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大鼓久负盛名。大溪有个造鼓师傅叫游品才,祖传三代造鼓,经历百余年。其鼓除销闽西各县和漳州、厦门外,还远销广东梅州、潮州、汕头等地。
目前,大溪乡有大鼓千余只,其中游氏家族的占大部分。大溪大鼓形式多样,有橄榄鼓、缸子鼓、双头鼓等十几个种类,各有大、中、小的规格。大鼓(一般指双面鼓)鼓面直径一尺八寸到二尺八寸,特大的有三尺二寸。大鼓鼓面一般两头一样大,鼓身中间则按比例加工成椭圆形。鼓身用20多块上等杉木做成,杉木不用胶粘贴,不用铆钉连接,一块一块箍成圆形,并涂上红漆或緑漆。为减轻鼓的重量,现在鼓身多用质地较轻的“鸭脚木”制作。鼓身中间,均匀地装上4至8只小铁环,作为拉手或串背带用。鼓内安装螺旋钢丝2至4条,对串在铁环内,叫做鼓胆,使鼓的声音与众不同。
鼓面用生牛皮特制加工而成,母水牛皮最佳,不管天晴下雨,打起来都很响。熟牛皮制成的鼓,阴雨天牛皮会回潮,打不响且不耐用。大鼓鼓面一头要用泡钉五六百枚(旧时用竹钉),按品字形排成三行,把牛皮牢牢地钉在鼓身上,既拉紧鼓面,箍紧鼓身,又有装饰作用。
大溪众多的大鼓中,最大的要算太联村下科尧天楼的“雷公鼓”。此鼓面直径三尺二寸,高三尺余,重80余斤,上大下小,像一口大水缸,打起来声音像雷鸣,被称为“雷公鼓”。一次过年,“雷公鼓”从楼上搬下来时,失手摔得粉碎而无法修复,成为憾事。
大溪何以有这么多大鼓?早年,大溪游氏祖先在马齐岽的南山脚下兴建游氏家庙时,“明师”先生嘱咐,此宗祠其形如狮,狮子生性喜睡,每年大年初一要敲锣打鼓到宗祠热闹一番,一为拜祭祖先,二为吵醒睡狮,才会出人才。从那时起,大溪游氏宗族便楼楼有大鼓,户户有铜锣,年年上南山老屋拜祖,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大溪人从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入年界)开始,到次年正月十六日,是打鼓闹新春的时间,每家每户的锣鼓都要从楼上搬下来,放在门厅或大厅上。打鼓的时候,几个人围在鼓旁,打鼓的人为指挥,一般一面大鼓配五面锣、一面铜钟、一对钹。锣、钹、铜钟跟着打鼓者的鼓板(节奏)转,节奏时紧时慢、有板有眼,动人心弦。大溪鼓板与别处有些不同,有“长锣”、“太平天”、“转花心”、“双转花”、“舞狮鼓”等。列队行进时的鼓板是打三下或五下,再敲一下鼓边,脚步合着鼓点,步伐整齐,煞是威武雄壮。
入年界后,大溪人一年一度的锣鼓比赛开始了。赛锣鼓是一伙打完一阵锣鼓之后,另一伙马上接着敲起来,如果其中一伙不回应算服输。这时候谁肯服输?于是,鼓声一阵接一阵,赛了一天又一天。白天,小孩子整天围着锣鼓敲打,还学着作鼓板;晚上,大人围着篝火赛鼓,经常通宵达旦,前方“打仗”鼓点急,后方点心忙“支援”。直赛到两伙人马“讲和”,才肯罢休。
大年初一早上,各村的头面人物组织各楼的青年人敲锣打鼓上南山宗祠拜祖。锣鼓队边行边打,大鼓一般一人背一只,特大的鼓则由两人扛。旧时,打鼓者着白唐装,穿蓝裤子,打绑腿,裹红腰带,扎红头巾,走在前头,敲锣合钹者紧随其后,每面鼓后边有一人擎凉伞跟随。他们在行进时的鼓板是“冬、冬、冬”打三下后在鼓边上敲一下,敲锣者跟着鼓板敲,铜钟和钹则应第一、第三鼓板打,脚步和着鼓板,边走边敲打。逢过闹市,鼓队还要表演一番,和着鼓板前进三步倒退两步,敲锣合钹的和着鼓板同进退,一队锣鼓进进退退,脚步整齐,别有风采。将近宗祠,各路锣鼓汇集,队伍变成长蛇阵,指挥的人不管用,大家只听锣鼓声,锣鼓一齐敲起来,响声震天,场面豪放粗犷,气氛十分热烈。
有一年,游氏上南山拜祖,汇集大鼓200余面,铜锣、铜钟、钹数百副,金鼓齐鸣,震得地动山摇,老屋门前鱼塘里的鱼都受不住,成群飞出水面,活蹦乱跳。从此,大溪大鼓更出名了。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