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关幸福感研究大量涌现,不同的研究者对幸福感的心理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和解释。
Simsek(2009)认为,当前主观幸福的概念化侧重于统一情感(情感幸福、积极/消极情感和幸福)和认知维度(生活满意度、领域满意度、心理幸福和幸福感),但这些尝试都是无神论的。于是开发了一种新的元结构,称为“本体幸福感”,用于整合情感和认知维度。本体论幸福感基于这样一个概念,即生活是一个个人项目——一个我们为其本身而渴望的目标。这个个人项目最好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最终的个人项目是生活从认知和情感上进行评估。
同样,Durayappah(2011)提出了一个3Ps模型,旨在整合不同的主观幸福感概念。3Ps模型还沿着时间维度分解主观幸福感:过去、现在和未来。主观幸福感的过去部分关注的是来自回忆的幸福感,表达感激之情,并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获得意义。许多证据反映了与评估过去经验有关的过程和结果。与“过去”直接相关的主观幸福感结构和测量包括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和意义。
同时世界范围内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也为幸福感两种研究取向的整合提供了契机,一些幸福感心理学家也作了很多整合的努力。幸福感的整合根据快乐论与实现论两种不同哲学观点,现代幸福感研究形成了主观幸福感(SWB)与心理幸福感(PWB)两大阵营,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定义幸福感,幷发展相应的测评指标与操作工具,反映出快乐与实现的分歧,主观与客观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对峙。但随着幸福感研究的深入,两者出现了整合的趋势。许多证据都已经表明更科学的幸福感应该是包括快乐与实现两个概念体系的多维复合结构。例如,在Compton等(1996)研究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18个指标的关系中,认为快乐与实现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不同幸福感取向研究可以增进我们对幸福感的理解。King和Napa(1998)通过外行者评价“好的生活”,也发现幸福感包括“快乐”和“意义”两个因素。这些研究显示,在追求个人目标及感受快乐时,可能与意义及整合性行为分离,但从更高层面来看,幸福感又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针对国内幸福感研究中概念界定过于单一的现象,学者苗元江提出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进行整合,他认为不论是主观幸福感或心理幸福感都没有把握幸福感的全貌,幸福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幸福、发展与享受的统一, 这样才能正确、全面理解与揭示幸福感的本质。幸福感走向综合主要有以下三个论点: 论点一: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幸福的形式而言,它是主观的心理体验;就幸福的本性来说,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侧重幸福的主观或客观的单方面都难以反映幸福的全貌。幸福是主观体验与客观心理状况的统一,是客观规定性的主观体验。 论点二: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统一。幸福以追求感性快乐为基础,但以精神内涵为本质。因此,快乐虽然是幸福的基础,但并不能等同于幸福。快乐与生物性需要的满足相联系,而幸福与对真、善、美、圣等价值追 求的超越性需要的满足相联系,是人的本质体现。快乐 只有与人生的终极价值与目的相联系,只有在与人生的至善完满的幸福联接中才能获得其存在的意义。论点三:幸福是享受与发展的统一。享受与发展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离开享受,发展就毫无意义;离开发展,人就只能处于原始状态而无法超越动物的存在。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感,而是人之为人的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是人的发展与自我超越,人生的境界与幸福的境界成正比。由于幸福本身的精神性和社会性,没有健康的价值需求与追求的人必定是远离幸福的人,提升人生追求本身就是提升人的幸福水平的前提。
而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感理论又从一个新的视角解释了幸福感。马丁·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让人们更幸福,帮助人们的人生蓬勃绽放。”塞利格曼最初的幸福感理论相对接近接近亚里士多德的一元论观点,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在塞利格曼的畅销书《真实的幸福》中,他将幸福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元素,即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该幸福感理论试图解释真实的幸福,并用生活满意度来定义幸福,即拥有最积极的情绪、最多的投入和最大的人生意义的人们也就最幸福,生活满意度也就越高。
但是最初的幸福感理论存在着些许不足,首先,该理论过于武断地定义了幸福,将幸福与快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用积极情绪去表述幸福的内涵;其次,它的幸福的测量过度依赖生活满意度,人们报告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其实大多数取决于回答问题时的感觉良好程度,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对未来生活的判断。同时生活满意度基本上只是测量快乐的体验,因而不应该在任何理论中占据中心位置。换言之,生活满意度只能片面地反映个体当时的心情好坏,无法测量出人生有是否有意义、工作是否投入等;第三,幸福的内涵不应局限在这三个元素中。塞利格曼为了探寻缺失了的幸福元素进行了重新思考。
塞利格曼重新审视最初的幸福感理论里面的一元论解释,主张将幸福分解成若干个可以研究的术语,为此塞利格曼等人进行了形象的比喻,“就像我们没有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描述汽车的表现如何,相反,我们可以通过里程表、车速表和油量表等来描述汽车一样”。因此,塞利格曼对幸福的探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塞利格曼认为,新的幸福感理论是一个构建出来的概念,而最初的幸福感理论是一种真实的可以测量的实体。这种实体可以被操作,即可以定义具体的测量方法。新的幸福感理论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不应该是一种真实的东西,而应该是一个构建的概念,由若干个可以测量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应该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每个元素都能够促进幸福,然而没有一种元素可以单独定义幸福。塞利格曼将幸福提炼并抽象成为一个概念,从而避免了人们坠入为了幸福而追求幸福的循环论证。幸福不再是一种心情、一种情绪,亦不是一种单纯感受,而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才是衡量幸福和实现幸福的基础。有学者将这种幸福定义为心理社会功能的一种动态最佳状态,这种状态产生于多个社会心理领域的良好功能。没有单一的幸福结构,但是不同的概念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认识幸福的抽象结构,而且能够提出可供测量、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领域。塞利格曼将幸福的定位从平民化的认知提升到科学研究的层次,更好地让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科学地把握幸福的实质,为幸福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塞利格曼(2011)提出了自己的幸福模型,被称为“PERMA”,这个模型首先在他的畅销书《持续的幸福》中详细描述,然后被积极心理学实践者广泛采用。新的幸福感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自由选择的理论,它的五个元素构成了自由人的终极追求。塞利格曼认为幸福感的五个元素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它对新的幸福感理论有所贡献;②许多人都把它当做终极追求,而非追求其他元素的途径;③他的定义及测量与其他元素无关。塞利格曼提出的五个幸福元素分别为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因此,PERMA 模型就是这个五个幸福元素的缩写,每一种元素对应的恰恰是一种幸福人生。
1.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情绪可以用效价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积极情绪(正向情绪)和消极情绪(负向情绪),也可以通过激活状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高涨和低落。而人们是可以同时体验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就是人们的感受:愉悦、温暖、舒适、快乐等。较多的积极情绪可以促进人们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并有效正向预测幸福指数。情绪与认知存在必然的联系,积极的情绪会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周遭环境,促使人们不断拓宽自己的认识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威胁。积极情绪更能够促进人们发展和实现幸福。在积极情绪元素上成功的人生可以称之为“愉悦的人生”。
2.投入(Engagement)
积极心理学领域认为,投入是一种与心流(flow)相关的,指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了,自我意识也消失了,这种体验涉及高度集中、沉浸和关注等几个特点。投入与积极情绪是截然不同的,投入的人,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动用了人们的全部资源,这时是无暇思考和感觉到自我意识,因此,当个体处于投入状态时,整个人是没有任何情感的。对于投入的评估,往往需要主观的回顾才得以实现(如,你有没有感觉到时间停止?)。具体到职业领域,员工的投入状态,会涉及活力、奉献和专注等诸多元素。在投入上成功的人生可以称之为“投入的人生”。
3.关系(Relationships)
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石。塞利格曼认为,社会性是人类已知的最成功的高等适应形式。积极的人际关系对幸福具有深刻的正面影响。社会关系和健康的研究较为丰富,其中社会支持与身体健康、健康行为和其他积极的变量有正向的关联。
关系是人们的社会资本,人们不断投资自己的“关系”,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避免孤独,最终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积极的人际关系虽然能够促进幸福的获得,但是仅满足了新幸福感理论的前两个标准,且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不明确。关系是为了幸福人生、避免孤独还是追求快乐,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关系本身具有一股潜在力量,驱使人们去需要他人,依赖他人。
4.意义(Meaning)
意义是指归属于和致力于某种你认为超越自己的东西。意义也指生活中有方向,与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相联系,感到一个人的生命是有价值和有价值的,幷且他所做的事情是有目的的。当你明确自己生活达到自己的目标时,便让生活存在了意义。这样的人生被称作“有意义的人生”。意义并不是单纯依靠主观感受就能评价的,需要放置在不同的背景和角度,才能够得出较为立体的意义内涵。意义对人的生命至关重要,与积极的身体健康、低死亡风险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有关。意义要想更加真实可感,就需要明确所作所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换言之,就是要更加明晰意义的最终落足点,旨在达成一定的目标和结果。意义的实现,有助于幸福的达成。
5.成就(Accomplishment)
主观上,成就感包括一种朝着目标努力和达到目标的感觉、掌握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效率。塞利格曼认为,追求人生成就的人,经常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如饥似渴地追求快乐,并在胜利时感受到积极情绪,还有可能为了更大的目标而赢。在西方社会,优秀的表现经常会得到承认和肯定。成就会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活动更加有价值,幷且能够有效感知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样让人们会产生对生活状态的控制感和决定意识。客观上,成就也关注外在环境的反馈。幸福往往存在于成就的实现过程和最终短暂的成就状态。拥有成就并不等于完全获得幸福,成就往往伴随着积极情绪、意义和投入,单纯的追求成就的人生往往背离了幸福。人们的欲望和动机,在达成之后,还会有新的水平,这种幸福并不能带给个人更多的积极体验。因此,成就就像关系一样,很难确定人们是追求成就,还是追求幸福。
塞利格曼 PERMA 幸福理论藴含瞭如下六个基本原理:
1.可控性原理
一定范畴内的持续幸福可以通过个体积极控制得以实现塞利格曼通过研究发现,“幸运的事情和高成就不能带给人们长久的幸福,只有短期效果而已。”幸福也是有限度的,要通过合理地控制那些可以改变的因素,适应那些不可改变的因素。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也主张“是其所是,在其所在”,持续的幸福并不是“涸泽而渔”就可以达成的,也不是“守株待兔”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顺应幸福客观存在的范围(范畴),按照塞利格曼综述以往研究的观点,“50%的人格特质是由基因决定的。”人们应理性看待那些不可变的心理内容,积极面向那些可以改变的心理内容,这样或许就能够实现持续幸福的前提和保障。积极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积极控制的基础,也就是运用积极的、乐观的、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式,采取积极的处事原则,积极进取、蓬勃发展、为所当为。
2.乐观性解释原理
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是指人们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乐观归因方式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由过去的悲观的归因方式向乐观的归因方式进行转变,这就是习得乐观。塞利格曼希望“灌输一种新的、切合实际的乐观,从而帮助你把有限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变你能改变的东西上去。”习得乐观能够保护儿童免受未来生活中潜在的焦虑和抑郁的侵袭,而且习得乐观与幸福存在着高度的相关,通过乐观性解释可以促进人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并引领人们通往快乐人生。
3.忘我的工作创生福乐状态原理
心流(flow)在中国也被称为“福乐”状态,即幸福和快乐的意思。个体在忘我地从事工作时,全身心沉浸到工作活动中,甚至忘记了时间和空间,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回味整个活动过程,个体能感受到这是一种福乐状态。希斯赞米哈伊提出,在完成具有挑战性、能够掌控的任务时,个体受内部动机驱使能够心流(flow)涌动,此时的个体感觉到全神贯注和高度的忘我,甚至时间知觉都会被拉长,而且往往伴随着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塞利格曼认为投入与心流有关,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自我意识消失,处于心流的人在从事工作时,能够体验到工作与人合一的高级体验。
4.积极关系原理
积极关系是人与人通过交往建立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关系,并通过积极交往给彼此带来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塞利格曼通过研究发现,幸福并不产生于孤独,而是产生于团结合作、主动悦纳、真诚交流和信任分享中。塞利格曼在 PERMA幸福模型中引入“关系”,而且特别强调积极关系在追求幸福人生的积极作用和独特意义。在共商、共建、共享与共荣的时代,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如果是互相伤害、互相敌视、互相不容的话,那么人类就会在彼此的内心深处建构出一座座“孤岛”,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积极关系也不是单方面的索取与给予,而是以平等、互爱、互助为基础,例如在某些教育教学中,教师“自以为是”地以“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为由,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通常也被运用二元对立的视角进行审视,教师统而教之,学生畏而学之,给教学埋下了巨大隐患,恰恰是违背了积极关系原理。
5.人人想过有意义或有目的生活原理
按照人的进化规律,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倾向。每个人都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的权力和倾向,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规范允许下,有目的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和壮大自己的生命。人人都是向善的、积极的、追求较高人生境界的,每个人都在主动地寻找发展自己的机会,而不是顺应命运的安排。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生存环境都会对于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体不仅要学会发现人生的意义,还要与时代特征紧密联系起来,让自己的生活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6.成就先于幸福原理
成就和幸福不是同时产生,成就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幸福是成功后的主观体验。任何人要想实现自己的幸福必先觉知到成功,若缺少物质或意识上的成功体验,片面地强调追求幸福便是虚无的“海市蜃楼”,幸福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且不是凭空诞生的。塞利格曼将成就这一元素成功地引入到幸福的内涵之中,创造性地发现了幸福诞生的现实依据:成就先于幸福的原理符合人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参照。教师和学生想要追求幸福,就要努力工作和学习,通过努力获得工作和学习上的成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知到幸福。
塞利格曼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中走出来,主张不再只关注人性的黑闇、脆弱和痛苦的一面,让人们学会直面人性的阳光。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评价他:“没有一位心理学家像马丁·塞利格曼那样,发现并传播瞭如此多的有关幸福人生的要领”。塞利格曼的幸福感理论主张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随着理论思辨、教育实践和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该理论进行了反思,在他后续的幸福理论中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测量和发展幸福人生。由此,PERMA模型在新的幸福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塞利格曼的幸福感理论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我们对幸福的实质以及有关现实性问题的思考。
不同的理论有着不同的视角,相对应的也会有不同的问题,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关幸福感的理论未来也会越来越完善。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