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不少村庄都有十番音乐演奏。客家人在婚丧喜庆时,也要请乐队来热闹一番。人们在农闲之余,十番爱好者也会在茶余饭后,自娱自乐,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令人陶醉。
十番,又称“集班”“集欢”“十吹”。十番古乐兴起于明代末期,流行于江南民间。据传,十番本来是军中之乐,只有锣、钹、钲、鼓、板、笛等“金、革、木”类乐器,明代以来在苏州十分流行。“吴闾诸少年又创新十番”,增加了丝竹乐器。明代万历年间,十番在苏州盛行,后来演变成供奉宫廷的音乐,而后又逐渐流传于民间。其繁盛时期是在清干嘉年间。此间,永定有许多人在长江沿岸的大商埠经营条丝烟生意,学会了十番,之后带回永定,经流传在民间盛行开来,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它历经沧桑与兴衰,在流传中经与当地的客家民间音乐相结合,渐渐形成了具有永定乡土特色的十番音乐。
永定民间流行的十番音乐,乐器主要有大、小提琴及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和笙、笛、箫、弦、琴、小铃、二胡、冇胡(又称低音胡)、头弦、摇板等10余种管弦乐器。十番演奏简易便行,不受场所限制,几个人凑在一起,板鼓锣钹一起,便可以开场演奏。演奏时,管弦乐和打击乐或齐奏或轮奏,配合默契,板节严谨,音量洪大且粗犷,又不失幽雅抒情。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很受群众欢迎。
十番音乐在永定随着历史的脚步也不断发展变化,永定的十番爱好者们把人们喜闻乐见的汉剧乐曲、流行歌曲、民间小调、竹板歌等也融入十番音乐中。永定十番音乐的曲谱基本是民间流行的乐曲,大体上分为单板、双板两大类。单板曲牌有《山下乐》、《粉红莲》、《中门礼》等30余曲,双板曲牌有《高山流水》、《将军令》、《正金钱》、《万年欢》等50余曲。自古至今广泛流传的《过江龙》、《春串》、《南进宫》、《北进宫》、《怀古》等名曲,通过百年的锤炼,不断提高演奏技巧,成为十番音乐中的精华。
永定县几乎各个乡镇都有十番音乐的爱好者,而高陂镇的上洋、坪在,下洋镇的太平、杰里、中川村,凤城镇的东坊、南郊、西北、下坑,峰市镇的大园等村都有十番乐队或称国乐社。逢年过节日、嫁娶喜庆时,十番乐队吹吹打打,增添热闹气氛,以示幸福吉祥。永定十番音乐乐队一般为8~12人:司鼓(含锣钹)板一人,三弦一人,箫一人,碰铃一人,高胡一人,其他各种乐器配合。鼓板为演奏的总指挥,节奏的轻重缓急均服从鼓板指挥,做到步调统一,协调和谐,才能奏出不同乐曲的韵味和情感,让人品味到十番音乐的美妙和异彩。永定的十番爱好者中,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演奏者,如高陂富岭村的王志银,坎市大排的简荣金等,都是著名唢呐艺人。
十番音乐可根据不同节日、不同场合、不同习俗,或红白喜事性质的不同,灵活组织乐曲进行演奏。如新娘出嫁常吹奏《嫁好郎》、《万年欢》、《闹花堂》;新娘到男家入门后,则吹奏《迎新娘》、《闹花堂》、《赏花》;做白事(孝家)吹奏《哭竹》、《柳叶金》等,做寿吹奏《八角楼》、《平乐山》、《十杯酒》;其他岁时节日,喜庆乔迁等表示欢乐的气氛,则吹奏《百家春》、《梅花三弄》、《金蛇狂舞》、《出水莲》等。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永定十番音乐受到冲击,曾被作为“封资修”加以批判,十番音乐被逼停止演奏,乐队解散。改革开放以后,永定十番音乐得到新生。如今,许多现代新歌曲也融入了永定十番音乐之列,如《歌唱祖国》、《走进新时代》等,十番音乐成了永定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永定十番有几种主要的演奏形式。
一是喇叭戏。喇叭(唢呐)戏是十番音乐的主要演奏形式之一,前人又称之为“吹牌”。广东地区的客家人把喇叭戏称为“八音”。喇叭戏一般适用于嫁娶、乔迁、做寿。其中汉剧中的《郭子仪拜寿》、《五女拜寿》、《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盘夫索夫》、《兰继子哭街》、《董永卖身葬父》等都可以作为喇叭戏演奏。演奏时,根据喇叭的大小长短,可吹出剧中的生、旦、丑、净人物的西皮或二簧的不同唱腔,还可吹出人物中哭声、笑声、呼喊声、伴与马蹄声、马嘶声、鸟鸣声、鸡叫声等。喇叭戏主要特点是声音清脆,发音协调,人物鲜明,独具一格。
二是“文武场”。“文武场”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十番音乐,是十番音乐的又一种重要表演形式,也有称之为“武场”的。它由花鼓、梆子、木鱼等构成“文武场”的指挥中心,相伴“大苏锣”,结合铜钹,组成打击乐的演奏乐队。打击乐的乐曲有《小洋州》、《金蛇狂舞》、《凤阳花鼓》、《百鸟朝凤》等。打击乐中的大苏锣,通过用缠了多层棉带的锣槌进行轻击、重击、单击、中击、旁击、掩击等可发出多种不同的音响效果,加之十番各种乐器的伴奏,其演奏效果独特,清新悦耳。
三是锣鼓吹。锣鼓吹又称为“中军班”或鼓吹班(“中军班”之名可见十番音乐源于军中之乐一说不虚)。锣鼓吹一般以唢呐为主,配以其他乐器。永定县下洋中川锣鼓吹,丰市大园、长坝的大锣鼓吹,抚市五色锣鼓吹比较出名。锣鼓吹乐曲定调严格,丧事用“堂调”,喜事用“化财调”,不得混淆。锣鼓吹的乐曲有《大开门》、《朝天子》、《迎仙客》等200多种。这些乐曲适用于嫁娶迎亲、迎神送佛、上供作福、庙会踩街的游行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声音洪亮,以壮声威。1976年为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凤城东坊、南郊、西北居委会曾组织锣鼓吹踩街游行,整个县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史无前例。
永定十番音乐既有江南丝竹的艺术特色,又有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反映了客家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吸纳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民间趣味十足的十番音乐,一开始是平民百姓们佳节前后自娱自乐的小情调。它完全靠的是十几名演奏者之间的默契,只奏不唱。它最早在广大农村流传,其流传形式主要由父辈、乡亲或聘请外地师傅对民乐爱好者进行口头传授,那时只用工尺谱。乡村的爱好者在零散学习的基础上,自发成立了民间乐队。他们亦工亦农,自筹活动经费。乐队中能者为师,互教互学,技艺代代相传。“鼓吹班”“十番”乐队参加活动,人数多少根据每次活动的需要而定,少的不上十人,多则二三十人。
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代音乐形式——十番,是中华民族的音乐瑰宝。上海音乐学院原民乐系主任王天德教授认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兵荒马乱和朝代更迭使得不少优秀传统音乐隐藏民间,被局限在某个地区。这些音乐传承了东方的审美情趣,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有些势单力薄,欧美流行文化对年轻人形成了强烈冲击。所以这些藏于民间的音乐瑰宝,急切需要发掘整理出来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否则就会面临失传的危险。
永定十番音乐曲调优美,演奏方式灵活,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于永定境内的“十番”音乐,不仅数量多,丰富多彩,且质量高,不愧为艺术精品。永定的旅外侨胞还将十番音乐带到国外,并按家乡习俗,也常组织十番乐队演奏。永定的十番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八音演奏
永定客家人对汉剧情有独钟。自古以来,有些地方有汉剧吹唱班,因有8种乐器,包括喇叭、扬琴、二胡、三弦、铜锣、板胡、小锣、鼓等,所以被称为八音班,少者由8人组成,多者由10多人组成。演奏的节日均是汉乐,如《步步高》、《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
凤城镇等地在八音班演奏时,有时有托10盏灯或托7盏灯吹奏唢呐的絶技表演。10盏灯是头顶一盏、手上2盏、肩膀2盏、脚上5盏,坐在椅子上吹奏唢呐,由八音班伴奏。表演者盘坐在一个方桌上,手拿唢呐吹奏,幷且在头上、肩膀上、手臂上和腿上放点燃的蜡烛盘,分别放置7盏,所以称作“七盏灯”。技术好的人吹奏一小时以上,灯盘不摇晃。
下洋镇下洋村太平寨汉剧八音吹唱班,由8人组成。只要有人相邀,不论远近,婚丧喜庆活动特别是村中祭祖、拜神(做社戏)和丧事都有活跃在其中。逢祭祀时一般以喇叭为主,时间多为3天(白天),节目有《过江龙》、《出水莲》、
《打八仙》、《春江花月夜》等曲牌,有时成员角色会随之伴唱。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