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非遗身体性研究作为非遗保护理论的可能

  “非遗身体性”是基于身体视角进行非遗研究。该研究认为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身体性的体验和技能的传承。为何非遗身体性可选择作为理论的可能?通过文献与访谈分析,乃因其可完全展现出非遗的三大核心价值——非遗本体论、非遗知识论与非遗方法论,且非遗身体性的理论可涵盖并回答三个重要的问题;非遗是什么?非遗内容为何?非遗如何保护?

  “身体”(Body)的研究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转向,然而中国对“身体”的认知观念却比西方来得更容易心领神会。中国对“身体”的理解并不像西方是处于一种分裂状态,而是处于自然和谐合一的哲学观念之中。研究检索近年中国有关“非遗身体性”的研究主题发现,研究范围广且呈现多样化的内容,包括研究传承人个人史、口传历史、哲学比较等,或用身体当作非遗分类、身体特性、身体与遗产观念、技艺、技术、巫术等。以上结果呈现出两个讯息;第一是呈现中国学者身体哲学观与西方不同,认为看似多样庞杂的主题其实都包含在中国哲学影响下的身体概念为主题的研究范围之中。第二则显示目前非遗与身体相关的研究所遇到的问题,除了未有清楚的定义也未提出系统的理论,在缺乏非遗身体性的理论架构下使非遗身体性研究出现庞杂多面向的研究成果。故综合在身体为主题的前沿学科、中国哲学身体概念的研究与提出中国式非遗保护的前提下;以非遗身体性的研究体系突显出其构建的必要性。

  相较于其他非遗研究主题以“非遗身体”为主题的文献数量虽少,但都提出以身体作为非遗研究独特观点与适切性。综合包括以下几点:

  “身体”观点可解决非遗定义与分类问题。2009年刘铁梁提出非遗是物质性还是身体性的问题,质疑物质与非物质的分类方式,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的特征就是身体性,主张深层次的保护将身体经验变成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才算成功的保护。向云驹(2010)也认为身体是非遗的原科学才是遗产分类的起点。

  身体的特性对非遗内容有更丰富的层次。向云驹(2010)并更深一层提出身体遗产应由形而下转到形而上的层面,认为身体遗产最高境界包括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物我相忘、他我无别,幷且认为身体性就是感觉的丰富性和感官的敏鋭性,李占伟(2018)除了承袭向以身体作为分类基础并认为身体的主体性包括了自我意识觉醒、自我身体的欣赏、自我价值的确认,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2018)。钱永平(2010)认为非遗身体性特征必须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身体技能与行为、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生活是个三角关系,不可分割。

  在基础以及广义的非遗文献中也提出身体经验的价值。杨亮与张纪群(2018)讨论非遗的价值评估系统中强调回到心理与精神价值层面的价值评估重视身体心理经验与非遗价值的关系讨论。马知遥与潘纲(2017)从传承人的口述史作为非遗身体性的实践运用。

  身体观点的隐匿将如同失准的天秤。从非遗所订定的来源跟制度的过程本身存在二元对立冲突的矛盾(西方/东方、强/弱、主/副、本国/异国、有形/无形等)。李菲(2017)揭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内部所隐含的双重中心主义话语权及其所导致的“身体”缺位影响了非遗知识体系,如同失衡的天秤。

  国外二元为基础“身体”的研究分散在各学科,缺乏完整身体研究视角。西方不乏关于“身体”研究主题但分散在各领域中讨定义论使得身体主题分裂呈现,例如民俗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的身体等,故国外非遗的身体研究内容,依循学科分类的基础也将身体研究思路限制在学科框架中,例如非遗项目中舞蹈的身体、日本遗产中文化的身体。

  综合来说,因国外的研究无法突破二元窠臼,且国内学者已洞见问题提出身体转向的可能。然而缺憾是目前关于非遗身体性的研究不足,缺乏理论系统建构的研究。故研究契机将是立足中国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的特色,创新建立非遗身体性保护理论的可能。

  针对非遗理论核心,以下尝试以非遗身体性观点回答非遗是什么?非遗的内容为何?非遗如何保护?

  非遗本体论:身体经验的知识。非遗项目的发生最初的目的是为解决人类的需求,非遗是掌握身体知识的主体。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第一将非遗项目本身视作一个完整综合性的身体,强调它的完整性、有机活态、各部分知识的协调性、关联性等,具有身体的特质。所以从非遗项目的本身也刻画了不同的知识,例如从非遗的身体看出人类学、从非遗的身体看出社会学。第二部分是,非遗承载的主体是传承人,所以知识不单独是本身的知识也是传承人身体的知识,是两者经验的融合。所以非遗本体论就是由经验知识所构成的学科。传承人的身上所保存的身体经验,并不仅是单纯的民俗经验,而是具有传承人特质、独特的非遗身体性。如此非遗的知识并不能定义为民俗,也不能定义为文化,从身体视角将产生新的定义。可以这么说:非遗是一个被保存下来,也是多年所留下来的一个身体经验,可让现代的人“体验”。

  梅洛-庞蒂并没有提到身体的消逝与知识消失之间的关系,然而非遗身体性是“非遗”加上“身体”的公式,其动态的保存方式是“将身体经验从一个身体传递到另外一个身体的过程”,所产生的价值超过肉体的身体的限制,肉体会消亡殆尽,非遗身体却恒久传递在历史之间流动,突破了主客、时间的概念。所以从哲学身体的研究视域出发,非遗身体性,不仅藴含丰富内涵的思考的价值,其中更具有前瞻性的突破。

  非遗方法论:非遗保存的方式。其次是非遗身体性的研究颠覆了现在非遗保存的思考方式。现在的保存的方式身体是被动的,认为给予好环境非遗体质则会长好,达到保存的效果。但为何仍然无力?乃因非遗的身体具有先验的内涵,然而一味给予后验的环境,是忽略了个别身体的主动性。就如同办了许多的传承班跟传习所,就是为了找到能够把传承的精神传下去的“身体”(接班人),而此身体它本身就具备了身心完全的准备,包括高度的理解、高度适合度以及天生的潜能、天赋,万中选一的就是为了寻找具有内在主动性又与外在因素配合刚好的“身体”(接班人)。每个传承人能够作为“传承人”,除了非遗制度赋予头衔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承人心中或生命中,与非遗项目两者之间产生的特殊经验,此特殊经验触动人(传承人)决定从学习者到传承者。学习非遗的项目很简单,但要决定成为一个传承人,需要心理与身体重要的、多重的经验触动。故,着眼传承人与被传承人身体性的研究、观察与实践,使得目前保护方式增加了新思维。

  不仅如此,研究非遗身体感可以更细致地观察并保护非遗传承。身体感的变化是传承的指标,可以从身体感可以看到非遗传承的变化。例如,过去的生活与现代生活不同,日常生活的身体感就不同,若追踪非遗传承人的身体感,可发现非遗不同的改变,幷且可以通过研究身体感找出影响的因素。

  非遗知识论:重新定义非遗的内容。非遗身体性的研究,可重新定义非遗的内容。非遗的特色核心就是传承人的身体经验,其价值不单单只在于失传的技术技艺,而更在于传承人对于技艺掌握的经验,就是传承人所强调:有没有抓到“味道”。例如,坝子腔“豪放”,梅葛调“身在大山风景的感觉”,祈祷小米丰收歌“合一感”等。所以它传承的价值不仅是坝子腔戏曲架构唱腔,而是演唱时身体感受到的豪迈感;梅葛史诗价值除了口传文学价值,更于再现时身体感觉在马游村大山深处的感受;祈祷小米丰收歌吟唱时身体可以感受天人合一的感觉。这些“非遗身体感受项目”将重新加成非遗的价值。从传承的实践上;鼓励学习一门失传的技艺,与鼓励身体去体验非遗身体的感受,动机与价值不同。在价值表述上两者比较;一是“非遗是一个濒临絶种的传统技艺”,与“非遗是一个古老传下来的方法,可以让身体经历到合一感、豪迈感、与身历其境的感受”,这两者价值不同的。非遗珍贵原有的价值不变,但从非遗身体性的研究,可使其产生新的价值。

  非遗一直在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当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期望达成非遗学的目标。而非遗身体性的研究,可将非遗核心具体呈现,故可纳入考量评估成为非遗本体论的可能性。身体性的研究也是一个新的研究取向,可以重新检视非遗的核心;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建立一套非遗身体性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不仅可以重新检视非遗的研究与保护,未来非遗研究将不必过度依赖社会学、人类学之研究取向,反之能提供方法与其他学科交互研究,将是非遗学科研究者一大贡献。

  非遗身体性视角诠释要点。综合非遗身体性的轮廓;非遗身体性是一个研究工具、研究取向、研究理论,提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观察非遗。故在此归结以非遗身体性为视角,对非遗重新诠释的要点。

  非遗是什么?是远古留下来的一个身体经验;非遗就是传承人执行非遗项目时所掌握的身体经验(身体的感受项目)。非遗如何传承?非遗传承一个身体经验传承到另外一个身体经验的过程。具何价值?除了之前研究的价值之外,另包括身体感受的价值。非遗如何研究?非遗的研究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经验的项目。非遗如何保护?非遗保护就是要保护好具体的身体经验,将此身体经验传承下去。非遗如何观察有效传承?就是要掌握学习者有无习得传承人所掌握的身体经验。有无一套研究模式?有,若未来与其他学科交流互借,身体感觉项目或许可能用定性的量表来衡量,即用测得方式取得非遗的身体感。

  最后,非遗身体性的研究需要更多投入,现阶段必须有更多质与量的研究成果。社会学与人类学关于身体研究之所以能具有清楚的研究论述,乃因足够的研究成果基础。反观非遗身体性研究,数量不足以至无法将非遗身体性说得清楚,非遗身体性究竟是什么?首先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研究,才能建立学科的基础与价值。从哲学出发,借鉴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经验,带领非遗研究稳健地走上具有前沿思考眼光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之路。

  作者系福建龙岩学院文旅康养研究院副院长,台湾文化资产保存发展基金会执行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