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中华文化发生过严重的断层。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文化的衔接。继承与发展,是现如今一个严重的课题。
生活从来不缺少味道,并非所有的味道都值得尝到,更别说回味。文化亦然。
曾几何时,“无奸不商”“最毒妇人心”“无毒不丈夫”等言论,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标杆,指导了一批又一批脑袋小的后生传承尔虞我诈,甚至有些不惜使用残忍手段,也因此缔造了不少不太阳光的经典名场面。
“吾日三省吾身”,估计絶大多数人做不到如此这般。那么,当不幸发生在自己身边,抑或在读书、看报、追剧的时候,看到类似场面,又有多少人曾反思过呢?如果没有,我们不妨现时反思一下,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明么?
说“名师出高徒”。名师就一定能带出高徒么?还是师父不明徒弟拙?抑或者,名师,当为明师?
笔者就一直不认为名师出高徒。相比之下,笔者更觉得高徒出名师。比如庞涓、孙膑,成就了鬼谷子;张良,成就了黄石公;再比如,毛泽东,成就了徐特立……
古时候卖粮食,每石粮装满后,卖家都会在之上额外添加出一个小顶,尖尖的,叫无商不奸。买卖双方互惠互利,和合与共。即便偶尔生意没谈成,也是买卖不成仁义在。无奸不商,着实于仁义没什么相干了。是被方言读音误读的以讹传讹,还是被有心之人恶意曲改?这个暂无从考证。
不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这来讲,“无毒不丈夫”,相对于“无度不丈夫”,就略有鸠占鹊巢之嫌了。
那么问题来了,文化的复兴,是复兴“无奸不商”,还是“无尖不商”?是复兴“最毒妇人心”,还是“最毒负人心”?是复兴“无毒不丈夫”,还是“无度不丈夫”?这值得深思。毕竟将错就错的继承,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基因。万一血液里有毒?万一血液里的毒,像艾滋病一样传染呢?
舜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子将中解为仁。一个仁字,不觉已经影响中华几千年。只不过秦以后两千年来对于什么是仁的解释不甚明瞭。
《论语》里有不少关于“仁”的记载,比如:“巧言令色,鲜以仁”“泛爱众而亲仁”“仁者安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克己复礼为仁”等等。荀子曾在《子道》中记载过孔子分别问子路、子贡、颜渊“仁者若何”,子路说“爱己”,子贡说“爱人”,颜回说“自爱”。孔子分别评价他们可以“谓士”“谓士君子”“谓明君子”,但并没明确说他们“仁”,甚至在有人问冉雍、孟武伯、子路、公西赤、子文、崔抒等人是不是仁的时候,孔子都回复的“不知”。孔子对于弟子们解释仁时各不相同,估计是考虑到每个人的认知不同。
然而,孔子却唯独在提及管仲的时候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如其仁,如其仁。”而彼时,诸侯争霸都是以兵力征服其他诸侯的年代,桓公九次聚合诸侯,却不是靠武力,还能让诸侯都心悦诚服。要知道,管仲可是参与了北伐山戎等不少战斗的,还出过很多类似于“黄金买鹿”“公听米令其左右”等一系列让别的诸侯国人民头疼的主意的。孔子对其仁的评价,应该不只是和平、仁爱,还有统一与保卫民族。
笔者曾帮纪有奎老师整理出版《周易与人生》,并对其书稿中一些地方做过注解。其中,在其《首二卦干坤阴阳两扇门是周易前门》这篇讲“干,元亨利贞”时,为元字单独注解:“元者,中和之气,挤而为仁,妙哉两瓣,汲天地阴阳之性理而蒙亨于心,静而夬天下之疑,贞一而终,以无心之心而成不用之用,为天下务”。个人认为,仁就是中,中就是仁。太极生两仪,仁不过是中的换相。
《中庸》也有讲仁,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个人觉得,亲亲或可用《易经》同人卦的“同人于宗,吝”概述。当然,这只是《中庸》里一小部分。中而庸和的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庸全书。笔者刚才讲过,中就是仁,仁,就是和合仁爱,还有统一与保卫民族。这一点,在《易经·系辞》里也有明确指出:“何以守位曰仁”。那么什么是位?《易经·系辞》里也有说:“圣人之大宝曰位”。那么,从《易经》原文来讲。仁就是守圣人之大宝。什么又是圣人之大宝呢?
韩康伯说,“无用则无所宝,有用则有所宝也。无用而常足者莫妙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曰圣人之大宝曰位。”崔憬的观点则坚持“圣人以道济天下为宝。”甭管是弘道,还是道济天下,都是在“道”上。这就又回到了笔者整理纪有奎先生《周易与人生》时,注的“汲天地阴阳之性理而蒙亨于心,静而夬天下之疑,贞一而终,以无心之心而成不用之用,为天下务”。
《五行大义》说:“受木气多者,其性劲直而怀仁”。中医里,肝属木,通窍于目,主发生之气。明代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也提到,“在人生而言,所衣所食皆木也。得木则生,失木则死。”足见木气,也就是“仁”对人生的影响有多重要。而《阴符经》则有“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之说。很多人拿《心经》讲“无眼耳鼻色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对峙,讲一切皆无。其实,《心经》也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么来看,《心经》和《阴符经》讲的其实是一回事。就是仁是仁,以其不是仁,故名仁。可能有些绕口,这或许就是中华文化的智慧所在,辩机。
简单来讲,木,得水而生,所以,木,具有水的柔性。“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木得水滋养,就是得水的气息。类似于家教,是典型的全息胚。无土不生,但是,木有根,又能固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护宝,就是统一。古人用木来讲仁,只是借用了物象。我们再看草木果实的种子,比如,桃仁,杏仁,花生仁……都叫仁。把“仁”挤开,都有奇妙的两瓣,虽然是很细小的东西,但是发展开来,就是桃,杏,花生等植物的全体。这也符合笔者在纪有奎先生着《周易与人生》中注解元时的“中和之气,挤而为仁,妙哉两瓣”。只不过,在儒家来看,这个仁,就是内圣外王,在佛家来讲,就是自利利他。就像中医和西医,也只是医的两种形式,存在的重点不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只要是医,天职就是治病,把病治好。
单独把一个“仁”拿出来讲这么大篇幅,不是为了讲“仁”是什么,只是区别于现在一味地把“仁”理解为仁爱,仁心,仁慈。毕竟“仁”这个字,还有其他的含义。其他的流传有序或者约定俗成的文字,也或许都有其他的解释。文化自信,文化复兴,应该是源自骨子里对中华文化的真正理解。
宋代邵雍,就发现过这个问题,他在《皇极经世》里提到,“凡人为学,失于自主张太过”。他在书里讲过一个故事:“某人受《春秋》于尹师鲁,师鲁受于穆伯长。某人后复攻伯长曰:《春秋》无褒,皆是贬也。”且不论这个某人说得是否正确,他在认知上敢于否认所学,也算是有思想。但读过《春秋》的应该都知道,秦穆公能为霸者之最,不光是因为他迁善改过,他还有功于周。晋文侯也是多次勤王,还迁平王于洛阳,而孔子评价“六合诸侯不以兵车”的管仲,也仅仅是辅佐齐桓公。然管仲辅佐齐桓公期间,却也维系了诸侯争霸的年代几十年的太平。读《春秋》不客观地评定几个诸侯国的功过,可能很难理解孔子校对《春秋》的仁。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曰仁”的真谛。佛说,说诚实言;道说,道法自然,孔子说,不知为不知,班固说,刘德实事求是,李德胜也一直坚持实事求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成了,无不说明问题。
“王道以正法养天下,僧道以正教养僧伽,观心以妙慧养法身”。前面,仅仅是对目前社会的几个常用句子,和对“仁”字单独做了大略的解读,更多精微的还需要国人多加研究。笔者不主张完全复古,但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有所汰取。“丛林取则,后学秉承”。个人能化痰为气血而养身,国家能化盗为民以护宝,何愁万国不朝?
作者系北京艺陆纵横文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