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冼玉清文集》简介
今年是冼玉清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岭南杰出的女诗人、学者、广东文献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佛山大学佛山文史研究室合作整理出版《冼玉清文集》。这是岭南文化界普遍关注及值得喜庆的事情,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乡邦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冼玉清文集》约七十五万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约三十多万字,选收了冼教授生前分别发表于《岭南学报》等刊物的论文十二篇,大体上已把冼教授公开发表、比较重要的论文收録进去了。而这些论文今天已不易查找,所以弥足珍贵。这部分论文内容广泛,有监藏、印谱、人物、戏班及粤讴等。每篇文章都旁征博引,缜密考究,细致分析;才作出恰当之结论,其严谨慎重,精细客观之学风,堪为后学之楷模。如《粤东印谱考》这篇洋洋三万余言的论文,其搜罗之广泛,考察之深入,实令人钦服。举凡方志、文集、笔记等书,无不披览,精心寻找粤人关于印谱的著述,再经去伪存真,才写入文中。读了她的文章,自然会产生“翔实可信”的感觉。经过艰辛的劳动,收入该文的粤人印谱著述共四十一种、一百四十三册,相信遗漏者不会太多了。收入的原则为:“其书以眼见者为准,其未见者则以地方志着録为据。至未论定成集者,概不收入”严肃认真,乃学者风范也,冼教授所有著述,莫不体现这种可贵的风范。读了该文,不但能瞭解中国印谱学发展的脉络,更能瞭解广东印谱学的发展历史和所达到的水平。据文中所言,广东印谱学之研究是落后于北方的,“吾粤代有文人,而印章一道,则膛乎其后。”直至清代嘉庆年间,才“渐见粤人印谱。”冼教授经过多方缜密考证作出的这个结论,是令人信服的。从该文所收四十一种印谱著述来看,大多成书于嘉庆以后,另一部分成书后民国,而嘉庆以前则寥若晨星了。冼教授的意见是客观的、正确的。
冼教授的大量论文,往往是文人们忽略的或未及研究之课题,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如《广东之鉴藏家》一文,将广东有代表性的金石书画鉴藏家都收进去,罗列其藏品之名称并加以述评,突出“藏”字;评说收藏者的文化素养及鉴赏旨趣,突出“鉴”字;又述又论,使读者获益良多。又如《粤讴与晚清政治》一文,采集了数十首粤讴,反映了广东人民以歌謡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封建官僚和烟赌恶习作斗争的历史概况,凡鸦片战争以后所发生的大事,均有不同的粤讴加以抨击,代表了老百姓当时的心声,有如阅读了一首近代史诗。再如关于粤剧形成的历史,学术界向有不同的见解:冼教授在《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中;列举大量事例加以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成一家之言,实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他各篇,如对梁廷柟、招子庸、陈白沙、何维柏、杨孚、李明彻等著名粤籍学者的研究,均有据有理,成就得失,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冼教授不仅研究学术上的重大问题,且对一般的问题也给予关注。如《杨孚与杨子宅》一文,就附带解决了“河南”一名的来源问题。广州市区隔江相望之大洲,江水四环,名曰河南。人们以为,因在珠江南岸,故名河南。冼教授认为不对。她认为因东汉杨孚而得名。杨孚于汉章帝时任议郎,在京师河南洛阳为官,其家在珠江南岸的下渡头村,南归时,把洛阳的五鬣松移植于宅前。岭南本无雪,而雪竟降于杨孚的松栢上,众人惊异,因而称其乡为河南。这个典故,纠正了人们沿袭多年的传闻。大家尊称冼教授为广东文献专家,是实至名归的。
第二部分为《广东释道著述考》,约四十五万字。这是冼教授尚未发表的晚年的力作,也是第一本全面收集、评述广东作者关于佛教道教著述的巨著,为研究佛、道教在广东的传播,佛道思想的衍变发展,以及佛道家的行藏生平,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这不仅是宗教界且是文化界值得热烈祝贺的一件大事。冼教授博览群书,广泛收集,上自两晋,下至1963年,共收集粤籍作者或与粤省有关的佛道著作共五百零四种,钞録序跋共三百一十四篇,工作量之艰巨,可想而知。每一位作者,均有生平简介;每一本著作,均查明出版单位、出版日期,并说明“见”或“未见”,使研究者便于查找。从该书所列资料来考察,粤籍文人对宗教的研究,其人数和成果,佛教多于道教;据统计,佛教著作为三百八十八种、序跋二百四十篇,而道教著作只有一百一十六种、序跋七十四篇,表明佛教为更多的人所关注,因而其影响也较普遍和深入,以至拜佛祈神之风,今天仍绵绵不絶。
但是,道教入粤及其著述之间世却比佛教为早,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晚年入粤,约在东晋初(亦是四世纪初),而佛教入粤则始自东晋隆安年间(四世纪末,克什米尔沙门耶舍扺穗传教),相距约八、九十年。葛洪在广州传道著述、问药炼丹,最后死于罗浮山,其《抱朴子》一书已传世,而佛教著作尚未出现于广东。冼教授收集了葛洪著作二十三种,而近十种只存书目却无内容了。另方面,佛教入粤虽晚,而其著作之丰,却是后来居上,唐代有二十四种,道家仅二种;宋代七种,道家五种;明代六十五种,道家二十三种;清代二百零五种,道家四十四种;民国七十五种,道家十六种;解放后十一种,道家为零。数量相差甚远。各时期佛道著作的多寡,也从另一面反映出佛、道在广东传播的历史轨迹。
冼教授不仅收集五百多种著述,且对每部著作的版本细加订正,一时难以考证的,则注明存疑,留待后人继续去考订。同时对每部著作在“按语”中均加以简要的评论,使读者能更好地瞭解原着的主旨。
我们高兴地看到,本书所出现的数百位作者中,除佛道中人外,更有一批著名学者也致力于佛道的研究,握管立论,考订史实,题写序跋,探幽揭秘,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其中有陈澧、李明彻、陈恭尹、梁启超、苏曼殊、黎简、郑观应、罗香林、许地山、陈垣、岑学吕、叶恭绰等数十位先贤。
《冼玉清文集》有幸得到著名作家秦牧先生写了序言,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王起先生惠赐题签,使本书增色下少。
作于1995年3月9日
(作者:赖达观 佛山大学)