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其藴含的优质基因与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砥砺奋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以民族为基,以历史为魂,以时代为径,挖掘、凝练、传承、创新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筑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不断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留下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等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丰富精神滋养。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淬炼的文化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从经史子集、儒释道等国学,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千古名篇;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等,再到各种精神的引领,无不成为每个中国人骨子里最深邃的自豪存在。
就拿《中国诗词大会》这一档备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来说,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瞭解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展示了那些会背诗人的厉害,而且展现了每一个饱读诗书人身上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尤其是成为广大诗词爱好者的盛宴,净化心灵,提升人格,足以成为夯实人一生道德与人格的根基。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遶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以及孝、忠、敬、勇、诚、忍、让等可贵品质,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在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这进一步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近年来,全国各地贯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诸如戏曲、书法、武术等国学课程,让学生们不仅认真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等道德,还学会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主动关心等品德;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和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美育教学中,为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的一个契机,它不仅表现出追求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的优良品格,而且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封闭保守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改造。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鋭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实现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
三、提升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从城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到乡村的乡规民约施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习俗节庆为契机,织就了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每逢佳节倍思亲。节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藴含着许多优秀文化因素。在一年的季节交替、日月变换中,无论是春天“天地风霜尽,干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的春节,“月上柳上头,人约黄昏后”的元宵节,“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清明节;还是夏天怀念屈原“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端午节;无论是秋天“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七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重阳;还是“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的腊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除夕。全年不一样的节日,一样的传统文化成为链接人们的精神纽带。
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以节庆凝心聚力,以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人们对于每一个节庆日,无论是寄予美好,表达希望和祝福,还是感恩天地神灵,表达敬畏和期许,均用不同的方式或吃美食或歌舞或走近自然等,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理念,融入了人们柴米油盐的日常。
节庆日唤起了同宗同源的乡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一代代中华儿女独特深厚的民族感情,凝聚起了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却有着相同的“家”,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和向心力,为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创造了条件。
文化如水,即使是平常琐碎的生活中,也具有极强的渗透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润物无声。不论是无形的思想还是特定的形式,无不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人用筷子,习惯吃油条、喝豆浆,西方人用刀叉,喜欢炸薯条、吃牛排。文化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影响着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滋养着民族生命力、激发着民族创造力、熔铸着民族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髓和最具生机的部分,能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良好道德品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优良美德、崇高气节以及高尚的情感和规范的礼仪。
在城市,社区活动、老年大学、养老驿站等场所,这边正在用心以一撇一捺书写百年风华,以一笔一画勾勒人生百态,传统书画艺术活动蔚然成风;那边正在用情以“唱念坐打”传承国粹风韵,以剪刀上下翻飞“妙剪”七彩生活,旨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区和谐,弘扬传统美德,打造文明社区。
在乡村,村民们根植文明理念、弘扬文明风尚,以良好的家训家风为引领,以“村规民约”为守则,以孝文化等优秀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村风民风等厚重的文化底藴,潜移默化影响村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鉴古以喻今,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探寻新的发展道路,提升文明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絶不能简单复古,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要做好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中国元素的诸多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新宠,成为当下民众日常生活追求个性和文化底藴的消费方式,有的甚至成为人们彰显品位和社会地位的轻奢品。如旗袍、汉服等民族服饰的走红,不仅为摄影和婚庆等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也为人们的诗和远方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再比如传统京剧艺术的普及,与当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且不必说将更多人引向了博物馆、剧场,也不必说京剧中仁爱、孝悌、忠恕、刚毅、谦逊等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广泛传播,单就吸引广大青少年从小就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志向等成效,功不可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创新活化利用文物和文化遗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这里不得不说说传统文化带动文旅产业的盛况。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全国各地积极行动,纷纷依靠自身民俗民风、依托地域生态环境,结合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藴,让各种形式的优势文旅项目走进寻常百姓家。以当下热门的民俗游为例,游:南有长江、园林北有黄河、长城等;听:南有评弹、越剧北有京剧、豫剧等;吃:南有粤菜、川菜、苏菜等菜系北有鲁菜。被年轻人纷纷“种草”的新晋顶流,南有网红小吃柳州螺蛳粉“嗍粉”大军,北有“人间烟火气”的淄博烧烤……
特别是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以来,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各地旅游妙招频出,“非遗+旅游”成为主打的有效链接,助推文旅市场全要素蝶变升级,丰富多彩。以山西为例,截至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録项目182项,国家级传承人14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名録项目53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名録项目2103项,县级非遗代表性名録项目5089项,国家、省、市、县四级名録体系基本形成,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非遗文化与文旅融合,如火如荼,非遗传承发展如虎添翼,蒸蒸日上。
五、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新形式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不但要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深度发掘其中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更要积极推动我们与时代的融合,以促进创新性发展。自古以来,法律不断变更,事件不断变化,风气不断改变,万事万物无不变化发展,文化的发展也从未停止过。而对于传统文化发展而言,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关于传统文化的“承”,还需要强调一点,就是不能照搬照钞,而要善于进行创新转化,不断推陈出新。
知行合一是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实践中获得关于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又把这种真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此循环往复,也使得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时代在变,实践也在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有责任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以多元化手段来创新传承形式。
知行结合的传统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机制,使得中华文化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够保持勃勃生机,成为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海量的数据能力,我们唯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文化表现方式上进行创新,将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付诸实践。运用数字化、融媒体、短视频、VR/AR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创新文化传承形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也是赢得年轻人喜爱并使之“活起来”的现实选择。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信念,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发展的融合,不断创新,以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完善。同时,对文化强国建设而言,更是要把握好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新时代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依托新科技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不仅在历史中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而且对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有道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滋润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我们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精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时代精神重新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适应时代特点和需求,进行创新和转化,注重文化传播形式和内容、体制和机制,充分挖掘龢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传承和创新的能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当今,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必须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份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东风浩荡征帆劲,大潮奔涌奋楫先。让我们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努力创作出更多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老舍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