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节 舞蹈

  穿歌謡

  穿歌謡是永定县一些地方“闹故事”的表演节目之一。场上表演连2个謡歌头至少需16人,拉二胡、打铜锣等乐器需要12人,场上人员由2个謡歌头当领头分成两队,不断变化队形。两队穿插表演《双龙出洞》、《双龙入洞》、《编竹席》、《走剪刀样》、《登四门》、《花子入城》。其中由2个謡歌头身穿皮袄(皮袄需反穿将有毛的一面露出),一手拿一根约30厘米长的小棍边行走边敲击木棍,謡歌头面化妆成黑色,头系红巾,前面做成角状,其他人手拿弓箭,扮作千金送子,背着缸箱、杂货箱等。

  火罩舞

  岐岭乡下山村陈姓人正月十五进行迎神、新丁地闹花灯及闹元宵三合一的民俗活动别具一格。晚上7点前,各新丁户扛着灯笼、打着火把游村,8时左右与迎送五显大帝的迎神队伍汇合。送完神后,花灯队、锣鼓队、火把队到下山开基祖墓(新丁地)进行闹花灯、庆元宵活动。此时整个山坡人山人海,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种焰火冲天而发,犹如天女散花。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舞火罩表演。

  表演者手持1.5米长的火罩,火罩中装有燃烧的松明,在一片鞭炮和锣鼓声中进行表演。随着锣鼓的节奏,表演者舞着火笼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上下起伏,犹如金龙飞舞,银蛇过江,时而像猛虎下山。表演者要眼明手快,身手骄健,身强体壮,幷且有一定音乐节奏感的青壮年男子。锣鼓队有20~30面大鼓,其中有一面特大鼓作为指挥鼓,打着不同节奏的号子。

  穿花篮

  堂堡乡和坑村农历每年正月初一或十五,民间为庆祝过年,祈求丰收、吉祥,而编制的配乐歌舞。正月十五闹元宵时,和坑村下坝楼村民自发组织花篮队去堂堡村宗祠(白象祠)闹元宵,花篮队队员由12位小女孩组成,每人一手提一只花篮(里面有烛光),一手持彩扇,用唢呐、笛子、二胡、扬琴、锣、鼓等乐器伴奏。表演时,12位女队员排成长龙形,随着乐队的舞曲《采茶花》,边舞边唱民间小调,并来回穿梭,队形有时像一条长龙,有时像一朵朵盛开的茶花。

  弄竹马

  旧时,永定县有些村落每年正月闹元宵都要举行“弄竹马”的杂耍。表演时,几十头竹马在松明照耀下,由锣鼓伴奏,喇叭吹唱,表演者表演各种舞蹈,杂技,并随机把编造的谐谑台词作各种方式表演出来,即有节日闹元宵的气氛,又有杂耍、谐谑、杂技、马戏等多种笑闹的成分,给人以节日的欢快享受。不拘一格,各显神通,竹马、毛竹做成,并用彩纸糊好,背头山毛竹山很多,竹匠也就很多,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表演者把竹马缚在腰间,就好像人骑在马上一样。

  孔夫村的“竹马灯”队伍约有20人,其中演竹马灯12人,3人打鼓、锣、钹,3人器乐伴奏,2人照看队伍,表演过程是:事先发帖定日子、时间,到时敲锣打鼓去。到后先列队鞠躬,接着进行表演,按鼓锣锵的节奏进行先“踩边”“挖心”“开剪刀形”,到“进马”时,有二胡、笛子、杨琴伴奏下唱歌,都是唱些人们对生活的看法和现实的情景,表演完后同样也要列队鞠躬点头以示谢意。

  表演者有统一的服装。道具有两支大“凉伞”“十匹竹马”。队形步伐用鼓、锣、锵来指挥。唱歌则用二胡、笛子、扬琴伴奏,有固定的“竹马调”。

  洪源村早在100多年前,老虎笼陈家就有人组织儿童在春节期间穿竹马闹元宵。表演者主要是十六七岁以下儿童,女孩为多,手脚灵活,会唱歌,声音优美。主要春节期间闹元宵活动。

  竹马分2节前后缚在人的腰部,一手拉马一手提花篮,前后一个人撑凉伞带头,每人轮流穿唱一首或一二句歌词。专用服饰。道具有扬琴,二胡,铜钟,喇叭。曲调以采茶灯为主,有小马儿歌曲。

  采茶灯

  采茶灯表演队由16名10来岁的小孩组成,其中表演人12人,3人打鼓、锣、钹,1人调节音响。表演过程类似“竹马灯”,到了表演现场,列队鞠躬,而后表演采茶后表演扑蝶舞蹈,边采茶边唱歌,二胡、笛子、扬琴等乐器伴奏,表演扑蝶舞蹈时也用二胡等乐器伴奏。结束后列队鞠躬表示谢意。

  踩高跷

  主要以百姓喜欢的民间故事为内容,用2人或多人踩高跷为特点,配以民乐,舞龙狮等,在农历节日和重大庆典祭祀时进行表演,以表达驱邪避祸、送福送吉祥的美好意愿。表演者穿古代服饰,用木棍绑成“平”字形或“十”字形固定于大腿、双脚,随着音乐踩点,翩翩起舞。表演节目主要有《水漫金山》、《钟馗打鬼》、《西天取经》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