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与台湾两岸一衣带水,两岸同胞滨海而居、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明郑以降多有闽粤住民迁往台湾,如今台湾汉族有800多万同胞祖籍泉州,百年来崇奉着与闽南沿海地区相似的宗教体系,绵延着共同的信俗文化,台湾寺庙八成以上是泉州祖地分灵,妈祖信仰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历史上,护航女神妈祖充当着渔民、海商、使节和水师的庇佑者,以一系列诛灭水怪、护佑商船、助灭敌寇、天降甘霖等灵应故事塑造着泉台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溯古通今,妈祖文化也在两岸同胞从未间断的互动交流、寻根谒祖中呈现出学理化、系统化的倾向,对两岸宗教交融、文脉永续具备特殊的贡献,是展现闽台文化渊源彼此呼应、紧密联结的瑰宝。
一、泉台妈祖文化的渊源
泉台妈祖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展现了共同的航海信仰和保家卫国的情怀,成为闽南台胞乡愁乡情的一缕,同时也是两岸文缘的突出象征。妈祖原名林默娘,诞生于宋太祖时期的泉州辖属的湄洲湾贤良港,是宋元以来最具传奇意义和世俗影响力的海上女神,又被称为“天妃”“天后”,她在商人面临海难、民众身陷疾苦、海疆遭逢敌寇叩关时降临,引导人们化险为夷,受沿海地区民众虔诚的香火祭拜,立碑歌颂。
(一)泉台两岸同胞崇信着相同的妈祖灵应故事
从台湾和大陆有记载的妈祖灵应故事看,妈祖信仰寄寓着救商、济民、护国的三重内涵。在宋元时期体现的更多是妈祖在收服水怪、平定风浪、护佑商人上的神迹,例如在湄洲湾航道上门夹救商,挂席泛槎,铁马渡海,以及收服水怪晏公、驱除二孛等海怪,最终飞升成仙。而到了明清时期,妈祖则成为护佑使节,助阵退敌的海上女神,例如明成祖时期郑和出使暹罗国时突遇颠簸,妈祖显灵护航;明仁宗时期钦差柴山出使琉球,妈祖护佑其躲避水厄;明成祖永乐年间,倭寇哨船渡海骚扰沿海,钦差都指挥张翥统领的水师与倭寇相持不下,妈祖显灵将倭寇船抛入海浪之中,无数倭寇溺水而亡。
妈祖的灵应故事与泉台历史息息相关,这突出体现在妈祖助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施琅平台的传说中。郑成功在鹿耳门对战荷兰侵略者时,在妈祖庇佑下挥军直入,荷军献城投降;康熙年间,水军提督施琅统一台湾,进兵时淡水奇缺,妈祖庙外的井突然涌现清泉,解决了军旅食用,东渡台湾时因为海风无法前进,船只四散,妈祖以火光指引所有船返还湄洲湾内,一艘不缺,扺达澎湖得妈祖神兵大军助阵,登陆告捷,形成了著名的“井泉济师”,“引舟人澳”,“澎湖助战”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台湾的鹿耳门天后宫、台南安平天后宫、鹿港天后宫等,都由郑成功驱荷或施琅的水师收复台湾后从湄洲湾分灵而来,成为妈祖信仰由泉州传向台湾的印证。
(二)泉台两岸民众是妈祖信仰的主要传播者和继承者
妈祖信俗伴海而生,其传播也离不开海上交通发展的助力,宋元时期的泉州港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北宋哲宗元佑年在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从此泉州在海外交通方面的地位显着提升,呈现藩商、船工络绎不絶的盛况,宋庆元年间建立的泉州郡城南顺济宫正与市舶司紧邻,地处“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泉州港在马可波罗行纪中被誉为“世界第二大贸易港”,以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无与伦比的造船优势成为传播妈祖信仰的主力——一方面以莆田为妈祖信仰的核心地区,泉州具有优先承接传统信俗文化的地缘优势;另一方面,在泉州一带福船制造技术和出海习俗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推广了妈祖文化,“迄于南宋,泉州地位更凌驾于广州之上,尤其在武夷山上木材的充分供应及桐油漆料的涂抹下,使福船的造船技术,优越无比,滴水不漏,直让大食船舶相形失色。致使沿海的海运,全由闽浙船工掌握,自然使地方上的神灵天妃的地位扶摇直上”。在此背景下,闽南的海工、海商和渔民出海通常设置专门祭祀妈祖天妃等舟神的神龛舱,行前必祭拜妈祖,所谓“凡买客入海,必致祷祠下,求杯珓,祈庇护,乃敢行”,并在顺利登陆后请妈祖神像上岸巡游和“拜码头”。由此可见,泉州港为妈祖信俗传播提供特殊的区位优势,泉州的渔民、海商也成为最初将妈祖信仰带到台湾等周边沿海的传播者。
台湾在明清时期成为妈祖信俗漂洋过海的主要承接地。明郑以降,闽粤汉人渡过黑水沟(台湾海峡)扺达台湾,伴随着移居汉人的休养生息,台湾成为妈祖信仰的新核心区域。台湾承接妈祖信俗始于明末清初,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克服明郑势力后,妈祖由天妃晋升为“护国庇民秒灵招应仁慈天后”,到雍正十一年,朝廷令各州县建祠奉祀妈祖,妈祖信俗活动在清政府推崇下达到顶峰。明郑以至于清治初期,台湾本岛陆续出现妈祖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朝廷敕建、台湾府或民间捐奉建造,一类由湄洲本土分灵而来,前者包括台北天后宫、鹿耳门天后宫等,后者又包含了由朝廷官兵分灵、平民分灵、宗教人士分灵建立,例如明永乐元年施琅从福建恭请护军迎“湄洲妈”至台湾的鹿港天后宫,明天启年间船户刘定国自湄洲祖庙分灵到台湾的新港奉天宫,康熙年间树璧和尚由湄洲奉请妈祖神像来台创立的北港朝天宫等,这一部分分灵妈祖宫庙极能展现海峡两岸彼此呼应的虔诚信仰,许多妈祖庙的楹联体现了妈祖信仰源自湄洲及对祖国海疆的庇佑赐福之意,例如彰化员林福宁宫的“福地妥神灵,光昭瀛岛,香分湄岛”,台中沙鹿朝兴宫的“朝我台疆圣恩唯一,兴诸海岛母德无双”,彰化南瑶宫的“南北尽钦崇波平海宇,瑶琚同报答奠海疆”。
(三)泉台两岸在互动中形成了完整的妈祖信仰人群传播路径
泉台两岸在互动中形成了完整的妈祖信仰人群传播路径,即信仰受众群体的递进大致呈现出从渔民开始,先向经济地位较高的海商阶层扩散,而后为政治地位较高的乡绅和官宦所接受的路径。妈祖信仰最早进入泉州惠北渔村,渔民出海与否都要先问卜妈祖,渔船入澳后或出海顺利后要以牲礼菜瓯叩谢妈祖,妈祖信仰与地方风俗融合紧密,例如泉州惠安沙格村端午节赛龙舟前,村民会先将灵慈宫中妈祖抬出巡游,随着泉州港的海上要塞地位勃兴,航海者和海商成为信仰妈祖的第二大群体,宋元时期有妈祖护佑商人三宝,以及在泉州、兴化大旱时显灵预示米船入港,救济饿殍等传说。而到明清之际,随着妈祖信仰由海峡对岸传入台湾,且清政府屡次因妈祖屡次显灵助战而晋升妈祖神位,升格祀典,妈祖信俗为政治地位更高的官宦、乡绅所接受。尤其在台湾统一后,施琅及其子世骠、世纶、世骥,族人施世榜、施琼芳、施世洁,部将吴英、蓝理、蓝廷珍等,在台南、台中、嘉义、淡水、彰化等地修建了众多的妈祖庙,基本上是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有的台湾妈祖庙得到了清朝的敕封,例如鹿港天后宫庙内有“神召海表”,“佑济昭灵”匾额,均为干隆御笔所赐,可见传入台湾的妈祖信俗已经基本完成从民间信仰到官方提倡的转变,起到了铭记台湾光复历程,联结两岸同胞情谊的政治感召和心理维系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在发展妈祖信俗上显现出本土化的倾向。除却妈祖文化诞生即具备海上女神的特质,传入台湾的妈祖出现了与大陆灵应故事中较为不同的农业神特质:例如彰化县鹿港天后宫关于“同安寮十二庄迓妈祖”由来记述道,清道光年间久旱不雨,农民争抢水源发生争斗,当地父母官恭请鹿港旧祖天上圣母祈雨,果真天降甘霖;清中叶台北文山区迎妈祖祛农害;彰化南瑶宫流传“圣母布施甘霖,嘉惠农友”等。台湾承袭福建沿海的妈祖信俗的同时,也根据最初扺岛的垦民在台湾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下开荒耕种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内涵,妈祖的神职也更为多元。
二、妈祖文化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
妈祖信仰源远流长,业已成为两岸交流互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妈祖信仰以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吸引台胞返闽寻根谒祖、交流参访,成为两岸宗教交流重要的文化根基。泉台两岸宫庙之间的交往从未间断,妈祖祭典与祭孔大典、黄帝陵祭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每年来泉的台胞约10万人次,其中一半以上是为了朝拜进香,其中以妈祖宫庙交流最为密切。每年泉台两岸妈祖宫庙之间交流多达300团次以上,人数超6万人次,如2019年7月,泉州、澎湖两地天后宫成功举办直航会香活动,澎湖县长赖峰伟率504名澎湖信众乘坐“云豹”客轮直航到泉州天后宫谒祖进香,实现了泉州澎湖“二度直航,三顾会香”的盛典,目前,泉州已经成功举办了2届泉州澎湖妈祖会香。台湾现有妈祖庙800多座,信仰者达1100万人以上,如北港朝天宫年中各次庆典,进香徒众每年累计四百万人次以上,足见台湾具有相当规模的妈祖信众基础,泉台两岸围遶妈祖信仰分灵、进香、巡游而展开的宗教交流日益普遍。
妈祖文化促进宗教交流的学理化发展,逐渐从民间信仰上升到官方学术层面。海峡两岸整合高校、研究机构、民间信仰场所等资源,深入挖掘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举办妈祖文化论坛、妈祖学术研讨会等。2012年在台湾新港奉天宫召开首届贤良港妈祖文化论坛,以作家林仙久创办《妈祖诞生地》报纸作为阵地,编辑出版《林默的贤良港》《资料汇编》等几十万字的研究妈祖文化传播的书籍,该论坛经由两岸的两个宫庙共同承办,成为妈祖文化走向两岸学术舞台的先声。泉州现已成立多个妈祖研究机构与团体,例如安溪善坛妈祖文化研究会、晋江市妈祖文化研究会、惠安妈祖研究会、华侨大学妈祖文化研究会,掌握大量妈祖研究的一手资料,编撰《中华妈祖志泉州卷》,并积极与台湾的北港朝天宫、新北板桥镇圣宫等妈祖庙和宗教界、学界人士举行活动,掀起了两岸妈祖信仰交流学理化的潮流。
泉台两岸的妈祖文化都缘起于海洋文化,并在抗击海寇,守卫海疆,收复宝岛的历史记忆中进一步深化。妈祖信仰得到历朝历代政府的提倡和推行,分灵自湄洲湾的妈祖庙广泛分布、各式各样的灵应故事和传统信俗得以在海峡两岸传承,泉州港作为海上交通枢纽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台湾也随着闽南垦民的移居及两岸互动成为新的妈祖信仰中心。妈祖信仰绵延至今,愈加成为两岸同胞艰辛创业、质檏虔诚、爱国爱乡的精神符号,成为两岸同胞心中亘古不变的文化瑰宝。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