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美术新时代的演进与两岸交流

  一、绪论

  蓝荫鼎(1903-1979)是台湾知名的画家,他的艺术生涯深受多重文化影响,早期风格偏向单纯质檏,但中晚年则逐渐超越西方水彩的表现方式,转向中国水墨意境和笔法,塑造出独具个人风格的水墨画。

  从视觉诠释的角度看,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水彩画呈现出相似之处,这两者的融合对于艺术的表现性和精神性都带来丰富多样的效果和手法。这正是蓝荫鼎后半生长时间所追求的创作方向,他深入探索这两种技法如何巧妙结合,以实现画作的多重层次。他曾赴中国大陆进行写生,并受到国民党迁台画家的影响。这些经历使他将中国水墨画和乡村景观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貌。这种特殊的质变效果,使他的作品既有别于国民党政府迁台画家的乡土题材,同时又与同时期台湾本土画家的风格截然不同。他的画作中既有南画的影子,也展现出西方景观绘画的效果。同时,他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滋养,对中国水墨画充满憧憬与向往。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交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本文将围遶历史文脉与融合、乡村景观与水墨画、视觉呈现与诠释等几点,并偏重探讨国民党政府战败迁台之后,蓝荫鼎的水墨绘画艺术,延伸出两岸融合的意义。

  二、历史文脉与融合

  蓝荫鼎幼年时曾受汉文私塾教育,这些背景使他对于东方绘画思想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蓝荫鼎对于自己绘画与文学来由,曾有以下诉说:先父每天在为生计奔忙之余,总要留下一段时间,用以写文章,或是绘画,我们住的茅屋很小,我只好经常看着先父写字作画,时日一久,不知不觉我对绘画的兴趣被引起了,我所以会选择绘画作为终身职业,应该是先父所给予的暗示。除了喜爱上绘画,这段时期我还在先父的严厉督促下念四书五经,扎下了一点汉学的根基,到了十二三岁,每个中国孩子该念的书,我都念过了。

  1949年,国民党撤退至台湾,引发艺术文化环境急遽变迁。中美协防条约下,西方文化势力涌入台湾,艺术观念纷乱。1954年,蓝荫鼎在对外展览上大获成功,为他开启了光辉时期。国民党政府认识到他的才华,尤其他那带有台湾乡村氛围与充满中国画概念的作品,极具推广价值。同时,蓝荫鼎以其善于交往的特点,与当时画家交往,进而影响他利用绘画的作品来表现属于东方绘画的精神。

  三、乡村景观与水墨画

  毛笔的运用一直是中国绘画的独特表现方式,藴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和情感。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位善于运用毛笔的画家。虽然他以水彩画闻名,然而,透过家学的影响、时代环境的塑造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他在水墨创作方面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风貌。蓝荫鼎的艺术创作长期关注乡村景观与水墨画形式,他的作品凝聚了对于乡村风光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水墨艺术的独特诠释。他将传统毛笔技法与个人感情融合,呈现出独具魅力的水墨风格。他的创作方式超越了技巧,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的致敬与再诠释。他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水墨的精髓,同时又赋予了乡村风景新的诠释。以下将从蓝荫鼎对于乡村景观以及水墨画传承与界定的观念探讨中出发。

  (一)乡村景观:写生与自然的再现

  1950年左右(约47岁)的蓝荫鼎,他提出了他对于自然、对于写生给他的想法:我小的时候,是在宜兰乡下竹林里的茅舍长大的,从小对竹林就有一种亲密感,像竹林中晨间鸟鸣,农家煮饭生活,至今还在我的耳中,萦绕在我的记忆里。另一篇文章中,蓝荫鼎说明着对于这个时期(中晚年时期)创作构思形成的来源:现在大部分在室内画,因为年轻时到外面写生了三十多年,对乡下自然景物已经很熟,现在我偶尔到野外用铅笔作速写之外,所画的都是记忆中的景物。

  由上述可知,蓝荫鼎在中晚年时,是以过去的回忆为基础进行绘画创作。从早期资料可见,年轻时他已开始外出旅行写生,使他对所欲呈现之事物极为熟悉。画作的内容来自累积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又是如何积累而来?从过去的记録中可知,他从青少年时期即积极外出写生,对于所欲表达的主题早已心熟手稳。尽管作品来自记忆,但与实地写生相比有何异同?这种创作方式是否影响了他作品的真实性与情感表现?透过这些思考,我们或可更深刻理解蓝荫鼎创作的背后动机与技法。写生的缺点是比较偏重自然景色的模仿,自己没有创造的力量。绘画要创作,不要完全模仿自然。多看自然可以瞭解自己,但是不要被自然抓住,而要抓住自然。所以如果能够把自然的美和力量,予以强调、变化表现出来,就是你的创造了。否则只是自然的再现,而不是你的创造。

  蓝荫鼎在上文中强调了他对绘画创作、写生和自然再现的独特看法。他注重捕捉自然之美和力量,并将其转化为独特的个人风格,实现真正独特的绘画创作。除了正式作品,他的水墨创作中充满了大量素描和速写小品。这些小品通常作为正式作品前期准备,涵盖了不同主题,如贩卖斗笠者和节庆舞龙图,展现了他的多样技法。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能感受到蓝荫鼎将媒材视为表达创作核心的媒介,而非仅是技术工具。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深刻的自然感受,将美和力量透过独特风格传达。他的水墨作品不仅有精雕细琢的大作,还有富有生气的素描和速写,展示了他对细节和情感的敏感捕捉。蓝荫鼎的作品凸显了他对绘画的独特理解,认为画面的真正价值在于叙事能力,无论是正式作品还是草稿,叙事性都是核心。这一观点突显了他的创作激情,也为我们解读他作品提供了关键。

  (二)水墨画的传承与界定

  在这个议题中,从绘画的核心价值出发,关注艺术创作过程的本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媒材技法的层面。过度强调这些技法可能会限制艺术创作的未来发展和多样性。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水彩画”一词源自西方,但在西方看来,“水墨画”似乎类似具有东方风格的水彩画。在媒材的价值定义上,两者基本上是相似的。水墨画与水彩画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墨为主,后者则更注重色彩对比。然而,这两种画风可以互相结合,甚至出现了“彩墨”这一术语。在艺术文化的传承方面,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再到日本殖民时期和国民党政府迁台后,艺术创作的能量不断转变,各时期皆有改革的意识形态出现。尤其“创新”的观念,透露传统艺术观念已不足以包容所有创作者思想,也无法容纳随着时代改变的思想与情感。这样的观念转变驱使艺术表现不断涌现,吸引着艺术家的投入。就如蓝荫鼎,在水彩画创作中耕耘多年,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无法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潮流之外。以他的绘画作品为例,从他所使用的棉纸与宣纸材质,国画线条效果,到西画空间与透视感的运用,清晰地呈现出他在东西方传统之间的融合。这种跨足于不同元素之间的融合,体现了蓝荫鼎对于多样艺术风格的掌握,以及他开放的创作态度和独特的创新视角。他的作品展示出在多元文化和艺术传统中汇聚的精神,突显了创作中的不拘一格与多元融合。

  四、视觉呈现与诠释

  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终结了日本五十年的统治,带来了社会变迁。然而,美术界开始出现种种问题。战后,国民党政府治理台湾,并带来一批大陆水墨画家,如黄君璧(1898-1991)、江兆申(1925-1996)、张大千(1899-1983)等。这些受过文人教育的画家主导了台湾水墨画,影响了教育体系,将水墨画取代了日本胶彩画。随着这些“正统国画”的回归,以及1950年代的风潮,画风持续演变。到了1960年代,蓝荫鼎成为焦点,他对于台湾风景的写生表现深入而独特。蓝荫鼎的转变成为当时美术史的一部分。本文将从1960年代美术史的角度出发,说明蓝荫鼎画风受大陆画家风格影响之后转变情况。

  (一)水墨画的成熟与融合

  自1960年起,蓝荫鼎的水墨画进入了他艺术生涯的成熟阶段。在这个时期,他的艺术创作受到了当时大陆来台画家的强烈影响,蓝荫鼎开始运用接近国画山水的皴擦技法,这是他水墨画成熟的重要转折点。他将这种技法运用于大型水墨作品,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效果。在他的晚期水墨作品中,山水的线条呈现出独特的风貌。虽然在表面上看似凌乱,却呈现出极具有序感的表现。这种独特的线条展现使得画面变得更加厚实且充满稳重感,与之前他偏爱的类似水墨晕染的速写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从1960年代开始,蓝荫鼎的画面中线条的密度开始增加,他对色调层次的掌握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他不再使用类似水彩的效果,转而采用棉纸、宣纸等不同种类的纸材,这使得他能够更深层次地表现作品的精神内涵。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他在1963年创作的作品《太鲁阁》,这幅作品中他开始真正运用水墨的绘画方法,直接面对对象物进行创作,与当时大陆来台的画家有所不同。蓝荫鼎的画作中并不遵循传统画法所呈现的概念式结构,而是随着景物的描写,根据山石纹路来运笔,表现出自我创作的意涵。他在创作时已经建立了心灵与现实景物的沟通管道,使得他的水墨作品能够独立于当时的艺坛中脱颖而出。在他的作品中,他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方法和技巧,生动地表现出台湾的风土人情。画面中不再见传统的符号或皴法结构,他的画风在当时的绘画环境中可谓是一种新的开发。蓝荫鼎通过这种全新的表现方式,彰显了他对台湾乡村与自然景观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1964年时,何肇衢有以下说明:第三次,到鼎庐是1964年秋,(中略),画展后我带一位友人访问鼎庐,那次我发现蓝荫鼎从水彩的领域里找寻墨韵的趣味。他的水彩,线条增加,墨色加重了,灿烂的色彩消失,由英国水彩画纸改用台湾棉纸,装裱变成纯中国画的立轴。

  再以蓝荫鼎在1964年创作的作品《养鸭人家》为例,更进一步说明他受大陆画家影响并展现水墨画的表现特点。这幅作品呈现为国画立轴形式,融合了彩色与墨色的双勾勒线条作为绘画手法。画面的视觉焦点采用S型延伸式构图,从下方的鸭群引导观者的目光沿着河岸向上移动,呼应了景深的呈现。

  现代的出版资源、完善的图书馆系统以及迅速发展的网络资料使得我们在论文写作中更加便捷高效。相比之前的研究者,我们能更快地检索资料、更广泛地获取信息,这无疑是我们的幸运。以笔者的论文为例,最初,笔者仅从历史博物馆的出版物中收集到了《蓬莱长春》、《巨幅山水(正)》和《巨幅山水(背)》这三幅作品的资料。然而,通过强大的网络数据库搜索系统,笔者偶然间发现了《台湾太鲁阁》这幅作品,而这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未被提及。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对比这些作品的年代和笔墨结构,笔者发现《台湾太鲁阁》的创作年代相对较晚,但在画面的布局、线条的构成以及远近的处理上,与前三幅作品呈现出极为相似的感觉。这一发现加强了笔者对于蓝荫鼎创作之路的理解,认为其是一种逐步稳定前进的绘画过程,而非突然跳跃。

  (二)视觉诠释的再创新

  蓝荫鼎的晚期作品(1970年之后)展现出独特的个人特色,尤其在笔墨的运用上,呈现出简洁而有力的韵味。他的作品充满神秘的氛围,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以1970年的作品《春满山城》《春山雨霁》《江边浣衣》(图31-33)为例,除了延续了他在1960年代开始探索的水彩结合水墨的绘画方法,他的笔墨也更趋向于写意的山水画法使用毛笔的细笔点染。他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创作方式,这在当时许多同时期的水墨画家中并不常见。与此同时,许多身处台湾的大陆水墨画家因怀念祖国的山河,或受到传统思想的桎梏,未能呈现新意的创作。然而,蓝荫鼎却在创作上取得了突破,他的画风不再受传统符号或皴法结构的制约,反而展现出新的绘画语言和技巧,将台湾的景色与情感生动地呈现于画布之上。蓝荫鼎的水墨画作在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初期达到巅峰,展现出他对于水彩和水墨的精湛掌握,以及对风景的细腻描绘,使他的作品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总之,蓝荫鼎的晚期水墨作品凸显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个人特色与突破。他不仅将水彩与水墨技法融合,还通过细腻的笔墨表达出台湾的乡村风景和情感。在这个时期,他在两岸艺术的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台湾艺术的多元发展作出了贡献。刘其伟(1912-2002)在评论蓝荫鼎晚期创作时是这样描述的:迨至晚年,他“带墨”很重,而且以一种近乎“建筑”形式及稳健的笔触作画,由于墨色甚重,绘画形式上虽然改变不多,但实际上已脱出英国那种“堆砌”之风,而代以东方风格和思想来创作。

  1973年,《中央月刊》江兆申评论蓝荫鼎晚期作品,赞扬其绘画创新,特别是水墨画形式的转换与结合,呈现独特风格。笔者整理为以下几点:西画里有中国画的特色。运用着许多有力的线条。画面中以黑色为主要颜色。有类似枯墨的画法出现。利用各式各样的线条,表现石头的特质。画面中线条构成很像是中国画皴法。

  蓝荫鼎的艺术作品在1970年代初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然而到了该时期后期,他的水墨作品逐渐经历了独特的变化。以1978年的作品《玉山旅次》为例,画面仍保持国画的经典比例,他熟练地运用先上墨色再上颜色的技法,可能选用了水墨画专用的棉纸,使墨色和颜色的结合呈现出极佳的平衡。《玉山旅次》展示出的技法运用和情感表达突显了蓝荫鼎作为成熟艺术家的深度和成熟。他的作品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引领观众走进他对台湾风景的内心感受,成功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创作和台湾土地的热爱。从笔者的角度来看,蓝荫鼎的水墨绘画在1970年代后期达到了巅峰。这个时期,他对于水、彩、墨三者之间的运用,展现出极致的掌握,成就了其最为出色的作品。1970年代是台湾乡土绘画与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正是蓝荫鼎作品创作最为精彩的阶段。他的画笔巧妙地操纵水墨和水彩等媒材,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展现出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技巧。他的作品既融合了中西元素,又在情感上深刻地触及台湾乡土的特色,成为他的个人艺术标志。然而,可惜的是,蓝荫鼎于1979年2月因心脏不适,在台北去世。他的离世结束了一位优秀画家的艺术生涯,但他的创作却在后人的记忆中留下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将中国水墨传统与台湾乡土特色完美地结合,展现出对于艺术的极致追求与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五、结语

  蓝荫鼎他的艺术生涯代表了中国美术新时代的演进。他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多重文化影响,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创作风貌。他的画风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多样的变化,从早期的檏实风格到中晚期的中西合璧,展现了丰富的多样性。在中国美术新时代的演进中,蓝荫鼎的作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曾在中国大陆进行写生,受到国民党迁台画家的影响,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将中国水墨画与乡村景观巧妙地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作品中既有南方绘画的影子,又展现出西方景观绘画的效果。与此同时,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的元素。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在他的作品中交织融合,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蓝荫鼎的水墨画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文化融合的象征。他以乡村景观为题材,通过中西融合的创作风格,将两岸的历史与文化融入作品之中。这种融合不仅仅是技法的结合,更是一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展现出多元共生的文化风貌。他的作品见证了海峡两岸在艺术领域的共鸣与交流,为两岸开启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文化共鸣的可能性。总之,蓝荫鼎的水墨画作品代表了中国美术新时代的演进,从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到与西方水彩画的巧妙融合,这一演进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新的和谐共生。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文化交流中搭建了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这种融合不仅仅是技法的结合,更是一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展现出多元共生的文化风貌。蓝荫鼎的水墨画作品,将两岸的情感和理念凝聚在画布之上,成为一幅幅见证着时代脉动的画卷,也为海峡两岸开启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文化共鸣的可能性。

  作者系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台籍讲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