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评深度:谢郁谈美国战略模糊与两岸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主任谢郁近日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的台海政策基本上维持战略模糊:既重申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另一方面又大力提升美台关系,加强在军事安全上协防台湾,不断强化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砝码和棋子作用。目前中美博弈进入深层次的、全方位的、长期化的战略相持,但拜登政府现在尚未准备好台湾问题上与中国摊牌,不打算在台海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希望拉长战线深度牵制中国,这是其维持一定程度战略模糊的重要原因。

  谢郁对中评社说,维持一定程度的战略模糊是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重要区别,特朗普政府把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逐渐推向战略清晰,而战略清晰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中美之间爆发激烈的对抗、危机与冲突。而拜登政策上台后,基于多种判断,其台海政策有所回调,维持基本面的战略模糊。

  谢郁认为,台湾问题对中国大陆来说是核心利益,事关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维护主权方面没有退让妥协的余地。可是对于美国来说,台湾问题不是其核心利益,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相关战略利益,而这个重要的相关战略利益的目标是“以台制华”,不是实现“台湾独立”。这张牌对美国来说是要长期打下去,以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而长期打下去的前提就是是不破局,不摊牌。所以岛内某些“急独”势力见猎心喜,认为中美对抗是推进“台独”的最佳机遇期,可以火中取栗,这是误判,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目标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不是帮助台湾“独立”,这才是美国对华战略的目标任务,要清楚这一点,否则就很危险,会将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

  谢郁对中评社表示,从拜登政府上台半年多的观察来看,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主体脉络还是集中精力遏制打压中国,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战略判断和战略定位。在这个大前提下,在台湾问题上,拜登政府打“台湾牌”的动能和力度都不会减弱。但从总体上看,在中国一再明确宣示台湾问题事涉领土主权完整不容侵犯的坚定立场之下,可以看出目前美国并不打算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摊牌,拜登政府打“台湾牌”会以切香肠的方式推进,不会轻易越过临界点,以免中美全面摊牌引发台海战争。

  以下是访问全文:

  中评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台湾问题时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您怎么解读“历史任务”这一提法?您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会如何处理统一的问题?

  谢郁:习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关于台湾问题的论述,赢得了非常强烈的反应,有一个重要的点是重申了“历史任务”这个词。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提“三大任务”,21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三大历史性的任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这三大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富强起来以后,国家统一的问题就提上了历史任务的日程。

  十九大以后,中国明确了两个百年的新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脱贫建成小康,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二个百年开启的时候,三大历史任务的进程、历史的方向、目标、路径都越来越清晰了。这次建党百年是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开启的关键点,重申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过,“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国家统一这一历史性任务,已经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历史任务目标里。也就是说,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体的。统一的目标是既定的,统一的方向是不可逆的,统一的进程是持续在推动的,统一的路径是有多种方式的。

  “1.2讲话”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论述“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也就是说,当我们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国家统一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换言之,只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圆满的,也才是完整的。因此在建党百年大会上提“历史任务”,与第二个百年“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相辅相成的。

  建党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在台湾问题上对外界传达了三点重要的信息:

  第一,讲话中强调,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对于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有意志、有决心,关键还有强大的能力。这一点是向“台独”势力及外部反华势力发出严正的警告,再度传送明确信号,不要误判形势,更不要幻想中国政府和人民会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退让妥协,这是退无可退的。

  第二,讲话中还提到,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一表态透露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尽管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仍然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因为这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最佳方式。

  第三,大陆对台湾同胞仍寄予厚望。讲话中还提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他呼吁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这表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实现国家的统一,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最高利益所在。这是对台湾同胞,对所有炎黄儿女寄予了厚望,也展示了强大的战略信心和战略定力。

  中评社:台湾本轮疫情暴发后,民进党当局多次拒絶大陆愿提供疫苗的善意,反而高调感谢美国、日本提供疫苗,您如何评价民进党当局的这一系列做法?民进党当局不愿意接受大陆疫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谢郁:台湾五、六月的疫情蔓延,是执政当局在防疫方面的疏失所导致的。因为在之前蔡英文当局一直以“抗疫优等生”的姿态,、非常骄傲地到处去推广台湾经验。而此次疫情蔓延是由于民进党当局过于自信,之后变成了自满,进而放松了抗疫的防线,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一波台湾疫情升高以来,大陆方面给予瞭高度的关注,在第一时间表示可以为台湾提供疫苗以及其他的抗疫物资。可是台湾当局从2020年大陆疫情暴发开始,就一直在借着疫情对抗大陆:第一,在台湾参与世卫组织的问题上。民进党当局借疫情与美国联手,与大陆对抗,不断地抹黑、污蔑和攻击大陆;第二,台湾本轮疫情暴发时,防控无方,疫苗短缺,而目前全球范围内,防疫措施除了隔离,最有效的就是疫苗。大陆国台办、民间团体、台商协会等各方面都积极地表示愿意向台湾提供疫苗,包括大陆生产的疫苗、上海复星代理的德国BNT疫苗,但台湾当局全部拒絶,并将大陆的善意污蔑为“假好心”。

  在台当局看来,只要是有中国大陆元素的疫苗,全都拒絶使用。从疫情暴发之初,就借疫情升高与大陆的敌对情绪,两岸一直处于对立与对抗中才符合现在美台联手反中的战略需求,也符合民进党不断地向美国争取表现的定位与价值——在美国印太安全战略里,台湾是重要的一环。

  在疫苗问题上,民进党当局一再说是因为大陆的干扰和破坏,台湾拿不到疫苗,疫情得不到控制,这是台当局在岛内进行动员时的一贯说法,目的就是甩锅给大陆,推卸防疫不力的责任。民进党当局延续2019年以来转移矛盾焦点的做法,将民众对其执政的愤怒引向对抗大陆,引向两岸关系紧张。在这样的逻辑下,如果民进党当局接受了大陆的疫苗,或者经由大陆企业代理使台湾得到疫苗,之前的逻辑就不成立了,就会不攻自破。

  正是基于此,民进党当局当然不愿也不会接受大陆在疫苗方面的帮助。这其中显示出台湾当局的心态:政治高于疫情。疫情如火,人命关天,可是在这个时候,民进党当局把政治上的思考和操作高于疫情的防控,这是罔顾民生。

  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两岸如能携手抗疫,共护民生,疫情本应可能成为缓解两岸对立紧张气氛、拉近两岸民众感情的契机,但台当局的一系列逆向操作,使得本已处于低迷恶化的两岸关系,又是一次雪上加霜。

  中评社:拜登政府上台后,仍然在通过各种方式打“台湾牌”,美国学者也频频警告若美国放弃一个中国政策恐引发战争,您认为拜登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整体战略是怎样的?是继续“切香肠”还是可能会有比较极端的做法?大陆应该如何应对?

  谢郁:拜登政府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与特朗普时期是一致的,就是把中国列为美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和遏制对象,这在美国是有共识的,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包括行政部门、国会、五角大楼和战略界,所以这是美国全政府的认知。

  在这样的认知下,从拜登上台以后对华遏制战略总体未变,但做法上从特朗普时期的全面对抗+极限施压+危机频发,调整为竞争遏制+有限对话+危机管控。在台湾问题上,拜登政府打台湾牌的动能和力度都不会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台湾这张牌对美国来说,是遏制中国时成本代价相对较小、收益较大、打起来较顺手的一张牌。因为台湾对中国而言是核心利益,美国推出涉台法案、或美台官员互访层级提升、美国战机军舰到台湾停泊,都会触及中国主权利益,因此美国不断在台湾问题上出招,意在持续增加中国战略成本的投入。

  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有变与不变的部分,不变的部分:出于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需要,未来拜登政府打“台湾牌”的意愿与动能不会降低,总体会延续过去几年的方向和政策轨迹,包括:不断通过在台海地区展示军事力量表达在安全与军事领域协防台湾的承诺,继续推出对台军售项目、维持一定层级的美台官员互动与交流、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活动、帮助台湾维持“邦交国”数量,加强美台经济关系,将台湾纳入美澳日欧产业供应链,提升台湾在美印太战略中的功能定位等等。

  改变的部分:未来拜登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思维与做法会有所修正与调整。一是美国台海政策会从特朗普时期的战略清晰局部回调到维持战略模糊,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会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之间维持模糊的、动态的战略平衡。近期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以及拜登核心幕僚艾利森等人在多个场合表示,拜登政府仍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一个中国的首都在北京,并不存在台湾这个独立国家,美国不会承认独立的台湾”。另一方面,又多次宣示对台湾安全的承诺。二是与特朗普时期近乎失去理性的极限施压相比,拜登龢民主党打“台湾牌”时或会相对谨慎、稳健、精算,在具体做法上具可预测性、持续性。三是美国新政府在对待大陆和台湾时,会更加突显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多地打“民主人权牌”。四是在拜登政府外交政策重回多边主义的情况下,会更注重修复、整合与西方传统盟友的关系,对华遏制形成更紧密的同盟关系,在台湾问题上西方阵营或会更趋立场、行动一致。

  从总体上看,在中国一再明确表达台湾问题是涉领土主权完整的核心利益面前,美国尚未作好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最终摊牌的准备,拜登政府打“台湾牌”会以切香肠的方式推进,不会轻易越过临界点,以免中美全面摊牌爆发直接军事冲突。

  中评社:美国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近日称“美国不支持‘台独’”。您怎么解读这一表态?为何在此时提出?

  谢郁:坎贝尔是拜登政府主管印太安全事务的重要官员。在两岸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他明确表达美国不支持“台独”,但同时又表示,拜登政府会全力加强美台非官方的关系。坎贝尔在这时作上述表态,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特朗普政府把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海峡两岸的双轨平衡战略模糊逐渐变成了战略清晰,而战略清晰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中美之间爆发激烈的对抗、危机与冲突。特朗普以极限施压,野蛮冲撞的方式,所以危机突发、擦枪走火的风险性急剧升高。

  到了拜登时期,美国的台海政策有所回调,维护战略模糊。我们看到,拜登上来以后到现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拜登政府的一些重要官员,包括拜登本人、国务卿布林肯、坎贝尔等人的表态,一方面既强调美国有协防台湾的义务,继续批准涉台法案,两度派出军机降落台湾,最近又批准了7.5亿的对台军售案,实际上是在不断提升美台之间的实质关系,不断在冲撞“一中”红线。但同时美国官员也不断在表态,美国没有改变一个中国的政策——当然这是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在中美“三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以及“对台六项保证”之间的动态平衡。拜登政府不断在多个场合上表示台湾不是一个国家,这次坎贝尔更明确地讲不支持台湾“独立”,但是美国会积极提升美台之间非官方关系,所以这显示拜登政府在台海问题基本维护战略模糊:既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又不断加重协防台湾、提升美台关系的力度,升高台湾作为遏华的棋子作用。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有几个:一是当中美这场博弈进入现阶段深层次的、更全方位、长期化的对抗和较量的时候,或可称为战略相持阶段,美国现在并不想因台湾问题破局,并不认为目前是与中国摊牌的好时机,所以依然维持战略模糊。当两岸关系对抗和紧张上到一定程度时,美国就往回调一下,相对放缓一下,这要看美国对战略节点的判断。

  第二,美国的战略界有很多瞭解中国大陆和台湾问题的智库和专家,他们其实是清楚的,在美国和日本打台湾牌的鼓励下,近几年“台独”势力有恃无恐一直在往前冲,不断挑衅并冲击主权红线和大陆的忍耐底线。美国亦非常清楚,如“台独”一再往前冲,最终只会逼中国大陆动武,就是通常所说的“急独”必然导致“急统”,这个逻辑美国是很清楚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既然美国判断现在不是在台湾问题上跟中国大陆摊牌的时机,“台独”走到一定的时候,美国就会踩一下刹车。所以坎贝尔的讲话,其实也是对台湾岛内民进党当局的告诫:美国不愿意看到“台独”冒进突破大陆的底线导致台海“破局”。

  第三,台湾当局现在不断吹嘘美台关系上升到历史最高,被很多急“独”势力视为是寻求“台独”和推进“台独”战略的重要机遇期,一些岛内的深緑急“独”分子认为现在有美国的支持,要把台“独”做到实。美国发出警告以后,他们应该很清晰地看到,台湾问题对中国大陆来说是核心利益,“台独”伤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就等于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大陆是没有妥协余地的,一定会采取必要手段来维护领土主权完整。

  可是对于美国来说,台湾问题不是核心利益,只是美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安全战略利益,而这个重要的相关战略利益的目标就是“以台制华”,不是实现台湾“独立”,也就是说“台独”不是美国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打“台湾牌”只是手段,要继续打下去的前提是不破局、不摊牌。如果现在破局,这张牌怎么往下打?所以“台独”势力误判了美国的真正意图,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目标是遏制中国,而不是帮助台湾实现“独立”。

  坎贝尔的上述讲话,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应该清楚看到,特别是台湾的民众应该清楚,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要获得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并不是“台独”的梦想、更不是台湾民众最关心的和平与发展利益,这一点很清楚。

  虽然坎贝尔讲了不支持“台独”,但是大陆也应有非常清楚认知,美国打台湾牌的动能和企图是不会减弱的,会以“切香肠”的方式,一步一步提升美台互动与交往的层级,在军事和安全上强化对台湾的支持,批准新的对台军售,出台更多涉台法案、密切美台军事合作、帮助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等等,但是美国会掌控住方向与节奏,不会放任台湾把节奏带偏,让局势失控。在这一方面,台湾是没有主动选择权及决定权的,完全是被动的一方。

  中评社:台湾疫情暴发后,民进党民调好感度下跌,但国民党的好感度却未能上升。在推动大陆疫苗入台问题上,国民党中央也是畏首畏尾,无所作为。您如何评价国民党现在在台湾政治生态中的位置?国民党应该如何走出困境?未来国民党是否堪当大任?

  谢郁:国民党再次败选后,进入一种内部缺乏凝聚力、没有方向感的涣散状态,在政策检讨、核心论述、人才培养、内部整合、监督制衡民进党等方方面面,没有给外界一种强力革新、重振旗鼓的感受,没有让民众看到士气回升、重新上路再出发的国民党。

  台湾疫情发生以后,民进党防疫不力民怨沸腾时,民进党的民调支持度下跌,然而国民党的民调支持度也在跌,民进党在疫情后不满意度高达80%、82%?,从政党支持度来看,5月到6月,民进党的支持度从23%跌到了21%、22%,但国民党的支持度也从21%跌到了18%,反而是柯文哲个人政治声望龢民众党支持度上升了。按常理,执政党做得不好就是给在野党提供上升机会,应该是此消彼长,然而并没有。从民进党那里流失的民心,也没有流向国民党,这应该是国民党无所作为的结果。

  首先,作为在野党,国民党的职责就是监督、批评、制衡,当执政党做得不好的时候,要站出来为民众发声,把自己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起,这样才是在野党重新获得人民信任的关键点。本来这次的疫情完全是执政党的失误,是民进党执政不力、防疫不力,特别是政治抗疫、罔顾民生,民进党当局“用爱发电”、“校正回归”、“认知作战”等等一系列荒腔走板的作为,完全可以成为国民党发力的机会,但国民党未能把握好时机。

  第二,国民党没有提出解决当下台湾防疫困境的办法。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是有优势的,积极与大陆沟通解决台湾疫苗短缺,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国民党都可以有所作为。我们看到反而是一些个人比如张亚中、郭台铭,还有一些民间社团、地方县市首长都积极想办法来做这些事,而国民党作为第一大在野党,没有出来发挥作用解决台湾的疫苗困难。

  国民党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最突出的问题:

  一是内部团结的问题。这是个老问题,是国民党的沉屙,江启臣任党主席后同样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党主席选举因为疫情推迟了,在党主席选举中,党内还会有一场竞争,最近朱立伦已明确表态要选,选后新任党主席是否有能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效整合、团结党内各派势力,弥合裂痕,凝聚人心士气,决定国民党能否重新再起,迎战明年“九合一”及2024的再次对决。

  二是价值理念与主体论述缺失。一个政党即便是执政的时候,如果没有理念也是走不远的,何况国民党现在还是处于在野的困境和逆境中,不树立起全党共同的理念和论述,如何能凝聚士气、唤回民众的信心,靠什么再上路?这是国民党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两岸政策立场方向混乱。国民党败选后内部的检讨和反思并没有找准方向,反而把两岸关系、“九二共识”当成负面资产而弃守,把两岸优势话语权拱手让人。特别是2020年10月国民党党团在“立法院”提“台美复交”、“促美军协防台湾”两项决议案。无论出于何种意图,这两项提案都是非常错误的。首先,提案内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触碰到“台独”这一两岸高压线。尽管不可能有什么实际效用,但其由岛内最大在野党正式提出并得以通过,令本已危机重重的两岸关系更雪上加霜、愈发凶险。其次,这两项决议案未能如某此国民党人士所言“逼民进党打假球现形”,反而落入民进党的话语逻辑中,增加了民进党“倚美谋独”的正当性。其三,国民党跟民进党比谁更本土、谁更亲美,这就是拿香跟拜。无论是在“亲美”还是“本土”方面,国民党跟民进党比都不会有优势,反而会落入对方的叙事逻辑,从而丧失两岸和平的话语优先权,无异于自废武功,自弃立足之本。

  无论政党还是政治人物,想要站得稳、走得远、有前途,一是要顺应历史大势,二是要守住民族大义。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国民党经历过历史沉浮,在事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党内很多有识之士都会有清醒的认识,关键时刻应承担起导正方向、坚守“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责任与担当。

  国民党应该好好审视,两岸关系未来方向是什么?台湾真正的利益需求是什么?如何选择纔可以走出自己的新路?国民党只有在两岸关系上走出不同于民进党的路来,才会有地位和空间。在即将开始的党主席选举期间,党内各方关于两岸关系政策的讨论,选后国民党新的领导核心路线方向的选择,都值得关注,这对未来国民党的发展至关重要。敢问路在何方?其实路在脚下。

  中评社:受疫情影响,两岸交流中断已久。2021年3月,邱太三刚刚上任陆委会主委时说希望两岸能“春暖花开”,现在春天已经过去了,“花”也没有开。您认为两岸交流未来应该如何恢复?

  谢郁:春暖花开需要有阳光和雨露,阳光雨露就是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有了春风雨露自然就春暖花开了,但是很可惜,民进党当局在“九二共识”上并没有表示出调整和接受的意向,反而在疫情疫苗问题上一系列的“反大陆”、“仇共”反向操作,更进一步加剧了两岸关系的冰封与对立,这只会令两岸关系更加恶化。

  两岸关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两岸对话,另外一个是两岸交流。两岸交流是民间的,要与政治面的两岸对话区分开来。无论两岸政治关系怎么样,两岸的民间交流是不应该中断的。大陆一向主张不应以政治力量干扰两岸民间交流,更不以政治力量阻挡两岸人民的往来与人文交流。在两岸交流上,现在两岸是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操作方向。

  大陆从2018年以来,就持续不断推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推动落实两岸同等待遇的系列政策,从惠台31条、26条措施,到支持台企复工复产的11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等等,这些都是为了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与交往,希望台湾同胞从交流中能够享受到两岸同胞同等待遇,共同分享发展红利。大陆努力推动两岸同胞享受社会服务同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是希望两岸的民间交流朝向两岸一体化、两岸命运共同体方向来发展。

  反观民进党当局,从2019年开始,就不断逆向修法,包括“国安法”、“反渗透法”、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等,实际上通过“修法”在为两岸交流设置更多更严的障碍,阻挡两岸交流,恐吓压制台湾民众龢民间团体与大陆进行交流。因为两岸交流融合跟民进党当局“反中谋独”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民进党当然不希望看到两岸民间交流密切、两岸融合加深。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修法对抗、阻隔和管控两岸交流,就是要对抗大陆的融合发展,扺消大陆一系列政策融合发展的效果。台湾方面的这些政策和作为对两岸交流必然是有伤害的。

  在疫情之下,两岸交流几乎是中断的,有双重原因,一个是疫情的阻断,还有一个就是政治力量的阻断。疫情总会过去的,当疫情结束以后,两岸交流的重启势在必行。

  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以来,到今天30多年,交流已经是无法阻断的。两岸的民间从经济、文化、科技、人员和教育等各种层面交流,已经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客观需求与趋势。疫情之后,两岸交流势必重启,可以想见,重启后的两岸交流会有很多问题和困难,脆弱而不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大陆会积极努力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帮助民众和企业克服困难恢复交流,一如既往地落实两岸同胞同等待遇,深化融合发展,落实两岸一家亲。

  从台湾方面来说,第一,台湾当局“修法”对两岸交流的危害依然存在,民进党当局会如何用这些法律来阻挡、惩戒台湾民众的交流活动,这是要观察的,如果民进党当局真这样做的话,对两岸交流的危害、阻挡民众享受交流红利的伤害就会很大;第二,两岸交流中除了有积极的利多的方面,也会有一些偶发性的事件,或者一些突发性的个案,在这种情况下,台当局如果继续“反中”思维,把技术性、个案性问题泛政治化,意识形态化,那就会对两岸交流造成严重伤害。要把交流中出现的事务性问题简单化、单纯化的处理,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一切为了两岸民众。如果把所有问题都进行政治层面的操作,只会使得两岸关系进一步的走向恶化。

  第二,两岸现在都有隔离措施,两岸民众大规模往来虽然不现实,但局部的人员往来还是可以进行的,大陆方面也会提供一些便利。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两岸也是可以有一些交流方式的,比如在文化、学术、艺术、科技等领域,通过线上进行交流。

  第三,在防疫方面,如果台湾民众、社会团体需要大陆方面提供帮助,大陆还是会积极施以援手,包括为台湾民众到大陆来打疫苗提供方便。在疫情之下和后疫情时代,大陆在推动两岸交流方面的行动会一如既往,这是既定的。

  中评社:本轮疫情重创台湾经济,造成民生凋敝,旅游业者、餐饮业者都苦不堪言,歇业的店铺连成片,您认为台湾应该如何走出疫后的经济困境?

  谢郁:自从美国把中国作为遏制对象,推动中美全方位的科技脱钩、经济脱钩以来,某种程度上蔡英文当局也在配合美国搞两岸脱钩,包括让台商回流、在两岸经贸上设很多关卡。但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已经到了相当深入的层次,行政的力量是阻不断的,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存度还在继续加深。

  2020是疫情之年,当大部分国家的经济都是负增长的时候,中国大陆及时复工复产,实现GDP由负转正,并开启双循环经济模式,展现了较强的经济复苏能力。2021年是疫情持续的第二年,两岸交流受到较大影响,但从两岸的贸易额来看,2021年1月到5月,台湾对外出口中大陆和香港占42.6%,所有东盟国家加起来占16%左右,美台之间的贸易占14.3%。大陆依然是台湾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第一大对外投资地,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就是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要强行把台湾从与大陆的经济联系中剥离出来、加入欧美的产业链,这种强行剥离是做不到的,疫情之后台湾经济的恢复依然离不开大陆,两岸经济上深度依存的既有格局不会改变。

  (中评社北京2021年8月12日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