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者修心之法也。每一个文化,除了有其对宇宙大道运行与人伦秩序看法与遵行的道统之外,必同时具有一套指导精神修行的最高法则。这个法则即心法也。由此可见,道统和心法乃是一个铜版的两面,为文化生存与群体延续生命所不可或缺。
中国古时候为帝王统治的社会,道统的延续与心法的修持,皆掌握在圣人与帝王的手里。《史记》记载轩辕黄帝修道后鼎湖升天,颛顼继帝位,再传帝喾,有「既执中而偏天下」之语。到帝尧有「允执厥中」,帝舜又增为四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危险不可测,道心微妙不可识,要精专贯注,勤于守中以得道心)。这个中字,显然就是中国安身立命的心法基础。不过这个中道心法在禹之后即已失传,到了老子和孔子的时后才又给提到。譬如,《道德经》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语;《易经》有「黄中通理,正位居体」之说;《中庸》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之论。可惜之后无人以继,一直到近代才有王寒生教授,有系统地整理研究心法之说,出书阐扬早已失传的中国心法。
王寒生教授认为,心法是揭发宇宙的奥秘,启迪人心的玄机。中国心法具有几项特色﹕第一,心法是圣人功果的结晶。多年的苦修研究,圣人们以一个「中」字总括所思所想之精华,供后人学习修炼。第二,心法是民族精神的冶炉。它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与内涵,持续不断地陶冶中华民族之精神。第三,心法是人生活动的指标。心法的准绳,在宗教为戒律,在伦理上为训戒,为人生的生活准则。第四,心法是贯通天人的宝筏。经由中道修心法,可「诚于中,形于外」,可至「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得到精神之超脱,心灵之解放。最后,心法可以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宗教。它是人生最高的指标,可弥补科技发达在近代所带来的精神空虚,颇具有宗教的功能与特质。
既然中道是心法的内涵与实践心法的准则,那么中道到底是什么,而且如何来守中道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道的意义。一九七二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第一号汉墓里掘出的《黄帝经》里的〈十大经〉篇中的首段有详细的记载﹕「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相,方四面,缚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中」(大概的意思﹕古代黄宗具有原始的本质,并且变化多端,我们可约略指出它的外貌﹕就如一个方形,设一个中心,往四面发展,均得透过中心点。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横的、竖的、斜的都是三。所以这个中心点就是天下的宗主)。这段文字描绘出一个以三为基本数的方阵图,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九宫图(其形状就是一个「田」字。这个平面的田字立体化之后,就像是一个魔术方块)。「黄宗」这个专有名词,应该就是指图里那个任何运动都必需经过的中心点,也就是「黄中」(《易经》的坤卦里就是使用这两个字),也正是古代所称的「中宫」。「宗」者,祖也,道也,主也,与「中」字同义。因此「中」即是中国心法的准则。
《易经》六十四卦中至少有三十卦里用到中字。其中以坤卦的说法最值得重视﹕「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矣。」人能执中,则内外理通,无所不顺,真是美极了。发展到儒家,孔子曾言,「执其两端,用中于民。」执此中则能调节平衡天人之间的矛盾,而达到《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之书,以「诚」入中﹕「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因此,至诚而中能如神「善必知之,不善亦必知之」,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是自我的升华与升化,是大我与小我的合一,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心法虽然是儒家的用语与传统,但自古百家同出一源,因此道家亦不乏对中道的阐释,尤其在修炼的部分,比儒家记载得更加详细。如《黄帝经》就是道家重要的经典。书中以「逆形」来形容道之化成人身的肉体,以「顺形」形容经由修炼把肉体再化为道(即老子讲的「归真返朴」)。守中就是由逆形转成顺形的过程。守中和老子的「玄同」,庄子的「齐物」与列子的「委化」相近。这些都是达到「执大象」与「悬解」等境界的过程。在这个总体的境界里,没有天堑与樊笼的束缚,没有差别相,人的潜能发挥无碍,内外于是合一,天人于是一体。这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全然解脱的境界,和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深入察看,中的境界相等于整合了庄子所谓「七大」的境界。这「七大」包括大一(不贰之本体)、大阴(寂灭之解脱)、大目(彻见之本源)、大均(玄同之平等)、大方(无边之自心)、大信(不爽之征验)、与大定(无动之至静)。
那么如何来守中以得心法之效呢?历来各宗教或圣贤哲人皆有诸多陈述。譬如佛家的禅定,耶教的灵修祷告,儒、道家的卧谈、坐忘、心斋等皆是。其中又以佛家的禅定方法最为普及与系统化。儒、道的修练方法因年代久远,没有好好传承下来,几乎流于湮没的地步。幸亏王寒生教授终身埋首钻研整理,再度掀开了心斋的面纱。王教授不仅整合了心斋的道理与程序,也鼓励现代人能在烦忙之际,别忘了择心斋简而易行者行之。行之久矣,必能使精神统一,心情安定,烦恼减少,并进而延年益寿,健康祛病,增进智慧。我年轻时跟随王教授多年,对其思想学说有深刻之体认,因此不敢掠美于前,在此不揣翦陋地把王教授的心斋述说略加融合解释,与诸位读者共同分享。
虽然古籍失传无从考证,但心斋之说由来极远。黄帝、广成子等修道升化,皆经由心斋的过程得之。传说中黄帝的卧谈之道,庄子书里提及颜回的坐忘之方,和大学一书所论述的止、定、静、安、虑、得六段功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应该都是属于心斋的一部分。依照道家的说法,心斋的目地在于调节均衡心、气、神三个存在于人身的粒子与它们之间互动的关系。道教修习丹道过程所使用的「筑基」观念,可以借用来解释欲使心斋行之有成的先决条件。「筑基」就是指修道之前所应具备的基础功夫。修习心斋的筑基要素有四项﹕止、正、健、愿。「止」意谓着心中有个坚定不移的信仰,譬如宗教对此就颇有建树。「正」意谓着有颗清白之心。心地宛如田地,必须素而不染,才能种值耕作,以期丰收。「健」指生理之壮硕与心理之健全。心法乃精神之修持,须有正常之生理与心理机能做为底盘以调心养性。「愿」则意谓着不屈不挠之决心,发大愿致力克服从事心法过程所可能遇到之困难。做为心法修持的方法,心斋的实行则可分四种﹕止,专,守,虚。这四种方法虽然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但是它们可依个人需要分开修习,不过能从第一阶段分开修习起最佳。
「止」是息心的功夫,就是排除杂念,使精神统一。心念统一乃是所谓的「一志」或「至诚」。这是老子所说的「载魂魄抱一,能无离乎」的意思。也就是亢仓子提出的「体合于心」的境界。统一精神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念」与「观」两种方式最为简易普遍。「念」对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容易实行。静处时,无论行、住、坐、卧,心情放松,呼吸平稳自然,保持细长均匀,眼睛微闭,正视前面一点或凝视鼻尖,口念圣赞或咒语(如「阿弥陀佛」等自己所信托之语)。无宗教信仰者,或可采用禅修惯用的数息或庄子所说的听息法,重复由一数到十,以到杂念尽除,进入随息而止的地步。以「念」得止之过程,为了防备昏然欲睡的现象,可用「观」法续之。譬如可作如此观﹕「XX在前,XX在左,XX在右,XX在上,XX在我心里,我与XX合一。」至于观玄关、心窍、丹田、或观佛相、外景种种方法,皆因个人信仰或喜好不同,可择适者行之。「念」与「观」的目的不外乎驾御心猿,达到体心浑然合一的境界。练久了,自然会脱胎换骨,身心气质皆入美境,体明心正,智慧也油然而生。
「专」是制气的功夫,就是调外息以制内气,使气安定不浮燥。这是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意思。也就是亢仓子提出的「心合于气」的境界。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就是我们所谓的外息。气是一种内息,一种促使我们的心成为变化中枢的动能。气能专一,心海自然平静无波。道教认为气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是推进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又说丹田藏精,气海藏气。这个气海大约是指丹田之上夹脊关第三节左右之处。专气之法在于调整自己的呼吸,如止息的做法,不急不徐,沉长细柔,像婴儿呼吸一样的均匀无碍。「专」是一种有意识有条不紊的调息制气法。由于呼吸与血行有密切关连,制内气可因而调整血行与心脉。气既然可以专之导之,故孟子的「浩然正气」是可以培养与发动,而产生惊天地动鬼神之大义之举的。气若分散不专,也会形之于色。人若血行不顺心脉不稳,其「气色」必然欠佳。诸若心术不正,尽行伤天害理之徒,「邪气」、「妖气」或「衰气」满溢其表也就不说自明了。
「守」是进一步守神使之不散。这就是广成子所说的「守神以静,形将自正」的意思,以及亢仓子提到的「气合于神」的境界。道教认为神室藏神,神室的位置约在肺部之下心脏之上,也就是中医所谓位于华盖穴和玉堂穴之间的紫宫穴旁边的神藏穴。从生理学来看,这是胸腺的部位,是一个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重大功用的淋巴器官。故守神可促进身体各种官能的正常发展。守神之要在于断欲。或说神是宇宙最小的微粒,随时随处飞散,只要有感于中,其神必损。因此欲念一起,即是其神一伤。一个人若失了神,则心立即失去了变化,气也失去了动能。若能以静的功夫,惩愤制欲,返观自守,可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于是心平气和神宁,体、心、气、神合而为一。
「虚」者无为也。这是心斋的最高境界,就是庄子所说的「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与亢仓子的「神合于无」之阶段。心斋达到「虚」境,体、心、气、神、我、和一切全然忘之,突破玄关而进入了宇宙总体的混元境界。这个总体,原是体、心、气、神的共同体,浑然合一之后,不再有体、心、气、神之分体存在,而总摄之为「道」。道为无为虚。但老子言「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言「虚室生白」,因此无与虚是万物自然生成的总源。故守虚就是守中,生命的源泉在此得以畅通无碍,天堑弥合,樊笼消失,桎梏解放,回到天人一体的老家。这是结束生命流浪,卸下人生负担,还我本来面目的安灵之所。
理论上,这四个方法有其阶段性,但其行使方法似乎差别不大。「止」为前阶,但呼吸讲求自然,不妄加控制。「专」与「守」两个阶段则必须有意识地以意念操控呼吸,再进一步专或制气与守或护神。这意谓着对生理结构部位,如丹田、气海、和神室,的运作。这种修炼法,若无师长指导而独自摸索行动,很容意走火入魔,伤害了自己。身处当今日日为生活奔波的情况下,我个人建议当以修「止」为主。时日久了,自然能够进入「虚」的境界。有些智慧高或道心强的人,短时间之内即可一开始就从「专」或「守」入手,但这种上上智之人才毕竟不可多得。
总之,实践心法的的方法很多,心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换言之,心斋只不过是心法实践的一小部分。吾人修心斋之时,不可不知心法之理。以俗话来说,心斋只是藉洗尘(经反省以求清白之身心)之功与斩贼(消除杂念欲望)之力,来达到体明、心正、气专、与神守的「中」或「道」的境界。小修小得,多修多得,大家何不也来试试?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