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堂山
瑞堂山,是湖雷境内与西华山并列的两座名山之一。瑞堂山地处湖雷东北部,在上湖村和上北村的北面,原名水洋寨,主体由北主峰和南面左右两峰构成品字形的三座山组成,也被称为“神炉峰”。
瑞堂山,海拔726米,林木茂密,郁郁葱葱,流水潺潺,清澈甘甜,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进入山间,如临仙境。一条被脚踩磨得油光发亮的盘山石路,显示着几百年来游人登山览胜和善男信女进寺烧香之盛。站在瑞堂山主峰,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方圆几十里内的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南面,上湖全部和下湖大部的村落、房舍、田园、阡陌、丘陵、河道,历历在目;北面,近处的莲塘、溪口,远处的堂堡、三堡,清晰可辨;依稀缥缈处是高、坎、抚以及其他一些相邻乡镇的景物。
瑞堂山,庵庙之多,在永定县境内实属少见。主庵为玄天上帝庵,庵的左前下方,观音庵和魁星阁错落在前后、高低两个坎坪上。山麓处还有五显庵和兴福庵。各庵奉祀着不同的神明,招来络绎不絶的信奉者,成年香烟缭绕。
瑞堂山的得名和玄天上帝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神奇的传说。据说是上北村上坝开基祖传下第八世祖熊雷阳到湖北武当谋生,虔诚敬奉玄天上帝,玄天上帝被其真诚感动,随其来到家中。熊雷阳就虔诚地将上帝安奉在堂,天天行香敬拜。其兄瑞堂乃乡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为让乡人长期敬奉上帝,在水洋寨半山腰立庙奉祀。日后,人们就把水洋寨更名为瑞堂山。
玄天上帝庵建于瑞堂山主峰山腰,距峰顶尚有近百米高,坐北朝南,有前后两堂和左右两落。后堂正殿安奉上帝,堂前楹联是:天位呼玄玄之又玄赫赫天威昭北极,帝灵在上上无二上巍巍帝德普南闽。外大门楹联是:齐庶姓于名齐齐齐乃能齐至,信下陈而言信信信自可信神。上帝庵建造至今,历时400多年,屡经风霜,特别于1999年和2005年两度遭烧毁。2007年,由熊氏宗亲会主持筹资重建,当年3月动工,次年2月竣工,把庵名改为“玄帝宫”。连同观音庵和魁星阁的修缮,共耗资40多万元。与此同时,企业家黄剑忠先生独资60多万元,从长坪坑起,修建、扩宽并铺设水泥公路直达庙前,途中并建造“金业亭”一座,也增添了景色。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8)秋,癸卯科举人熊品芳(字载春,号梅州,上北村人)为首建造魁星阁。随后不久,诸多信女又自行发起兴建了观音庵。如今,三座寺庙,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生日,朝拜人群更是川流不息,热闹非凡。每当高考、中考前后,许多参试学生以至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香客,络绎不絶,上山朝拜文宿星君魁星,神龛前香火旺盛,还愿的红布条叠得二三尺高。
瑞堂山南山麓的瑞湖庵和兴福庵,又各有一番热闹和风光。
瑞湖庵,坐北朝南,供奉五显大帝。庵虽不大,但信奉和恭迎五显大帝的人很多。五帝中除大帝公金身是塑像外,其余四帝均为神牌,牌的两旁各有火焰型凹缺。二帝公为两个凹缺,三帝公为三个凹缺,余类推。三帝公医术高明,能治百病。群众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恭请五帝一齐出庵(大帝公一般不出庵),或巡游,或接供。若为治病,则单迎三帝。
据说,以前上北群众每年求神降福,要到对面南湖山去请五帝出宫巡游。迎了五显后,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吉祥如意。南片群众见状,十分羡慕,决定也迎五显大帝,而且与北面同一日期,有意不让北面将神迎去。北片群众无奈,就聚众磋商,决议自力更生,集资筹款,在瑞堂山麓动工兴建神庙,安奉五帝。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瑞湖庵和庵内的五显大帝。
兴福庵,坐西朝东,距瑞湖庵约500米之遥。庵早毁,安奉什么神,已无人知晓。然而,当年毛泽东曾在此停歇,治病。
1929年7月间,毛泽东抱病在上杭文昌阁参加了中共闽西一大。8月上旬,毛泽东偕贺子珍从上杭到永定虎岗“晏田新祠”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经三堡、堂堡、上湖雷,到陈东石岭,后又来到河凹头,住在乡苏维埃主席张茂煌家。8月21日,毛泽东来到金丰大山牛牯脖,化名杨先生,先后住在华兴楼和青山竹寮,一边养病,一边指导永定的革命斗争。在深山老林,缺医少药,毛泽东病情时好时坏,加上民团搜山,卢其中带领赤卫队员用担架把毛泽东抬到湖雷,在上湖雷水口庵停歇一夜,随后转到黄沙坑的兴福庵。毛泽东高烧不止,以至不省人事,贺子珍焦急万分。阮山经深思熟虑后,连忙前往石坑,请来姐夫、红九团团长吴胜的父亲、老中医吴修山前来诊治,并一再叮嘱姐夫马虎不得,务必仔仔细细。贺子珍见吴修山面黄肌瘦,听说还抽鸦片,能否治病,心存疑虑,问阮山此人行不行?阮山回答说:“试试看。”贺子珍只好将就。吴修山号脉诊断后说:“不碍事。”贺子珍这才放心。吴修山虽不晓得病者是何人,但想到舅子阮山的吩咐,估计是个红军的大人物,于是特别认真。开过处方后,亲自到药店抓药,亲自挑选药罐子,亲自熬药。毛泽东服过吴修山的药,高烧慢慢退了下去。在吴修山的精心治疗下,毛泽东的病情好转,阮山才护送他离开上湖雷,经堂堡前往合溪。后来,地方民团为防止游击队再次利用兴福庵,把庵放火烧了,如今兴福庵只留下依稀能辨的墙基。
上湖山
上湖山,又名漈子头,是湖雷镇上南村背后的一座山,夹在笔架峰、天子岽的中间。远处望去,上湖山像一只吹口(小)在下,响口(大)朝天倒置的海螺,当地群众称它为“张天海螺”。清干隆、嘉庆年间,这里是佛教、道教十分兴盛的处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鼎丞、阮山、卢肇西、赖秋实、赖玉珊、熊一鸥等革命领导人经常在这山上的庵庙里秘密开会,研究斗争策略,组织武装暴动。红军长征、新四军北上以后,国民党民团把所有的庵庙烧毁,夷为平地。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后,上南村民陈任文、阮超林、赖来娘等牵头并筹款,在原址修建起简陋的庙宇,安奉观音、五显等神明,每逢初一、十五,一些善男信女上山焚香朝拜。佛事节日,上山进庙者络绎不絶,但仍不见得热闹红火。
上湖山,山体不大,相对独立,与湖雷名山——瑞堂山遥遥相对。该山緑树成荫,花香鸟语,沟流清泉,壁挂飞瀑,羊肠小道,蜿蜒曲折,如茵草地,平坦宽广。站立远眺,视野辽阔,上湖全部、下湖一部的山山水水、阡陌房舍,尽收眼底,好一派美丽风光。更为重要的是,上湖山有十分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值得发掘研究。2009年,上南村的有识之士阮治平、陈林灿、阮万涛等,合谋策划,带头出力和筹款,购买雷管炸药,请来挖掘机、铲车,发动群众荷锄担畚,经几个月的努力,耗资近10万,投工超千日,开辟出一条长约3公里的盘山公路。尽管一切尚属初创,却不断吸引着一些旅游爱好者和老年协会的老人前往参观揽胜。凡上了山的人,无不对上湖山啧啧称赞。
下面对上湖山丰富的文化资源作简要介绍。
上湖山,从海螺尖到海螺口,上下高度不过200米,山体最宽处也仅百米左右。在这方圆不足2万平方米的山体上,有奉祀各种神明的庵庙4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亭1座,此外,已发现“历代道人”、“道存和尚”和“尼姑师祖太”的原葬坟墓各一穴。据说尚有2穴,仍在继续寻找。
4座庵庙的布局和现奉祀神明的情况如下:海螺响口处的一座叫“上湖庵”,群众习惯称它为上庵,奉祀观世音菩萨等。该庵曾是较具规模、结构完整、修饰考究的寺庙。整体两堂两落,前有门坪,后有树林。除前后两堂外,左边一落是安奉十八罗汉的庙宇,现仅剩墙脚遗址。右边一落是看庵人的居室和厨灶等房舍。庵门三座,正门是大理石门楣、门柱。门楣上阴刻“门朝北阙”四个大字,门柱阴刻对联曰:福寿骈臻如山如海,金材造就为干为桢。庵庙曾遭烧毁,石门楣、石门柱,被群众搬运回家,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最近经商得保存者同意,已运回庵内。海螺吹口处的一座叫“南湖庵”,群众习惯称它为下庵,奉祀的是“五显大帝”。庵前原有一石砌小坪,现已采取下部立柱,上部悬空向外扩展成近百平方米的半圆形水泥平台。台周四根圆柱上装上高亮度的节能灯泡,柱与柱之间串挂起闪闪烁烁的彩灯,每当夜色降临,灯光齐亮,造出了深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上、下庵之间是一座“魁星”阁,2009年冬,阮治平、陈林灿、阮万涛等筹资出力,进行翻新,盖上琉璃瓦。从魁星阁左去山窠处是“三圣公王”和“五谷仙师”庙。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先烈阮山,在三圣庙左后方当年永定暴动队伍开往陈东的路旁亭内,竖立着“革命烈士阮山同志之碑”,碑文由张鼎丞亲笔题写。在这小小山头,有如此众多文物,实为罕见。再说该山(庵)取名为“上湖”,也是很值得玩味的。因“上湖”是对着“下湖”而说的。“上湖”包括上南、上北、上湖三个行政村,人口一万余人,湖(雷)抚(市)公路未开前,前往抚市乃至漳州、厦门的官马大道不经上南而走上湖、上北,因此人们习惯的“上湖”,往往指小溪北面的上北村和上湖村,人口也占三分之二,而奇怪的是湖雷上北的瑞堂山(庵)没称“上湖”,偏偏是上南的山、庵被冠以“上湖”之名,这充分说明在历史上,上南背后的漈子头和庙宇是极其著名的,是当时宗教文化兴旺的所在。
再从已发现的3穴坟墓来看,也很有研究价值。该3穴墓地均相当完好,碑文清晰。道教祖师墓在上湖庵左侧小路下,葫芦形灰坟,有气派,墓头有突起的太阳、云朵等图案,碑旁有阴刻的对联,字迹己模糊不清。该墓曾被盗,龟背处至今仍留下斗笠大小的洞。碑文正中是“上湖山圆寂历代道人之神位”,右下方是“大清庚寅岁建造”。和尚祖师墓坐落在上湖庵前草坪坎下约5米处,葫芦形灰坟,碑文正中是“圆寂师十二世道存和尚之墓”,碑左是“干隆己巳年仲冬月吉旦”,碑右下方是“二房徒孙仝立”。尼姑师祖太坟墓在道存和尚墓的左下方约30米处,葫芦形土坟,无墓头,碑文非阴刻,而是黑漆书写,较模糊,接地处个别字无法辨认。其碑文正中是“皇清恩授大戒廿一世师祖太临济纯静晓亭老孺人……”碑左是“嘉庆乙亥年仲秋桂月”,碑右下方是“三房徒裔……”根据上述碑文记载,道存和尚圆寂于“干隆己巳年”,即1749年。晓亭师祖太圆寂于“嘉庆乙亥年”,即1815年。“历代道人”墓建于“大清庚寅”,在清代267年中有5个“庚寅”,参照道存和尚和尼姑师祖太坟的建造时间分析,墓碑上的“庚寅”应是干隆庚寅年,即1770年。再从碑文中“历代道人”、道存和尚的“十二世”及“二房徒孙仝立”、师祖太的“廿一世”及“三房徒裔”等情况分析,当年的僧侣、道人、尼姑在上湖山庵庙里历经数代或数十代,代代相传,延绵不断,其人数不少。另据上南一些老人回忆,其上祖代代相传,说以往上湖山庵庙里的和尚、道士、尼姑很多,现庵后的大草坪是当年庵庙拥有的土地。庵庙里还有砻、碓、风车、箩、笪、锄头、土畚和做豆腐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如今,山脚下畚窠村群众家里还有当年从庵里搬来的加工粮食的石舂臼,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上湖山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藴,很值得加以考古发掘和研究。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