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探索福文化与闽台民俗的关系
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人社会中的重要标识与符号。近年来,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影响逐渐扩大,使得福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在不同时空、不同地域、文化、社会等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形式。过去学界对福文化研究多注重在文化的传播、产业与发展影响的研究,对闽台福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关注较少。卢翠琬、刘建萍的《闽台福文化的多维呈现与多元开发》研究中,探讨闽台地区社会生活中,福文化主要是通过祭祀祈福、器物载福、行善积福等不同形式展现。近期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编撰的《让中华福文化绽放璀璨的时代光芒》一书中,黄诗娴、吴巍巍、景惜颜、陈建芳等人详细探讨福文化在闽台的传播与发展现况,可说是很宝贵的研究资料。
为此,笔者思考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习俗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变容的构想,借由福文化来探讨其与闽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个饶富民俗学研究意义的课题。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民俗涉及的面相多与日常生活有关,也可以说民俗就是生活文化本体,因此产生一种只要具丰富生活经验者,就可知晓民俗这样的认知。那么在如此理解下的闽台民俗文化内涵是否也可以成为福文化的传承现象?若可,又该如何探索福文化与闽台民俗之间的关系。首先以闽台生活习惯与民俗来看,在结婚喜庆、新居入厝、弥月庆生、庙会庆典等场合,都会举行“办桌”的民俗筵席以作为庆祝。笔者于2023年10月14日参与闽南信俗文化交流晚会上,观察泉州与金门两地的民众参与各桌与老友见面寒暄情景好不热闹,由此场景凸显出闽台民众生活中的共同价值观。其次,再从民间祭典和生命礼俗来看,以乞龟摸福习俗为例,闽台民间流传久远的传统民俗,尤其是近年来,泉州天后宫、霞洲妈祖宫与台湾澎湖天后宫,在每年元宵节前夕,都会联手制作“大米龟”,让民众能乞龟摸福,祈求平安和长寿。事实上,在闽台民间类似的乞龟祈福习俗传统文化仍在延续,如闽台常见以木刻龟形印模做的米粿,或糯米做的龟形红米粿,这些都是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实践特征。从这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即可发现台湾民俗文化深受福建影响,也保存着极为丰富的福文化内涵。
有鉴于此,笔者于2020年曾先对闽台神缘与民俗节庆的联结关系,做过全面及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将延展先前的主题,进一步探析闽台“民间信仰信俗”和“岁时民俗节日”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以更宽广的视角,以及跨传统的方式来探讨福文化,以及思考福文化与闽台民俗之间的关系。本文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传承功能”及“闽台民俗资源的作用”整体互动关系中的福文化传统内涵,如何在当前两岸关系的新趋势下,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持续稳健发展,进而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提升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纽带作用、助力福建对台软实力提升,这都是我们所要面临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二、当前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传承作用
(一)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路径
笔者利用2023年春节和8月暑期返台期间,走访了台南鹿耳门天后宫、云林麦寮拱范宫、嘉义新港奉天宫、桃园景福宫等庙宇。这些庙宇结合了岁时节庆,为民众举行祭祀与祈福等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在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包括了“民间信仰信俗”和“岁时民俗节日”二大方面。首先是“民间信仰信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形成闽台民众自己的一套交流体系。如2023年3月泉州南安市举办纪念广泽尊王诞辰1100周年活动,吸引了200多名台湾信众回来祖庭谒祖,随后成立“南安市凤山文化研究会”和“中华凤山广泽尊王文化交流协会”等学术研究组织,更吸引了众多两岸及海外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加入。其次是“岁时民俗节日”主要是采用两岸共同迎佳节庆团圆模式,重在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随着两岸民间信仰的交流基地特色与传统文化不断提升,福文化对于台湾民众已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当台湾民众前往福建,尤其是青年世代,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传承就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有助于化解“去中国化”及“文化台独”“天然独”的影响,显示两岸具有同宗同种、文化同根同源之亲近性,为重塑两岸青年文化认同与重建集体共同记忆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增强两岸祖地认同具有独特优势
一是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传承具有正当性优势。在闽台社会地缘和血缘上结合之特殊属性,揭示其神缘的原乡信仰民俗的文化共同体联结,体现两岸同乡同族的共同情感,符合两岸民众心灵契合的理念,容易得到台湾基层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别有用心者扣上“统战侵略”“文化侵略”的帽子。实践中,在闽台民俗文化多样性的理念下,两岸庙宇、民间协会、社团、地方政府等,都对闽台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承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例如泉州南安市凤山寺在台南下林玉圣宫设立办事处,并于台北广泽堂、桃园镇抚宫、新竹指泽宫等13间台湾广泽尊王代表性宫庙下设服务处,作为大陆祖庙在台湾联络各广泽尊王宫庙、信众的场所。除此之外,在2009年、2019年泉州南安市曾两度组织广泽尊王金身赴台湾巡香,沿途也受到信众的夹道欢迎。
二是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传承具有在地化、青年化优势。台湾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主要来自中国沿海闽粤族群的儒教、道教、佛教及揉合三教的传统宗教信仰为主,对台湾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幷且深入民心影响百姓的风俗习惯、人生观及价值观,但这都是源起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前台湾社会多数青年不参与家中传统民俗节日祭祀,青年与传统习俗文化的互动较少。但也有部分青年人因家庭背景、个人特质,以及对传统民俗文化兴趣等因素,也会参与传统习俗节日祭祀活动。由于青年具备单纯、学习力强、可塑性高等特质,一旦喜欢上传统民俗文化,往往会有积极的行动力与表现,可为传统民俗文化注入新活力。
三、发挥闽台民俗资源的功能与作用
充分利用民间信仰信俗,借力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传承力量,是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闽台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发挥民间信仰信俗资源作用
首先是两岸庙宇祖庭。目前福建的湄州妈祖祖庙(莆田)、郑成功故里(泉州南安市)、古田临水宫(宁德)、安溪清水岩(泉州)、东山关帝庙(漳州)、开漳圣王祖地(漳州云霄)以及青、白礁慈济宫(厦门、漳州)等七间都是台湾庙宇的祖庭。祖庭当中信仰源流与传播,能够以更合适的方式跟台湾基层民众交流,有利于福文化的传承。可藉助祖庭举办相关活动,发挥辐射传播效应,为我省对台软实力提升带来巨大的增值。此外,世界各地的华人庙宇都建有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从企业到教育团体到政治组织等等,皆有丰富的民间信仰信俗资源。因此,还可通过闽台民间信仰将全球华人团结起来,成为推动闽台福文化传播交流、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重要力量。其次是祖庭景观。台湾传统建筑大多是原乡闽南风格,主要构造为砖厝、土埆厝、石厝、架筒厝、柱仔脚厝等。其中,常见的红砖红瓦源自泉州一带民居的“红砖文化”,目前台湾各庙宇仍保留不少传统闽南建筑,形成庙口商圈,也成为闽南文化生活圈。这些祖庭景观是两岸珍贵的共同文化遗产,可发挥福建丰富的祖庭景观优势,以研学游等形式吸引两岸青少年参与,或以举办民间信仰活动为契机,组织两岸民众参观游览,讲好两岸故事,壮大福文化传承力量。
(二)发挥岁时民俗节日资源作用
素有文化古地之称的闽南地区,庙宇庆典龢民俗节庆热闹且多元,由各宗教与民间信仰所传承的民俗庆典极富地方特色。每个节庆的发展史各有不同,但大多含有祈福、消灾和团圆之意,活动内容也五花八门。目前闽南地区仍很注重民间传统节庆,而这些习俗与台湾基本相同,所以应藉助闽南地区每年民俗节日所举办的各样祭典节庆,吸引、邀请两岸民众亲身体验福文化风土民情,让两岸民俗文化薪火相传,将闽南地区民俗节庆发展为不可忽略的福文化传承资源。
四、进一步深化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策略思考
福建是众多文化交汇之地,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进而产生各地不同民俗特色的现象,但福文化在其中仍是最鲜明的标识与符号。因此,笔者认为进一步深化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需要致力做好以下三点。
(一)给予应有重视、提升应有高度
应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深入开展文化永续,以多元发展为规划方向,连结我省各地文创园区、两岸交流基地和庙宇等,打造专属于福文化的传承基地,并举办两岸双城论坛,带动各地城市行销周边观光产业之效益。全面加强福文化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使台湾地区青少年增强,并恢复对闽文化最大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从闽台民俗传播和规划角度做好福文化传承的顶层设计
台湾地区青少年对闽文化的最大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闽台民俗传播和规划角度上做好顶层设计。台湾地区超过七成的闽南族群,祖辈血缘、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甚至历史传承都是与闽南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省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不可多得的桥头堡优势,协助闽南地区做好闽台民俗传承和传播的规划,包括理论建设和实际运作程序。这需要与闽台民俗相关的方方面面人士和专家共同参与。以往参与的专家主要集中在国内民俗方面,同时也吸收瞭高校、研究机构的一些学者,鲜见台湾地区长期关心在地闽南文化传承研究的一线专家,因此也影响了福文化顶层设计的多样思考。
(三)重视庙前文化和台湾多元族群的作用
其一,庙前文化是具有自动性、乡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的意义与价值,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忽略的选项。我们要重视它的存在与闽台民众的需要,更要有维护它的方法与引导,让庙前文化成为福文化传承的研习现场,注入传统与开创的意念及作为。庙前文化的维护与阐扬,应积极投入心力。好比,每年我省各地的庙会活动,除了崇拜信仰外,与它并行的经济活力,也可作为文创产业的主轴;又如政令宣导可通过寺庙的组织关系来提供更正确的信息;再者,是庙会中或教义的心灵传习道义与教育等公益,即便是民间庙宇的诗签解读或寺庙的建筑艺术解读,都是直接有效的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
其二,通过庙前文化可提倡更优质、有深度的艺文活动,包括流行庙前表演的歌仔戏、布袋戏、南音或民俗的拍胸舞、车鼓阵等,除可保持闽台福文化的传承外,对于两岸民众精神生活更有激励作用。
其三,重视台湾地区的客家文化、高山族文化与福文化融合的特征现象,分别予以维护与提倡客家祭祖习俗、高山族丰年祭等,互为特色的多元文化与生活形态的文化传承,都是活化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传承的泉源。
五、结语
本文通过“民间信仰信俗”和“岁时民俗节日”的探讨,探究了福文化在闽台民俗中的几个特色。首先,我们看到闽台呈现出的地缘、血缘和神缘上结合之特殊属性,如季节、岁时、时令等时间传承周期性展开的民俗庆典,呈现出原乡信仰民俗的文化共同体连结现象,体现出闽台社会中同乡同族共同的情感。此外,我们也由福文化在闽台民俗的例子,看到在台民间习俗的结构和形式与福建民间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结。福文化在闽台民俗的后续发展,有助于我们观察这种地方传统习俗里的最大延展性。
其次,与已有的研究比较,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例子虽然有其特殊之处,但是它也有与其他闽台福文化现象相当类似的地方。例如,黄诗娴提到闽台福文化的生活民俗表现之一就是“吃福”。陈建芳在闽台地区的宫庙、祠堂等古建筑装饰研究中也发现,这些都带着浓烈的福文化意藴。在民间信仰浓厚的闽台岁时节日和祈福庆典表现中尤为突出。如吴巍巍、景惜颜对闽台渔民每年春节后第一次出海,都要到妈祖庙祈求平安的研究,提供我们探究闽台民众对传统习俗的个人特征或信仰的参与实际情形。
本文是延续笔者在2020年的田野素材与文献基础之上,尝试就闽台民俗中福文化的一些现象予以更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以促进福文化在台的传承作用与实践价值影响力推广。本文是和该研究高度相关的一篇论文,但前文2020年是从文献及田野材料的铺陈中,所提出的初步概念,本文则是更重视有关闽台福文化的传承力量,以及更宏观及整体性的对台软实力之提升。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台籍博士,泉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导师)兼系主任,国家语委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深化泉台民间信仰祖庭文化对台软实力研究”(2023C17)阶段性成果。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