔翁得利。在营造选举合作的过程中,“泛蓝军”成为三党的代名词。2001年2月、4月、6月,三党领袖先后举行多次会面,协商选举合作事宜,国、亲两党商定将在六个县市以“取三让三”的方式进行选举合作,在野势力的合作使得陈水扁与民进党备感压力。

  下台后的李登辉并不甘心退出政坛,2001年初以来就动作频频,以各种方式竭力挑起岛内“统独”和省籍矛盾,先后请人捉刀出版了《虎口下的总统》《李登辉执政告白实録》等书,公开“打连贬宋挺扁”,同时指使其在国民党内的亲信和“台独”分子招兵买马筹组政团。与此同时,李与陈水扁同台参加“台独”组织“北社”的成立大会,公开结盟。在李登辉操控下“台湾团结联盟”于8月正式成立。李登辉筹组台联党的目的;一是反制国民党与亲民党、新党结成在野联盟“反独抗扁”;二是为了稳住陈水扁的执政地位,壮大“台独”声势,以确保其分裂路线得以继续推行。成立后,台联党推出39名候选人参加年底“立委”选举,被封为该党“精神领袖”的李登辉南北奔走为台联拉票。李登辉号称台联党要争取赢得35席“立委”,与民进党的85席合流,35加85成为国会主导”。

  由李登辉一手操纵成立的“台联”是“台独党”,其“政纲”中鼓吹“台湾优先”,主张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前途,并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声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幷存于世界”。由于台联党具明显的“台独”色彩,在票源上与民进党有重叠,因而曾引起民进党内一些人的质疑,但其坚决挺扁有助于增强民进党的执政力量。相比之下,台联党对传统国民党的本土票源及亲李票源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对国民党的选情有很大的“搅局”作用,甚至使国民党面临再度分裂的威胁。

  台联成立后与民进党合流组成所谓“泛緑军”使得台湾政坛形成“泛緑军”与“泛蓝军”对决的态势。双方所拥有的民意也随之分成两大版块,泾渭分明。从政治立场看,泛緑阵营的民进党背负“台独党纲”,台联党实际上是一个地道的“台独”党,其最终目标要把台湾引上分裂之路,而泛蓝阵营的国、亲、新三党都坚决反对“台独”,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主张回到“九二共识”;从省籍背景来看,陈水扁与李登辉打出“本土政党”的旗号争取本省籍票源,并给国民党扣上“外来政权”的帽子,企图使在野的“泛蓝军”背上“外省党”的包袱;从政党实力对比来看,选前“泛蓝军”拥有60%左右的民意支持,而“泛緑军”则占有40%的民意。选后,虽然国民党席次下降,但泛蓝阵营在“立法院”还拥有刚刚半数的实力,可以说,蓝緑两军势均力敌;从民意支持度看,国、亲、新三党在2001年“立委”选举中得票率相加近50%,而民进党与台联党得票率相加仅41%。因此可以说,选后蓝緑两军的势力虽出现緑长蓝消的趋势,但是既有的民意版块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另外,50%的选民都将票投给了泛蓝阵营,这表明台湾民众并没有完全把其作为“外省党”而加以排斥。

  四、统“独”矛盾与省籍对立空前尖鋭,两岸政策成为朝野斗争的焦点

  2001年中,台湾政局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统“独”矛盾与省籍对立空前尖鋭。在过去历次“立委”选举及地方选举中,统“独”议题并不很突显。然而2001年选举中,陈水扁龢民进党由于执政绩效太差遭在野党重炮攻击,选情吃紧,因此刻意炒热统“独”议题以转移焦点。李登辉为了使其分裂路线得以沿续,更是推波助澜激化统“独”矛盾。陈水扁公开诬蔑一个中国、“九二共识”,是“要消灭中华民国”是“出卖台湾”;另外,还蓄意挑起省籍冲突与统“独”对立,李登辉大骂国民党是“外来政权”,泛蓝军主张“九二共识”是“联共反台”,让“不爱台湾”的“国民党滚回中国去”;他们还大唱悲情,称“核四风暴”中在野联盟推动“罢免案”是“外省人欺负我们台湾人的总统”“要扳倒本土政权”。在李扁联手推动下,统“独”矛盾与省籍对立随着选战的升温而加剧,甚至有“台独”分子制造焚烧五星红旗的事件。国、亲、新三党只好应战,打出“融合族群”的旗号反制緑阵营的攻势,希望消除本省籍选民对其“外省党”的排斥心理。

  另外,在“经发会”期间,朝野政党围遶两岸政策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较量。民进党上台一年多来,台湾经济形势快速恶化,使民进党的选情受较大影响。5月18日,陈水扁提出召开朝野政党参加的“经济发展谘询委员会议”,以提振经济,但一开始就遭到在野党批评与扺制。后经过各政党及利益团体历时三个多月的反复沟通与协商,朝野各界代表终于坐到一起。“经发会”于8月26日落幕,达成322项“共识”,其中对大陆经贸政策部分包括: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开放陆资入岛、开放金融服务业赴大陆投资等。陈水扁召开“经发会”的目的,一是藉以表明执政当局“拼经济”的决心,减轻经济恶化对年底民进党选情的消极影响;二是借用民间、企业和在野党要求稳定两岸关系、放宽对两岸经贸政策限制的强烈呼声,调整李登辉“戒急用忍”政策;三是营造政党合作的表象,反制在野党,争取选票。而在野党方面最终决定参与“经发会”,一方面想以此对选民展示“相忍救经济”的立场,回击民进党指责在野党不合作导致经济恶化的攻势;另一方面也欲通过呼吁重回“九二共识”,在选举过程中对陈的大陆政策形成进一步的牵制。应该说,“经发会”是岛内各政党在选举过程中,围遶经济和两岸政策而进行的一次政治较量,尽管达成了一些所谓“共识”,但台湾当局仅是在两岸经贸政策上有局部的调整,在“九二共识”等一些关键性问题上没有任何的突破,朝野尖鋭对立的态势依旧。

  五、泛蓝阵营内部的实力消长与整合态势错综复杂

  国、亲、新三党,系出同源,理念相近,尤其是在反“台独”问题上立场一致,有合作的基础。面对李扁结盟后严峻的政治现实,出于各自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走向合作。但由于三党票源高度重叠,在选举中政党利益发生直接冲突,各党基层对“泛蓝”合作态度不如高层积极,加之李登辉龢民进党多方进行分化瓦解。种种因素,使得“泛蓝”阵营的间隙随着选战的白热化而逐渐加大,选举合作一步一步走向破裂。先是从4、5月起新党与亲民党关系开始恶化,新党指亲民党挖墙角。之后,国、亲两党在多个选区的整合工作相继失败,基层对立情绪加剧。至8月底,“连宋会”未就国、亲县市长选举合作达成共识,两党合作面临破局。与此同时,陈水扁打着落实“经发会”共识的旗号分别与在野三党领袖会面,民进党阵营又放话称宋有意选后出任“行政院长”,进一步离间分化三党的关系,泛蓝军”合作面临严峻考验,选情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1.国民党改革成效不彰未能止住大幅下滑的势头。

  国民党沦为在野党一年多来,其所推行的改造运动,成效不彰,未能真正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其政党支持率一直低于亲民党龢民进党。虽然在选后进行的党员重新登记中人数达95万,但并不代表国民党的真正实力,国民党地方基层实力已被严重削弱。亲李势力的存在与活动,使得党内始终存在路线之争,国民党的战斗力大受影响。李登辉筹组台联党投入选举,瓜分了国民党的本土票源,对国民党的选情有很大的“搅局”作用,并使国民党再度面临分裂危机。9月21日,国民党做出撤销李登辉党籍的决议,部分反李票源有所回流,但李登辉大肆攻击国民党背离了他推行了12年的“本土路线”,“联共卖台”,给国民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选举的最后关头,国民党内某些亲李本土势力大肆炒作国、民合作的议题,激化了国民党内的路线矛盾,国民党的“蓝中带緑”引起一些特定选民的疑惑,导致部分选票流失,国民党最终丧失了“立法院”第一大党的地位。

  2.亲民党成长迅速。

  亲民党虽然成立仅一年多,组织薄弱,人才、资源及竞选经费匮乏,但该党纪律严明,内部向心力强,并拥有宋楚瑜超级领袖魅力,一直有较高的政党支持度。在选举过程中,该党确定了以“立委”选举为重心、争取成为“立法院”关键第三大党的目标,一方面全面反击陈水扁、李登辉,另一方面刻意与国民党进行区隔,争取选民的认同。宋楚瑜发挥强大影响力,争取了相当一部分国民党的传统支持者,使亲民党一举拿下46席“立委”,政党实力得到较大扩张,成为政坛上举足轻重的生力军。

  3.新党缺乏发展空间选举策略不当走向泡沫化。

  在亲民党成立、特别是国民党撤销李登辉党籍后,新党失去了反李登辉的着力点,国亲两党对外省票源的吸纳严重挤压了新党的发展空间。加之该党内部人心痪散,高层纷纷出走,使其实力迅速萎缩。新党又错误地将选战重点放在跨越政党门槛上,高额提名造成票源分散,直接导致了其在“立委”选举中几乎全军覆没的结果。

  选举之后,岛内的政党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泛蓝阵营内部国亲两党的实力也有消长,泛蓝军的整合将面临新的形势与考验。

  六、民进党转型脚步迟滞,提升“台湾前途决议文”位阶,包装“台独”骗取选票

  10月20日,在年底“立委”、县市长选举进入白热化之际,民进党召开了九届二次全代会,通过了党主席谢长廷等人提出的“全体党员代表大会就国家重大政策所做之决议文,包括‘台湾前途决议文’,将视为本党纲领之一部分”的党章修正案。这是民进党包装“台独”因应选举的一项重要举措。

  民进党在1991年五全大会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列人“党纲”从此“台独”就成为民进党的“神主牌”。随着岛内外局势的变化,一度曾是民进党开疆辟土旗帜的“台独”,变成了民进党发展的“瓶颈”和通向执政道路上的重大障碍,直接影响其扩大票源。为瞭解决“台独党纲”的问题,从1995年底起,民进党内关于修改“台独党纲”的争论时起时伏,但始终未能有实质性的进展。1999年5月,受内外形势所迫,为应对2000年大选,民进党八届二次全代会通过了“台湾前途决议文”,首次正式公开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号;不再提通过“制宪”建立“台湾共和国”,转而声称“中华民国已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该决议文与“台独”党纲相比,其“台独”态度较为温和与隐晦,易为党内各派所接受,但其定位与效力并不明确。

  陈水扁虽然赢得了大选上台执政,但岛内在统“独”问题上的民意结构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改变,台湾民众中支持急“独”的势力仍是少数,“台独”党纲仍是民进党争取民心的一大障碍。年底选举事关未来几年民进党的执政地位,民进党内有“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强大势力,外有李登辉及台联党的牵制,出于巩固基本票源的需要,不可能轻言修改“党纲”,民进党的转型实际上已经停滞。然而,为了扩大民意基础,民进党又急需争取中间选民,将“台湾前途决议文”提升“等同于党纲”,实际上是以一种变通的方式为“台独党纲”解套,是民进党在坚持“台独”立场不变的前提下,对“台独”进行包装,摆出“走中间路线”姿态,对一些中间选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民进党全代会结束后,民进党高层在选举造势会上大力渲染,声称“将决议文效力提升等同于党纲,表明民进党的务实转型,不存在路线僵化问题”,以此回应在野党对其“台独”意识形态挂帅的批评。连在野党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候出这一招,说明民进党确实是一个懂得搞选举的政党。

  七、“台独”势力活动猖獗

  以“台独”为基本党纲的民进党执政使得“台独”势力的活动空间有所增大,2001年岛内“台独”势力的活动相当猖獗,主要分两条线展开。

  一是陈水扁与民进党利用手中的执政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采取“渐进式策略”,把台湾向“实质独立”的方向推进。这一年中,陈水扁当局仍以“两国论”为其大陆政策的核心,坚持“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拒不接受一个中国。陈水扁2001年元旦提出所谓的“统合论”,其实质是要以欧盟模式或邦联架构将两岸目前的现状法律化、固定化、永久化,这是陈水扁在其任内所极力要谋取的目标。迫于各方压力,陈水扁虽不敢明火执仗地从“宪政”体制方面大动作地搞“台独”,但一刻也没有放松从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去搞“去中国化”的“台独”活动,如在中小学推广“台语”教学,鼓励各大学设立“台湾文学系”,并在军队教育中取消“统一”及“反台独”的内容,企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弱化台湾民众的“中国情结”,影响其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在国际上则加紧投靠美国。千方百计地发展与日本、欧盟等重要国家的“实质关系”,企图利用加入WTO等机会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

  二是激进“台独”势力异常活跃。2001年,由于祖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陈水扁当局的执政败绩显着,多家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一国两制”认同明显上升。一些激进“台独”势力为壮大“台独”声势。在民进党与陈水扁的暗中支持与纵容下,掀起了一波波的“台独”恶浪。“建国党”成立“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挂牌运营;日本极右分子鼓吹“台独”的《台湾论》一书在岛内出版,“台独”分子金美龄等人借机掀起“台独”波澜;3月,岛内外“台独”分子又在台北集会召开所谓“世界台湾人大会”,并举行“台湾人站起来、向中国说不"大游行。6月中旬,“台独”组织“北社”在台北成立,与中南部的台独组织遥相呼应,李登辉和陈水扁一起出席“北社”的成立大会,公开结盟成为分裂势力的总后台。

  展望2002年的台湾政局:

  (一)陈水扁政权将开始全面执政。由于民进党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使选前陈水扁当局“朝小野大”的困境得以改变,2002年陈水扁对政局的主控能力将明显增强,台湾政局进入民进党全面执政时期。从近期看,陈水扁将完全掌握“内阁改组”的主导权,尽力影响“立法院长”选举,并着手酝酿“修宪”。从长期看,陈水扁将利用执政地位为其在2004年争取连任进行各方面的准备与布局。

  (二)朝野之间的斗争仍将持续。近期之内,在野党会顾及岛内民众希望政局安定的呼声,对陈水扁及民进党的斗争暂时沉潜,让民进党实现全面执政。国、亲两党出于政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会继续与陈水扁及民进党展开多方位的较量,“立法院”正副院长的选举将是泛緑、泛蓝两军实力较量的第一回合。2002年底的北高市长选举将成为朝野之间的权力斗争新焦点,也是2004年大选的前哨战。

  (三)泛蓝军的合作将呈现新的态势。选后国、亲两党实力的消长使得泛蓝阵营的整合面临新的态势,国民党内本土势力的动向对国亲合作构成多大影响整合“泛蓝军”的主导权属谁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未解决,应该说,2002年的北高市长选举及2004年的“总统”大选,泛蓝军的成败将取决于国、亲能否整合成功。

  (四)陈水扁会更加顽固地坚持“台独”立场,两岸政治僵局打破的可能性不大。在台湾政治势力及民意分为两大版块的情况下,无论从其个人的政治立场出发,还是出于巩固基本票源的需要,陈水扁都会更依靠“台独”阵营的势力,尤其在其执政地位得到巩固后,会更加顽固地坚持“台独”立场。2002年,虽然其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仍会面临各种压力,但尚不足以迫使其对两岸政策进行实质性的调整,陈水扁充其量只会采取一些避实就虚的手法缓解一下压力而已,而在关键性的一个中国原则、是否承认是中国人等原则问题上是寸步不让的,两岸政治僵局难以取得突破,并因台湾当局的“渐进式台独”而面临爆发危机的风险。

  (发表于《台湾研究》2002年第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