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闽台城市、产业群布局与对接

  第一节  台湾西岸三大都会区布局及功能特点

  台湾省城市密集,而且集中在西部走廊地区,城市人口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台湾省有2个“院辖市”,5个省辖市,32个县辖市,58个镇,219个乡。台湾城市化发展模式较为成功,城市规模控制适当,没有出现大都市人口过度膨胀以及所引起的诸多城市化后遗症问题。台湾超过2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台北市与高雄市,而且最大的台北市人口未超过300万人(262万人),五个省辖市人口只有台中市人口超过100万人,台南市为76万人,其余三个均不超过40万人,多数县辖市人口一般在20-50万人之间,属中小型城市。

  一、台湾西部三大都会区发展演变过程

  都市化的发展是随着经济重心与人口的迁移逐渐展开的。台湾的开发与经济发展是由南向北推移,台湾人口的变动趋势也呈现由南向北移动或农村向城市大转移的发展格局。台湾中南部地区开发早,早期人口较为密集,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南部地区合计占了总人口的66%,北部地区只占29%。此后,随着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与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北转移,到60年代中期北部人口首次超过南部地区,到90年代末,北部地区人口占了台湾总人口的43%,而南部地区降到14%左右。人口的这一区域转移与台湾城市化发展进程基本一致,也是北部地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与结果。

  台湾省城市化发展程度高,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于1980年超过70%(台湾进入工业化社会中期);90年代开始,城市化进程放慢,城市人口比例到90年代中期达到80%,目前在85%左右。以城市人口密集度观察,台湾38个大中小城市的面积约占台湾岛总面积的7.09%,人口却达1240万人,占了台湾总人口的56.7%。其中,两个院辖市(台北市与高雄市)与五个省辖市(台中市、台南市、基隆市、新竹市与嘉义市),其面积不到台湾地区总面积的3%,人口比例却超过30%,相差十倍。可以说,台湾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40个的城市里,这是台湾城市高度发展的结果。

  表5-1  台湾省城市化发展(单位:年,万人,%)

  时间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城市化比率

  1978 1713.6 1137.1 576.5 66.36

  1980 1780.5 1241.6 538.9 69.73

  1985 1925.8 1457.3 468.5 75.67

  1990 2035.3 1606.4 428.9 78.93

  1995 2130.4 1737.4 393.0 81.55

  2000 2227.7 1860.8 366.9 83.53

  2001 2240.6 1871.9 368.7 83.54

  2002 2252.1 1885.6 366.5 83.73

  2003 2260.5 1920.1 340.4 84.94

  资料来源:台湾《世界年鉴》(2006),台湾中央通讯社编印。

  台湾在都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西部地区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都会区,而且各都会区扮演着不同的经济功能与角色。

  都会区是以中心城市(都市)为核心,由周围卫星城市与地区组成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带。台湾都市化发展与经济活动相对集中分布特征,逐渐形成不同的都会区。按台湾有关定义,都会区是指同一区域内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在社会上、经济上合为一体的乡、镇、市所共同组成的地区。

  台湾各行政区域按“都会区”定义,可划分为大都会区、次都会区与都会外地区。大都会区包括中心都市、卫星市镇;次都会区也包括中心都市与卫星市镇;都会外地区包括市、镇、乡三级。台湾都会区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三大都会区、五大都会区与七大都会区三种划分法,其实后实两者只是将三大都会区的细化而已。根据台湾都会区的最新划分,大都会区的中心都市包括台北市十二区、高雄市十一区、台中市八区、基隆市七区、台南市七区、桃园县的桃园市与中坜市、彰化县的彰化市。可见在北部地区已形成台北、基隆、桃园三个都会区,中部地会区形成台中市与彰化市两个都会区;南部地区形成高雄市与台南市两个都会区。次都会区的中心都市有两个,分别是新竹市与嘉义市。每个中心城市周边都有自己的卫星市镇。都会外地区还有10个城市,即宜兰县的宜兰市、苗栗县的苗栗市、台中县的丰原市、南投县的南投市、云林县的斗六市、喜义县的太保市与朴子市、台南县的新营市、台东县的台东市与花莲县的花莲市。不过,根据台湾的中心城市观察,台湾以三大都会区即台北(北部)都会区、台中都会区(中部)与高雄都会区(南部)的划分较为准确。

  表5-2  台湾三大都会区与城市分布(2000年)

  都会名称 中心城市 主要卫星城市 都会外城市

  台北都会区 台北市 基隆市,板桥市,三重市,永和市,中和市,

  新庄市,新店市,土城市,卢洲市,汐止市,

  树林市,桃园市,中坜市,平镇市,八德市,

  新竹市,竹北市。合计18个城市 宜兰市

  台中都会区 台中市 大里市,太平市,彰化市。合计4个城市 苗栗市、丰原市、南投市,斗六市

  高雄都会区 高雄市 台南市,永康市,嘉义市,凤山市,冈山市,屏东市。合计7个城市。 太保市、朴子市,斗六市,新营市

  东部地区 无 无 花莲市,台东市

  资料来源:《台闽地区人口统计》(2000年),台湾“内政部”编印,2001年6月。

  台湾三大都会区是指台北都会区、台中都会区与高雄都会区。这三大都会区的发展基本上与19世纪出现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城市中心群落分布是一致的,只是位置倒了过来,但仍不脱离三大都会区的基本格局,即北部都会区(现以台北市为中心,过去为艋舺)、中部都会区(现以台中市为中心,过去为鹿港)、南部都会区(现以高雄市为中心,过去为一府即台南市)。由此可见,台湾都市布局的基本形成经过了约一百年时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沿西海岸地区由南向北发展,目前西海岸地区约占台湾城市总数的95%以上,并形成三大城市密集地带。

  二、台湾西部三大都会区功能特点

  台北都会区及其功能特点。以台北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板桥市、三重市、新庄市、中和市、永和市、新店市、中坜市、新竹市、竹北市等一批中型卫星城市,总计近20个城市的人口约占台湾城市人口的60%以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新竹市经济有了重大发展,而且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中心,都市化程度提高,又形成一个新竹次都会区。

  90年代以前,台北都会区的人口发展速度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此后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据统计,1991-1996年与1986—1990年相比,台北都会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从1.84%降为1.05%,其中新竹次都会区人口增长速度从1.99%降为0.51%。此后,台湾人口继续向北部都会区集中。2005年,人口净移入的县市有9个,其中,在移入人口较多的前5个县市中,台北都会区占了4个,分别为桃园县、台北县、新竹县与新竹市。所不同的是,台北市人口则呈现净迁出,显示在台北都会区发展中,出现中心城市人口向周边卫星城市转移的现象。其中,台北市既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北部都会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台湾地区唯一超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台北市人口在经过几十的持续增加后,近年呈现停滞不前状态。到2006年底,全市人口为263万人(较2000年减少约1.5万人)。其他城市多属中小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在多在30万至60万人之间。其中,基隆市与新竹市属省辖市,2006年人口规模均为39万人,也属中等城市。北部都会区在地理分布上呈现沿高速公路分布的线状与块状结合的布局特征,其中,基隆市——台北市——三重市——中和市——板桥市——永和市——桃园市——中坜市呈现线状分布,同时以板桥市为次中心,与永和市、中和市、新庄市与新店市等形成密集的块状分布,总体上呈现大、中、小市镇较为协调的发展模式。

  台北都会区是台湾经济中心,不论是企业数量,还是生产总值,均高居台湾三大都会区第一位。尤其是台北县、桃园县所属城镇是台湾传统产业最密集的地区,是北部最大的工业基地。新竹市则因新竹科学园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台北市内湖软件园区的发展,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聚集地,仅这两个园区的产值合计超过2万亿元新台币,相当于650多亿美元。中心城市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教育中心与科研中心。台湾絶大多数高校与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台北市,估计占了整个台湾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三分之二以上。台北市更是跨国公司与台湾大型企业的营运总部,集中了台湾90%以上的企业集团总公司。台北市也是台湾的金融中心,台湾唯一的证券交易所设在台北市,而且几乎所有大型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总部均设在台北市。基隆市则是一个港口城市,是北部都会区最重要港口与货物运输中心。台湾人口最大的台北县所治在地板桥市,成为北部地区又一个大城市。新庄市则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被列为次都会区。2007年初,台湾行政部门决定将“行政院”部分所属部会迁到新庄市,以促进新庄市的副都心发展。随后,即2007年5月5日,台湾“立法院”通过《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台北县升格为“准直辖市”,未来进一步向台北市与台北县合并的方向发展,预示着北部都会区将有更大、更新的发展。

  台中都会区及其功能。台中都会区以台中市为中心,包括大里市,太平市,彰化市等卫星城市,这4个城市的人口占台湾城市人口的12%以上。中部城市除核心城市台中市与彰化市外,不少城市是主要沿铁路发展起来的中小型城市,呈现明显的线状分布特征。中部城市群基本上是工商业城市。台中都会人口则在8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保持增长趋势。其中核心城市是台中市,也是中部都会区人口保持较快增长的城市,于2003年首次突破100万人,2006年人口为104万人,是中部地区唯一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在台湾三大都会区三个中心城市中,台中市是唯一人口净迁入的城市,显示台中市仍处在上升发展期。中部科学园区动工兴建后,中部地区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未来人口会继续向中部迁移。特别是南北高速铁路的开通,已吸引大企业在中部地区的布局与发展,也可能吸纳北部过度密集的人口,未来中部地区都市化与经济发展值得期待。尤其是台湾当局也在规划台中市与台中县合并升格直辖市的规划,若能实现,将加快台中都会区的发展。

  台中都会区是台湾传统产业中心,纺织、化纤、机械、食品、花卉等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部地区高科技产业起步晚,发展滞后,但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加上高铁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部地区没有国际机场的劣势,发挥连接北部与南部中间地带功能,可能带动台中都会区与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区域平衡发展。

  高雄都会区及其功能。高雄都会区以高雄市为中心,包括了台南市、永康市、嘉义市、凤山市、冈山市与屏东市,估计这7个城市的人口占台湾城市人口的30%以上。高雄都会区的城市分布也是沿铁路线的线状分布。其中高雄市是核心城市,是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台湾国际货运中心,在台湾对外贸易与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高雄市人口为151万人,是南部都会区唯一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台南市是台湾最古老的城市,是文化名市,是五大省辖市之一,2006年人口为76万人,属中等城市。另一直辖市嘉义市人口只有27万多人,属中小城市。

  高雄都会区是台湾最大的炼油、石化、钢铁、造船等重化工业中心。南部科学园区建立后,南部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尤其以光电产业颇具实力,逐渐成为台湾第二大高科技产业中心,有利南部产业的转型。高铁营运后,南北距离大大缩短,加上台湾当局政策的向南倾斜,将进一步促进高雄都会区与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表5-3  台湾省西海岸(海峡东岸)三大都会区人口变化(单位:千人,%)

  都会区 1961 1988 1996 2006*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都会区合计 3245 29.11 9087 45.65 12014 56.37 14787 65

  台北都会区 1807 16.21 5532 27.79 6858 31.94 8417 37

  台中都会区 697 6.25 1604 8.06 2006 9.34 2730 12

  高雄都会区 741 6.65 1951 9.80 3240 15.09 3640 16

  台湾省人口 11149 100.00 19904 100.00 21472 100.00 22750 100

    资料来源:1991、1988年数字来自台湾《“中华民国”经济年鉴》(1989),1996年数字来自台湾《人口资料汇编》。

    *没有现成统计,笔者根据三大都会区人口成长趋势估计所得。

  不论是三大都会区内部,还是三大都会区之间,交通网络密集,铁路、公路运输极为快捷方便,特别是新的高速铁路通车后,进一步缩短了三大都会区的时空距离,基本实现了西部城市走廊一体化发展与一日生活圈的目标。

  在都市化发展中,生活圈的建设与规划是城市化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台湾当局于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推动“生活圈”的建设,并将台湾规划为18个生活圈,其中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台南与高雄属都市生活圈,其他为一般生活圈,目标是实现“都市乡村化,乡村都市貌”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根据规划,每个生活圈内设立一个中心城市,城市之间由公路连接,人们可在半小时内到达本生活圈的任何地方,一个小时可达到最近的都会区,从而形成“一小时都会区,半小数生活圈”的活动区域。2006年,台湾高速铁路通车,不仅完全实现“一日生活圈”的目标,而且将对台湾都市化布局、中南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台湾高速铁路也称南北高速铁路,全长345公里,连接台北与高雄两大都市与西部各主要县市。高铁开通后,从台北市到高雄市的通车距离由原台铁营运的约四小时缩短为一个半小时,较过去减少二个多小时,对台湾西部都会区的空间布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改变,很快带动区域经济布局的变动。2006年以来,许多企业或商家加快在中南部地区的投资与布局,逐步带动铁路延线房地产与商业的繁荣,将极大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不过,西部都会区时空距离的缩短,却对台湾岛内航空运输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高铁建成之前,航空运输在南北运输方面占有一定优势。高速铁路通车后,冲击最大的就是航空运输业。台湾复兴航空公司负责人认为,如果从长期的十年或十五年来看,在运距300公里以内(台北市到高雄市的距离),航空业被高铁取代的比率将达90%,500公里以内取代的比率为75%,复兴航空公司的机队已由原来的21架减少到17架。事实上,近年来,岛内航空客运已经呈现下降趋势,1997年到2005年,客运人数从1861万人次降到957万人次,2006年又下降约10%。高铁通车后,航空运输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于是,台湾航空运输业将希望寄托在两岸直航上面。同时,高铁的通车,也对亏损严重的台湾传统铁路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台湾铁路公司负责人评估,占台铁公司营运收入七成五以上的中长程运输被高铁取代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一年营业收入会减少30亿元新台币,未来将努力向都会后捷运模式转型,加强中短程运输服务。可见,高铁开通后,既对都市化发展与区域平衡等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也改变了台湾的运输方式,对岛内运输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节   台湾产业群地理分布

  台湾产业地理分布相对集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业优势。但在经历了多次经济转型与产业外移后,台湾产业群的地理区域分布也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特点。

  一、台湾产业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讲,台湾产业主要分布或集中在西部海岸的北、中、南三大地区,东部地区经济与产业较为落后,优势产业不明显。

  北部地区是台湾产业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主要产业包括纺织、食品、造纸、机械、电子、化工、金属制品、石油冶炼、橡胶、计算机、半导体、软件等。其中经过几十年的变化,纺织、食品、石油冶炼等部分传统产业与重工业比例大幅下降,电脑及周边设备、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产业。其中,台北县是台湾第一工业大县,约占台湾制造业企业的五分之一。桃园县是第二大工业大县,工厂数居全岛第二位,仅次于台北县,尤其以纺织、化学制品、化学材料与电子电机器材等为主。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最大的半导体与电脑及周边设备制造业中心。台北市南港软体园区则是台湾最大的软件产业基地。

  中部地区在台湾产业中的地位一直呈现变化状态。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中部工业相对落后,不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产业人数均落后于北部与南部。60年代台湾工业化开始后,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企业数已超过南部地区,到80年代中期制造业企业数占比已达到35%。此后,由于北部新竹科学园区的兴起、产业的持续北移以及90年代中期后南部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中部地区制造发展相对滞后,在三大经济区域中的地位下降,制造业企业数已退居第三位。中部地区产业主要以食品、纺织、机械、化学、制糖、木材与电力等传统产业为主。高科技产业起步相当晚,2003年才正式启动中部科学园区,产业规模较小,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不大。中部制造产业大部分集中于台中县与彰化县,占了中部地区制造业工厂的65%左右。中部地区水力资源相对丰富,是台湾最重要的水力发电中心,发电装机容量在21世纪初开始超过200万千瓦,约占全岛水力发电装机容量的80%。

  南部地区一直是台湾重化工业中心,也是传统产业最集中地区之一。主要工业包括石油冶炼、化工原料、钢铁、机械、造船、纺织、造纸、食品、水泥、饲料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以及新兴的光电等。台湾当局于70年代初提出的“十项建设计划”中的三项重化工业即炼钢厂、石化厂与造船厂全部集中在高雄县市,日后的扩建工程中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下游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等相关工业的发展,可以说南部地区是台湾最大的金属制造业中心。围遶高雄港设立的石油冶炼与相关石化企业,让高雄县市成为台湾最大的石化工业中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在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下,设立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在政策引导下,南部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而且成为继钢铁、炼油、石化等重工业之后,台湾第二大高科技产业中心,尤其是成为台湾最大的光电产业生产基地。民进党执政后,产业政策继续向中南部地区引导。2007年初,民进党当局在选举因素考虑下,进一步提出新的“产业南移”规划,除继续鼓励南部产业发展外,计划将公营企业总部迁移南部地区,将带动南部地区产业的发展。

  东部地区产业比较单一,规模不大,除水泥、建材与观光旅游业较具优势外,其他工业制造业不多,规模不大,高科技产业尚属空白,未形成典型的产业群。

  总体上讲,台湾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建立在工业区、加工出口区或科学园区内。60年代初开始兴建的工业区,目前台湾总计达130个(其中已开发完成的有90个),其中北部地区最多,估计占70%以上;中南部次之,东部甚少。北部工业区集中在桃园县、台北县、新竹县与苗栗县;中南部集中在高雄县、台南县、嘉义县。其中以北部的桃园县工业区数量最多。然而,台湾加工出口区则全部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加工出口区是以产品出口为导向,要求接近出海港口,因此主要分布在高雄港与台中港周边地区,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兴建的三大加工出口区分别为高雄加工出口区、南梓加工出口区、台中加工出口区,90年代初以来新建的加工出口区,如中港加工出口区、成功加工出口区等也设在中南部地区。80年代初开始兴建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则选择设在距离科研机构集中的台北市及离桃园机场较近的新竹市,而且发展相当顺利与成功,并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中心。近年来,台湾则积极推动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是集加工出口区、保税区与自由港特点于一体的特定经济区,基本上是以港口与机场为依托建设,目前已设立瞭高雄自由贸易港区、桃园贸易港区等自由贸易港区。

  二、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地理分布

  以电子、计算机及其零部件、半导体、光电、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台湾最重要与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高科技产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高科技产业基本上分布在北、中、南三大科学园区内。

  (一)北部地区是台湾最大的高科技产业中心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波浪潮是电子信息工业,其中主要是计算机及周边设备与零组件产业,是台湾最大的、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这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依据台湾《资讯电子工业年鉴》(1996年)所裁的信息电子企业,计有264家,其中90%以上集中在北部的台北县、台北市、桃园县、新竹县与新竹市,中南部地区合计约占8%。可以说北部地区是台湾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其中,北部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最为成功,规模最大,已成为台湾最大的高科技产业中心。

  新竹科学园区的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后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充,已形成竹南园区、龙潭园区、铜锣园区、新竹生物医学园区(竹北)、宜兰园区等五大园区,可以说成为北部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带。2006年1-10月,新竹科学园区产值达到9302亿元新台币,年增长达17.9%,预计全年达11300亿元新台币,相当于360亿美元。尤其是新竹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中心。依据半导体市场调查公司策略行销协会公布的报告,台湾芯片产能在全球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日本与美国,若以城市而言,新竹市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中心。台湾大部分芯片厂设在新竹科学园区内,目前还有不少新的投资计划,其中,力晶公司计划在竹科再建两座12吋芯片厂。

  除了新竹科学园区的发展外,北部地区还建立了其他多个科技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台北市南港软体园区、桃园环保园区、宜兰海洋生物科技园区等。其中,台北南港软体园区以软件产业为核心,发展十分迅速,2006年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新台币(相当于300亿美元),成为北部地区另一个极具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中心。

  表5-4 台湾北部高科技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发展历程 主要产业

  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1、新竹园区(基地) 1978年动工,1980年开幕,营运面积632公顷,2005年扩建31公顷 集成电路,光电,电脑及周边产业

  2、竹南园区(基地) 规划面积141公顷,1999年规划,2001年开放厂商进驻 光电与生物科技产业

  3、龙潭园区(基地) 2004年规划,规划面积107公顷 光电与通讯产业

  4、钢锣园区(基地) 2001年开始规划与评估,规划面积350公顷。到2007年沿未开发。 IC后段封测与军工科技产业

  5、新竹生物园区(基地) 2003年批准项目,规划面积38公顷。目前正在开发中,未有厂商驻进。 医疗器材与生物医学产业

  6、宜兰园区(基地) 2005年规划,规划面积101公顷。

  到2007年尚未购地 通讯知识服务业与数位创意产业

  二、台北市南港软体园区 第一期于1999年完工,第二期限于2003年完成,面积82公顷 资讯软件产业与生物科技产业

  三、桃园环保园区 2006年开始开发,规划面积31公顷 高级环保与能源技术、高级资源回收再生与生态化产业

  四、宜兰海洋生物科技园区 规划中,规划面积262公顷 鱼类育种,海藻应用,水产废弃物再利用产业

  资料来源:刘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导型园区发展概况”,《台湾经济研究月刊》,2007年1月。

  (二)南部地区逐渐成为台湾第二大高科技产业中心

  以南部科学园区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南部地区继石化、钢铁、造船等重化工业之后最重要的产业。南部高科技产业与北部地区相比有所不同,以光电产业最重要,集成电路产业次之,精密机械产业居第三位。到2006年底,南部科学园区批准驻进企业达198家,其中量产的93家(南科80家,高雄园区13家);在建的14家;营业收入总额为4516亿元(新台币,下同),就业人口为47371人。其中,光电与集成电路产业成为两大新的支柱产业。依统计,2006年,南部科学园区内光电产业营业收入3224亿元,占71.4%;集成电路产业1102亿元,占24.4%;精密机械产业137.2亿元,占3%;生技产业20亿元,占0.4%;通讯产业14.2亿元,占0.3%;电脑及电边设备产业9.1亿元,占0.2%;其他产业与事业合计7.4亿元,占0.3%。根据南部科学园区的规划,2007年园区发展要实现“五二目标”,即营业收入达到5200亿元,就业人口达到5200人,显示以南部科学园区为代表的南部高科技产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目前南部科学园区重大科技产业投资计划众多,其中包括台积电在建成一座量产的12吋芯片厂后,第二期、第三期已陆续兴建;联电公司在建立了纳米研发中心后,又计划投资50亿美元兴建台湾第二座12吋芯片厂。

  除了南部科学园区外,南部地区还设立了台南环保科技园区、高雄环保科技园区、南台湾创新园区与三个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南台湾创新园区于2003年创立,到2006年已50多家企业驻进,主要从事光通讯元件、微电机、纳米碳球应用、生技保健与器材等科技产业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台湾当局还规划在南部路竹园区发展电信技术产业中心,并考虑将中华电信总公司迁往南部地区。

  南部地区也是台湾农业生物科技发展重心。中南部地区历来是台湾传统农业地区,也是当今台湾主要农业生产地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台湾当局大力发展台湾的现代农业生物科技。在目前台湾规划建设的五个农业生物科技园区中,中南部地区占了四个,分别为彰化县花卉园区、嘉义县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台南县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与屏东农业生物技术园区(另一家是北部宜兰县的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总规划面积707公顷,已开发面积372公顷。根据规划,到2012年,台湾农业生技产业年产值可由目前的40亿元上升到290亿元。其中台南县的台湾国际兰花展,主要是要促进南部兰花产业的发展。2006年,台湾兰花种植面积达到175公顷,预计2007年达到200公顷,兰花产值40亿元,其中出口13亿。可以说,兰花产业业已成为台湾现代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

  表5-6  台湾南部地区科学园区及产业分布

  园区名称 发展概况 主要产业

  一、南部科学园区

  1、台南园区(基地) 建设规划1997-2010年,面积总计1038公顷 光电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精密机械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通讯产业

  2、高雄园区(基地) 2004年由高雄县路竹智慧工业园区改建而成,预计2010年开发完成,规划面积570公顷

  3、高雄生技园区 2004年开始规划仍在进行中

  二、台南环保科技园区 2005年动工,预计2007年完成,规划面积45公顷 环保技术,污水回收再利用,资源回收再利用,洁净能源

  三、高雄环保科技园区 2004年开工,规划面积40公顷 资源再生,环保关键零件,再生能源等

  四、台南县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 开发时程为2003-2007年,共分两期,总面积26公顷, 兰花种苗产业

  五、嘉义县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 规划时程为200-2007年,规划面积86公顷 香草、药草与保健食品产业

  六、屏东县农业生物技术园区 2004年动工,规划面积340公顷 植物种苗及产品,种畜禽与非特定病源动物及其产品,水产种苗及养殖产品,机能性食品,生物性农药肥料,动物用疫苗,动植物病虫害检测试济与农业生物技术加值服务业

  七、台南科技工业园区 1996年动工,共分四期,目前完成第一期,开发面积343公顷 通讯工业,资讯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机械工业,自动化工业,航天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工业,制药工业,生物技术与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光电工业

  八、云林科技工业区 1996年正式动工,规划面积243公顷,共分三期,目前已完成第一期。 通讯工业,资讯工业,软件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机械工业,自动化工业,航天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工业,制药工业,生物技术与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光电工业

  九、南台湾创新园区 台南科技工业区内,第一期工程于2004年完成,第二期于2005年动式。发展南部产业创新研发活动 光纤通讯元件,半导体相关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微机电应用及精密机械

  资料来源:刘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导型园区发展概况”,《台湾经济研究月刊》,2007年1月。

  (三)中部地区第三大高科技产业逐步形成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是台湾传统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高科技产业起步较晚,中部科学园区的建设只有三年多时间,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迅速。中部科学园区下设有台中园区、云林虎尾园区与台中后里园区等三个园区。2006年1-10月,中部科学园区产值达1382亿元,年增长244%,预计全年达1700亿元,占三大园区产值18000亿元的9.4%。到2007年2月,已有9家光电厂商、5家半导体厂商、10家精密机械厂商、5家电脑周边厂商与多家其他厂商,总计29家企业正式取得营业执照,前两个月营业额达到366亿元,年增长59.3%,其中光电产业就达268亿元,占73.2%。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化持续发展,中部科学园区前景看好。国际半导体市场调查公司策略行销协会公布的报告认为,2007-2010年,全球新增芯片厂最多的城市分别为台湾的台中、韩国的华城与新加坡。目前力晶、华映与友达等大型高科技企业纷纷在中部科学园区兴建晶圆厂。其中,力晶公司计划兴建两座12吋芯片厂,其旗下的瑞晶公司与尔必达合资计划在中科兴建4座12吋芯片厂,预示着未来中部地区将成为台湾另一重要的半导体生产集地。

  同时,中部地区凭既有的机械产业发展优势,建立中部精密机械创新研发社区,推动精密机械工业的创新、研发,提高精密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水平,打造中部地区机械产业中心。另外,中部地区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已设立了彰化花卉园区,实现台湾农业的转型。

  表5-7  台湾中部地区科学园区及产业分布情况

  园区名称 发展历程 主要产业

  一、台中科学工业园区

  1.台中园区(基地) 2003年7月开发,共两期,面积413公顷 光电,精密机械,集成电路,生物技术,通讯与航天工业

  2.云林虎尾园区(基地) 2004年开发,面积97公顷

  3.后里园区(基地) 2005年批准,面积255公顷

  二、彰化花卉园区 2003年开始,建设花卉生产园区,景观苗木生产专区,举办花卉贸易中心与博览会 花卉产业

  三、中部精密机械创新研发社区 主要建立精密工作机械创新研发、精密模具创新研、纳米及生物机械创新研发基地 机械产业及相关新兴产业

  资料来源:刘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导型园区发展概况”,《台湾经济研究月刊》,2007年1月。

  (四)台湾高科技产业群的分布特征

  就台湾高科技产业地区分布观察,高科技产业主要分布在在北、中、南三大科学工业园区内。其中以产值比重分析,新竹科学园区产值规模最大,但所占比例在明显下降,从2005年的70.9%降为2006年的66.7%;南部科学园区产值次之,所占产值比重迅速上升,从24.8%上升为27.8%;中部科学园区居第三,所占比重低,分别为4.3%与5.5%。就三大科学园区的产业特性看,不同园区产业发展重点不同。新竹科学园区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计算机及周边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与生物科技等六大产业,其中以半导体产业最集中、最重要,产值占了园区总产值的70%。台中科学园区规划的产业主要为精密机械、生物技术、通讯、光电、航太、纳米材料应用等,但仍以集成电路与光电产业发展最快。南部科学园区主要产业为光电、集成电路、生物技术、通讯、精密机械等,其中又以光电产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71.4%;其次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占24.4%,这两大产业合计占了近96%。

  从三大科学园区产业发展可以看出,台湾列出的高科技产业尽管包括了约十大产业,但真正有成效的产业则集中在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与计算机及周边设备产业三大产业上,其他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有限。其中被台湾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高科技产业生物科技产业,近年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不大,2004年产值仅146亿元,每家企业的资本额不足3亿元。生技产业仍以北部地区最集中,占了生技企业厂商的73%,其中台北市就占了46%;中南部地区居次,云嘉南与高屏东地区合计14%;中部地区居第三,台中县市与彰化南投合计占12%,花东地区只占1%。生技产业主要为农业生技、食品生技与医疗检测、生技医药两大类为主,知名企业主要有永信、中化、生达、味全、大成、卜蜂、永丰余、台糖、台盐、统一与葡萄王等。

  表5-8  台湾北、中、南三大科学园区产值比重(单位:亿元新台币,%)

  园区名称 2005年 2006年(预测值)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增长率

  新竹科学园区 9855 70.9 12000 66.7 20%

  中部科学园区 600 4.3 1000 5.5 67%

  南部科学园区 3500 24.8 5000 27.8 43%

  合        计 13955 100.0 18000 100.0 --

    资料来源:王建民,“台湾三大科学工业园区发展概况”,《海峡科技与产业》,2006年第3期。其中2006年为预测值。

  表5-9  台湾北中南三大科学工业园区产业与企业分布

  产业别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中部科学工业园区 南部科学工业园区

  一、集成电路产业

  1.旗舰厂商 力晶,世界先进,台积电,旺宏,硅统,茂德,凌阳,华邦电,联发科,联电,瑞昱 茂德,华邦,台湾应用材料,台积电,瑞晶电子,中国砂轮 台积电,台南石英,台湾应用材料,南茂,旺硅,普邦,联电

  2.园区企业家数(个) 190 6 23

  3.园区产业比重(%) 45.3 7.2 11.9

  4.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5113.1 100.1 936.7

  5.园区产值比重(%) 70.5 9.9 25.2

  二、电脑及周边设备产业

  1.旗舰厂商 力新国际,中华电讯,全友,神达,众铨,讯康,智邦,智勤,纬创资通,力广,和乔 福彦电子,台金科技 律胜,新扬,蔚花

  2.园区企业家数(个) 57 2 3

  3.园区产业比重(%) 13.6 2.4 1.6

  4.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670.1 0.7 8.0

  5.园区产业比重(%) 9.3 0.1 0.2

  三、光电产业

  1.旗舰企业 中强,元太,友达,巨擘,光磊,全通,信越,干坤科技,统宝,普立尔,新晶电,群创,汉威光电,联诚 友达光电,台湾日东,台湾康宁,玉晶光电,今湛光电,广镓光电,信安高新,中华映管,弘荣光罩,台湾捷时雅迈科 力特,大亿,中强,台达电,台湾智索,台湾明尼苏达,立景,奇美,奇晶,茂迪,顶正,晶元,澣宇彩晶,灿园,西虹,住华

  2.园区厂商数(个) 73 25 53

  3.园区产业比重(%) 17.4 30.1 27.5

  4.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1061.5 908.6 2635.8

  5.园区产值比重(%) 14.6 89.7 70.8

  四、通讯产业

  1.旗舰企业 台扬,台湾富士通,仲琦,合勤,系通,卓越光纤,明基电脑,东讯,星通,启基,鸿海分公司 无 立朗,全讯,艾斯恩,技嘉,宏捷,智邦

  2.园区厂商数(个) 48 -- 16

  3.园区产业比重(%) 11.5 -- 8.3

  4.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282.1 -- 11.9

  5.园区产值比重(%) 3.9 -- 0.3

  五、精密机械产业

  1.旗舰企业 中华联合,均豪,沛鑫半导体,致茂电子,盟立,福緑远东 和大工业,元翎精密,均豪精密,美国亚斯特,法液空电子设备,台湾广用动力 大福,北儒,汉民微测,台湾安川,均豪,东台机械,东捷,崇越,常恒,超净精密,优贝克

  2.园区厂商数(个) 24 27 56

  3.园区产业比重(%) 5.7 32.5 29.0

  4.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85.5 1.9 105.0

  5.园区产值比重(%) 1.2 0.2 2.8

  六、生物科技产业

  1.旗舰企业 五鼎,台欣,信东,国联,乔联,晶宇,华联 优生生物科技,全微精密,友华生技医药 台湾神隆,亚洲基因,金颖,神隆生技,展旺,德英

  2.园区厂商数(个) 27 12 31

  3.园区产值比重(%) 6.5 14.5 16.1

  4.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20.0 0.0 15.9

  5.园区产比重(%) 0.3 0.0 0.4

  七、其他产业

  1.旗舰企业 东亚气体,联亚科技,三福气体,中科国际物流,睿谊科佳能半导体设备、丰联资讯 三福,长兴,雅各,鑫科

  2.园区厂商数(个) - 11 11

  3.园区产值比重(%) -- 13.3 5.6

  4.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15.3 0.8 7.8

  5.园区产比重(%) 0.2 0.1 0.3

  合计园区厂商数(个) 419 83 193

  合计营业额(亿元新台币) 7274.6 1011.7 3721.1

    资料来源:刘一萍、林雪瑜,“政府主导型园区发展概况”,《台湾经济研究月刊》,2007年1月。

    注:新竹园区厂家数为2006年1-10月;营业额为2006年1-8月合计金额;中部科学园区厂商家数为2006年1-9月,营业额为2006年1-8月;南部科学园区厂商家数为2006年1-11月,营业收额为2006年1-10月。

  二、台湾重化工业产业群地理分布特征

  重化工业是台湾的基础工业,也是台湾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重化产业的地理分布则呈现由北向南、再由南向中的变化过程,也呈现出北部重化工业相对衰落、中部重化工业迅速兴起与南部重化工业规模最大的特征。

  (一)中南部是台湾的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中心

  经济发达的北部地区早期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具有一定规模,随着政策布局调整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初重化工业的南移,北部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发展规模持续缩小,目前主要有桃园县一座小型石油冶炼厂,石油日冶炼能力只有20万桶,是目前台湾最小的炼油厂。相反,整体经济落后于北部的中南部地区则是台湾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的最大基地。

  70年代起,南部地区一直是台湾最大的炼油与石化工业中心。目前台湾有两大炼油企业(台塑石化公司与台湾中油公司),共4个炼油厂,其中南部占了2个,分别为中油的高雄炼油厂与大林炼油厂,日炼油能力为57万桶,已落后于中部地区,但仍是台湾第二大炼油基地。在“产业南移”政策下,民进党当局规划将中油公司总部从台北迁移高雄。同时,南部地区石化工业发达,与石油冶炼工业分布密切相关。中油公司在高雄楠梓与林园有三座轻油裂解厂,乙烯年产能达108万吨。目前中油公司积极推动三轻厂的更新计划,以扩大乙烯产能。

  中部地区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迅速崛起。90年代以前,台湾的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中心以南部的高雄地区为中心,北部次之,台塑集团云林石化项目第六轻油裂解工程(简称“六轻”工程)建设后,中部地区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迅速兴起,已成为台湾第二大石油冶炼与石化工业中心。台塑石化公司位于云林县的麦寮炼油厂,目前日炼油能力为每日50万桶,已成为台湾中部最大的石化项目。同时台塑石化规划的第二座炼油厂规划冶炼油能力达60万桶;国光石化公司也规划在云林兴建的炼油厂,原油冶炼油能力达到每日30万桶。这两个项目完成后,中部地区石油冶炼油能力将达到140万桶,将取代南部地区成为台湾最大的石油冶炼油基地。

  同样,中部地区石化工业发展迅速,也将取代南部地区成为台湾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其中,台塑集团在云林兴建的“六轻”工程,于1994年开始兴建,后不断扩建,总投资达5700亿元。其中第一期至第三期工程已完成工投产,共建立了50家工厂,其中包括三座轻油裂解厂,乙烯年产能达到312万吨,已超过中油公司在南部地区三座乙烯年产能108万吨。第四期工程共有11个工厂,目前已完成7座,预计2006年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

  目前台湾中油公司转投资的国光石化项目是中部另一大型投资计划。该石化投资项目总计划投资4000亿元,兴建炼油厂1座(原油日炼量30万桶)、轻油裂解厂1座(年产乙烯120万吨),芳香烃厂1座(年产对二甲苯80万吨),同时兴建一个工业专用港(13座码头),预计整个工程为期七年,完工后产值可达3435亿元,并带动中下游产值6575亿元。若这一项目如期完成,中部地区将成为台湾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

  表5-10   台湾石油冶炼产业地理布局

  地理分布 炼油基地 冶炼能力 所属公司

  北部地区 桃园炼油厂 20万桶/日 中油公司

  中部地区 云林麦寮炼油厂 50万桶/日 台塑石化公司

   60万桶/日(规划中)

   云林石化科技园区 30万桶/日 国光石化科技公司

  南部地区 高雄炼油厂 27万桶/日 中油公司

   大林炼油厂 30万桶/日

   煤炭炼焦场 1200万吨/年 中国钢铁公司

  资料来源:台湾《“中华民国”经济年鉴》(2006年)经济日报编印,第383页。

  (二)南部地区是台湾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南部是台湾最大的钢铁工业生产基地。中钢、烨隆、高兴昌等大型钢铁企业均集中在高雄地区。在台湾钢铁企业中,拥有高炉与电炉设备的钢铁企业有20家,南部地区占了13家,占65%,中部地区3家,北部地区4家。其中资本额超过100亿元上的3家全部在南部地区(高雄2家,台南1家)。中钢与其投资的中龙公司均有大型投资钢铁计划,其中中钢第三条冷轧钢生产线,投资总额450亿元,年产量170万吨;中钢线钢生产线更新计划,投资70亿元,年产量100万吨。中龙公司决定投资300亿元,兴建一座年产300万吨的热轧钢。另外,烨隆集团计划在南部的屏东投资90亿元,兴建电炉炼油钢厂。

  北部地区钢铁产业主要是轧钢厂,没有炼钢设备企业。中部地区钢铁工业也较为落后。在台中县市只有3家中小型钢铁厂。目前台塑集团积极争取在中部兴建大型炼钢厂即计划在云林县投资的“台塑大炼钢厂计划”。台塑集团认为目前台湾只有中钢公司钢产能达到1000万吨,台湾市场缺口仍超过1000万吨,因此近年来一直争取建立大型炼钢厂。该项工程计划投资1500亿元,规划生产扁钢350万吨,热轧钢卷400万吨,预计完成后年产值达1088亿元,带动中下游产值为5215亿元。不过,受环保因素影响,该计划仍未总后定案,仍在环保评估之中。

  表5-11  台湾钢铁工业的区域布局(单位:个,万吨)

   北部地区 中部地区 南部地区

  一、轧钢设备

   厂商数 年产能 厂商数 年产能 厂商数 年产能

  一贯作业钢厂 -- -- -- -- 1 832.5

  电炉炼钢厂 4 37.2 6 106.3 8 347.4

  单轧钢厂 27 268.3 8 61.3 30 420.1

  合计

  二、炼钢设备

  一贯作业钢厂 1(6) 925.0

  电弧炉炼钢厂 4 3 12

  资料来源:台湾《“中华民国”经济年鉴》(2006年),台湾经济日报社编印。

  (三)中南部是台湾机械产业中心

  台湾机械产业是台湾最重要的重工业之一,2005年产值达到5633亿元。机械产业涉及广泛,包括了几十种机械设备。机械产业地理分布较为广泛,但主要集中在西部走廊县市,其中以中部最为重要,北部次之,南部居第三位。不过,不同的机械产业分布地区又不一致,形成多个相对集中的机械产业优势区域。台南县市是台湾精密机械产业的最大生产基地,在90年代初,台南县市共有460多家精密机械工厂,也是制造、加工代工及模具业的大本营。台南市每年举办自动化机械展览会,以促进台南地区机械产业的发展。在台南科学工业园区与台南科技工业园区带动下,台南地区机械产业将获得新的发展。台南、台中则是台湾两大钟表业生产基地(另一基地为桃园)。纺织机械产业则以北部最重要,台北县与桃园县的产值占60%左右;中部的台中县市与彰化县市居第二位,约占25%左右;台南地区居第三位。工具机(机床)产业则以中部地区最重要。根据预测,到2015年,台湾工具机(机床)产值将达到3500亿元,机械零组件3390亿元,合计达6900亿元;出口值分别达到期2700亿元与1500亿元,台湾将成为全球前三大高级工具机生产制造与出口地区。

  台湾当局进一步鼓励发展中南部地区机械产业,打造中南部地区机械产业发展基地。目前,台中市精密机械科技创新园区已经建成,目前已有大立光、上银科技等30多家企业取得土地,到2005年计划总投资金额达220亿元。其中,2007年4月,台湾知名线性传动元件企业上银科技公司决定投资70亿元,在台中市精密机械科技创新园区兴建全球营运、研发总部与生产基地,同时中科云林基地投资兴建企业。台湾当局在机械产业群聚的中部地区,积极开发中部地区的清水高美工业区、神冈丰洲工业区、台中精密机械园区第二期、文山工业区等。同时,台湾“经济部”鼓励中部机械大厂南下嘉义,投资大埔美机械科技园区,目前已有亚崴、程泰、上银、大立、建德与庆鸿等机械知名企业进入。另外,嘉义县也规划设立精密机械产业园区。

  三、传台湾统产业地理分布特征

  传统产业曾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分布在岛内西部沿岸地区。传统产业范围广,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饲料、皮革、家具、玩具、体育用品、水泥、造纸、玻璃等诸多领域,其中以中南部地区传统产业较为重要。随着传统产业的大量外移,传统产业尤其是不具竞争力的传统产业逐渐衰落,但仍以中南部地区传统产业相对较为集中,比重较高,而北部地区因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比重相对较低。

  纺织业是台湾最重要的传统产业,曾经持续数十年是台湾最大创汇产业,尽管此后被高科技产业所超越,而且持续向外转移,但纺织业仍是台湾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与重要的创汇产业,2006年创汇91亿美元。台湾纺织业主要集中在台湾岛西海岸的北、中、南三大地区,呈现弧型带状分布特征。北部地区是纺织工业的中心,棉花纺织工厂家数、设备数量与员工人数均占第一位,中部地区次之,南部地区比重相对较低。其中80年代以来,棉纺厂地理分布逐渐向中南部延伸。其中与石化工业密切相关的人造纤维厂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大地区。

  由于中南部农业与畜牧业相对发达,中南部是台湾食品、饲料、饮料等产业的重要产生基地。台湾饲料工业规模不大,2005年产值只有486亿元。在最新饲料工业调查中,在总计141家饲料企业中,南部的台南县、高雄县与屏东县合计达77家,占了54.6%,整个南部地区占近60%;中部地区居次,台中县、彰化县、云林县与嘉义县合计有39家,占27.7%,整个中南部地区合计占近90%。饮料工业是台湾传统产业中仍能保持平稳发展的产业,2005年产值达到413亿元。2001年工厂普查发现,台湾共有198家饮料企业,同样以中南部地区为最集中。其中,统一、味全、义美等知名食品、饮料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

  造纸工业是较为重要的传统工业,2005年产值达1542亿元。产业主要分布在北部与中部地区,尤其是桃园县是台湾最重要的造纸生产基地。知名造纸企业包括正隆、永丰余、中华、台纸、荣成、士林、康那香等七家,约占台湾造纸产业值的70%。

  台湾水泥工业是重要的民生或建材工业,也是台湾典型的内需型产业。台湾水泥生产规模不大,总产能为2824万吨,2005年产值为344亿元。目前台湾水泥知名企业主要有台泥、亚洲水泥、环球水泥、嘉新、建台、幸福、信大、力霸、欣欣、东南、正泰等11家公司,共计15座工厂,25座旋窑。其中,台湾水泥公司规模最大,产量占了台湾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2005年占52.7%)。台湾水泥工业区域分布与其他产业不同,主要呈现东西分布。9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推动水泥等产业东移,在花莲县设立了和平水泥工业区,台湾水泥公司的和平厂于2001年正式投产,东部水泥产业兴起。目前台湾水泥产业在企业数与旋窑数量方面,东西平分秋色,但在生产量与供应量方面,东部远大于西部。根据预测,2001-2006年,东部水泥供应量在1840万吨与1900万吨之间,而西部则从600万吨降到300万吨左右。在15个水泥厂中,东部与西部分别占7家与8家;在25个水泥旋窑中,东部与西部分别为14个与11个。近年来,台湾水泥业大幅转移大陆,台湾水泥业发展开始实行走向衰落。

  第三节   台湾海空港分布及发展

  台湾作为中国第一大岛,海岸线长,港口较多,其中以高雄港地位最为重要,是台湾最重要的海上门户。相对的,由于没有腹地以及人口规模有限,台湾国际空港不多,目前只有桃园、台北与高雄三座国际机场,其中以桃园机场最重要,是台湾最大的空港中心。

  一、台湾港口布局与发展

  台湾四面环海,具有港口发展的良好条件。其中,大部分港口集中在从北向南的西部海岸及西部离岛地区,主要港口包括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永安港、布袋港、福澳港以及澎湖港、金门港等。相对,东部海岸陡峭,商运港口不多,主要大型港口只有花莲港与苏澳港等少数大港,可以说台湾港口分布具有明显的“西多东少”特征。

  依使用性质划分,台湾港口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国际商港,主要为基隆港、台中港、高雄港与花莲港。二是辅助港,主要为台北港、苏澳港、安平港等。三是岛内商港,主要有布袋港、澎湖港、金门港、福澳港(马祖)。四是工业专用港,主要包括麦寮港、和平港、观塘港。五是特殊专用港口,如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港与军用港口等。

            

  表5-12   台湾地区商港五等级分类

  等级 区分标准 港口类别

  1 经营国际海运,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或进港船舶总吨位达3亿吨。 高雄港

  2 经营国际海运,货物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至1亿吨,或进港船舶总吨位达5000万至3亿吨。 基隆港,台中港

  3 经营国际海运,货物年吞吐量在1000-3000万吨,或进港船舱总吨位在1000-3000万吨之间。 花莲港

  4 经营岛内及国际海运的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500万至1000万吨,或进港船舶总顿位达500万至1000万吨。 苏澳港,台北港,永安港,安平港

  5 经营岛内海运的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在500吨以下,或进港船舶总吨位在500万吨位以下。 布袋港,澎湖港,金门港,福澳港

    资料来源:倪安顺,“台湾地区港埠分级制度建立与港群管理之探讨”,台湾《航运季刊》,2006年12月,中华航运学会编印。

  按区域分布观察,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按东西划分。西部地区经济发达,港口众多,集中了台湾大多数港口,港口运输占有重要地位;东部地区经济落后,商港不多,运力不大。如果按南北划分,则以中南部港口数量居多,规模大,其中高雄港是台湾最大的国际港口,其他重要港口有台中港、麦寮港、安平港、布袋港、成功港与马公港等;北部港口相对较少,规模也不大,其中以基隆港为中心,卫星港口包括台北港、苏澳港与花莲港。如果按台湾北、中、南、东四大区域划分,可分为北部港口群、中部港中群、南部港口群与东部港口群。北部港口主要有基隆港、苏澳港与台北港等;中部港口主要包括台中港与麦寮港等;南部港口包括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马公港与成功港等;东部港口只有花莲港。

  表5-13   台湾港口群区域分布

  区域布局 中心港口 卫星港口 一级服务商圈 二级服务商圈

  北部地区 基隆港 台北港

  苏澳港 基隆市,宜兰县,台北县市,新竹县市,桃园县 花莲县

  台中县市

  中部地区 台中港 麦寮港 台中县市,云林县,彰化县,苗栗县,南投县 台北县市,桃园县,台南县市,高雄县市

  南部地区 高雄港 安平港,布袋港,马公港,成功港, 高雄县市,屏东县,台南县市,台东县,嘉义县,澎湖县 花莲县

  台中县市

  东部地区 花莲港 -- 花莲县 台东县,宜兰县

    资料来源:倪安顺,“台湾地区港埠分级制度建立与港群管理之探讨”,台湾《航运季刊》,2006年12月,中华航运学会编印。

  台湾港口的分布与兴衰随着台湾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基隆港是台湾早期最大的商港,在南部加工出口区与重化工业建立起来后,高雄港迅速崛起,并超越基隆港的地位,成为台湾最大的国际商港。此后,台中港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近年,台北港又迅速兴起,成为台湾又一个重要港口。

  高雄港与基隆港是台湾两个历史最悠久的两大国际商港。高雄港位于台湾岛西南端,扼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交汇要冲,是欧、美、亚海运必经重要通道,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国际商港。高雄港是一个综合性商港,主要出港货物为基本金属(最大)、矿产品、塑胶橡胶制品、化学制品、机电产品与运输工具等;进口货物主要为能源矿产品(石油、煤炭、铁矿等)、金属及其制品、大宗谷物(玉米、大荳、小麦等)、木竹及其制品、化学及其相关产品等。目前高雄港有87座码头,海域面积16236公顷,货物年吞吐量达1.38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曾排名世界第三位,2000年以后,由于台湾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货物运输减少,集装箱运输量下降,2005年集装箱装卸量为947万个标准箱,其世界排名已降至世界第六位。

  基隆港曾是台湾最大港口,70年代后退居第二大港口,近年来又被台中港超过,目前降至第三位。目前基隆港口营运码头有41座,海域面积376公顷,2005年货物吞吐量为3739万吨,其中集装箱装卸量为209万个标准箱。基隆港集装葙装卸量排名世界第44位,十年来下降了十多位。出港货物以塑胶橡胶及其制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学产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等为主;进港货物以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学及相关产品、纸浆及纸制品、塑胶橡胶及其制品、机电产品等为主。

  花莲港是台湾岛东部唯一的国际商港与重要港口。目前花莲港拥有23座码头,海域面积137公顷,货物吞吐量为2122万吨,属中型港口码头。位于宜兰县东部的苏澳港在台北港兴起前是台湾北部第三大港口,进口货物以矿产品(煤炭)与木竹品等为主,出口货物以矿产品、纸浆与纸类产品、水泥等为主,进出口货物相对集中与单一。目前,苏澳港有码头13座,海域面积290公顷,货物吞吐量637万吨,是东北部重要港口。

  台中港、安平港、台北港、麦寮港等台湾新兴的重要港口。台中港位于台湾岛西海岸中部的台中县梧栖镇,是台湾新开辟的重要国际商港,也是台湾中部西海岸最大港口。为减轻基隆港与高雄港的压力,台湾于1973年开始兴建台中港,1976年加入营运,而且规模与运量逐渐超过工业老港基隆港,已成为台湾第二商港。到2005年,台中港有营运码头46座,海域面积达8497公顷,货物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集装箱装卸量为123万个标准箱(居第三位)。安平港于2001年投入营运,台北港于是2004年投入营运。台北港有营运码头9座,海域面积2833公顷(仅次于高雄港与台中港,居第三位),货物吞吐量724万吨(居第四位)。

  表5-14  台湾主要港口设施与运输能力

  港   别 营运码头

  (座) 海域面积

  (公顷) 陆域面积

  (公顷) 吞吐量

  (万吨) 进港总吨位

  (万吨) 进港艘次

  (次)

  基隆港 41 376 196 3739 10749 9456

  台中港 46 8497 2800 5027 7683 5865

  高雄港 87 16236 1442 13792 36013 19120

  花莲港 23 137 172 2122 1802 3484

  苏澳港 13 290 86 637 648 654

  台北港 9 2833 269 914 896 1706

  安平港 10 265 180 356 638 1075

    资料来源:倪安顺,“台湾地区港埠分级制度建立与港群管理之探讨”,台湾《航运季刊》,2006年12月,中华航运学会编印。

    注:前三项为2004上数据,后三项为2005年数据。

  目前台湾当局正在加快重要港口的建设。2007年4月,台“经建会”召开会议,通过“交通部”规划的“2007-2011年基隆港、台北港及苏澳港整体规划及未来发展计划”,计划总计投资334亿元,完善港口设施,发展港口物流仓储区(台北港),配合休闲观光发展(基隆港)等。同时,高雄港启动洲际货柜中心建设与新建四个货柜码头,发展加值型物流业,将高雄港发展为亚太海运转运中心。

  台湾港口设施先进,条件良好,台轮运输能力一度有所增加,但赶不上庞大的货物贸易运输需求,大量国际航运货物运输主要由外国货轮完成。90年代初以前,台湾轮船载重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从1981年的280万载重吨(DWT)上升到1993年的1027万吨,创历史新高,此后开始下降,到2004年降至589万吨。80年代以来,台湾外贸发展迅速,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从1981年的不足6000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4亿吨,然而,台轮承运量所占比例却没有提升,最高的1985年占39%,一般在30%左右,2001年以后更是迅速下降,2004年只占14.6%。尽管庞大的货运运输要由外轮来完成,但台湾当局对重要物资与货运的运输仍有严格规定,其中,能源与大宗物资一般由公营企业负责承运。根据“船货配合运输办法”,台电公司、中油公司与台糖公司负责相关能源与大宗货物的进口。台电公司负责的进口运输货物包括五类,一是煤;二是电力设备及零件;三是核子反应器、锅炉、机器用机械用具;四是光学与精密机械器具;五是电机及设备。台糖公司则负责砂糖类、大宗物资(玉米、黄荳等)与一般杂货。中油公司负责运输开采、冶炼等用设备与器材,但未包括负责原油的承运。中油公司有自己的运输船队,但原油运输能力也严重不足,目前只有8艘油轮,其中有VLCC150万吨的油轮4艘,10万吨的油轮2艘,自运率为40%。80年代初以前,台湾煤炭进口量不多,能源主要依赖原油。198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在能源来源多元化原则下,煤炭进口量迅速增加(规定从大陆进口煤的比重不得超过30%),1985年超过1000万吨,1993年超过2000万吨,1997年3000万吨,2002年超过4000万吨,2004年进口量达到4426万吨。由于运力不足,台轮承运进口煤炭的比率一直不高,不同时期波动比较大,一般很少超过50%,2003年开始又出现新一波的下降趋势,2004年台轮承运煤炭的比率只有26.3%。由此可见,台湾自有国际货物运输能力不足,庞大的进出口货物主要由外轮承担,未能实现台湾当局曾提出的“国货国运”的目标。

  二、台湾空港布局与发展

  航空运输在台湾对外经济联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台湾航空运输的发展与空港机场的布局密切相关。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岛计有民用机场18个。按其运输功能分为国际机场、省内机场、直升机场与离岛小型机场,另外还有军用机场。

  台湾航空货物运输能力强大,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最大的航空货运机队。其中,中华航空公司与长荣航空公司分别为全球第五大、第八大货运机队,合计运力居全球第一位。其中,承担台湾对外航空运输的国际机场只有桃园机场、台北机场与高雄机场共三个机场。桃园机场是台湾最大的国际机场,有40多个停机位,每小时飞机起降的最大容量为42架次,其中可供超音速和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降落。经过第二期扩建工程后,客运容量增至2000万人次,客运量达1020万人次;货运容量达到141万吨,货运量达63万吨。桃园国际机场客货运量一直呈现发展态势。2005年,桃园国际机场起降飞机达15.3万次,运输旅客人数达到217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171万吨,均较十年前有较大幅增长。

  高雄机场是台湾南部的空中门户,位于高雄市小港区。高雄机场航空客运量于1997年之后呈现明显的衰退趋势,不论是起降班次,还是客运量,均出现较大下降。1997年到2005年,高雄国际机场的起降班次从14.3万班次降至8.2万班次;旅客人数从1216万人次降至737万人次。货运量在2000年达到历史高峰,超过10万吨,此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6年降至不足8万吨。

  台北国际机场营运规模已超过高雄国际机场。2005年,台北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次数达9.8万架次,客运量为760万人次,均超过高雄国际机场,已取代高雄成为台湾第二大国际机场。不过,台北机场货运量在2002-2003年均超过1.7万吨,此后开始下降,2005年降为1.4万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台湾高科技产业转移大陆,此类产品的空运总量有所减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台湾经济边缘化发展趋势。

  总体观察,桃园机场是台湾最大的空港中心。在三大国际机场中,其客运量占了约60%,其他两个机场合计占40%。尤其是距离新竹科学园区较近的桃园机场占了台湾每年航空货运量的95%,高雄与台北机场合计只占5%左右,可见北部的桃园机场是台湾航空货物运输中心。在台湾的航空货运中,国际航空货运占有极为重要地位。2006年,台湾航空货运市场中,各机场的航空货运总量为180.9万吨,其中国际航线达178.5万吨,占86.5%;岛内航线只有数千吨,揭示了台湾海岛型经济的特征。

  由于大陆经济与外贸的发展及台湾货物贸易量增长的放慢,近年来台湾航空货运持续呈现衰退趋势,货运量从2004年的182.3万吨降至2005年的181.8万吨、2006年的180.9万吨,2007年1-2月又下降7%。其中,转口货运量下降更大,2007年1-2月下降了16%。航空货运量减少,主要原因是高科技产业外移,各国航空公司直飞中国大陆的货运航线增多,大陆货物经台湾转运的比例下降。于是台湾航空公司不得不与大陆合作,其中华航空公司于2006年投资上海扬子江快运公司,并争取投资南方航空货车运公司,长荣航空投资上海航空货运公司,以扩大航空货运量。

  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海峡两岸直航受到限制与台湾经济的边缘化趋势,造成台湾航空运输业发展的新挑战。在航空运输中,客运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飞行班次于1997年达到34.6万班次,此后持续下降,2006年(11月)已降至约23万班次,十年下降33.5%,营运旅客人数从2901万人次降至2450万人次。航空客运的变化在国际航线与岛内航线表现有较大差异。国际航空客运呈现增长势头,十年间(1997年到2006年),飞行班次从6万班次增加到2005年的10万班次,2006年预计达到113万班次。同期,岛内航空客运飞行班次与客运人次分别由8.6万班次、1861万人次分别下降到1.3万班次与800多万人次。岛内客运的下降是台湾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变化的体现,是岛内高速公路与铁路发展的替代结果。

  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对货物贸易交货时间要求的提高,台湾航空货物运输则呈现持续发展趋势。1999年,台湾航空货运突破104万吨,2005年达到178.5万吨。其中以国际货运增长最为显着。2000年,航空货运首次突破100万吨(111万吨),2005年达到173万吨。岛内航空货运也大幅增长,从2.2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5.7万多吨,此后增长放慢,每年维持5.4万吨左右,预计在高铁开通后,岛内航空货运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与下降。由此观察,台湾航空货运主要是国际货运,岛内航空货运比例甚低,这与岛内区域面积小、航空货运成本高及铁路运输速度提高等有密切关系。

  为了以更优惠方便的措施促进港港口经济发展,2003年7月,台湾公布“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允许海港、空港、加工出口区、科学园区及地方政府符合条件的区域,申请设立自由贸易港区。目前先后设立了基隆港自由港区、高雄港自由贸易港区、台北港自由贸易港区、台中港自由贸易港区与桃园国际机场自由贸易港区共“四海一空”五个自由贸易港区,共计102家企业,距离四年400家目标尚有较大距离。日前,台湾“财政部”以专案认可方式,同意“经建会”所提出的自由贸易港区的物流业适用《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区内企业可享受五年免税与投资扺减等政策优惠。

  第四节  海峡西岸城镇群与东岸产业布局对接

  如果将港澳台与大陆作为一个中国整体经济区观察,则存在不同的区域经济板块,在不同的区域板块中存在规模大小不同的城镇群,依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总计有八个城镇群。其中,海峡西岸城镇群与海峡东岸(台湾西部)都会区是闽台经济板块内两个次城市群,在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经济的交流合作中,将共同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城镇群,即闽台城镇群。

  城镇群的发展不仅与人口的集中程度、地区分布密切相关,也与产业特性密切相关。台湾海峡西岸与东岸产业布局发展,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互补关系。要实现海峡西岸与东东岸产业对接,需要充分研究海岸西岸与东岸各自的产业特征、产业优势与劣势,以实现资源与区域的互补合作。其中,如何实现货物、人员、人才、资本的畅通是实现海西与对岸产业对接与经济合作的关键所在。

  一、海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东岸的对接

  海峡西岸与东岸产业对接中,大型基础设施的互通与对接尤其重要,这是产业对接与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对闽台经济合作、产业分布与发展意义重大。

  海西的厦门港与福州马尾港均是海峡两岸“试点直航”的唯一港口。1997年4月,“试点直航”启动后,一度获得快速发展,航运船次于2003年突破1000艘,但因台湾当局对“试点直航”的政策限制,不允许大陆货物入境通关,只能从事转口货物,影响到“试点直航”的功能,近年出现停滞现象,2004-2006年的航运船次在950艘左右;集装箱装卸量在2004年达到67万个标准箱后也出现下降趋势,2006年降至60万个标准箱。在海上直航无法实现与大陆货物不能通关入境的情况下,“试点直航”的发展受到限制,如何突破困局,是海西建设需要重新思考的课题。

  “小三通”的出现,是实现海西与对岸产业与经济对接的重要一步,通过金门、马祖以及新近开始的澎湖将海西与台湾岛连接成一个新的经济区域,即闽台经济区。2001年1月,台湾当局开放“小三通”政策后,海西与金马地区的五年来两地客运增长24倍,一年人员往来规模达到56万人次。另外,在金门县设籍的人口由来5.7万人增加到7.3万人,五年增长近25%。

  未来海西的港口建设与制度规划必须将海峡东岸的台湾考虑在内。海峡东岸的台湾港口群发达,集中了台湾岛主要的大中型港口,是台湾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条件,而且与海西或整个大陆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其中,台塑集团建设的麦寮工业专用港,也是规划的未来与对大陆运输对接的港口。近年来,海西地区港口发展迅速,厦门港已成为大陆十大港口之一,2006年集装箱装卸量已排名第七位。目前海西继续扩大港口建设,这是实现海西与台湾港口对接的重要条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规划中,不仅要建设“二纵四横”的陆上道路,而且要大力发展港口,除大力发展厦门港外,泉州也将发展后渚港、秀涂港与斗尾港三大港口群,可容纳30万吨巨轮靠泊。关键是海西如何将福建的港口群进行整体规划,以及如何与台湾的港口对接与合作。日前,台湾方面考虑金门、马祖设立金马自由港区,若能顺利设立,将为闽台港口的对接提供良好发展机会。

  闽台航空运输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仍受制台湾当局政策的制约,影响到海西地理区域优势的发挥。不过,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通航大势看,未来政策的逐渐开放将为海西创造更好的条件。目前,厦门是海峡两岸春节包机与节日包机的航点,下一步的周末包机与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及未来的直航,将进一步缩短海西与台湾的距离,为海西发展与闽台产业对接、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二、海西城镇群岸高科技产业发展与东岸的对接

  福建省在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必须将高科技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闽台经济合作的主要目标。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是可供借鉴的。就在台湾传统与劳力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之时,台湾当局经过论证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确立了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策略,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海外技术产业与人才的进入,取得了很大成功,实现了台湾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高科技产业已取代传统的劳力密切产业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福建也必须走这一条道路,要将科技产业的发展作为重点,加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合作与对接。特别是要选择具有地方资源优势与闽台合作潜力大的高科技产业或优势项目,如信息电子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与海洋资源开发等,形成一些重要产业群聚,建立起在全国各经济区域中的优势产业结构与地区布局。

  海峡西岸与东岸的高科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互补优势明显,可实现上中下游垂直与水平分工的整合或合作。其中,计算机、光电产业上下游对接优势明显。台湾光电产业的面板制造能力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集中在台湾三大科学工业园区之内,尤其以南部科学园区为最重要。相对的,海峡西岸的计算机制造、家电产业优势明显,对面板产品需求大。海峡西岸与东岸在这方面的合作跨出了重要一步。尽管台湾当局政策限制面板产业对大陆的投资,但台湾光电产业企业则采取灵活的方式到大陆布局,于是先将TFT-LCD的后段模块(LCM)生产向大陆转移,而且已取得重要进展。台湾TFT后段模组企业早期主要集中在上海、宁波、苏州等为主的华东地区,随后向大陆电视制造产业群聚的广东与福建为主的华南地区发展。其中海岸西岸的厦门、福州、福清等成为海峡西岸与东岸光电产业对接的模式之一。典型的投资项目包括中华映管在福州与福清投资兴建的面板TFT-LCD厂后段模组(LCM),友达计划在厦门翔安工业区的兴建大陆第二个TFT后段模组厂,台商在厦门火炬工业区的玉晶光电公司,明达光电在厦门高崎机场附近设立发光二极体厂,基本上构成海西地区光电产业的下游产基地。有学者估计,友达、明达等形成的光电产业圈在未来五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人民币。与福建的家电、电脑产业形成相互合作的产业对接与合作模式。光电产业将在较长时期内,仍是海西与台湾实现高科技产业对接的重点之一,需要继续推进与深入合作。

  表5-15  台湾光电产业后段模组(LCD)在海峡东西岸的布局与对接

  台湾投资企业 在台湾西海岸的布局 在海峡西岸的投资布局

  友达光电公司 台中与龙潭,均为年产

  能50万片 厦门,预计2006年投产

  华映光电公司 -- 福州50-60万片,福清50万片

  玉晶光电公司 -- 厦门玉晶光电

  明达光电 -- 厦门

  资料来源:台湾《工商时报》,2006年3月17日。

  除集成电路与光电产业极具优势外,台湾其他高科技产业规模不大,但仍具潜力的高科技产业包括电子零组件、通讯、软件、环保、生物科技等产业,海西需要及时掌握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动态与转移趋势,以实现闽台高科技产业的有效、实质合作与对接,提高海西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与竞争优势。要实现与对岸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对接或合作,必须规划海西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布局,研究与掌握台湾高科技优势产业的发展与转移趋势,寻找对接口、对接点,提供对接机遇。可以说台湾第一波高科技产业即电子零部件、计算机及周边设备产业的转移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与长三角,海西基本上错过了这一机遇。在台湾第二波高科技产业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转移中,同是以长三角为主,海西与珠三角未能成为合作的重点。在台湾第三波高科技产业即光电产业转移中,海西与珠三角则成为台商布局与合作的重点之一。下一步需要进行闽台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促进区域产业链的形成与共同发展。

  三、海西城镇群传统产业及重化工业发展与东岸的对接

  传统产业以及重化工业范围广泛,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相比发展滞后,但却是一个不断转型、升级、发展、而且仍具生命力的产业。海西传统产业具有相当的优势,尤其是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机械制造等方面很有竞争力,而重化工业相对滞后。尽管台湾的传统产业大部分转移到大陆,尤其是珠三角与海西等地,但部分传统产业经过转移与转型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新传统产业,台湾的有机纺织、机械制造、塑胶橡胶等领域仍具竞争力,仍在持续向外转移。特别是台湾的部分重化工业优势明显,未来向外转移不可避免。在这样的形势下,海西仍应加强与台湾传统产业的对接,实现海西产业的升级转型。是否将重化工业作为接收与对接的重点,存在争论,但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在某些领域仍可加强合作。这里就海西与台湾在重化工业、传统产业的对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石化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对接。福建厦门海仓台商投资区成为台湾石化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据点,其中,以翔鹭石化公司与翔鹭化纤公司最具影响力。这两家企业总投资累计超过30亿美元,资产规模与产值居福建省台资企业首位。同时,翔鹭石化公司投资13亿美元的龙腾石化项目已获批准,预计到2008年,翔鹭石化公司的年产值达500亿元人民币,跻身中国“石化四强”。

  石化下游相关产业的台资企业正新轮胎则是另一代表。80年代末,正新橡胶在厦门海仓投资,建立正新轮胎公司,后又相继投资成立了厦门正新实业、正新海燕等企业,到2006年累计投资超过7亿美元,在大陆各地分厂的营业总额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正新轮胎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稳居大陆市场第一位,总销量排名第四位,其中摩托车轮胎与自行车轮胎排名第一。正新轮胎也成为台湾母公司的金母鸡,大陆盈利对母公司的贡献超过60%。

  汽机车及机械制造业的对接。台湾汽车工业不算发达,但仍具有整车及零部件的制造优势,得以在福建投资设厂,建立起以东南汽车制造为中心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聚集群落。另外,三阳工业公司投资的杏厦机车公司也是台湾汽机车转移海西的典型代表。不过,东南汽车技术不够先进,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高,在大陆汽车市场激烈竞争格局下,未来发展存在变数,福建需要认真对待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钢铁等金属制造产业的对接。春保钢铁是台商在在厦门发展的金属加工业成功典范。它是利用江西的钨矿资源,厦门的港口、机场与运输优势以及与台湾距离近的优势,建立起上游钨矿(江西)、中游冶炼、下游模具加工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年营业额达120亿元新台币,钨钢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居第三位。春保钢铁的发展模式对海西与台湾产业的对接是一个重要启示,即吸引台湾优势产业的技术与管理,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以海西作为加工与营运基地,以全球为市场,建立起某一专业产业领域的合作发展道路。

  三、海西城市群服务业发展与东岸的对接合作

  闽台经济区域的形成,区内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尚大。其中旅游、会展、物流、营运中心等领域的合作与对接潜力较大。

  2001年以来,台湾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通商、通航后,福建与金马地区的商务与通航日益频繁,次区域的商务与旅游活动相继展开。2007年初,台湾当局宣布开放福建局民赴澎湖旅游,很快在福建与澎湖地区得到热烈回响,澎湖县与厦门市旅游行业迅速展开商谈旅游合作事宜,海峡西岸的旅游圈迅速扩大到台湾海峡。同时,海峡两岸的周末包机与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正在协商之中,并将很快实现,福建省被台湾当局列为首批开放的旅游对象,从而使得海峡西岸的旅游区域从福建省扩大到台湾海峡离岛,再扩大到台湾岛内,形成一个新的闽台旅游黄金线,海西将与台湾建立起更为密切的旅游资源共享与合作关系,对于繁荣海西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在经济区域化或次区域化发展中,产业合作是核心,产业合作规模的扩大与产业集聚的形成,必然要有相应的研发中心与营运中心的出现。在海西城市群建设中,不应只停留在农业与产业的合作或对接,还应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商业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次中心等对接与合作。

  海西在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发展中,要进一步发挥对台经济合作与对接优势,不谋求大而全,而是要充分发挥区域独特优势,明确区域角色定位,将海西作为未来两岸直航后连接台湾与大陆内地的一条新的经济纽带。其中建立次区域经济物流中心与区域商务中心是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台湾一些有远见的大企业开始布局。2006年6月,台湾东元集团宣布一项“七星计划”,将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七个国家或地区投资设厂,不仅计划在厦门建立一个平面电视生产基地,而且在厦门设立集团综合商务中心,将厦门作为布局大陆的营销中心。不过,目前海西金融业发展滞后,尽管福建省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进展不大,台湾金融业与海西的联接有限,是急需突破的地方,否则会制约海西与台湾区域经济的对接与整合,影响次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四、海西农业发展与东岸的对接

  海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长远的、涉及范围甚广的工程,其中在与台湾产业对接中,农业对接与合作是一个重要领域。台湾农业曾取得很大成功,而且在不断进行新的转型与突破,这为闽台农业对接创造了条件。

  福建全省已被列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也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最成功的地区之一。尽管台商对福建农业投资与转移居大陆之首,但台湾农业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精致农业、休闲农业、生物农业与现代农业,使得台湾农业仍在诸多方面保持优势,如何实现海西与台湾农业的优势互补及推进海西现代农业发展仍大有作为。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实现闽台农业领域的一体化合作与闽台产业分工格局是一条重要选择。台湾经济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已大幅下降,而且逐渐转向“精致农业”、现代优质农业与生态农业,传统农业日趋萎缩或向外转移。目前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外销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加强与台湾的农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闽台农业领域的合作,必须从两地农业资源分布与产品供需方面考虑,进行两地大农业分工与合作,即将闽台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海西与对岸农业的对接,可以从土地资源、技术、人才、市场、运输等多方面考虑,建立新的台湾海峡农业生态与发展圈。各自发展自己的优势农业与特色农业,台湾将不具竞争力、占用土地的农业转移海西,同时吸引台湾农业技术人才与专业农民到海西发展,而将整个大陆甚至国际作为同共市场。

  总体观察,区域经济合作仍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台湾与福建同属闽南次文化圈,地缘接近,语言相同,历史渊源甚深,经济互补性强,为闽台经济合作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

  历史上,由于闽台经济关系密切与沿海开放造就了昔日厦漳泉经济繁荣的历史,而战后几十年间闽台经济关系的中断与停滞却造成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历史证明闽台经济关系发展与福建经济繁荣密切相关。尽管闽台经贸往来恢复20多年,台商在福建省投资也有较大发展,实际投资总量超过100亿美元,但闽台经济合作优势与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关键在于两岸关系未能从根本上结束故对状态,台湾当局没有开放直接“三通”,闽台经济合作无法有突破性发展,未能将诸多优势发挥出来。相反,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台闽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台港粤优势,即台湾与大陆的商务往来直接通过香港将台湾与广东等大陆其他地方连接起来,从而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的一大要素。目前两岸关系可能还不会有实质性突破,但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进一步开放则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两岸直航也必会有所突破,将为闽台经济合作、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与福建省经济滕飞开创一个新机遇,真正实现闽台经济深层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

  从台湾经济长远发展看,大陆必是台湾经济发展腹地,不论是原料供应、市场需求,还是生产加工基地,台湾无法脱离大陆这一巨大的经济依托体。福建省则是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沿地带,在未来两岸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中转与连接角色,将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应以闽台经济合作为其主要基点与特色,一定要下好闽台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对接这盘棋。在目前两岸关系形势下,尽可能多地利用“小三通”与“试点直航”的现有渠道推进闽台实质经济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厦门自由贸易港区”的规划建设,作为推动闽台经济合作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行“桥头堡”,并为未来海峡两岸直接通航后福建所扮演的新通道、新角色预做准备。

  (2009年完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