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岸文化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藴。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钞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同样的,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上,走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两岸的文化融合发展可借由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在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藴下,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融合发展,让中华文明在两岸的中华大地上继续更新发展,让两岸人民透过文化的融合发展,共同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一、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11月1日视察福建平潭,在科技公司与多位台资企业的负责人座谈时强调,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两岸融合发展,也论及为什么“客观上可以、主观上应该”两岸融合发展。

  到了2015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联组会时,肯定两岸制度化协商取得新成果,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各领域交流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层面的两岸融合发展,以及各领域交流合作。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进一步提出“经济社会”层面的两岸融合发展,也将融合发展与“命运共同体”加以有机结合。

  同年11月1日的下午三点,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会面时,在六点意见的第三点提出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其中具体阐释两岸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秉持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互利双赢”的两岸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利益。

  2019年1月2日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他明确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以及和平统一的逻辑关系。

  同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对台工作既要着眼大局大势,又要注重落实落细;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对两岸融合发展提出“探索新路”,以及做到台胞心里的对台工作指示。

  到了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换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希望能从“通、惠、情”的视角,对于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迈出更大步伐”。

  2022年10月16日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更揭示,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换言之,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两岸文化融合发展也同样成为重点。

  2023年6月17日向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致贺信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前景光明,国家好,民族好,两岸同胞才会好;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更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融合发展的加以逻辑性的结合,亦即台湾同胞应该善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这样的机遇可借由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深化,加以实现。

  同时,大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也在海峡论坛上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希望两岸同胞乘时乘势,致力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广阔机遇。这份意见在9月12日公布21条,这也是第一份由大陆中央针对两岸融合发展印发的文件,拟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局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现代化的文化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大陆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文化领域而言,同样是希望两岸在经贸交流深刻密切,共同积聚物质财富时,也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两岸一家人亲情;共同传承中华文明,展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的中华民族王道而非西方霸道的发展模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两岸的文化融合发展可以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的新风貌。

  再者,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两岸可以透过旅游的深刻中华文化内涵,凝聚两岸的相互认同。

  从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观点而言,两岸可以合作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传播好中国人的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形象;与此同时,也要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具体而言,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已经有相当成果,包括在两岸共有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台胞积极加入大陆的各类文化团体,参评文化奬项,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文联及其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迄今已吸收台湾地区会员近百人,台湾艺术家参评中国曲艺牡丹奬、中国摄影金像奬、中国电影金鸡奬等重要奬项,台湾演艺人士每年参与大陆的广电视听节目和电视剧制作近千人次;在多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两岸的文创机构和艺术家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因为两岸中华文化的沟通与交融,既符合民众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现实需求,更藴含凝聚思想共识、重塑共同记忆、传承、发扬、创新的深刻文化意义;因此可以在两岸有较密切联系,以及较广阔合作空间的领域,如文学与艺术、宗教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资源开发等范畴,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文化宣扬活动。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这不但是老祖宗留给中国人的无价珍宝,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实力;不但可以让国家民族富强、人民生活美好,更可以让两岸在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营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两岸的同胞相互瞭解、肯定、信任、认同,携手共创让世界赞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国民党原主席洪秀柱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