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原是一位名医,姓吴名夲(音tāo),字化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三月十五日,祖先是战国时的吴季礼,后南迁至现福建省同安县白礁村。以行医为业。无论贫富,他都认真医治,药到病除,因此备受群众爱戴。吴夲治愈了仁宗母后重病后,仁宗皇帝要封他为六品官,还要赏赐京城开封地方一座房子。可他一概不受,愿回家乡继续为民治病。北宋景佑三年(1036)五月初二日午时,吴夲在文圃山龙池岩攀岩采药,因跌伤不治仙逝于白礁乡(现属龙海县)。后经历代皇封8次。明永乐十七年(1419),吴夲被封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人们建庙奉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去拜他,祈求保佑。
永定许多地方在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生日时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保佑,并演戏3天3夜。农历三月十三、十四日,人们以香、纸、斋蔬、米饭等由道士带领,避村内河道、洗河、洗路,道士与同行人高声大呼,赶邪出境,开道者系红佩剑。三月十五日众人备香、纸、烛、炮、米糕、寿饼、线面等齐声拜寿,有谢恩的,有求平安的,保生大帝庙里非常热闹。
高头乡高联村(大岭下)广济宫内供奉保生大帝。南宋时期,该村去漳州经商的本地人从石码把“医灵真人”分香回来,并在村中心就设保生大帝神坛。此后,神坛香火旺盛。每逢节日,方圆数十里内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祭祀。广济宫建于明末清初,每3年一次派专人去漳州市龙海石码“割香火”,让神灵永驻广济宫。
古竹乡黄竹烟村下黄天前庙原建于200年前,庙内9尊神佛,全镀金身,其中一尊为保生大帝。农历正月初二日善男信女举大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踩村游行。初二至初五日,白天合境善男信女庙内摆设供品祭拜保生大帝,晚上燃放鞭炮、烟花,连续3夜演大班戏。
古竹乡溪口
古竹乡溪口村敬大帝爷。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日,善男信女组织旗手擎着几十面三角大旗,一路敲锣打鼓,到大岭下扛大帝爷塑像来本村求福。大帝爷塑像一进村,善男信女燃放鞭炮迎接大帝爷到预先搭好的神坛落座。善男信女斋戒沐浴,挑上供品、香纸、烛、炮等到大帝前祈求平安,求大帝爷保佑,香火旺盛,十分热闹。初二、三、四晚木偶戏连台,戏台搭在大帝爷神亭对面。农历初五日敲锣打鼓扛神把大帝爷送回大岭下庙。
古竹乡蛟塘村
大帝爷是古竹乡蛟塘村善男信女心目中的灵神,想要心想事成,拜求大帝爷保佑,扛大帝爷连同村口民主公王一同供拜,三年一番,时间定于农历十月份,日期在公王前掷筊而定,作福时间为3天。届时鼓手5人,未婚男青年8人扛神轿,扛大帝爷要到高头大岭下庙里,一路敲锣打鼓,铳炮连天,彩旗招展,喇叭嘀嗒。大帝爷神轿一进村,炮铳齐鸣,神轿在村中游行,人们点燃香烛等待门前迎接。全村各楼巡游完,大帝爷在到好的神坛落座,斋戒沐浴的善男信女挑上供品、香纸烛炮来到神亭前祈求大帝爷保佑,求财的有财,求子的得子,求寿者增寿,求婚配的如愿,求上大学的高中。
北山的迎吴公信俗
廖永茂
高陂北山迎吴公信俗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为北山迎吴公神会节日,附近四乡八里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北山作客,看看神会风光,观赏迎神风俗。
吴公本名吴夲(音tāo),字化基,祖先是战国时的吴季礼,后南迁至现福建省同安县白礁村。其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三月十五日,以行医为业,是位民间医生。凡前来向他求医的人,无论贫富,他都认真医治,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因此备受群众爱戴。北宋时,吴夲治愈了仁宗母后重病,仁宗皇帝给他隆重封赏,封为六品官,还要赏赐京城开封地方一座房子。可他一概不受,愿回家乡泉州同安白礁继续为民治病。北宋景佑三年(1036)五月初二日午时,吴夲在文圃山龙池岩攀岩采药,因跌伤不治仙逝于白礁乡(现属龙海县)。明朝时,晋封吴夲为保生大帝,并在同安白礁建造一座慈济宫,塑金身供奉。厦门、漳州一带民间也纷纷画像立庙,供奉这位慈心济世的医生。几百年来,人们崇敬他为民治病除痛,立为神明,各地并建庙宇供奉。
吴夲立为神明后,北山村人们定每年十一月初八,恭迎保生大帝出庵巡游,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以祈求五谷丰登,物阜民丰。节前,全村先推举总理一人、副总理三人,负责迎吴公的所有事宜。村里各个片落推举接供负责人,负责办理本供的一切事情。
总理负责组织人员准备好用金箔纸剪贴“恭迎保生大帝”六字的横幅红布大供牌,请好“喇叭”、“十番”、“封筒”、“印箱”,还有两人抬的香亭子,内放保生大帝禄位牌,牌位前是香炉,还要备好出巡衙轿、黄龙凉伞等。
全北山共分水口、张家湾、辉阁、吉山、西门、和合、梨树下、长楼、排子上共九供。每供都有供牌、锣鼓、红色旗帐,有竖举的红色长条旗子与三角旗子,共有几十幅,多时上百幅,都由少年擎举。还有“铁枝桌子戏”、“千秋架”。“铁枝桌子戏”装饰戏剧中著名的剧目人物塑像,如“状元拜相”、“ 状元游街”、“三元及第”、“龙凤呈祥”、“政界生光”等。
这天上午八时许,各供的锣鼓、旗子、“铁枝桌子戏”、“千秋架”,陆续来到关帝庙门口大坪集中。到齐之后,总理安排迎神路线和秩序。迎神路线以关帝庙为起点,沿村内大道,经下背屋、张家湾到辉阁、吉山入西门排,去梨树下,回头到长楼下、排子上,后转回关帝庙,刚好环绕全村绕了一个大圈。走在最前面的是“清道旗”,接下来分别是“鸣锣开道”、“恭迎保生大帝”红布横幅、“喇叭”、“十番”、内坐保生大帝的出巡衙轿、内放保生大帝禄位牌和香炉的香亭子、红色长条旗子与三角旗子、“铁枝桌子戏”、“千秋架”。
每到一个接供的地方,此供的负责人都预先摆好八、九条四方桌,把吴公塑像从衙轿内请出,摆到靠后一条方桌上安放,塑像前摆满各家各户供奉的鸡鸭鱼肉,方桌左右摆着装有全猪全羊的木猪羊架。之后就进行接供祭礼,由有名望的老翁主祭,行隆重的三献古礼,礼生喊班,三奏乐,三跪九叩首,献全猪全羊,献五牲,之后读祝文,才告礼毕。此时,鞭炮齐响,吴公菩萨迎回衙轿,迎神队伍纔可起步,前往下一供。每个接供点都是如此摆设、行祭祀礼。
水口供是第一个接供点,在新店街口大坪摆设。供前搭起牌楼门架,牌楼顶上是写有“水口供”三个斗大墨字的红纸横幅,两边的对联是“水源流厚泽,甘霖雨露大帝功德;口授传医典,济世救民真君隆恩”,对联显眼,内容恰切。
桌子戏长2米,宽0.8米,高0.5米,底层空架,面层木板,边沿有5寸高的木栏,四角立小柱,有门有窗,用鲜花、金箔纸装饰得像皇宫一般美轮美奂。西门排的桌子戏门顶上写有三寸见方的“西门供”三字,两边还配上对联“西施又见台上;门径自有花香”。
铁枝桌子戏面上竖起铁枝两根,一前一后,铁枝下部插入木头中,露出的前枝高1米,后枝高1.5米,每根铁枝装上椅子可坐,装扮成状元郎或公主的幼童就坐在此处,一手摇扇子,一手挥手帕,向沿途恭迎的人们致意。
千秋架下面的底层全都用长2米、宽0.8米的木柱子做成空架子,左右两边横架上竖起1米高的支撑轴转动的柱子,用厚竹片做成2米直径的圆竹圈两个,如车轮外圈一样,轴心用半径的木头支撑着,圆竹圈分四等分,每等分上安装椅子,装扮的幼童坐在椅子上,轴心转动如荡千秋一般,故美其名曰“千秋架”。
迎神队伍浩浩荡荡,最前面的二人擎着“恭迎保生大帝”的红布横幅,接着一供一供的旗帐、锣鼓、“铁枝桌子戏”、“千秋架”,锣鼓喧天,还有悠扬悦耳的十番音乐,最后是胸前捧着的“封筒”、“印箱”,香亭子、保生大帝、黄龙凉伞,真是壮观。后面紧随看热闹的四乡来客。
总共九供的迎神活动要持续大半天时间才结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