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24大选前,台湾有56个关心教育的民间团体,公布“2024年全国家长最关心的十大教育议题”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民众包含3282位家长、1142位社会人士、777位教育工作者、178位学生,相当具有代表性。依据统计结果,重视度第一名的是孩子的“品格教育”。
中华文化圈自两汉以来,一向重视品格教育。因为独尊儒术,基本上以“仁”为核心。1949国民政府迁台,更强调“德智体群美”五育,德育居首位。因此小学有“生活与伦理”课,中学有“公民与道德”课。教材内容既确立行为规范,更注重道德行为之实践。但时至今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道德感,虽然仍是关乎孩子一生发展与幸福的事,却已成为台湾校园当中最难落实的一环。为什么呢?
自1994教育改革思潮成为台湾教育主流之后,一切价值观向西方看齐。“公民与道德”科目被改为“公民与社会”,虽增加了经济、政治与法律的比重,却轻忽道德教育。我们举2019年开始实施的《108课纲》(社会纲领)的六大课程目标为例:一、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以及自律自治、自发精进与自我实现的素养。二、提升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理性决定与创新应变的素养。三、发展民主社会所需之沟通互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及社会参与等公民实践的素养。四、增进对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学科及领域知识的探究与理解能力。五、发展跨学科的分析、思辨、统整、评估与批判的能力。六、培养对于族群、社会、地方、国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份的敏察觉知,幷涵育具有肯认多元、重视人权和关怀全球永续的责任意识。
纲领课程目标有“主体意识”,有“独立思考”,有“分析、思辨、统整、评估”,有“人权”,有“永续”等。众声喧哗中独缺“品格”一味,至于孝顺、诚信…更付诸阙如。但这种价值观的转变符合中华文化特质,有利于未来世代的发展吗?
各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各有其历史脉络,西方文化重视个人权益,中华文化则重视群体利益,其实各有利弊。但若未加整理爬梳,一味追随,让两种价值观互相拉扯,就造成台湾社会的两代隔阂,也使“品格教育”跃居为家长关注的第一名。其实,两岸三地都有类似问题。主流教育因肇基于西方学术脉络,追随已成为一种惯性,检讨却得面对质疑,转向更需要极大的勇气。但中华文化的韧性却絶不容忽视,她盘根错节又无所不在。因此,当我们将目光移开学术圈,投注到真实人间世,你才会发现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早已欣欣然萌生新芽,以不容忽视之姿,亭亭而立。
本文分成三部分:放眼两岸,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二、放眼两岸─中华文化在民间
1949年后,两岸的文学便似有一道海峡中线,各有各的政治背景,各有各的人群聚合,各有各的社会流动…于是分别形成不同的论述。中线以东的台湾,既延续古典、一以贯之;也落地生根、自成一统;有写实主义,也有现代主义;中线以西的大陆,则有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悲欢离合、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发展下去,两岸文学应走向泾渭分明,然而,两岸思想脉络中都看得到“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抱负,看得到“兴、观、群、怨”的文化影响。尤其在通俗文学中更明显可见,无论用字、遣词、谋篇、布局、取材……,可以说,两岸早就进行跨中线的融合。若进一步探究近年两岸文本剧本故事内容,更可以看见两岸都在进行各种传承下的创新。
(一)台湾
观察台湾30年来通俗文学类硕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变化,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此趋势。80年代,台湾通俗文学都取材于中国戏曲小说,所以论文研究也以此为重心。如:白兔记故事研究,三笑姻缘故事研究(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主),二郎神传说,五通神传说研究等皆是,研究材料不脱中国古典,但都是台湾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自2012年后,现代大陆流行或研究的素材进入台湾研究的范畴,如:当代华文盗墓小说研究,宋、元、明道教酆岳法研究,大陆网络穿越言情小说中的女性书写——以《清穿日常》《世婚》为例等。非常明显,两岸互相借鉴,互相影响,新元素的引入,让论文有了新的讨论空间,有了打破框限的切入点。
学术之外,影视文化更是如此。两岸交流之初,无论文学文化影视事业,港台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四十年来,大陆挟其14亿人口的庞大量体,及网络世界铺天盖地的艺文产品,形式已逆转。随着网络小说、陆剧的风行,许多大陆用语,如“猫腻”“高档”“泼脏水”等,已成为台湾居民的日常。两岸剧情许多概念也极为相似,特别在性平意识方面,女主角一定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男主角也一定要有强烈的认同表态。这种倾斜两岸齐心,不但剧情雷同,连台词都像,一起抛掉“携手同心,祸福与共”,采用“护你一世周全”。两岸通俗文化层面其实日益水乳交融,共谋创新,只是被两岸政治层面的剑拔弩张遮掩了。
但台湾戏剧近年还有一个与课纲同步的趋势,强调本土意识,主体意识,角色的“人设”也与过去有很大差异,看得见政治风向。尤其是拿政府预算的公视,其年度大戏如《茶金》《斯卡罗》等,在历史情节与人物刻画中,都可以看到特定意识形态的介入,对史实叙述有所偏差。公视节目制作相对精致、长期潜移默化下,年轻一代疏离中国,疏离中华文化是很自然的趋势。不过,夜路走多终遇鬼,今年惨遭滑铁卢。《人选之人—造浪者》是台湾第一部讲述政党幕僚的职人剧,想凸显执政党的民主进步,没想到竟掀起政坛千尺浪。因为民进党的性骚扰、性暴力、不伦恋数量本就是三党之最,受害者众。受害者在看《人选之人》时,所有被压抑被否定的情绪翻江倒海袭来。剧中女主角的台词是:“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很多事情不能就这样算了。”现实中的女主管却无情地转身离开,不提供任何资源与协助!民进党擅长谎言与营销,但当宣传与事实差异太大时,终将翻船。“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应该算是中华文化的反扑吧!
(二)大陆
若探究近年文本剧本故事内容在传承下的创新,陆剧的表现精彩。我们看看《琅琊榜》《庆余年》这两部连续剧,就把中华文化的元素运用得出神入化。
《琅琊榜》内容虽为虚构,但对细节的考究毫不马虎。剧中大量的礼仪戏,例如互相问安时,依亲疏、性别、场合等,会有不同的手势与姿态;演员家居、外出、进宫会有不同的穿着、皇帝与皇子们衣服上的龙爪数目、腰间玉佩佩戴的位置也有讲究。因此,观剧时必须聚精会神,经常要暂停重看才懂,但也因此乐趣无穷,一边追剧,一边更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精微之处。全剧的构图与配色高雅,确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历史况味;服饰与配件材质极佳,很能烘托出人物的身份与气质。但最吸引观众的,絶对还是剧中人物的“情义”!剧中有儿女之情、朋友之义,更有爱家爱国的大爱,具体展现生命的层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深刻说明瞭“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的抉择;以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分别。
《庆余年》是穿越剧,剧中情节精彩纷呈,但宛如“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那一段絶对是经典。编剧融唐宋数百年锦绣诗词于一瞬,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或缠绵悱恻,或豪气干云,一席盛宴,铺陈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让两岸中国人热血澎湃,深感自豪!
两岸影视艺文系出同门,各领风骚数十年。近年来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发展基调未尽相同。一方是小确幸,一方是大国崛起;一方强调多元,一方主题明确,但私底下絶对有互相借鉴之处。两岸携手,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前瞻性,必将再上层楼。
三、放眼世界─中华文化是世界追求和平的解方
近年,大战频发,俄乌、以巴血腥惨烈的画面,每天出现在电视画面。千万人命伤亡,都市化为废墟,让世人重温战争的恐怖,也急于寻求化解之道。令人感叹的是,宗教信仰曾经带给西方博爱与秩序,但今日却带来难以处理的千年雠恨。在以神之名的号召下,人命贱如蝼蚁。当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口中吐出复仇宣言:“我们将把加萨变成一座荒岛”时,圣经(创世记13:13)“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彼得后书2:6)“又判定所多玛、蛾摩拉,将二城倾覆,焚烧成灰,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的画面立刻出现在世人脑中。旧约中的上帝如此严厉,那么宗教对立的世界哪有和平的空间?
中国传统思想则非如此。我们重视人,人的位阶与天地齐平,无可超越。《易经》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孔子以“仁”为儒家的核心价值,孟子则说:“仁者爱人”。而且,孔孟的思想都肯定人可以凭藉自己的努力达到至善,无须藉助神力。道家虽冲淡虚静,但爱人之心无二。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可见一斑。墨家出自民间,更重视兼爱:“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有之;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亦有矣”。
中国人的理想世界就在人间,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具象化了大同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只要没有战争,人间就是天堂。因此,中国领导人絶对说不出纳坦雅胡式的宣言。因此,中华文化正是宗教战争的解方。
17世纪时,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有这种想法。他眼见1618年欧洲30年战争后的民生凋敝,又看见中国康干盛世的繁盛,就对此一东方大国在政治、文化与科学等长足的发展,赞誉有加。之后,欧洲的启蒙运动亦主张西方人应效法儒家之道德观与理性,补足基督教文明之缺陷,以达大同世界。今日,宗教冲突方兴未艾,中华文化的人本思想若能推而广之,宗教冲突应能逐步缓和,野心者亦无操弄的空间。
四、放眼未来——“AI时代”文化先行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崛起;两次大战之后,美国崛起。他们皆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慑服四方之后,再以他们的文化,改造四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亚欧各国有目共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逐渐改变了偏重海路贸易的传统模式,中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欧美侵略性强的文化基因,让他们很难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蒙古西征的历史记忆更使他们难以信任强大的东方。所以,我们文化中的“和平脉络”需要逐步进行细腻的铺陈与凸显。
信息科技和虚拟世界正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感知方式,也在重新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虚拟世界本身也必将面临挑战,包括虚拟身份滥用、虚拟人格的建立,虚实之间的权力分配等。这些问题反映了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将引发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例如个人认同和自我等,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无意识地任凭科技引导前进,未来的虚拟世界价值观很可能从丛林原则开始,但如果有意识地介入,中华文化重视品格并逐步建立个人品格的路径,却可能由虚拟世界进而影响实体世界。这个多元发展的未来世界,中华文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这是我辈应该深思幷且进行规划的工作。
五、结语
台湾比大陆早四十年全面接触西方世界,引进西方思潮,对西方的理解比大陆深入。但台湾也早五十年提倡中华文化,对中华核心价值的认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三十年来,面对教改思潮与政治去中国化的打压,中西价值体系正面碰撞下,学界和教育界会要求自己深化广化,以会通中西,来与西方论点对话。大陆同样面对此种困境,但恰好主客易位。台湾是如何捍卫中华文化价值以面对挑战,大陆则是如何重建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同。事实上两种力度相辅相成,才能尽快建构起完整的中华文化意象,淬炼出更具普世价值的文化品格,搭建起被世界各国信任并支持的和平框架,重构一个更加包容大度的国际秩序。这是两岸应共同携手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